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花椰菜又名花菜或菜花,有白色和绿色两种,原产于欧洲的地中海一带,传入我国则是近百年的事,现今全国各地普遍栽种,先前主要栽植白色花菜,近年来又大量引进了绿色品种。为了能够在冬季上市,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详细介绍了秋季晚茬花椰菜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农业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2.
文章主要介绍花椰菜栽培技术,包括育苗前准备、品种选择、苗床管理、播种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花椰菜,又叫花菜、菜花。早秋花菜生长期间气温高、多雨水和病虫害,生产难度大。衢州市本地秋花菜上市迟(国庆节后上市),产量不稳,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近几年来,我们通过引进适宜品种、调整播期及采取营养钵育苗、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等措施,使早秋花菜上市期提前至9月中旬,产量也大幅度提高,不仅缓解了9月的“秋淡”,丰富了国庆节蔬菜供应,而且由于上市早,销价高,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花菜产值达到3000~5000元。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品种选择、育苗、选地施基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期采收等方面介绍反季节花椰菜栽培技术,从而为花椰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花椰菜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点介绍了花椰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对提高其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从品种选择、育苗、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花椰菜越冬栽培技术,从而指导菜农生产。  相似文献   

7.
总结花椰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苗床选择、播种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向勇 《农技服务》2007,24(3):19-19
介绍了秋花椰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是南方地区秋冬季主要蔬菜,但原来老品种花球紧实、品质粗硬、食味较差.近年来,引种台湾选育的松散型花椰菜新品种,以其食感松脆、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受到消费者和菜农的青睐,迅速推广,已逐步替代了紧实型的老品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0.
介绍越冬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作床、育苗、定植、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禄丰县引进花椰菜新品种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培育壮苗、合理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12.
花椰菜是福建省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利用台湾花椰菜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总结出园地选择、田间管理以及采收等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秋季花椰菜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椰菜又名花菜或菜花,其食用部分为花球,风味鲜美,粗纤维少,营养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欢迎。花椰菜露地秋季栽培,投资小,收益高。现将秋季花椰菜露地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选择适宜品种黄淮地区秋季前期高温多雨,病虫害严重,后期降温迅速,适于花椰菜生长的天数少,所以对秋花  相似文献   

14.
黄淮地区花椰菜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椰菜又名菜花或花菜,食用部分为洁白短缩的肥嫩花枝花薹聚合而成的花球,是一种含粗纤维少,易消化,营养丰富,风味鲜美的蔬菜。我国南方栽培比较普遍,近年在黄淮地区栽培面积也正逐渐扩大。但却因其适应性弱,高产稳产比较困难,使许多菜农想种而不敢种。笔者经过多年试验。获得了秋栽早熟产量24000kg/hm^2、中熟产量30000kg/hm^2,春栽产量27000kg/hm^2的优质高产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花椰菜又名花菜,是云南梁河县的重要蔬菜品种之一,受其系统发育特性和当地气候特点影响,主要生产季节在冬春季,而夏秋季种植相对较少。因此,花椰菜的市场供应季节间差异很大,冬春季供过于求,售价不高,每千克平均售价0.60元左右;夏秋季供不应求,售价高,开始上市价高达3-4元/千克,平均1.2元/千克。  相似文献   

17.
依据GB/T20014.2—2008的要求,经过多年蔬菜基地试验、示范的实践探索,总结出花椰菜生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充分利用高海拔山区种植烟叶后来不及种植水稻的空闲季问题,我站于2001~2003年对夏季花椰菜进行了引种、试种,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一、播种育苗 适播期为7月初至8月初。浸种前,种子充分晒干,以提高抗热性。用0.1%高锰酸钾6倍于种子的水浸种20~30分钟,捞出洗净,再浸种8小时。或用55℃的温水烫种15分钟,用木棍不停搅拌,然后自然冷却至30~25℃浸种8小时。捞出用1~2层纱布包裹种子置25~30℃的环境中,催芽12~24小时,中间浸水1次。  相似文献   

20.
牛蒡是一种肉质根类保健蔬菜,现在的主要消费国是日本和东南亚地区,在我国只作少量药用.牛蒡的主要栽培国家和地区有日本,韩国.我国台湾地区及山东、江苏等地.在日本及我国内地的山东、江苏等牛蒡主产区,主要是春季播种夏秋收获,由于当地冬春季寒冷,牛蒡的生长和收获都很困难,因此冬春季节的牛蒡产品很少.为了做到周年平衡供给出口,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外商有意在四川及西南地区发展秋播冬春收获的牛蒡产品.自2000年开始,我们与外商联合在资阳市雁江区进行了两年的试种,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技术资料,为在西南地区气候条件下大规模开发探索了经验.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