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围绕2009年试验发生黑壳现象展开研究,收集当地多年制种资料,根据籼型杂交水稻生长发育期对热量条件的要求做出对比分析,指出籼型杂交水稻制种在中海拔地区易受低温危害,产生花期不遇;低海拔河谷区易受高温伤害,致使制种失败;重现1981~2008年低温危害频率和低海拔河谷区高温伤害情况,建立红河州适宜籼型杂交水稻制种适宜区海拔高度及海拔上(下)限的方程模式,为红河州籼型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立找到制种适宜区,为实现种子自给提供气象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母本基本苗在籼型杂交稻制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阐述了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已经成熟,但制种产量仍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母本基本苗不足,是当前影响籼型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按现行制种水平,母本以每公顷栽插45万~52.5万穴,270万~300万基本苗较为适中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该文阐述了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已经成熟,但制种产量仍不尽人意,究其原因,母本基本苗不足,是当前影响籼型杂交稻制种产量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按现行制种水平,母本以每公顷栽插45万~52.5万穴,270万~300万基本苗较为适中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Ⅱ优T16是贵州省铜仁市农科所利用Ⅱ-32A与自育恢复系TR16组配而成的迟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杂交组合分蘖较强,生长旺盛,适宜贵州省中籼迟熟稻区种植。介绍Ⅱ优T16亲本的特征特性,总结其制种技术,以为Ⅱ优T16的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水稻广亲和基因的应用,实现了两系法籼粳亚种间杂交配组,增产幅度大,其繁制种工作有一套技术规范,对如何实现两系法籼粳交制种产量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两系法籼粳交亲本繁种及杂交制种技术,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新组合新华两优9号为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新华S与YR901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经2年区域试验表明,该品种产量表现优异。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制种技术,以期为杂交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石屏县籼型杂交水稻结实率低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提高次适宜地区籼型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乐优97是一种典型的晚籼型三系杂交水稻良种,于2022年通过中国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系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所属的水稻研究院通过自己创制的三系不育系409A与恢复系R977 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倒杂交晚籼型新型组合。文中详细尽介绍了乐优97的选育步骤,重点介绍了乐优97的特征特性,并归纳出了乐优97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其制种技术关键要点,希望为该产品的以后大规模推广种植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琼香两优1号是以海南省农科院粮作所育成的优质新资源籼型香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琼香-1S(原名GHS)为母本,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优质常规稻品种粤丰占为父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两系法杂交水稻优良组合。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与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相比较,在高产制种的原理与技术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又有它的特殊性。首先,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必须确保两个安全期;一是确保在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敏感期的气候条件使不育系安全不育;二是确保抽穗扬花期安全及后期能正常授粉结实。  相似文献   

10.
中9优恩66是湖北省恩施州农科院以自育的早熟籼型恢复系恩恢66为父本、中国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中9A为母本配组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早中熟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1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1.
王大学  汤开荣  覃建国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106-106,125
丰两优一号是丰乐种业与辽宁粳杂中心合作选育的两系、优质、高产、抗病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2005年引入武胜县进行制种,结果表明:丰两优一号在制种过程中具有育性转换彻底、开花习性好、制种产量高等特点,适合在武胜县制种。  相似文献   

12.
从列述的三系籼型杂交水稻33个组合、粳型杂交水稻21个组合和两系籼型杂交水稻5个组合及其亲本对白叶枯病抗性反应看出,品种间杂交组合双亲的抗性是不完全显性,表现为数量性状;当亲本之一呈高抗时,即可获得中抗(籼型)至高抗(粳型)的杂交水稻组合。籼粳和籼爪亚种间杂交组合则不然,从列述的12个组合中,大部分组合的双亲杂交是抗性不亲和;一般在双亲均呈抗性时,才可获得抗病的杂交水稻组合。  相似文献   

13.
临沧地区地形地势复杂。立体气候显著,从海拔510m的盂定到1100m的云县、双江等地,进行籼型杂交水稻制种,抽穗扬花期的温度与降水量是制约制种高产的主导因子,充分认识生态条件与制种产量的关系。可为获得高产优质的种子,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提起杂交水稻.人们马上就会想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但许多人并不知道,1981年国家颁发籼型杂交水稻特等发明奖时.受奖人是袁隆平和他的弟子李必湖,以及其他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成员.  相似文献   

15.
351优1号(原名351优221)是温州市农科院用自选育的籼型恢复系温恢221与野败胞质籼型不育系351A杂交配制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表现株型好、抗倒性较强、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米质较好。适宜海拔350m以下的浙中西南及赣、湘等生态相似的地区做一季稻栽培。介绍其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金优39的选育经过,总结其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和制种技术,以为金优39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介绍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品种浙优18的父母本特征特性,根据2016—2018年大面积制种实践,总结该组合制种关键技术,结合双亲生物学特性,提出浙优18高产高效的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晚籼杂交水稻新品种51优988的选育经过,总结其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以期为51优988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杂交水稻蒸煮与食用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分析了全国47个不同籼粳杂交水稻组合的蒸煮和食用品质。结果表明,我国多数杂交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胶稠度硬,糊化温度和籽粒伸长率中等;多数粳型杂交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低,胶稠度软,糊化温度低。从总体分析,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的蒸煮和食用品质优于当前种植的早籼稻,与晚籼稻相近。相关分析表明,在籼粳同类型的杂交水稻中,除籼型杂交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外,其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糊化温度和籽粒伸长中的任两两性状间均无明显相关。本文讨论了改良我国杂交水稻蒸煮和食用品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常优998是用优质晚粳不育系常386A与偏籼型恢复系CR-998配组育成的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营养生长旺盛、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2019年3月、11月分别通过江苏省、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常优998及其亲本的特征特性,根据制种实践,总结了制种技术,建立了父母本对应叶龄回归方程并全程预测花期,保证花期全面相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