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构建符合海南省的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明晰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的发展短板及存在的问题.通过确定海南省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影响因素,从物流设施、技术水平、物流运营、要素保障、经济环境等5个方面进行评价,构建了21个三级指标组成的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权重进行测算后发现,海南省生鲜农产品电商物流能力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5个二级指标中,物流设施和物流运营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促进了海南省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改善.要素保障能力在2014年之前稳步增长,但2015年之后又明显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南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提高;经济环境和技术水平因素起到了稳定剂的作用.因此,海南省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网络信息建设、优化生鲜电商物流发展环境、提高生鲜电商物流产出水平等几个方面来促进生鲜电商物流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一个系统工程,受到国情、地域特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等多种因素影响。论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信息服务模式的适应性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以期明确农村信息服务运行现状、效果以及关键因素,确定信息服务工作重点,探索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服务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方法】构建一套农村信息服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并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和评价。对农村信息服务影响因素的确定主要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取村GDP、农民文化素质、信息化投入、人均纯收入、网络入户率、信息化设备人均拥有量、信息化培训人次7个因素进行拟合分析。【结果】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调查农户对信息服务法律及政策保障、信息服务内容比较满意,而对信息接受能力、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农村信息服务主要与农民文化素质、村信息化投入、农户信息设备拥有情况和信息培训有关,村GDP、人均纯收入和网络入户率对其影响不显著。信息化投入越多,农民信息接受能力越强,信息服务效果越好。越是贫困落后地区,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下,信息服务效果越好。【结论】优化信息化发展环境是解决农村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关键,信息服务在贫穷落后地区发挥的作用和效果更大一些,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将大大提升信息服务效果。政府应充分发挥其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优化农村信息服务环境,加快实用、便携的信息终端普及推广,提高农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福建省在电商扶贫工作过程中农村电商示范县、电商服务体系、规范运作、人才工程、农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总结福建各地典型的电商扶贫模式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电商扶贫工作提供可鉴之资。【方法/过程】对福建省尤溪、长汀、建宁等地农村电商的模式进行调研和分析,总结了出各地典型的电商扶贫模式。【结果/结论】电商扶贫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福建省各部门和政府需要在政策、产业、人才、物流、技术、金融、营销、终端等维度进行全局建设,探索创新、因地制宜的电商扶贫模式,精准对接贫困地区经济、产业、人口,打赢电商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4.
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的核心内容,电商物流是加速实现农产品市场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新时代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电商物流提出了新要求。虽然当前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改善明显、农村网民数量持续增长以及“互联网+”出村进城工程有序发展,但在电商物流在助力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依旧面临电商物流运输主体间信息透明度有待提升、电商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电商物流平台亟待完善等现实困境。鉴于此,提出提高电商物流交易主体间的信息透明度、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电商物流平台创新构建以及优化电商物流运送体系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针对福建粮食物流、储备问题与痛点提出福建省数字化粮食物流体系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优化福建省数字化粮食物流体系提供参考,切实扛稳筑牢粮食安全的重任。【方法/过程】通过对福建省粮食需求、物流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福建省数字化粮食物流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供应链、信息化、标准化、基础设施等方面问题。【结果/结论】为促进福建省粮食物流体系高质量转型升级,从“集”“转”“智”“融”四方面提出了:构建粮食供应链网络,强化物流全局意识;重视标准体系建设,实现运转智能高效;做好智能物流基建,强化粮库数字化水平;融合发展物流与信息化,搭建粮食物流信息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开发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多种媒体、多种终端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方法】通过对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视频资源建设、远程培训、呼叫服务、产业信息化应用等需求进行分析,对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进行设计。【结果】设计了由技术集成层、内容支撑层、基础服务层、特色应用层、网络层和终端层6个部分组成的、适合广西特点的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总体框架。【结论】广西社会化农村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具有信息数据集中、应用功能完善、服务覆盖面广等优点,为该平台详细功能的开发、测试、应用和农村科技信息服务模式提升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索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对闽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相应建设福建自贸区的建议,对福建自贸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总结福建自贸区建设的基本情况,阐述闽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近况及问题,通过比较分析法分析福建自贸区建立前后闽台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变化情况,探索福建自贸区对闽台农产品贸易的影响。【结果/结论】在福建自贸区建设的背景下,提出应构建闽台物流体系,加强行政管理队伍的建设,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注重跨境电商平台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条件、信息技术、电商物流管理及运作能力、服务链参与主体业务能力、政策环境等影响甘肃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电商物流基础设施,推进信息化程度,培养专业人才,提升电商物流管理运作水平,优化农村电商物流融合发展环境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近年来,农村快递物流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和农用品下乡的“枢纽”,其不仅拓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也在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来看,农村快递物流仍然需要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问题,而这也成为推进农村快递物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方法/过程】文章通过对福清市江阴镇农村实地进行考察,结合区域方位分布,分析了当地农村快递物流的运行现状,剖析了农村快递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文章指出要通过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制定政策保障制度;做好现代快递物流人才储备培养工作,加强人员管理;着力加快建设农村快递物流信息化工作,积极提高快递物流服务效率;打造村级电子商务共享服务站点,解决快递输送流程最优化问题等措施来刺激农村快递物流末端配送有效健康发展,为农村快递物流未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确立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方案,以提高烤烟的综合化学成分。【方法】在陕南烟区,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田间氮磷钾施肥试验,用因子分析法对16个不同施肥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按累计方差贡献率提取4个因子,得出不同试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得分方程,以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得分为新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3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在对不同施肥处理的评价中均起到了较好的解释作用;由因子分析得到了烟叶化学成分的综合得分方程;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其化学成分的新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16个不同施肥处理分为6大类,其中8号处理烟叶的综合化学成分最佳。【结论】施肥方案为氮肥107.84 kg/hm2、磷肥146.75 kg/hm2、钾肥212.63 kg/hm2时,烟叶综合化学成分最佳。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14-216
农村信息服务能力对农村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农村信息服务的内涵,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的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析分析法构建农村信息服务能力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确立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方案,以提高烤烟的综合化学成分。【方法】在陕南烟区,运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田间氮磷钾施肥试验,用因子分析法对16个不同施肥处理的烟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按累计方差贡献率提取4个因子,得出不同试验处理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得分方程,以烟叶化学成分综合得分为新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13项烟叶化学成分指标在对不同施肥处理的评价中均起到了较好的解释作用;由因子分析得到了烟叶化学成分的综合得分方程;以综合得分作为评价其化学成分的新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将16个不同施肥处理分为6大类,其中8号处理烟叶的综合化学成分最佳。【结论】施肥方案为氮肥107.84 kg/hm2、磷肥146.75 kg/hm2、钾肥212.63 kg/hm2时,烟叶综合化学成分最佳。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类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不同类型的评价指标体系,为类型评价、实现分类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在掌握文冠果生物学特性及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优良类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由目标层、控制层和指标层组成。目标层由生长性状、种子及果实性状、产量性状、产油性状、物候期性状组成。指标层由19个具体指标组成。应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指数综合评价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方法。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内蒙古赤峰地区文冠果各类型进行评价的结果显示:花朵类型中,单瓣白花型和单瓣红花型的得分较高,分别为3.96和2.75;果实类型中,大球果型得分最高(3.98),其次是圆柱果型(3.67)、三棱果型(3.50),这3类为入选的丰产高油优良类型。【结论】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满足以油用为目的的文冠果优良类型选择要求。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电子商务的不断壮大,农村村民对物流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加。农村电商与农村物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通过布局农村物流来发展农村电商,吸引农民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进而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因此,发展农村物流是发展农村电商、推动城乡一体化的根本性措施。首先对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几个相关模式,试图在此基础上构建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的物流配送模型,有利于加强农村物流建设,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产品物流对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对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能力进行评价,从农产品物流发展环境、物流基础设施及物流环保性等5方面构建指标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提出提高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改善农产品物流发展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畅通农产品物流环节,发展绿色物流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定量方法测定评价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方法】从农业产业、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保护、投入保障、农民生活、可持续发展9个维度构建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函数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进而构建提升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的实践路径。【结果】河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整体不高,优势与短板并存。【结论】基于全局考虑,从优化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业生产体系、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村服务保障能力、加强农业生态建设5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以加快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农村电商发展受政府、经营主体、物流运输企业和电子商务协会等多元主体行为的深刻影响。当前,农村电商发展中,政府的政策投射影响式微,经营主体创新与品牌意识薄弱,电商协会主体身份缺位,物流运输体系不够完善,主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冲突。为此,需要强化政府的政策主导功能,增强经营主体的产权观念与创新意识,提升电商协会的服务引领能力,全面提升农村物流系统的运输质量与效率,构建多元主体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农村创业创新信息服务平台研究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我国农村创业创新对相应信息服务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研究构建农村创业创新信息服务平台,能够为农村创业创新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促进农业创新发展,进一步构建长效服务机制。【方法】本文基于对农村创业创新需求的分析,设计了信息服务平台的架构,运用大数据方法进行信息资源整合,对现有创业创新示范园区的信息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为创业者及相关服务主体提供信息交互与知识推荐服务。【结果】对本平台的构建研究,实现了农村创业创新多方主体的信息交互与集成,农村创业信息的挖掘、共享与利用。【结论】通过对农村创业需求进行调研分析而构建的信息服务平台将促进农村农业经济的持续性、跨越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促进广西农产品物流发展。【方法】选取广西14个地市的农产品经济发展水平、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农产品物流信息化水平等指标,基于因子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广西各地市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分类。【结果】广西农产品物流发展存在较大差异,每个市的发展水平不一,聚类分析显示,14个地市按照农产品物流综合发展水平归为3类,第一类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最高,仅有南宁1城市;第二类农产品物流发展有一定的水平,包括柳州、桂林、玉林、百色4个地市;第三类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较低,包括梧州、贵港、河池、崇左、北海、防城港、贺州、来宾等9个地市。【建议】应根据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对策:第一类地市重点发展冷链农产品物流和智慧农产品物流,起引领示范作用,并统筹发展广西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第二类地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借鉴第一类地市成熟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增加智能化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同时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数量,扩大农产品物流规模,实现农产品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第三类地市重点加强农业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水平,保障广西农产品物流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