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茭白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很多地方又被叫做高笋,受到很多人的欢迎。黄鳝在我国水产养殖上也有着很高的地位,这两种产品的市场需求都是非常大的。而种植茭白需要用到水田,水田又是黄鳝的生长环境。所以人们便逐渐总结出茭白黄鳝的套养技术。一、前期准备必须选择通风良好、透光性好、灌  相似文献   

2.
以双季茭白品种梭子茭为材料,就茭白田放养浮萍对茭白植株生长、产量和产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茭白田放养浮萍可以明显降低茭白田水温和土温,且放萍茭白田温度上升速度明显低于对照茭白田.放养浮萍能够显著促进茭白植株的生长,增加有效分蘖数,降低孕茭高度,提早采茭时间,并大幅度提高茭白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3.
茭白田泥鳅无公害套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海涛 《现代农业科技》2010,(8):342-342,344
在分析茭白田的生态条件和泥鳅生长发育特点的基础上,从田块选择与整理、泥鳅养殖、茭白管理、日常管理和捕捞上市等方面介绍了茭白田泥鳅无公害套养技术,以期为茭白田养殖泥鳅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茭白田养鱼立体共育技术,通过多年的实践、技术措施已日趋成熟,主要是利用茭白田浅水环境,辅之以人为措施,既种茭白又养鱼,达到茭白和鱼互利双增收的目的,是一种充分利用茭白田水体、土壤和生物资源,开展种茭白养鱼,茭白、鱼共生,耕养结合,利茭白利鱼的先进技术,是根据生物学、生态学和茭白生物防治技术综合设计出来的一种新型的茭白田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5.
茭白种植是永嘉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经济效益显著。介绍了茭白种植技术,以及茭田养鸭对茭白的作用和茭田养鸭技术,以期为永嘉县茭鸭套养茭白生产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冷浸田进行种植茭白与水稻试验,结果表明:冷浸田种植茭白每667 m2净收入增加2 850元,并总结冷浸田茭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福寿螺发生危害蔓延迅速,已成为余姚市水生蔬菜茭白的主要有害生物之一。通过福寿螺防治技术探索与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的试验与示范,明确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控制福寿螺的作用与良好效果,并提出了茭白田套养中华鳖防治福寿螺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茭白田间套养青虾,可以充分利用茭白田间水体生态环境,茭白与青虾共生相得益彰,从而提高茭白田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茭白田综合种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田中套养鱼、虾和蟹等,能提高茭白田的生产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本文以多年生产实践为依据,从田间工程和日常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综合种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无公害茭白田套养革胡子鲶(即埃及塘角鱼,以下简称鲶鱼),不仅充分利用田间水体生态环境,茭白与鲶鱼共生相得益彰,而且能提高茭白田的经济效益。近几年来,我镇大力推广该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每667平方米可  相似文献   

11.
以浙江黄岩典型茭白田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方案对茭白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肥(CF)、专用肥(SF)、缓释肥(SRF)、生物炭基肥(BF)5个处理。采用通气法监测茭白田氨挥发情况,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茭白田氨挥发累积量、茭白产量与品质、茭白田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处理相比,SF、SRF和BF处理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减少26.85%、35.10%和34.28%。SF和SRF处理的茭白产量较CF处理分别增产5.05%和1.80%,而BF处理较CF处理减产2.95%。优化施肥(SF、SRF和BF)可提高茭白蛋白含量,同时降低硝酸盐含量,从而提高茭白品质。总体上,施用专用肥和缓释肥不仅可以提高茭白产品与品质,同时还能降低氨挥发损失,减少环境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安徽农业科学》2020,(2):73-74
茭田水体富营养化和秸秆不合理处置是茭白面源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严重制约茭白产业可持续发展。介绍了茭白水旱间作种植模式的技术操作要点,分析了水旱间作模式在茭田节水、改良土壤、秸秆无害化利用、清洁田园、节本增效等方面的作用,为茭白产业面源污染防治探索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生产模式。从茭白田选择与田间工程建设、田间管理、大鳞副泥鳅饲养管理、病敌害防除捕捞等方面,阐述了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技术,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一些技术参考,从而优化水产养殖产品结构,改善养殖产品区域布局。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在茭自田内进行养鱼、我国有些地方曾试养过、但未形成规模,因此,对“茭白田养鱼的工程设计”,至今还无先例。笔者就一般茭白田养鱼之情况,将其归纳如下: 一、茭白田的选择 1.要有进、排水方便的茭白田:有些茭白田,虽终年蔷水,但无进、排水,如利用其养鱼,则产量不高,特别是在盛夏和初秋季节,遇到天气闷热(气压低时),因无进、排水,再加上茭叶复盖水面,减少风浪,会引起缺氧而死亡。 2.对于田土的要求,应以种植茭白为主,但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泥脚要浅一些。因为腐植质(泥脚)太厚,往往会对茭白产生“烂根”现象,同时又会放出有毒气体(CO_2、CH_4等)毒害鱼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平铺覆盖对双季茭浙茭2号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在冬季平铺覆盖露田茭白30、23 d后,出苗期提前,生长进程加快,产茭时间提早,株形增高,叶片增宽,茭白个体变大,最高苗、孕茭率、产量与经济效益极显著高于露田茭白对照。西瓜大棚旧尼龙膜平铺覆盖露田茭白30 d处理与23 d处理,最高苗、孕茭率、产量与经济效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高山茭白无害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高山茭白栽培的的关键技术,包括选种方法、茭白田选择、适时插种、合理密植技术,科学施肥、合理用水技术,控制病虫草害技术,茭白的采收技术以及茭白越冬管理,对生产上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茭白田养殖是稻田养鱼的延伸,系利用茭白与鱼(虾、蟹、蛙)共生原理,达到互相利用、互相促进,从而实现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茭白田养殖是新形势下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我们在稻田养殖的启示下,2002年在黄岩区澄江临西村茭白田内进行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效益.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根据冷浸田土壤及自然生态条件,结合槟榔芋、茭白种植习性,总结槟榔芋—茭白周年轮作及相应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1月5日,丽水市农技推广基金会和丽水市农业局、市水利局联合在缙云县前路乡水口村召开"茭白、田鱼、鸭共育生态示范现场会".来自省、市、县农业和水产专家们惊喜看到:千亩茭白已经喜获丰收,瓯江彩鲤(一种味美、连鱼鳞都可食用的彩色地方鱼品种)在田水中欢快畅游,"野鸭"(鸭子整个生育期均在茭白田中觅食成长)在茭白田水面嬉水觅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双层棚膜覆盖栽培茭白的技术试验研究表明,双层棚膜覆盖栽培茭白能使茭白收获季节进一步提早,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从选用良种,整田、施肥,搭建大棚,疏苗定株,田间管理和采收方面阐述了茭白双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