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胶囊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所谓微胶囊技术,其实指的就是利用天然的或者是合成的高分子包囊材料,将固体的、液体的、甚至是气体的微小囊核物质包覆形成为直径1μm~5000μm(通常是5μm~400μm)的一种具有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的技术。其外形是多样化的,可以是球状的葡萄串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形状;胶囊的外表面有光滑的,也有折叠的;微胶囊的囊膜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双层或者是多层结构;而囊膜所包覆的囊核心物质既可以是单核,也可以呈多核。微胶囊的包囊材料的选取通常需根据具体产品的具体要求进行,包囊材料既能够在囊心物质上形成一…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胶囊技术是21世纪的重点高新技术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功能性食品方面备受青睐。阐述了微胶囊壁材、微胶囊制备方法以及微胶囊技术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玉米胚芽油微胶囊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胚芽油是一种保健食用油,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了扩大玉米胚芽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采用微胶囊技术包埋玉米胚芽油,对微胶囊技术中壁材构成比例、芯材添加量、固形物浓度等进行研究。最后优化结果,壁材β-环糊精与大豆分离蛋白的质量比为1:1,芯材添加量为40%,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在此条件下得到的芯材包埋率为90.9%。  相似文献   

4.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配比>芯材与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由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配方的最佳配比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总固形物含量为25%(W/V)。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主次顺序是: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30MPa。在上述条件下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0.2%,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5.
南瓜籽油微胶囊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以超临界CO2萃取的南瓜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产品进行显微镜观察和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南瓜籽油微胶囊配方中对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大小顺序为,壁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配比>芯材与壁材配比>总固形物含量;由正交试验所得微胶囊配方的最佳配比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的质量比为1:1,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1:5,总固形物含量为25%(W/V)。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中影响微胶囊化效率的主次顺序是:进风温度>出风温度>均质压力;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均质压力30MPa。在上述条件下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包埋率为90.2%,微胶囊产品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微观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核桃粉微胶囊为试材,研究其抗氧化稳定性。通过对微胶囊壁材乳化剂的溶解性和不同溶剂对微胶囊粉中油脂溶解度的试验,确定正己烷对壁材溶解性最佳。通过进行核桃粉微胶囊氧化稳定性的试验,确定其包埋率80.2%,微胶囊的货架期233 d,采用索氏抽提法得到微胶囊油脂含量30.4%。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核桃粉中油脂氧化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微胶囊因其优越的结构和性能特征使得微胶囊技术成为当今世界重点发展的技术之一,它的出现解决了工业领域中的许多难题。通过阐述微胶囊的优良特性、常用壁材分类、主要制备技术,以及微胶囊在化妆品、医药、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对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以核桃粉微胶囊为试材,研究其抗氧化稳定性.通过对微胶囊壁材乳化剂的溶解性和不同溶剂对微胶囊粉中油脂溶解度的试验,确定正己烷对壁材溶解性最佳.通过进行核桃粉微胶囊氧化稳定性的试验,确定其包埋率80.2%,微胶囊的货架期233 d,采用索氏抽提法得到微胶囊油脂含量30.4%.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核桃粉中油脂氧化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α-亚麻酸微胶囊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尿素包合法富集橡胶籽油中的α-亚麻酸,为降低其氧化速度,采用喷雾干燥法对α-亚麻酸进行微胶囊化研究,优化微胶囊壁材的组成配比及工艺参数,并对制备的微胶囊产品进行电镜观察及氧化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化壁材的组成采用β-环糊精、海藻酸钠、卵磷脂的质量比为7∶2∶1;优化的微胶囊化工艺参数为:芯材与壁材的配比为1∶1.5,固形物浓度为20%,乳化剂用量为2.0%,乳化温度为6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制得的α-亚麻酸微胶囊的包埋效果最好,包埋率可达87.6%,微胶囊颗粒圆整,结构致密,氧化稳定性大大优于α-亚麻酸原液。  相似文献   

10.
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蜂胶提取物进行微胶囊化处理,通过测定微胶囊化蜂胶中主要活性物质总黄酮的效率,探讨蜂胶喷雾干燥法微胶囊化的工艺。试验表明,以阿拉伯树胶和糊精以1:1比例混合作为壁材,固形物含量为20%,芯材与壁材比例为1:4,进料量20 mL/min,进风压力为0.2 MPa,微胶囊化蜂胶中总黄酮的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及其常用壁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史进行简单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了目前在食品、药品行业使用较多的海藻酸钠、明胶、壳聚糖等3种天然壁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复相乳液法制备HPMCP的BSA微胶囊,研究常用蛋白质定量方法考马斯亮蓝染色法、福林-酚法、紫外吸收法对测定HPMCP微胶囊蛋白包裹量受壁材、乳化剂、亲水性保护胶体的影响。结果得到制备的微胶囊呈圆形或椭圆形,没有粘结在一起的现象,三种方法中福林-酚法影响程度最小,适合测定HPMCP蛋白微胶囊的包裹量。  相似文献   

13.
以冷水可溶性多孔淀粉为壁材,采用超声波法制备VE微胶囊,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对VE微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VE微胶囊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45℃,壁芯比为2.0∶1(g∶g),制得VE微胶囊包埋率为80.06%±0.23%,VE微胶囊呈淡黄色。  相似文献   

14.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的优化复配工艺,考察VE添加量、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单甘脂添加量及卵磷脂用量4因素对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优化复配工艺参数组合为VE添加量0.2%,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1∶6,单甘脂添加量2%及卵磷脂用量0.25%时,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15.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的优化复配工艺,考察VE添加量、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单甘脂添加量及卵磷脂用量4因素对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α-亚麻酸微胶囊壁材优化复配工艺参数组合为VE添加量0.2%,亚麻胶与海藻糖质量比1∶6,单甘脂添加量2%及卵磷脂用量0.25%时,α-亚麻酸微胶囊化效率高达87.5%。  相似文献   

16.
以苦杏仁油为芯材,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壁材,探讨了一种效果较好的苦杏仁油微胶囊制备工艺。将包埋率作为评价标准,先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使用响应面法进行优化试验,由此比较芯壁材配比、固形物含量、均质压力及进风温度4个因素对苦杏仁油微胶囊产品包埋率的影响力大小。结果表明,当产品包埋率达到最高值88.43%时,芯壁材配比为1:3(g:g),固形物含量为31%,均质压力为35 MPa,进风温度为190℃时,产品为浅黄色粉末,略有清香,颗粒较为干燥、细腻。  相似文献   

17.
采用双乳液法研制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ensis,简称Bt)晶体蛋白的肠溶性微胶囊,并应用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相关因素对微胶囊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因素对包封率均有显著影响,影响大小依次为芯材乳化程度>Bt晶体蛋白浓度(芯材)>HPMCP浓度(壁材)>蓖麻油浓度(助剂)>甲基纤维素浓度(亲水胶体)。以500 mL 分散系为条件,筛选出的肠溶性微胶囊较佳工艺为:芯材乳化转速6000 r/min, 20% Bt晶体蛋白溶液1mL,6% HPMCP溶液 50mL,分散系中含0.4% 蓖麻油和2.2-2.5%甲基纤维素钠。按此种较佳组合制备微胶囊,对Bt晶体蛋白的包封率在85%左右,微囊直径约为20.7 μm,在pH 8.5 的碱性缓冲液中可在5分钟内崩解,释放出Bt晶体蛋白。  相似文献   

18.
为缓解蛋白质饲料资源不足,利用反刍动物对尿素代谢的特点。探索了将高压静电法用于制备尿素微胶囊的可能性,以生物可降解的材料海藻酸钠—氯化钙(NaAlg-CaCl)2为骨架材料,对尿素进行微囊化。研究了高压成囊装置的电压、推进速度和液面距对微囊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方法制备的尿素微胶囊不但形状圆整、粒径分布均匀,而且有较高的包封率;在电压30~40kV,推进速度20~99mm/h,液面距2~10cm的条件下,可以制得粒径200~1500μm的微囊。采用NaAlg-CaCl2作为壁材,以高压静电法对尿素进行微胶囊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益生菌可以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提升肠道健康水平,但经过胃酸和胆汁的作用后,进入肠道活性降低,无法发挥其作用。通过不同壁材制备的微胶囊对益生菌进行包埋,可对益生菌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综述不同的包埋壁材形成的单层、双层和三层结构的特点,总结不同包埋结构的优缺点,并从包埋原料、设备和工艺3个方面对未来益生菌的微胶囊包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肉桂精油微胶囊,探讨固形物含量、芯壁比、均质时间、进风温度、进料速度、出风温度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均质时间300 s,芯壁比2∶3,固形物含量8 g/100 mL,肉桂精油最佳微胶囊化的最佳喷雾干燥条件为进风温度195℃,出风口温度95℃,进料速度60 mL/min,肉桂精油的包埋率为93.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