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叶,能防治多种鱼病,取材容易,经济实惠,效果良好,广大养鱼户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1樟树叶。每667m~2水面用樟树叶15kg捣烂全池泼洒,防治鱼虱病。2松树叶。按每50kg鱼采用松树叶0.5kg的比例捣碎,加食盐50g,拌和青饲料喂鱼,治疗草鱼肠炎、赤皮、烂鳃并发症;每667m~2鱼池用新鲜马尾松叶20kg,浸泡后磨碎加水成浆汁25kg,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可杀灭青泥苔。3柳树叶。每667m~2水面用鲜柳树叶10—15kg,扎成小捆堆在进水口及食台附近,树叶烂了再更换1次,治疗草鱼肠炎、烂鳃、赤皮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正> 1 每667平方米用生姜0.6kg,枫树叶6kg,桑叶 1.8kg,樟树叶5kg,混合煎汁2小时,加猪血0.6kg,食盐1.2kg,全池泼洒(下药前先泼洒柴油0.5kg),治疗鱼细菌性烂鳃病。2 每667平方米用生姜0.2kg,蒜1.2kg,土茯苓0.15kg,海金砂0.6kg,紫苏0.6kg,混合煎汁,拌  相似文献   

3.
李萍 《福建水产》1996,(1):81-82
一、树叶防治鱼病 有多种树叶能防治鱼病,取材容易,经济实惠,效果良好,广大养鱼户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1.樟树叶 每亩水面用樟树叶15kg捣烂,连渣汁全池泼洒,防治鱼虱病。  相似文献   

4.
据《本草纲目》记载,韭菜具温中、行气、散血、杀虫、杀菌等功效,在鱼病防治上得到广泛应用。1全塘泼洒法1.1每667m~3用韭菜3~4kg,捣烂后加0.3kg盐拌匀撒施,可防治肠炎病、白皮病。1.2每667m~3用韭菜3~3.75kg,食盐2.25~3.75kg、清  相似文献   

5.
杨翠平 《齐鲁渔业》2010,(11):35-35
<正>1南方大口鲶的养殖在秧苗返青后,每667 m~2放规格10 cm的大口鲶鱼种50尾,搭配其他家鱼200尾,按常规的稻田养殖方法管理,每667 m~2可获大口鲶成鱼30 kg以上,其他成鱼100~150kg。  相似文献   

6.
在面积4×667 m~2池塘开展萍乡红鲫和黄尾鲴冬片鱼种混养试验。收获萍乡红鲫642.5 kg,平均667 m~2产量160.6 kg;黄尾鲴728 kg,平均667 m~2产量182 kg,饵料系数1.73,总成活率91%,每667 m~2利润超过4000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水稻-小龙虾(Procambarus clarkii)、水稻-青虾(Macrobranchium nipponense)、水稻-甲鱼(Amyda Sincnsis)三种种养模式和水稻单种模式下有机肥、化肥、农药、生物农药的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等。结果显示:稻-小龙虾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5 kg/667 m~2尿素、100 mL苏云菌,收获了506.8 kg/667 m~2水稻、106.7 kg/667 m~2小龙虾,效益为4 468.4元/667 m~2;稻-青虾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5 kg/667 m~2尿素、15 kg/667 m~2复合肥、100 mL短隐杆菌,收获了514.2 kg/667 m~2水稻、56.4 kg/667 m~2青虾,效益为3 235.3元/667 m~2;稻-甲鱼种养模式使用了400 kg/667 m~2有机肥、10 kg/667 m~2微生物菌肥,收获了402.5 kg/667 m~2水稻、52.8 kg/667 m~2甲鱼,年均效益为4 309.2元/667 m~2。以水稻单种模式为对照,稻-小龙虾种养模式化肥施用量减少了50 kg/667 m~2,减少76.9%的化肥使用量;稻-青虾种养模式化肥施用量减少了35 kg/667 m~2,减少了53.8%的化肥使用量;在水稻病害管理上,稻渔种养模式并未选择使用传统农药,尽量选择微生物型生物农药,但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曲病等常见病害均有效,且持续保护时间长达25 d以上。结果表明,稻渔种养模式有效增加了有机肥、生物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而且水稻产量比较稳定,经济效益显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属于一种绿色、可持续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8.
<正> 春季是细菌性疾病和真菌疾病的多发季节,鱼种的放养要注意以下几个事项: 1.彻底清塘消毒 一般干法清塘每667m~2施石灰50~100kg,如带水清塘每667m~2施生石灰125~150kg即可杀灭多种病原菌和敌害生物卵、寄生虫等,且可增加水体Ca~(2+)浓度维持CO_2系统的平衡,一周后方可放养。 2.适时肥水 由于冬季低温期造成水体较瘦,特别是上  相似文献   

9.
多种树叶能防治鱼病有多种树叶能防治鱼病,取材容易,经济实惠,效果良好,广大养鱼户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1樟树叶每667m2水面用樟树叶15kg捣烂,连渣带汁全池泼洒,防治鱼虱病。2松树叶每50kg吃食鱼用松树叶0.5kg捣碎,加食盐50g,拌和青饲料喂...  相似文献   

10.
2002年6月15日至9月14日在山东省东平县城关镇渔场进行了投喂配合饲料池塘养殖乌鳢试验。每667m~2放乌鳢鱼种2750尾,平均规格156g/尾,经过3个月的饲养,每667m~2获商品鱼1848kg,平均规格0.87kg/尾,每667m~2效益3914元。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在渔业科技示范户中大力推广莲藕、小龙虾生态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淤溪镇渔业科技示范户陈玉兴2016年养殖的25×667 m~2池塘,亩产鲜藕1 650 kg/667 m~2,小龙虾50 kg/667 m~2,比单纯长藕增效1 000元kg/667 m~2,现将其实用技术介绍如下。1塘口改造该池塘原先是养殖四大家鱼的老塘口,塘内淤  相似文献   

12.
叶荣河 《齐鲁渔业》2006,23(10):21-21
为改变以往黄河三角洲地区团头鲂只作搭配品种的养殖方式,我们于2005年在永安镇东三村进行了“池塘主养团头鲂高产技术试验”研究,试验水面1.87 hm~2 (28亩),总净产成鱼18377.96 kg,平均每667 m~2净产658.94 kg,其中团头鲂平均每667 m~2净产461.02 kg,平均规格347.9 g,每667 m~2纯收入2 184.28元,投入产  相似文献   

13.
崔武 《齐鲁渔业》2010,(12):21-21
<正>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庆丰村村民徐建明在本村生态精养南美白对虾,多年来积极探索养殖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0.47 hm~2(7亩)池塘产成品虾3 850 kg,规格达70尾/kg,平均每667 m~2产量达550 kg,平均售价28元/kg,实现总收入10.78万元,扣除总成本4.1万元,纯收入6.68万元,每667 m~2净收入0.95  相似文献   

14.
杨保国 《齐鲁渔业》2007,24(1):31-31
鱼种放养前,必须对养殖池塘进行清塘,以杀灭池塘中各种凶猛小野杂鱼、有害水生动植物、寄生虫及卵、致病菌等,为成鱼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现介绍以下5种清塘方法:1用生石灰清塘将池水排至5~10cm深,每667m~2池塘用生石灰60~70kg。不排水清塘时,每667m~2池塘每米水深用125~150kg生石灰。使用生石灰清塘时,需先将生石灰加水溶化,然后立即向池中均匀泼洒。  相似文献   

15.
2014年7月~2015年6月,在池塘进行赤眼鳟一年三茬高产养殖试验,分别在6月30日、8月30日、4月20日投放夏花或小规格鱼种15000尾/667m2,经过近两个月的培育,每批次收获规格20~30尾/kg的商品鱼485.0~561.2kg/667m~2,合计总产量1560.3kg/667m~2,纯收入12213.3元/667m~2,投入产出比1∶1.96。  相似文献   

16.
2017年,在面积为1200m~2的单季稻田中进行了稻鳅共作种养试验,经实地测产,共计收获台湾泥鳅649.2kg,平均规格20.3g/尾,成活率78%,单产360.7kg/667m~2;水稻收获984.6kg,单产为547.3kg/667m~2;按水稻和泥鳅产量及销售价格计算,每667m~2产值、效益分别为10184元、6281元,稻鳅共作种养效益是种植单季水稻的6.9倍。试验结果表明稻鳅共作种养可以发挥水稻、泥鳅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生产出绿色优质的农产品,并可显著的提高种养效益。  相似文献   

17.
<正> 鳜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淡水鱼中之珍品。1991年,江苏省金湖县淮胜水产养殖场在4.3hm~2成鱼池中进行套养鳜鱼试验,平均每667m~2鱼产量达到686.6kg,其中鳜鱼4.6kg,每667m~2纯利润880元,其中鳜鱼利润119.6元,比对照塘提高36.6%。试验表明,成鱼池适度套养鳜鱼,一是控制了野  相似文献   

18.
仲雷 《齐鲁渔业》2006,23(10):22-22
秋末冬初,利用夏花鱼池或单养罗非鱼等不耐低温鱼的池塘速养青虾,可确保青虾在越冬前2个月左右的生长期,蜕皮3次,长成大虾,每667 m~2可产成虾50~60kg。由于成虾规格大,又值元旦、春节前后上市,可达到增产增效目的,每667 m~2纯收益可达1500~2000元。现将养殖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青虾苗种放养  相似文献   

19.
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高产高效的一项新技术。阳谷县于2001年开始推广硬化藕池植藕养鱼技术,现已推广面积100 hm~2(1500亩)。2004年,平均每667m~2产藕4650 kg,套养鱼280 kg,每667 m~2平均效益8000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其技术报告如下:1硬化藕池的建造硬化藕池,是指池底、池壁用水泥沙浆或水泥板铺  相似文献   

20.
通过科学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对池塘彻底清淤、消毒、建防逃设施,在池塘内移栽种植水草并投放螺蛳,每667 m~2投放河蟹(平均规格100~200只/kg)1000只,银鲫(规格40尾/kg)20尾,鲢(规格100g/尾)40尾,鳙(规格100 g/尾)10尾。经过7~8个月精心饲养,每667 m~2回捕成蟹700只(平均规格达125 g/只)重87.5 kg,回捕率达70%,每667m~2利润3180元,投入产出比1:3.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