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采用主成分因子法选取了反映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各20个指标,通过测定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再运用VAR模型描述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广东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逐步上升,先后经历失调-濒临失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目前整体耦合度并不高;广东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正向拉动效应,较强于农业现代化的反作用,而长期内这种拉动效应渐渐被强化趋于平稳.因此,为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应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正向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243-244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基础。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虽已形成了协调发展的初步格局,但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依旧存在着较大距离。从人口、土地以及经济三个角度出发,分析出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不协调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258-259
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是未来我国发展的两大主流方向,两者结合起来协调共同发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着重分析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的内在影响机制,及其当前两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典型性问题。最后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丰富和完善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政策体系,加大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疆农牧业现代化规划和城镇化规划纲要,构建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改进的熵值法和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关系。结果表明,1995-2013年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综合评价值整体上均呈上升趋势;耦合度波动幅度不显著,基本徘徊在0.49左右;而耦合协调度由1995年的0.283 2上升至2013年的0.725 4,上升趋势明显。但从耦合协调类型来看,2013年刚步入中度协调阶段,离高度协调和极度协调阶段差距依然较大;且仅有2010年属于城镇化发展滞后型,其余年份均为农业现代化滞后型。研究表明新疆农业现代化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匹配化程度依然偏低。为进一步促进新疆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出使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效内洽于新型城镇化进程、给企业创造良好环境、继续完善城乡流通体系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也是统筹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武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状出发,通过分析武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在协调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武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129-130
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根本途径。在分析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支持、制度建设、主体提升和产业升级四个方面,指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中国在进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事业,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引起关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两者之间能否形成协调的关系对中国实现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断发展,仍然存在城镇化的速度明显大于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相对滞后的问题,即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本文将对如何促进中国城镇化与农业现代的协调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劳动力、土地、产品、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耦合关系,提出了正确处理诸要素的互动关系,协调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关系的对策建议: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对土地确权颁证,使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加快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实行贸工农、产加销一体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科技合作,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实现产学研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农村新型经营形式不断创新,并得到了政府各个方面的支持,但仍然存在层级不高、城镇化进展缓慢、生产要素外流严重等问题,在对上述问题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耕地,保证粮食生产、转变发展模式,促进产业升级、加速生产要素双向流动、完善三农保障体系,培养并保留各种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化协调的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三化协调的总背景,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新型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路径,即着力建立粮食生产长效机制、奠定坚实基础与良好前提,着力培育产业集群、助推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升级,着力体制机制创新、破解发展难题.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省16地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发展效率作为研究的起点和基础,利用协调度模型对“三化”协调度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安徽省工业化效率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平衡;农业现代化效率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地市存在“三化”发展低效且不协调的情况。选择农业发展的视角,利用Ologit模型,对“三化”高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现代化升级过程中以机械以及其他工业品投入为代表的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业化水平提升应该是“三化”高效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协调发展水平评价的一般方法、结合传统农区的实际,以传统农区黄淮4市(河南省商丘、信阳、驻马店、周口)为例,分析了2003-2012年其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水平的变动趋势之后发现,传统农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处于低水平的协调、甚至不协调状态,其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城镇化水平的滞后制约了二者协调水平的提高。因此,传统农区需要在维护粮食安全水平的基础上,提升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提下,重点加快城镇化水平的提升,以使二者协调发展处于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农区发展特点和“三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阐述有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剖析,提出农区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城镇化为依托,工农互促、产城互动、城乡融合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包括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为纽带,推进工农互促;以集聚发展为载体,推进产城互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通过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加速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建设,实现黑龙江省农民人均收入再创新高的有效举措,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农业工业化发展缓慢及一家一户的小农模式是制约“三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初步探索以农业合作社为纽带,实现“三化”紧密相连,实行异地招商,加速农业工业化建设的破解方法.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四化同步”的河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即"四化同步"。"四化同步"的关键是如何实现"同步",根本问题是解决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发展的诸多"不同步"的突出问题。在正确认识"四化同步"科学内涵的基础上,分析明确了河北省"四化同步"中存在较低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水平,带动农业现代化动力不足;工业化与农业发展缺乏联系;信息化尚没有装备农业;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等的"不同步"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要强化优势主导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拓展多功能农业产业,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农业市场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经营与组织方式创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力度培训现代农民,切实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推进"四化同步"。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城乡共荣的重要保障。基于云南省2008—2019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与Tobit模型对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及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云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处于中等耦合水平,且变化幅度较小,耦合协调度则呈逐年上升趋势,实现了从高度失调到初步协调的跨越。驱动机制分析中,技术驱动、政府驱动、产业驱动对云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产生正向效应,消费与投资驱动则产生负向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应坚持城乡协同发展原则,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与合理配置,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为城乡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状,基于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水平的评价指标数据,运用熵权法和容量耦合系统模型测算2015年我国30个省(直辖市)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耦合协调度并划分等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均存在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发展不协调,大部分地区均处于轻度失调或濒临失调,只有北京、上海和江苏等处于勉强协调或初级协调。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交叉产业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必要性,认为交叉产业生态化是有效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发展的连接点与着手点。产业生态化分为内部产业生态化、交叉产业生态化和外部产业生态化,交叉产业生态化是三化同步发展的核心内容;从指导思想、生态技术、生态链构建、生态化政策制度几个方面,提出了促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