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奥福欣对鸡毒支原体的抑菌和治疗试验宁宜宝,高和义(中国兽药监察所100081)利用奥福欣(氧氟沙星水溶液)对鸡毒支原体分别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试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当饮水中药物浓度达到25ppm时,能较好地防止由于鸡毒支原体病引...  相似文献   

2.
鸡慢性呼吸道病,又称鸡败血支原体感染,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家禽慢性呼吸道病。该病的特征是病程长,病变发展慢。临床主要表现为呼吸罗音、咳嗽、气喘、流鼻涕及窦部肿胀等。鸡慢性呼吸道病是近几年来肉鸡最常见的多发病之一,给肉鸡养殖业造成严重损失。本文作者为了调查肉鸡慢性呼吸道病的发生、流行情况以及理想的治疗药物,对廊坊市大城县肉鸡集中养殖区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作了药物治疗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禽类体内可分离出多种禽支原体,而对鸡最常见的致病性支原体是败血霉形体病(鸡毒支原体)、滑液囊支原体病和火鸡支原体病3种。鸡毒支原体病引起鸡和火鸡的呼吸困难,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咳嗽、流鼻液、呼吸道罗音和呼吸困难。成年鸡呈隐性感染,在鸡群中长期存在,不易清除。  相似文献   

4.
李艳彩  刘志勇 《中国家禽》2005,27(15):24-24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鸡支原体病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病。这两种病极易混合感染,加重鸡的病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汇总唐山市兽医站化验室2001-2004年6月的鸡病病历,鸡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混合感染占9.5%左右,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以来,几乎占30%。现将其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鸡毒支原体病对鸡群的危害,本文对鸡毒支原体病进行综述,分析了鸡毒支原体病的危害、流行病学特征、病因、临床症状等内容,提出了免疫预防、药物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危害华安县养鸡业的鸡支原体病的感染方式主要有两种:鸡毒支原体感染(也称慢性呼吸道病)和滑液支原体感染。该病菌主要感染0.75~1.5kg生长鸡,呈急性发病,鸡群中一旦有1羽出现症状,即可在2~3d内波及全群。病程可以连绵不断,反复发作,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造成养鸡业经济上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7.
用优环霉素原粉对鸡毒支原体(病)进行了体内外的治疗、抑菌试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当优环霉素在培养基中有效药物浓度达到0.0625μg/mL时,能有效地抑制试管中鸡毒支原体的生长繁殖。体内试验结果显示:当饮水中药物浓度达到250μg/mL时,能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鸡毒支原体病引起的死亡,较明显地提高鸡体增重,随着药物浓度的加大这种作用更加明显;当药物浓度达到500μg/mL时,能较大幅度地降低气囊损伤。然而,所有药物治疗组均不能彻底抑制体内人工感染的鸡毒支原体而使血清学变为阴性反应。  相似文献   

8.
鸡支原体病又叫霉形体病,病原主要有败血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两种,败血支原体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滑液囊支原体引起鸡关节炎和呼吸道。本病  相似文献   

9.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对鸡毒支原体的药敏试验钟妮娜王红宁廖德惠赵红(四川农业大学,雅安625014)鸡败血支原体病是由禽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发展缓慢,病程较长,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CRD)。该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在许多国家因此而造成严重...  相似文献   

10.
鸡毒支原体病的预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毒支原体(MG)感染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一种传染病,经常和其他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并发或继发,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及药物残留隐患。现对鸡毒支原体病预防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控鸡毒支原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李有业 《中国家禽》2004,26(22):48-49
鸡支原体病又称鸡败血支原体病、鸡慢性呼吸道病等。它是由鸡败血支原体(M.gamcepticum)、火鸡支原体(M.meleagrdis)引起的气管和气囊慢性进行性疾病,同时伴有鸡体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进入冬季以来,鸡的慢性呼吸道病发生较多,经诊断主要是由于鸡败血支原体引发的慢性呼吸道病,以及支原体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造疾病,近几年通过呼平散治疗发现,应用呼平散为主药可有效地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  相似文献   

13.
宋双娃 《兽医导刊》2016,(2):164-164
鸡支原体病也叫做鸡霉形体病,是一种与感染败血性支原体接触而出现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的养鸡场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当前,我国的养鸡场养殖鸡的密度逐渐增大,出现这种鸡支原体病的机率也逐渐提高。患病的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气管啰音等现象,鸡的关节肿大、走路跛行。这种疾病的感染周期比较长,复发的机率高,会导致鸡蛋的产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对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鸡支原体病是由鸡毒支原体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本病病死率不高,可使鸡生长发育不良,虽有许多药物可以治疗,但难以根除,容易复发。1临床症状鸡感染鸡支原体后,出现流浆液性或粘液性鼻液,打喷嚏,流眼泪,以后炎症蔓延至呼吸道引起咳嗽、气喘、打呼噜。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复方支原泰妙分别在试管中和鸡体内对鸡毒支原体病进行了抑菌和治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药物浓度达到0.03μg/ml时,便能有效地抑制试管中鸡毒支原体的生长;当饮水中药物浓度达到75mg/L时,连续给雏鸡饮用3d,能明显地提高感染鸡的成活率,提高鸡体增生和降低感染鸡的气囊损伤,但部分感染治疗鸡体内抗体检测仍呈阳性反应。总的来看,相同浓度下,复方支原泰妙对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作用优于单方泰妙菌素。  相似文献   

16.
利用氧氟沙星水溶液对鸡毒支原体分别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和体内鸡毒支原体病的治疗试验。体外试验结果表明: 当饮水中药物浓度达到25ppm , 能较好地防止由于鸡毒支原体病引起的死亡;当浓度达到50pp m 时, 对提高鸡体增重、抑制体内鸡毒支原体产生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当浓度增至100ppm 时, 能有效地减轻感染鸡的气囊损伤。其作用优于强力米先。  相似文献   

17.
利用酒石酸泰乐菌素在试管中对鸡毒支原体进行了抑菌试验和在鸡体内对人工诱发的鸡毒支原体病进行了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酒石酸泰乐菌素能有效地抑制试管中鸡毒支原体的生长繁殖。当饮水中药物浓达到250mg/L以上时,能提高感染鸡的成活率,当饮水中药物浓度达到500mg/L以上时能降低气囊损伤,对提高鸡体增重也有一定的作用;当浓度达到1000mg/L时,则部分治疗的感染鸡体内检测不到鸡毒支原体抗休画产酒石酸泰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兽医临床上曾多次处理过鸡支原体病例 ,现就该病的诊断和防制介绍如下。1 流行特点各日龄鸡均可感染本病 ,以 1~ 2月龄雏鸡发生率较高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以寒冷季节、高密度饲养、通风不良的肉仔鸡最易发生。隐性带菌鸡、病鸡是主要传染源 ,可通过病鸡咳嗽、打喷嚏经呼吸道感染 ,或经饲料和引水感染。鸡支原体病是一种经卵传递的疾病 ,病鸡、带菌鸡所产蛋含支原体 ,用被其污染的种蛋孵化的鸡雏被感染 ,导致大多数鸡群带菌现象极普遍。鸡支原体病的发生有明显的诱因 ,如饲养密度大、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大或温差比较大、料中缺乏…  相似文献   

19.
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epticum,MG)是禽类主要病原菌之一,其感染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CRD)和火鸡传染性窦炎。目前预防鸡毒支原体感染仍主要依靠抗菌药物,但长期广泛应用抗菌药物造成鸡毒支原体耐药性不断发展。有调查表明,鸡毒支原体临床株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及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已产生了耐药性,造成药物疗效下降甚至失效。由于支原体分离培养困难,国内外对动物源支原体耐药性研究十分有限,至今未见有鸡毒支原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机制的研究报道。本文以鸡毒支原体S6株为模式菌,研究红霉素和替米考星在体外诱导鸡毒支原体的耐药情况,并分析耐药菌株23S rRNA基因V域的耐药突变特征。  相似文献   

20.
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在体内外的抑菌治疗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泰乐菌素对鸡毒支原体在体内外的抑菌治疗试验宁宜宝中国兽药监察所,北京100081收稿日期:1996-04-11利用磷酸泰乐菌素和酒石酸泰乐菌素在试管中和鸡体内分别对鸡毒支原体进行了抑菌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药物在试管中都能有效地抑制鸡毒支原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