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埃斯(Ace)苹果的离体培养及繁殖1植物名称苹果品种埃斯。2材料类别多年生树茎尖生长点。3培养条件(1)起始培养基:MS+6-BA3.0mg/L+NAA0.05mg/L+CH300mg/L+3%食用绵白糖;(2)增殖培养基:MS+6-BA1.5mg/...  相似文献   

2.
竹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刘明池 《蔬菜》2002,(2):40-40
一、概述 竹笋,别名笋,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竹原产中国,类型众多,适应性强,分布极广。全世界共计有30个属550种,盛产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共有22个属、200多种,分布全国各地,以珠江和长江流域最多,秦岭以北雨量少、气温低,仅有少数矮小竹类生长。我国优良的笋用主要竹种有长江中下游的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Mazel)、早竹(P.PraecoxC.D.Chuet C. S. Chao)和珠江流域、福建…  相似文献   

3.
桃果实ACC合酶cDNA的克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金勇丰  张耀洲 《园艺学报》2000,27(4):257-262
根据其它植物ACC合酶氨基酸保守区设计两组简并引物,用套式PCR技术从桃成熟果实cDNA中扩增出1.1kb大小特异性片段,将其克隆至pGEM-T载体上,对重组克隆pPACSI进行全序列测定表明,插入片段全长1100个碱基,编码366个氨基酸,该基因与番茄、笋瓜、小西葫芦、康乃馨、苹果ACC合酶cDN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2.7%,71.3%,71.1%,69.1%,65.4%。RNA点杂交表明pPACSI基因随着桃果实成熟表达活性增强,乙烯处理能诱导桃果实该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Ri质粒介导TMV和CMV外壳蛋白基因转化甜椒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利用发根农杆菌(Agobacterium rhizogenes)的Ri质粒介导的二元载体,将PBTC-8质粒上的TMV-cp和CMV-cp基因导入甜椒中,用共培养的方法,诱导愈伤组织,经卡那霉素的抗性筛选,进一步的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经PCR和ELISA的检测呈阳性反应,转化植株田间人工接种为抗性,证明TMV-cp和CMV-cp基因导入甜椒植株并已表达。  相似文献   

5.
苹果属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成明昊  张云贵  李晓林 《园艺学报》2000,27(Z1):469-474
采用系统发生-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苹果属植物种的分布、起源和演化.老挝林檎的分布区(也是多胜海棠组种类间的汇集地)为云南东南部、广西西南部、老挝北部和越南北部(约北纬20~23°,东经100~110°),该地区是苹果属植物的起源中心.苹果属植物有阿巴拉契亚地区、中亚细亚西部地区和横断山脉地区3个演化中心.三裂叶海棠和弗洛伦萨海棠在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类新系统中是独立的单种组、系,未显示出种类间的演化关系;地理分布是隔离的,与老挝林檎是同源区系解体后独立演化的,因此不属于苹果属,而是与其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近缘属植物.喜马拉雅山荆子亚种与山荆子比较,形态特征差异明显,分布区有明显的地理分异,应当为种级分类单位.  相似文献   

6.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提纯及抗血清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试验比较了2种提取缓冲液和3种繁殖寄主对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CLSV)提纯效果的影响。以昆诺藜(Chenopodiumquinoa)和苋色藜(C.amaranticolar)作繁殖寄主,经蔗糖密度梯度和硫酸铯平衡密度梯度离心,获得了高度纯化的病毒样品。其A260/A280=1.57,产量约为5μg/g叶,病毒粒体呈柔软线状。用提纯病毒免疫大白兔制备出抗该病毒的抗血清。免疫电镜观察,该抗血清对ACLSV粒体具明显的修饰作用。采用双抗体夹心法(DAS-ELISA)和A蛋白酶联法(PAS-ELISA)分别对18个桃树和17个梨树样品进行检测,阳性与阴性样品吸光值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
叶面喷施麦根酸铁对矫正山定子缺铁黄叶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以山定于(苹果实生苗)为供试材料,用水(CK). 乙二胺四乙酸铁(FeEDTA)、BASF多元微 肥(BASF)、柠檬酸复合铁(FCU)为对比,探讨了叶面喷施麦根酸铁(FePS)矫正山定子缺铁黄叶病的效果。结果表明, 叶面喷施 FePS后,山定子新叶叶绿素的变化虽明显好于 CK,但前期不如 FeEDTA、BASF、FCU喷施效果明显,后期 喷施FePSP和FeEDTA、FCU、BASF叶绿素含量相近。叶面喷施FePS后山定子新叶和老叶全铁含量分别比CK增加 225.62%和 202.33%,明显高于喷施 FeEDTA、BASF和 FCU。叶面喷施 FePS后山定子新叶和老叶活性铁含量分别比 CK增加126.11%和159.41%,略低于FeEDTA喷施,但明显高于BASF和 FCU喷施。叶面喷施FePS,山定子新叶过 氧化氢酶活性比CK增加115.44%,远高于FeEDTA、BASF、FCU喷施,但老叶仅比CK提高50.22%,好于BASF,略 低于 FeEDTA 和 FCU处理。初步证明双子叶植物可以吸收麦根酸铁。  相似文献   

8.
该文以变叶海棠为砧木研究了26个种类的苹果属植物对褪绿叶斑病毒(CLSV)侵染后的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受SLCV分染后,26个种类的苹果属植物嫁接成活率降低,生长量减少,胺接相对成活率的变化与植物的带毒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9r=-0.9361^**)。对砧木和接穗粗度影响不大,对株高影响明显,其变化与其植株的带毒量有显著的正相关(r=0.8048^**)。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录素成份a/b比值升高  相似文献   

9.
哈椒4号是用SLA-04作母本,SLG-16作父本配制的早熟一代杂种,从定植至始收需20~25天。果深绿色,光滑,3~4心室,肉厚0.25cm,长10.2cm,横径8.5cm。株型紧凑,生长势强,适宜密植,连续坐果力强,抗TMV,耐CMV和疫病,平均产量2300kg/667m2。  相似文献   

10.
值得开发的热带亚热带果树--蛋黄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蛋黄果 (LucumanervosaA DC ) ,是山榄科 (Sapo taceae) ,果榄属 (Lucuma)果树。原产古巴和南美洲热带 ,我国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和云南的大部分热区均有零星种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于 1981年 5月引种栽培。1 引种地慨况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研究所地处保山市潞江坝 ,位于怒江流域 ,为南亚热带北热带气候类型 ,海拔 70 4m ,砖红壤 ,年均温 2 1 5℃ ,年均降雨量 75 5 3mm ,年蒸发量 2 111 5mm ,极端高温4 0 4℃ ,极端低温 0 2℃ ,≥ 10℃年积温 780 …  相似文献   

11.
我国葡萄属植物孢粉学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电子显微镜,系统观察了分布于我国的葡萄属(Vitis,L.)植物的10个种的花粉形态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葡萄属植物种间花粉形态、大小有一定差异;(2)花粉表面纹饰种间差异较大;(3)利用孢粉性状进行聚类,可将10个种分为两大类群;(4)华中地区是我国葡萄属植物的起源地,也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的重要起源地之一;(5)根据进化系统分析,毛葡萄、复叶葡萄是我国葡萄属植物中较为古老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三裂叶海棠分类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裂叶海棠分类研究的新进展, 采用系统发生􀀂 植物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明三裂叶海棠与苹果属的原始种( 老挝林檎) 是同源区系解体后独立演化的, 是其亲缘关系极为密切的近缘属植物, 起源于白垩纪, 命名为独模属。  相似文献   

13.
我国野生葡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P.Galet方法,对分布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10个种的叶片进行了研究,并对叶片的数量化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10个种的叶片形态种间差异较大.(2)利用叶片性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10个种分为三大类群.(3)根据叶片的多型性,毛葡萄、复叶葡萄是较为原始的种类.(4)华中地区可能是我国葡萄属植物种的起源地,也可能是世界上葡萄属植物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4.
苹果起源演化的考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李育农 《园艺学报》1999,26(4):213-220
苹果是栽培种。塞威士苹果Malussieverisii(Led.)Roem。是苹果的野生种。中国苹果和西洋苹果皆起源于塞威士苹果。西洋苹果(苹果)起源于中亚的威士苹果,但杂有高加索东方苹果M.oreintalisUglitz.和欧洲森林苹果M.SylverstrisMill的基因,而中国苹果则是从新疆塞威士苹果的纯系驯化而来的栽培种。;现代苹果果产的大小、色泽、品质及成熟期等性状的多样性,是祖先种  相似文献   

15.
龙眼栽培起源的孢粉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柯冠武  王长春 《园艺学报》1994,21(4):323-328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我国5个龙眼产区14个具代表性主要品种和野生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根据龙眼品种间花粉的萌发孔结构差异,论证了我国龙眼品种在系统位置上的多样性和连续性,认为龙眼栽培起源于我国的南部和西南部。其次,以我国不同产区龙眼品种花粉外壁纹饰的纹理差别,结合植物地理学和生物进化学分析,提出我国云南为龙眼起源的初生中心,广东、广西和海南为龙眼起源的次生中心。  相似文献   

16.
苹果属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高源  刘凤之  曹玉芬  王昆 《果树学报》2007,24(2):129-134
应用SSR技术对59份苹果属材料进行基因组的多态性分析,从20对引物中筛选出12对SSR引物扩增出176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14.7个等位基因。位点杂合度为0.4039~0.7412,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6156。用3对引物(CH02a04、CH02g04和CH01f03b)即可区分全部供试材料。NTSYS软件进行相似系数计算,UPGMA法聚类分析将59份苹果属材料分为3大类群,即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和新疆的野生苹果、野生种或其变种。栽培品种中具有相同亲本起源的品种被紧密地聚到了一起,相似系数较高;地方品种与新疆的野生苹果的聚类相互交错,呈现出新疆的野生苹果作为东亚基因中心的起源种与中国各地方品种在起源演化上的相关性;各野生种及其变种类型均聚到了一起,与传统的系谱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苹果属树种中的3组5系作了简要的表述,并以苹果栽培品种体系为中心,尤其以欧亚苹果品种群(西洋苹果)为重点,将其划分为早、中、晚熟15类及附加2类,简要地介绍了品种族系、习性概要、所辖品种及其演化系谱,并对各品种的原名、代号、选育地点、发表年代等作了一定查考和提示,共涉及400余个品种,基本涵概了当前我国苹果品种的总体和现状,简述了我国众多的苹果栽培品种的亲缘系谱及分类脉络,澄清了某些品种来源及演化等问题上的模糊及混乱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中国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黎黎  杨晓红 《园艺学报》2010,37(10):1549-1558
采用数码显微系统对中国苹果属21种植物腊叶标本和新鲜成熟果实的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探讨了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及其系统演化关系。结果表明:21种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细胞大小、细胞间隙、相邻细胞之间共有细胞壁上纹孔数量、纹孔宽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细胞的排列模式有放射状纹饰、轮状纹饰、局部轮状纹饰和有轮状迹象等4种。根据修正后的Langenfeld系统,将果实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及其细胞排列模式特征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苹果属植物果实表皮细胞微形态特征的系统演化趋势是细胞由小到大,细胞间隙由窄到宽,纹孔数量由少到多,纹孔宽度由窄到宽,表皮细胞排列模式的系统演化趋势是放射状纹饰→轮状纹饰→局部轮状纹饰→有轮状迹象。支持苹果属分为4个组,4组植物对应的系统演化趋势为多胜海棠组→花楸苹果组→山荆子组→苹果组。证明果实表皮微形态特征对苹果属植物分类及系统评价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世界苹果属植物分类新体系刍议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研究《世界苹果属植物种类和分类的研究进展述评》的基础上,根据植物形态学、生态学、细胞学、孢粉学、酶学和化学等实验研究所得结果,将世界苹果属植物的主要野生种分成6组、8系、27种、6亚种、14变种和3个变型,附栽培种8种、1亚种、7变种;同样将中国苹果属植物主要野生种分成4组、7系、17种、3亚种、8变种和3变型,附栽培种6种、1亚种、5变种。修正和补充了原苹果属植物分类的旧体系,建立了近代世界苹果属植物和中国苹果属植物分类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世界苹果属植物种类和分类的研究进展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顾了世界苹果属植物形态分类的历史和成就,简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属植物种类和分类的评价,介绍了该属植物分类进入实验阶段的进展,最后对新的分类系统提出了简明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