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质抗病虫棉花新品种冀228性状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要:根据2002~2007年河北省和全国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资料,对国审棉花新品种冀228的遗传背景、丰产稳产性、纤维品质及抗病虫性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选出适宜种植地区。结果表明:冀228渗透有海岛棉血统,遗传背景丰富,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优异,属Ⅱ型棉花品种,抗病虫性强,适宜黄河流域广泛种植,尤其适宜高水肥地块种植。  相似文献   

2.
高产稳产是作物育种工作者追求的目标,也是区域化试验评价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在棉花育种过程中,为了估算新品种的适应性和丰产性,一般都采用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增产百分率及新复级差法来估算品种的产量水平。本文用温振民提出的高稳系数(HSC),辅以俞世蓉适应性参数法,对伊犁河谷棉花品种筛选试验丰产性、稳产性进行了分析,为棉花新品种的筛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程星 《中国种业》2013,(Z1):28-30
对2010-2011年河南省小麦区域试验濮阳试点43个参加试验的小麦品系进行了品质性状分析,参试品种的丰产稳产性及是否优质是小麦育种中最主要的目标之一,也是评价优良品种(系)的重要指标,目的就是及时准确地鉴定育成或引进新品种(系)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并为生态区划、品种布局、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明确当前河南省区试品系品质性状的  相似文献   

4.
《种业导刊》2014,(11):33-33
<正>近日,中国农学会邀请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院士、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喻树迅院士、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程顺和院士等7位知名专家,在北京对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主持完成的"高产稳产型棉花品种鲁棉研28号选育与应用"成果进行了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鲁棉研28号成果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抗虫性、丰产性、稳产性和易管性的协同提高,连续8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主推品种,成为我国黄河流域棉区的主栽品种,是我国抗虫棉育种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华抗棉1号是华中农业大学用苏棉3号作父本,抗虫品种华棉101的选系168作母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培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棉花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抗枯萎病、耐黄萎病、中抗红铃虫、熟性中熟偏早,综合性状优良。其产量、品质、抗性和早熟性均优于湖北省棉花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鄂棉18。  相似文献   

7.
选择13个棉花品种(系)在第六师新湖农场进行区域试验,通过对其生态适应性、早熟性、丰产性、纤维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进行评价,为供试棉花品种(系)的审定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鉴定和评价西北内陆棉区棉花试验联合体新育成的10个棉花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及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性与生产应用价值,选择在图木舒克辖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为棉花新品种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区域试验中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分析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对区试中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传统的方法是用平均产量、比对照增减产百分比、位次等评价一个品种的高产性,用Eberhart -Russell及范廉介绍的回归分析法评价品种的稳产性。而高稳系数法 (HSC)将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定。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可对品种间差异的显著性进行分析,第二种方法简便、明了。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对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能更好地反映品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面向21世纪棉花纤维品质改良对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棉花纤维品质与纺织品质量、市场竞争力和植棉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经过近20 年的改良, 我国28~29m m 长度的棉花品种综合纤维品质指标与国外相差不大, 但品种的纤维长度类型单一。随着纺织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 需要通过培育不同档次纤维的棉花品种、提高早熟性和抗病虫性多种途径进行改良, 也需要栽培技术的改进。纤维内在品质在流通领域的价值急需考虑。  相似文献   

11.
目前对玉米的综合评价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而对品种综合评价最常用的指标是进行稳定性及丰产性分析.但对上述指标没有进行量化.更没有将丰产性和稳产性统一的综合量化分析.使国家区域试验筛选品种时没有一个量化的可靠的评价依据,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试验的公平性.本文对综合量化评价系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棉花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分析及分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2002年国家棉花品种区试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和河南省棉花质量检测中心抽样数据,分析棉花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等纤维品质指标。将河南省的植棉区分为豫东、豫东南、豫西南、豫北4个分区。这些分区间的纤维品质指标存在显著差异。国家区试数据和河南省棉花质量中心抽样数据结果基本一致。区试数据结果:纤维长度、比强度、麦克隆值3项指标豫东最优,豫东南优于豫北。豫东的纤维长度为30.30mm,较豫北的28.96mm长1.34mm;麦克隆值较豫北小1.23,较豫东南小0.51。河南省抽样数结果为豫东较优,豫北区欠佳,豫西南的纤维偏粗。总体上看河南省的棉花纤维品质集中在中档棉这一档次,要提高棉花纤维品质,需要在比强度和纤维长度上加强。  相似文献   

13.
对兵团第二师种植的棉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鉴定其丰产性、纤维品质、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棉花品种(系)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9个棉花品种(系)中,新陆中38号棉花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表现均较突出,新陆中54号和新陆中74号品种霜前皮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做好第十三师优质棉花品种筛选,探讨新引进疆内品质比较好的11个棉花品种(系)在哈密垦区的性状表现,在第十三师植棉团场开展多点展示示范,结合2022年引进棉花品种种植情况和棉花参示品种(系)纤维品质,对比分析展示示范棉花品种(系)综合品质,结果显示:生育期最短的棉花品种(系)是塔河2号,117 d;纤维长度表现较好的是H33-1-4号,纤维长度达30 mm以上;断裂比强度较好的是塔河2号,达31.12 mm以上;大面积种植实收产量塔河2号较对照新陆中67号增产1.29%,综合稳产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中国棉花纤维品质检验和评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综述国内外棉花纤维主要品质指标研究进展和棉花纤维品质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比较并论述了棉花色特征指标如明度指标光反射率(Rd)和饱和度指示纤维黄度(+b)和传统棉花纤维品质指标如目测等级、长度、强度和细度的测定与应用,以及生态和气候类型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棉花纤维品质指标与棉花色特征指标的关系。综述了在棉花质量标准革新与国际化背景下开展棉花色特征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重要性及色特征研究的发展前景。展望在构建棉花色特征气象生态模型基础上建立中国棉花分类分级系统的必要性,提出了将生态模型与GIS进行结合,对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生态指标和棉花纤维色特征的空间地域分异评价与预测。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取4个棉花品种(系)在兵团第八师一四八团进行田间对比试验,鉴定参试棉花品种(系)的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纤维品质等综合表现及与对照品种的差异,客观评价参试品种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以为一四八团棉花主栽品种的选用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机收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筛选丰产性和稳产性突出的机收玉米品种,采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safety程序等多种方法分析了2017年机收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从几个参数中筛选出产量、位次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安全第一指数等4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参考指标,‘豫单728’、‘新单88’ 和豫单871’等3个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可在适宜区域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18.
良种是农业科技的重要载体,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的主要途径。首次探索将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应用于玉米区域试验中,对2018年河南农科联合体的18个品种(含对照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种评价方法对品种评价的排序结果差异不大,只有5个品种排名顺序稍有差异,差异最大的品种排名相差2个名次,其余4个品种仅相差1个名次,灰色局势决策法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同时还发现基于熵权的DTOPSIS法和灰色局势决策法在玉米综合评价中存在产量指标权重较低的问题。因此,根据现阶段玉米育种目标和生产实际需求,玉米区域试验品种评价时应采用多种品种评价方法相结合,在确保审定品种产量的基础上,降低品种在实际种植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9.
棉花新品种区域试验是鉴定评价棉花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品质等农艺性状的重要手段,是品种能否得到审定和推广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20.
棉花苗期耐盐生理指标的筛选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筛选与棉花耐盐密切相关的生理指标,为棉花苗期耐盐鉴定提供理论依据。以4个棉花品种为材料,通过塑料盒栽植试验,探讨了棉花幼苗在盐胁迫前和胁迫后5天、10天、15天时的叶片相对含水量、质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K+、Na+及K+/Na+值等耐盐相关生理指标相对值的变化情况,利用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指标在胁迫后第5天开始即与胁迫前表现极显著差异;选取K+/Na+值、相对含水量和质膜透性3个主要的耐盐鉴定生理指标;4个棉花品种的耐盐性强弱排序为‘枝棉3号’>‘中棉所35’>‘鲁棉6号’>‘中棉所12’。胁迫后第5天为最佳鉴定时机,所选取的耐盐生理指标代表了所有指标的信息,且其评价结果与省地方标准《棉花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中盐害指数的评价结果高度相关,因此所选生理指标可与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用于棉花苗期耐盐综合评价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