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惠民  贺益娥 《种子》2007,26(1):88-90
野生稻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野生稻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保护野生稻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目前,野生稻的许多优异基因还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湖南省的野生稻中有抗纹枯病的基因)。深入挖掘野生稻中的有利基因对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稻米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对湖南省野生稻资源的调查发现,野生稻资源极少,而且正面临灭绝危险,同时合理地提出了保护野生稻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导读     
《作物杂志》2011,(4):1
闫影等在"野生稻抗病虫基因的挖掘和利用"一文中,较全面地综述了国内外有关野生稻抗病虫基因发掘、鉴定、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研究的进展,并讨论了野生稻优异抗病虫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李婷婷等在"圆盘分割法在转基因大豆抗虫鉴定  相似文献   

3.
云南勐腊县发现疣粒野生稻李植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所)野生稻是水稻育种及稻种起源、分类、遗传研究的物质基础,建国后,我国曾多次对野生稻资源进行考察。据1978~1982年进行的野生稻资源考察收集的结果,我国目前有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药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疣粒野生稻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有3种野生稻,即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药用野生稻(O.officinalis)、疣粒野生稻(O.granulata).野生稻由于长期处于野生状态,经受了各种灾害和不良环境的自然选择,抗逆性较强,是天然的基因库,保持有栽培稻不具有或已经消失了的遗传基因,它在水稻育种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是水稻育种的宏厚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何福泉 《科学种养》2012,(11):13-13
野生稻是现代栽培稻的始祖。人类通过漫长的生产活动,逐步将野生稻培育成现代栽培稻。水稻生产要满足高产、优质、安全、高效的要求,野生稻可开发的潜力最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我们未来的粮食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野生稻资源的不断开发利用。我国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开发利用野生稻资源最早、最成功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我国科学家首次对云南野生稻从DNA分子、细胞、植株、种子到原生地、异地集中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建立了野生稻保存保护网,并有重要发现。 野生稻是水稻的原始祖先,是改良栽培稻的宝贵基因库。云南是同时拥有全国3种野生稻资源的两个省份之一,野生稻分布广、生态类型多,优良基因丰富。但野生稻自然分布资源处于濒危状态。[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普通、药用、疣粒三种野生稻资源具有的多种多样可开发利用的优良特性,是水稻育种极其珍贵的种质。目前我国野生稻资源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野生稻处于濒危状态,原地自然保护野生稻资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庞汉华 《种子》1999,(3):58-60
采用花药培养技术对普通野生稻稻瘟病抗原ST221,长花药野生稻Gyw06,普通野生稻叶枯病抗源RBB16与粳型栽培稻中作9037,中作180,84-15等品种杂交后代进行花药培养,获一批粳型栽培稻与野生稳杂交后代花粉植株。几年来经抗病性和农艺性状鉴定从中选出一批农艺性状较稳定,抗病性较强的株系这些具有野生稻血缘的新种质,是水稻育种难得的亲本种质源。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水稻的研发以及环境释放,外源基因通过花粉逃逸到野生近缘种中,可能带来的生态效应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采用人工杂交技术将CrylAc/CpTI双价抗虫基因从转基因栽培稻渗入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中,获得普通野生稻F1及分离后代F2、F3、F4、F5和回交后代BC1F1和BC...  相似文献   

10.
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原地保存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野生稻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但是其原生地却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必须开展野生稻资源遗传多样性原地保存。本文从原生境保存地规划、保存地防护措施、原地保存的栽培管理技术和遗传多样性鉴定技术等方面论述了野生稻资源原地保存技术,为原地保存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档案建设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建立技术档案的重要意义.报道了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档案建设现状,提出了健全野生稻资源档案的构想。  相似文献   

12.
野败型育性恢复基因在AA基因组野生稻中的分布与遗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野败型恢复基因在AA基因组野生稻的分布。结果表明:(1)在31份野生稻中,有16份含有恢复基因,分布频率达51.6%。(2)6个AA基因组野生稻种中有4个种存在恢复基因,但主要集中于O. rufipogon和O. nivara。(3)在所鉴定的16份野生稻恢复系中,对野败型花粉育性恢复力大于80%和50%~80%的各6份,小于50%的4份;强恢复  相似文献   

13.
《作物育种信息》2005,(8):21-22
有关农业专家声称,野生稻丰富的基因资源将成为解决水稻育种难题的“钥匙”,野生稻将成为当前水稻育种行业的新星,为水稻育种开拓出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4.
利用39对SSR引物对海南114份普通野生稻、146份疣粒野生稻和81份药用野生稻进行扩增,从多态位点比率、平均等位基因数、香农指数等多个指标比较了3种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最高,疣粒野生稻次之;在所检测的53个位点中,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的多态位点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1/7和2/7,等位基因数分别为普通野生稻的37%和39%;平均每个位点的实际杂合度,以普通野生稻杂合度最高(60%),分别是疣粒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的4.6倍和6.6倍。Wright-统计量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主要来自群间,当遗传一致度I等于0.53时,3个居群分别属于不同类群,因此建议将3个普通野生稻居群都纳入原生境保护点建设范围。同时,药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无论居群间还是居群内遗传变异都很小,各居群个体间出现部分交叉,只有当I大于0.9时才分别聚为不同的类群,因此,在进行原生境保护时只需保护遗传多样性水平高的居群即可。  相似文献   

15.
野生稻繁种是野生稻资源保存、利用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野生稻繁种项目是中国农科院下达的研究项目。我们项目组2002年开始对野生稻繁种栽培技术进行探讨研究,经过6年时间的繁种生产和试验,总结探讨出一套野生稻繁种栽培技术。这套技术对今后野生稻繁种和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庆文  黄娟 《作物学报》2013,39(4):580-588
普通野生稻是亚洲栽培稻的祖先,中国作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普通野生稻资源。为了揭示中国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探索普通野生稻的遗传变异规律、居群遗传结构以及演化途径等,为亚洲栽培稻的起源进化研究、品种改良和普通野生稻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国内外学者对中国普通野生稻开展了大量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结果。本文分别从遗传多样性研究方法、普通野生稻与亚洲栽培稻遗传多样性的比较、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与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措施和栽培稻基因渗入对遗传多样性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中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主要特征,提出了未来我国普通野生稻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野生稻资源安全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野生稻资源大规模的种茎资源,种子资源的保存技术和组织培养与冷低温相结合的试验管微型种质库保存技术。为野生稻资源大规模长期安全保存,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野生稻是生物遗传多样性、水稻育种研究的重要材料。广西是我国野生稻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1978年以来,在广西农业科学院主持下,科技人员通过对广西野生稻资源普查、野外考察收集、补征和国外引种,共收集保存了近5000份(编号)野生稻种子于种质库并有5200份野生稻种茎种植于国家南宁野生稻圃保存。  相似文献   

19.
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及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野生稻是对栽培稻进行遗传改良的宝贵基因资源。近几年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应用,从基因组水平上对普通野生稻的分类及在进化中的作用进行了补充和证实。本评述结合最新研究进展,从世界野生稻分类概况、普通野生稻在稻属中的分类进化地位、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分布及类型、普通野生稻在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及进展作了综述,同时,对云南普通野生稻这一独特类群的研究利用情况也作了一定介绍。对普通野生稻的广泛而深刻的认识,将有助于功能基因的研究与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野生稻种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动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野生稻的种质资源概况、野生稻所具的优良性状、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及其在常规育种、杂交育种、生物技术上应用等方面论述野生稻种资源近年来的研究状况,并提出应加强对野生稻中优良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促进其在水稻超高产育种、分子育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