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湟水流域西宁项目区小流域建设项目是黄河水利委员会首批立项的湟水流域重点支流治理项目。项目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对于推动西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小流域治理积累了经验,并为全省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桦川县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等基本状况的调查,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工程的总体要求,选取桦川县横头山项目区实施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为目标,围绕保护和治理坡耕地为中心,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路综合防治,对东朝阳、西朝阳、向阳堡、申家店、葡萄沟、合乡等6条小流域实施了治理,初步形成了乔、灌、草相结合的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项目区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桦川县农牧业生产安全,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土保持》2015,(1):13-14,24
2012年湖北省启动实施了"丹治"二期工程,计划投资3.3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26.12 km2,涉及丹江口等10个市(县、区)、20个项目区。目前有8个项目区的17条小流域完成治理,其余12个项目区的32条小流域正在抓紧建设。介绍了工程建设实践中在责任体系、综合治理、强化监管、管理模式方面的"四个转变",并明确了下一步在确保完成建设任务、打造小流域建设精品、做好"丹治"工程"十三五"规划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计划。  相似文献   

4.
以海城市石头寨小流域为案例,通过对项目区治理情况的整体分析,选用层次分析模型定量评价了2015-2018年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效益,以期为完善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和整治措施的适宜性分析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系统内部效益的变化能够利用各子系统指标值的大小反映,石头寨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可大大降低土壤流失量和控制水土流失危害,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发展,项目的实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和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5.
朝阳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大凌河流域燕山湖项目区于2008年得到水利部、财政部批复,按照上级部门计划安排,本期实施治理小流域共10条,分别为台子乡李杖子小流域、木头城子镇十家子小流域、南双庙乡八道河子小流域、柳城镇小平房小流域、胜利乡五家子小流域、乌兰河硕乡下洼小流域、东大道乡刘炮手小流域、贾家店农场贾家店小流域、杨树湾乡梁西小流域和波罗赤镇焦营子小流域.总面积174.33 km2,水土流失面积126.48 km2,治理期为2008-2012年,规划治理面积109.18 km2,经过5 a的综合治理,充分体现了科学治理、规模治理、综合治理的特点,“四大效益”都取得了可喜成效.  相似文献   

6.
宽甸县201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位于宽甸县东北部的红石镇红石砬子小流域,该项目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300 hm2。工程的实施不仅能有效遏制项目区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趋势、保护耕地资源、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而且对振兴宽甸县地方经济和提高边境地区国际形象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对红石砬子小流域的建设管理过程中,总结出: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制度;科学合理规划,优化治理模式;加强建后管护,巩固治理成果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7.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柳河流域辽宁省彰武县彰东项目区位于彰武县东部,距彰武县城25km。2011—2013年项目区共批复治理8条小流域,总面积为195.41km^2,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72km^2。彰东项目区建成3a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辽宁省彰武县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彰武县彰东项目区设计报告为依据,分析了项目在建成运行3a来取得的成果,总结取得成果的成功经验,希望为类似地区水土保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长治”工程水土保持前期工作存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湖北省近20年来“长治”工程建设基本情况。以湖北省七期“长治”工程实施阶段为例,从项目区选择,小流域划分,典型小流域选择,治理措施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新一期“长治”工程项目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谢艳芳  贺林  杜卿 《水土保持研究》2008,15(5):253-254,258
英国赠款小流域治理管理项目是一个着重理念创新的项目。本文在介绍项目目的以及项目区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叙述了示范小流域的设立目的和选择标准;着重阐述了小流域规划过程,突出了参与式的特点,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分类分级标准研究有助于科学管控和精准选取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提高治理的针对性和治理效益,是制定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及防治措施的基础与前提。根据东北黑土区自然地理条件和农业生产方式,将东北黑土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类型区划分为漫川漫岗型、丘陵沟壑型、风沙型、中低山地型和平原型5种;同时结合东北黑土区实际情况确定了17项指标,并明确了每项指标的分级及评分标准,以通过综合评价结果定量揭示小流域项目治理需求的迫切程度。分类分级标准的建立为更加科学地选取治理小流域项目区、因地制宜拟定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措施提供了实用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选取大洼区小洼村生态清洁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区已经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科学布设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提出适应当地的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体系,并分析了工程建成后,可实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工程的实施可控制小流域内局部水土流失、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水土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保障地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该项目对盘锦地区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东北黑土区侵蚀沟专项治理工程开展以来,清原县结合实际,按照绿色生态建设理念,积极推广生态袋防护措施和植物措施栽植技术,选择敖家堡小流域、李家堡小流域和肖家堡小流域组成的项目区,实施生态袋谷坊、生态袋护沟、柳桩编柳谷坊、柳干防护等以植物为主的水土保持措施,治理后在生态、社会和经济方面都收到了显著效益,为全县侵蚀沟治...  相似文献   

13.
1990年以来,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小流域治理取得可喜成效。目前,全区已初步治理的小流域有12条达到国家治理标准,水土流失面积由治理初的1 019.9 km2降到621 km2,年土壤侵蚀模数由治理初的7 350 t/km2降到3 580 t/km2,项目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治  相似文献   

14.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我国当前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通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人居环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初步探讨了广元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其对于项目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并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小流域综合治理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喀左县敖木伦项目区姚洞子小流域位于辽宁省喀左县东部,根据水利部、财政部《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辽宁省实施规则(2013—2017年)》,结合项目区地形、地貌、自然状况、水土流失类型、社会经济条件,对项目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进行了探讨,并对治理后的三大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993年被列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的辽宁朝阳县大凌河流域,经过1993~2002年的连续治理,项目区小流域平均治理程度达85%以上,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人均收入由治理前的550元提高到1550元。  相似文献   

17.
茹河流域水保生态建设项目彭阳县项目区一、二期工程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77.5km2,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彭阳县项目区的治理模式有立体防治模式、高科技示范园体系建设模式、一条流域一种治理模式、开发特色产业模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水土保持工作模式等。上述治理模式的实施拉开了小流域集中治理、样板示范、逐步连片的大幕,其建设机制与措施配置模式、经济开发模式可推广应用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环境综合整治。  相似文献   

18.
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水系、道路不仅是重要的基础设施,而且是出形象、出效益和群众受益最直接的工程,当然也是最受项目区老百姓欢迎的工程。对于治理水土流失而言,只要把水系、道路规划设计搞好并认真付诸实施,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总量就能够减少60%~70%。  相似文献   

19.
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浑河流域乌兰察布市项目区,总面积为241.4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为205.2km2。项目区于2002~2006年实施治理,共完成治理面积7018.8hm2,其中水保林2006.2hm2,造林保存率总体达到92%以上。在造林过程中,从整地、选苗、栽植、管护、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为今后的小流域治理及水保林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根据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要求,依据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浪河项目区侵蚀类型、地形地貌及水土流失特点,综合治理措施配置以小流域为单元,坚持沟坡兼治,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从分水岭到坡脚,从上游到下游,建成了完整的坡面和沟道防护体系,充分发挥了各项治理措施的综合防治功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了水土流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