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检疫。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生猪及猪产品所实施的疫病检验。分宰前检疫,宰后检验(疫)两个环节。宰前检疫指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病猪或疑似病猪,实行病健隔离,防止疫病散布。及时发生控制部分在宰后检验难以发现或检出的人畜共患病,及时检出一些国内尚未发现的疫病。宰后检疫指生猪屠宰后,对其胴体及各部位组织、器官,依照规程及有关规定进行的疫病检验,是屠宰检疫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定点屠宰场生猪检疫试述定点屠宰场生猪的检疫技术,供同行参考。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可以及早发现患病生猪,及时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和引起疫病传播。1.1查证验物对受检的生猪,首先要查动物防疫机构签发的检疫证明、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和非疫区证明,然后核对生猪头数,了解运输途中及进场后有无病死,若发生及时处理。1.2检疫方法幸前检疫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群体观察;二是个体检查。1.2.1群体观察检疫时,对同一批待宰生猪按静态、动态、食欲状态的顺序,观察比较,把有病的剔出来。1…  相似文献   

3.
宰前检查(原来叫"宰前检疫")是生猪屠宰检疫的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有些猪的疫病必须通过宰前检查才能准确判定。笔者通过25年的检疫工作经验证明,只有把好了宰前检疫关,才能将猪的有些疫病检出并进行相应的处理,才能搞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保证上市肉的安全。1宰前检查的法律依据《生猪屠宰检疫规程》规定:屠宰前2 h内,  相似文献   

4.
屠宰检疫不仅是对动物疫病的检测,还是确保动物食品安全,维护人类健康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必须做好生猪屠宰检疫工作。1宰前检验,宰前检验是对即将屠宰的生猪进行的检验。通过宰前检验,能够及时发现可疑病猪,并及时将其从猪群中剔出,避免混入消费市场,危害人类健康,导致疫病传播。  相似文献   

5.
1宰前检疫的重要性生猪的宰前检疫是生猪屠宰检疫的第一个环节,对有效保障生猪及其产品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避免患病动物进场,造成疫病污染和传播;可对注水猪和公、母猪等淘汰种用生猪进行监管,杜绝劣质动物产品进入市场;可以减轻宰后检疫人员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宰前检疫作为屠宰检疫的重要环节,通过宰前检疫能够准确的判断生猪是否健康,并对患病生猪进行控制,避免有疫病或者异常的生猪进入屠宰场,保证广大消费者能够吃上"放心肉"。因此,笔者针对生猪宰前检疫在屠宰检疫中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探析生猪宰前检疫流程以及方法,并提出了加强生猪宰前检疫的有效方法,旨在为生猪宰前检疫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申琴 《兽医导刊》2019,(4):42-42
猪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以病畜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本病属于人畜共患病,是我国一类动物疫病,也是生猪屠宰检疫中的必检疫病。笔者根据多年工作实践经验,对猪口蹄疫的病原、流行特点、宰前检疫、宰后检疫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旨在确保生猪及其产品安全。  相似文献   

8.
<正>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9.
生猪定点屠宰检疫中各器官病变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猪的定点屠宰检疫中,通过入场检查和宰前检疫不合格的按照规定处理,合格的准予屠宰。宰后检疫是通过直接观察胴体、头蹄、内脏、淋巴结等外观和剖检必要部位来进行疫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关于屠宰检疫的范围、检疫、品质检验等等都有不同的看法,就当前的一些体制改革存在的观点也理解也不尽相同。1宰前检疫通过宰前检疫羊只可以及早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剔出处理,以避免混入待宰羊群,进入正常屠宰加工过程,不致造成污染环境和引起疫病的传播流行。对即将屠宰的羊围绕口蹄疫、炭疽、羊痘等疫病进行检疫。同时设立宰前检疫岗、宰后检验岗(胴体、内脏检验岗)和复检岗3处。对受检的羊群,首先要检  相似文献   

11.
宰前检疫管理是指生猪进入屠宰车间前的检疫行为,它包括产地检疫及宰前观察、抽检、复检等,包括入厂的查证验物,隔离圈、观察圈、贮存圈的检疫管理和生猪进入屠宰车间前的临宰复检等。1 生猪入厂的检疫管理由于生猪疫病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经长途运输的生猪对疫病的抵抗力下降,已经产地检疫的生猪极易发生疫病,为防止病猪混入厂内,我们必须重视生猪入厂的检疫管理工作,即搞好生猪入厂的查证验物工作。1.1 查证。检查入厂同群猪是否带有检疫证明,了解同群猪的产地及当地有否疫情,并登记编号,以利跟踪防检。 1.2 验物。采用群体…  相似文献   

12.
浅谈生猪宰前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宰前检疫指的是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包括查证验物,查验待宰生猪的检疫证(即产地检疫证明或者运输检疫证明),了解生猪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患病等.同时观察生猪的活动、休息、采食及生理指数等有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3.
加强生猪等动物的屠宰检疫,保证上市肉品质量,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禽养殖业生产的一件大事,也是《动物防疫法》赋于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抓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对屠宰检疫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笔者对生猪屠宰检疫的几点看法。1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是指在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它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1.1宰前检疫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它包括查验待宰动物的检疫证明(即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了解动物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  相似文献   

14.
猪瘟为猪瘟病毒诱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为威胁生猪健康养殖的重点烈性防治传染病之一。通过宰前与宰后检验,能有效发现患病猪群,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更好地避免猪瘟病畜进入屠宰加工而造成猪瘟病毒的扩散,从而有效控制猪瘟疫病的流行。文章就猪瘟屠宰检疫及处理技术做要点性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生猪屠宰检疫是肉品流向市场的最后一道关口。因此,加强检疫工作,可确保流向餐桌肉品的可靠性、安全性。而生猪屠宰检疫工作细节,囊括了对生猪屠宰进行的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过程中的同步检疫。生猪宰前的检疫程序主要包括入场检查、待宰检查、宰前复检。经屠宰检疫合格的肉品加盖验讫印章;不合格的加盖销毁印章,予以无害化处理。屠宰过程中的同步检疫,注意按屠宰检疫规程做好头蹄及体表、酮体、旋毛虫、内脏的检查和之后的复检等工作。无论检疫结果如何,本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制定综合性处理意见。本文就生猪屠宰检疫流程和检疫要点做详细的分解阐述,为今后提升生猪屠宰检疫质量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按照国家规定、标准实施的检查,防止患病动物进入屠宰加工环节,是保证广大消费者吃上“放心肉”不可缺少的重要步骤。宰前检疫主要包括查证验物、临床检查、无害化处理和检查登记记录等。  相似文献   

17.
完整的屠宰检疫全过程应当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部分。宰前检疫,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并处理病畜,尤其是检出宰后检疫难以发现的口蹄疫、狂犬病、破伤风等患病畜禽,同时防止疫病在畜禽群体内传播,确保上市肉品质量,从而保证人体健康。加强宰前检疫非常重要,而确保宰前检疫质量的关键一环,是完善定点屠宰场(点)的检疫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生猪屠宰检疫是向市场提供质量合格的猪肉制品,保护畜产品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从防范和控制动物疫病的角度看,搞好这项工作,也有助于阻断疫情扩散的风险。总结笔者长期在生猪定点屠宰场的驻场检疫经验,要做好生猪屠宰检疫的工作,必须把好生猪屠宰检疫四关:生猪入场查验、宰前检查、同步检疫和宰后复检。  相似文献   

19.
正做好宰前检疫工作需要落实好各项流程,该项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免病猪肉及相关产品流入市场,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1生猪宰前检疫的重要性在生猪屠宰检疫过程中,要重视宰前检疫工作,这是生猪屠宰检疫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结合国家标准做好待屠宰的生猪检疫,以免患病猪流入市场,保障食品安全,使得更多的消费者能够购买到优质的猪肉产品。  相似文献   

20.
正为保障肉食品安全,需要安排专门的检疫人员驻屠宰场进行屠宰检疫,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1屠宰检疫处理1.1宰前检疫处理屠宰前进行动物检疫能够有效鉴别出病畜,及时将健康的动物和患病的动物隔离开来。宰前检疫处理可以分为4个类型,分别为:准宰,也就是屠宰前检疫为合格的动物可以进行屠宰;急宰,也就是指动物检查后发现存在一些疾病,但是并不影响肉食卫生,可以正常上市,要尽早进行屠宰;缓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