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事关农村长远发展和农民切身利益。但在开展土地确权工作过程中,由于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土地确权认识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多,土地确权工作难度大,工作进展缓慢。该文就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措施。主要包括: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干部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营造齐抓共管工作氛围;强化政策指导,有序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政策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是依法落实和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依据.随着土地确权工作进入尾声,按照统一的制度规范,收集整理一套完整的,能客观反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的文字、图表...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政策执行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农业》2015,(1):8-9
<正>农村土地确权政策执行评估与建议为落实中央开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执行情况"回头看"精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2013年第二期主任基金应急项目设立《农村土地政策执行问题研究》子项目,对2004-2013年中央出台的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等五大类土地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本次农村土地政策执行评估主要依据两类数据,一是对河北、辽宁、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和陕西等11个省  相似文献   

4.
农村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时期,研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对完善当前土地确权政策、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湖北省6个地区土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情况的实地调查,运用Probit模型和Logistic模型,分析是否确权和确权满意度对农户转入和转出的影响,探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确权比例为75.56%的样本数据中,农户土地确权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4.0%,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能够显著促进农地转出,而对农地转入影响不显著。土地确权的满意度高使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边际效应提高16.4%,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满意度对农地转出和转入均影响显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对土地流转的影响受到调查村所处地形条件等社会经济特征、承包耕地面积等家庭特征和主要工作等个人特征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可以采取加强宣传引导、提升土地确权颁证的满意度、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更好地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5.
基于江西省365份村民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了村民的土地确权认知情况。结果表明,村民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对土地确权颁发证书的作用认知与其期望相吻合,但村民对土地确权政策相关内容的认知程度普遍比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村民对土地确权内容的认知程度与村民的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村干部在土地确权过程中提供的相关性服务等在0.05水平上存在显著相关性,同时,也与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要提升村民的土地确权认知,确保土地确权工作顺利开展,必须在土地确权培训和土地确权工作程序"三公"方面做实工作。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村土地确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地确权工作是当前保障农民权益、推动"三农"问题解决的有效举措。在土地确权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难题。关注土地确权中的农民未能对土地权证有足够的重视、技术困难和经费不足影响土地确权的精准度、难以对私垦的"四荒"土地进行确权三个问题,提出了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1):188-190
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是实现土地统一登记管理的基础与保障,可以有效推进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改革。基于临安市的实地调查数据,就农户对土地确权的认知与评价,土地确权对农户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土地确权的认知并不全面,没有完全理解政策实施背景及其可能影响;农户对于土地确权政策的实施总体满意度较高;土地确权政策的实施对于土地抵押贷款、土地流转等方面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山西农业科学》2017,(2):277-28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土地问题日益凸显,而土地确权是解决这些难题的敲门砖。运用适应性治理理念,以山西省10个村庄的调研数据为依据,指出目前农村土地确权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包括确权参与主体众多,各主体间能否配合得当存在不确定性;农户缺乏对确权政策的学习,无法与测量人员和村委会形成良好互动;确权中纠纷与矛盾众多,处理周期无法预测;土地规模经营进程慢,确权目的难以真正实现。并提出促进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的对策,旨在为土地确权工作的开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需要完善土地确权工作,明确农村土地的权属关系.该文分析了农村土地确权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加强宣传、解决四荒地、提高测绘技术水平、规范土地确权工作等优化措施,旨在提高农村土地确权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土地确权颁证是农民心头的"权利定心丸",随着确权工作的全面展开,农地新旧矛盾叠加,纠纷四起,总结确权过程中纠纷防范与化解的典型经验能有效维护农村基层社会的稳定。以北京市大兴区开展土地确权颁证工作的A镇为例,在对其土地确权成效、存在问题及纠纷产生原因进行检视的基础上,总结其将纠纷隐患消除在萌芽、纠纷化解在基层的成功经验和实践案例,提出未来应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加强基层农经机构和队伍建设,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应用,厘清确权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11.
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完善,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推进意义,它能 够最大化的促进土地利用,是一个国家合理使用和规划土地的准则和规范,因此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工 作的落实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笔者以“落实土地确权政策、推进土地改革、完善土地补偿制度、 完善土地承包权利”四点为基点,对现代农村土地管理工作的落实与完善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情况,选取福建省作为调查对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选用村规民约是否有歧视妇女和妇女家庭种植土地面积等变量表征妇女土地权益问题,选用家庭年总收入和家庭农业收入等表征妇女家庭收入,采用2阶段最小二乘法测算了土地权益问题对妇女家庭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对妇女的歧视性规定会影响到农户家庭的农业收入和年总收入,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普遍但不严重;进一步从土地调整政策、出嫁女、招女婿、离婚妇女回迁、丧偶妇女等角度分析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的缘由;最后提出要适时调整土地,确认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加强对农村基层民主的引导与监督,保护妇女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恶化逐渐成为制约农村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大包大揽"式的全能型农村水环境治理策略逐渐式微,成效不显著,甚至出现了"边治理、边污染、忙应对"的恶性循环。基于农村水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当前治理困境,认为只有通过优化政府动员方式,有效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形成中国"善治"意义上的"政府主导,农民参与"方式才能突破困境,使得农村水环境在较大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改善成为可能,实现可为。  相似文献   

14.
生猪产业支持政策评价的主体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不同利益相关主体对生猪产业支持政策评价的差异性,在对养猪场户、政府人员和第三方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列联表和评价指数方法对生猪产业支持政策评价的主体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人员对生猪产业支持政策的认知程度和实施效果评价均高于养猪场户;不同主体对不同生猪产业支持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差异程度不同;地方财政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猪产业支持政策的有效实施;第三方对生猪产业支持政策的评价具有相对客观性。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大规模耕地抛荒,通过政策手段有效约束和引导农户行为,是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关键。2016年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改革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涉及耕地数量保护、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多个方面,可对耕地抛荒产生一定影响。为评价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视角,构建了农户耕地抛荒的行为解释模型。模型包括(拟)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户(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两类行为主体,以及是否退出农业生产和耕地处置两个决策节点。基于该模型采用情景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不同决策节点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政策实施可能对耕地抛荒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不会影响农户是否退出农业生产的决策,但会对耕地流转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耕地保护,遏制耕地抛荒。  相似文献   

16.
结合现实情况,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总结为强调创新、注重用户体验、实行免费模式。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发展现状,认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主要模式是网络平台开发、网店自主营销、共享经济应用。探讨了"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创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为机遇主要体现在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互联网外部性与需求方经济、消费理念与方式的改变、政府营造的优良创业环境;而挑战主要来自同质化竞争、创业能力的局限、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有待提升。鉴于此,提出大学生创业路径的优化建议,强调政府的政策扶持,社会文化氛围的优化,高校创业指导及人才培养的加强,创业者自身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建设美好乡村、培养造就党政机关后备人才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然而,当前大学生村官融入基层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性别、年龄、专业不均衡,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知情度和认可度不高,大学生村官自身融入意愿不强烈等.为保障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健康成长、主动融入基层,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利用自己的知识、智力、年龄优势寻找"增量"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要从制度层面完善激励机制,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18.
基层政府是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者,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和参与者。要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需要在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通过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基于对河北省秦皇岛市B区街道办事处行政人员及管辖区域内10个村庄的农民进行调研,发现基层政府硬性推行政策、基层行政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导致基层政府互动低效性,而农村人口空心化严重、农民互动意识淡薄、农民互动能力不足使得农民缺乏互动意愿。因此,从重视对农民互动能力的培养、强化基层行政人员责任意识、实施基层情治、构建基层政府与农民互动平台和健全基层政府考核评价机制等五个方面提出优化互动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土地补偿制度的功能及缺陷,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提供一种思路。研究方法为定性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论为土地补偿制度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失衡,导致政府滥用土地征用权,土地资源闲置浪费;配置功能的不健全,土地利用结构的不合理,使整体效益下降;社会保障功能的微弱、不配套,导致失地农民与政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国民富利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政府支持农户奶牛生产发展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土地使用,技术服务,畜产品市场建设等。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山东两省区奶农饲养奶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获得的分析,研究了畜牧业政策对奶农生产和行为的影响,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中国畜牧业政策对农户饲养奶牛的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