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柴达木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采用级进杂交,经杂二代(F2)横交固定,并选择优秀个体培育成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绒山羊新品种。新品种绒山羊产绒量增加,周岁羯山羊和母羊产绒量分别比当地同龄同性别山羊提高66.67%和70.59%;成年羯山羊和母羊产绒量分别比当地同龄同性别山羊提高33.33%和42.86%。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绒山羊是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特有的牛态条件下,以青海柴达木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采用级进杂交,经杂二代横交固定和选择培育而成的优良绒肉兼用新品种。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大柴旦行委和格尔木市柴达小绒山羊生产性能优势能否充分发挥,绒毛品质和产绒  相似文献   

3.
选择辽×本杂种二、三代绒山羊较优个体,按♂F3×♀F2、♂F3×♀F3、♂F2×♀F2、♂F2×♀F34种组合形式组建横交试验群,通过近3年对横交后代羊产绒量及体重两主要性状的定向选育,鉴定选拔出符合理想的达标后代羊1080只。抽样测定成年公羊体重45.63±4.75kg、产绒量605.02±99.31g,比横交基础代分别提高14%和166%;成年母羊体重3506±402kg、产绒量35518±5097g,同基础代比较分别提高94%和174%;周岁公、母羊体重及产绒量也均有所提高。各对照试验对应平均数间差异极显著(均为P<0.01)。4种组合形式中以♂F3×♀F3组为佳,♂F3×♀F2组次之。  相似文献   

4.
以柴达木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采用级进杂交,经杂二代(F2)横交固定,并选择优秀个体培育成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绒山羊新品种.新品种绒山羊产绒量增加,周岁羯山羊和母羊产绒量分别比当地同龄同性别山羊提高66.67%和70.59%;成年羯山羊和母羊产绒量分别比当地同龄同性别山羊提高33.33%和42.86%.  相似文献   

5.
辽宁绒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绒山羊在承德纯繁后代中成年产羊平均体重为51.4kg和38.62kg,产绒量达到651.6g和442.5g,达到原产地的品种标准。辽宁杂交一、二、三、代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比本地羊提高9.3%-13.7%,产绒量提高112.2%-253%。杂种二、三代羊主要性能指标已接近父本品种,绒长、绒细度获得明显改善,目前已在二、三代改良羊中进行横交试验,以探索培育新品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晋岚绒山羊是以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山西吕梁黑山羊为母本,采用杂交育种方式,经过杂交改良、横交固定、选育提高三个阶段,培育形成的遗传稳定、产绒量高、绒细度好、适应性强的新羊种。  相似文献   

7.
应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对83只柴达木绒山羊(互交羊)周岁母羊的胸围、抓绒前体重、绒层厚度、粗毛量四个性状与产绒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这4项性状与产绒量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用这4项性状估测产绒量的回归方程:^y=114.7689-3.3302X1+5.6125X2+0.1935X3+1.1142X4。经F检验得该回归方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对青海省海西州怀头他拉乡的绒山羊杂交二代及其互交一代羊的生产性能进行测定。测定结果:F_2及其互交一代羊生长发育良好,成年羯羊产绒量比当地羯羊分别高0.27和0.26kg,比F_1羯羊分别高0.07和0.06kg,母羊比当地母羊分别高0.20和0.24kg,比F_1母羊分别高0.09相0.13kg,羊绒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9.
以当地柴达木土种山羊为母本.辽宁绒山羊为父本.采用级进杂交.经F2横交固定,并选择优秀个体培育成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绒山羊新品种。该品种产绒量增加.周岁羯羊和母羊比当地同性别同龄土种羊产绒量分别提高66.6%和70.59%;成年羯羊和母羊比当地同性别同龄土种羊产绒量分别提高50.00%和42.86%。  相似文献   

10.
杂种绒山羊横交选育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辽×本杂种绒山羊二,三代中优良个体,按4种组合形式组成42群,开展横交选育,3年间鉴定选拔出周岁以上达标后代羊1080只。抽样测定的结果表明,横交周岁羊的体重和产绒量有明显提高;成年公,母羊的体重和产绒量比对照的基石分别提高了14%,16.6%,9.4%,17.4%。选育后代周岁羊在体重和产绒量上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用线性相关方法研究了绒山羊杂交二代和互交羊产绒量与各主要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①绒纤维强伸度与产绒量间相关不显著(P>0.05),②成年F_2的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及绒自然长度与产绒量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相应为0.357(P<0.01),0.429(P<0.01),0.197(P相似文献   

12.
辽宁绒山羊推广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绒山羊的特点是产绒产量高,居全国首位。已推广到国内17个省(区),数量8.25万只,各地区引进的绒山羊的均保持了产绒量高的优良特性。与当地羊杂交普遍由到明显的改良效果,杂种羊的产绒量比当地羊提高75%-237%,体重提高30%,毛长提高2cm,改良二代白羊速率达92%,杂种羊羊绒细度稍有变粗趋势,但是均未超过15μm,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辽宁绒山羊的推广到全国绒山羊基地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佛旦欠 《中国养羊》1998,18(2):10-12
用辽宁绒山羊公羊改良乌兰县本地山羊,杂种羊比本地羊产绒量提高010kg以上,经济效益明显,生长发育正常,适应性强;杂二代及其互交羊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4.
都兰地区是柴达木绒山羊的主要选育区之一.自1986年开始从辽宁盖县引入辽宁绒山羊为父本改良本地柴达木山羊,在提高个体产绒量和改进纯白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从1998年开始承担省科委下达的"柴达木绒山羊品种培育”项目,现已育成符合柴达木绒山羊地方标准的等级母羊2.34万只,培育种公羊532只.  相似文献   

15.
辽宁绒山羊改良循化县山羊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化县孟达、楞和查汗都斯3乡引入辽宁绒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良好的成效。截至96年底,已育成杂种山羊0.46万只,杂种羊适应良好,生长发育正常,F2周岁羯羊、母羊产绒量都比本地羊高70g,互交周岁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羊分别高75g和61g;F已成年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羊分别高85g和82g,互交成年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羊分别高74g和79g,绒毛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绒山羊的特点是产绒产量高,居全国首位。已推广到国内17个省(区),数量8.25万只,各地区引进的绒山羊的均保持了产绒量高的优良特性。与当地羊杂交普遍由到明显的改良效果,杂种羊的产绒量比当地羊提高75%-237%,体重提高30%,毛长提高2cm,改良二代白羊速率达92%,杂种羊羊绒细度稍有变粗趋势,但是均未超过15μm,经济效益明显提高。辽宁绒山羊的推广到全国绒山羊基地建设起到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开展了陕北白绒山羊与本地白绒山羊杂交的横交固定及后代选育试验。通过对体重和产绒量的跟踪测定,同时选育后代与基础代及不同组合间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横交选育后代羊只比基础代的羊只更显出优势,陕本杂种二、三代绒山羊横交选育的横交父本以F3总体效果最佳,组合形式以♂F3×♀F3最佳,♂F3×♀F2、次之。  相似文献   

18.
经测定,辽宁绒山羊引入仙米地区后平均产绒量0.53kg,比当地土种山羊高0.39kg。改良后的杂一、二代绒山辜及互交绒山羊平均产绒量0.33kg,比当地土种山羊高0.19kg。现有各代杂种绒山羊1.15万只,每年可多生产羊绒2232.5kg;杂种绒山羊比当地山羊只均多收入22.8元,增加产值26.79万元,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应大力发展绒山羊。  相似文献   

19.
辽宁绒山羊改良木里山羊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辽宁绒山羊为父本与木里山进行级进杂交,改良无绒山羊为有绒山羊。杂一代周风羊产绒量87.93克,成年着产绒量174.9克;杂二代周岁羊产绒量121克,绒毛细度13.83~14.18微米,杂产羊生长速度、产肉性能明显提高,试验表明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循化县孟达乡砖塘村和尕楞乡比塘村引入辽宁绒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取得良好的成效。截至2000年底,已育成杂种山羊1.46万只。杂种羊适应良好,生长发育正常,F2周岁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羊高70g。互交周岁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羊分别高75g和61g;F2成年羯羊、母羊产狨量比本地羊分别高85g和82g。互交成年羯羊、母羊产绒量比本地分别高74g和79g,绒毛品质优良,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