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症状识别水稻细菌性茎腐病主要为害水稻根基部和茎基部,使之变褐,逐渐发黑腐烂,病株易被拔起,有恶臭。一般在水稻分蘖期开始发病,先心叶青卷,枯黄,随后茎基部进一步发黑腐烂,全株叶片自上而下褪绿枯黄,直至整株枯死。孕穗至抽穗期以后,病株自下而上依次枯黄,  相似文献   

2.
1、 病状与病原该病主要为害大蒜假茎基部。初发病病部水渍状,以后病斑变暗色或灰白色,溃疡腐烂部位发出强烈的蒜臭味。湿度大时,表面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以至病株周围的杂草也布满白色菌丝,并溃疡腐烂。大蒜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表现萎蔫,并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蒜头散瓣。一般在5月上旬以后,病部形成不规则如麻籽大小的黑褐色菌核,该病是由大蒜核盘菌侵染所致。  相似文献   

3.
一、症状大蒜茎腐病由子本菌亚门核盘菌侵染所致.蒜株发病部位在大蒜假茎基部,初期发病部位水渍状,以后病斑变暗色或黑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变软,溃疡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腐烂部位发出强烈的蒜臭味.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蒜头散瓣,一般在5月上旬以后可见到散出的鼠粪状或三角形黑色菌核.  相似文献   

4.
正一、韭菜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二、韭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积水处开始侵染,初形成白色近椭圆形小点,以后发展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坏死斑,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初期也形成近椭圆形白色凹陷小点,以后发展成坏死枯斑,其上产生黑色霉层,易从病部折断。有时也在病部  相似文献   

5.
正1韭菜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或茎部。被害的叶片、叶鞘或茎基部初变褐色或灰褐色,后腐烂干枯。病部可见棉絮状菌丝缠绕及由菌丝纠结成的黄白色至黄褐色菜籽状菌核。2韭菜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叶片染病多从叶尖或积水处开始侵染,初形成白色近椭圆形小点,以后发展成长条形或不规则形灰白色坏死斑,其上产生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叶枯死。花梗染病,初期也形成近椭圆形白色凹陷小点,以后发展成坏死枯斑,其  相似文献   

6.
<正>一、症状该病病原菌从肉质根或茎盘基部伤口侵入,造成盘基变褐腐烂。发病初期,植株生长缓慢,显著矮化,叶片短小;后期叶片自下而上黄化变紫、萎蔫干枯,茎基部出现点状病斑,根系发育较差。病株几乎无基生根,根系呈水渍状,并有淡褐色斑点着生,严重时根系腐烂,茎生根较少。纵剖病茎可见维管束变褐,重病植株茎基部缢缩,易折断。潮湿时病部有粉红色或白色霉层。  相似文献   

7.
2007年我们和平镇18万亩玉米90%以上感染纹枯病,一般减产5—10%,严重的减产15%。玉米纹枯病症状:主要为害叶鞘,也为害茎杆,严最时玉米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茎基部1—2节叶鞘上产生水浸状病斑,后病斑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斑。病斑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病斑由茎基部向上扩展蔓延。果穗苞叶感病后也产生同样的纹状病斑。果穗感病后秃尖,籽粒不饱满或变褐腐烂。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蒜白腐病(一)危害特征大蒜白腐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以及鳞茎。大蒜开始染病时外部叶叶尖呈现条状或叶尖沿下变黄,然后扩展到叶鞘和内叶,植株长势衰弱,植株变黄矮化或枯死,田间拔出病株可见鳞茎的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上面长有大量的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在菌丝层中长出大小为0.5~1.0 mm的黑色小菌核,茎基变软,病株鳞茎变黑腐烂。田块大蒜成团枯死,  相似文献   

9.
1症状 苗枯:是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带菌侵染所致,造成幼苗枯黄弱小,发病严重的引起死苗,当田间湿度较大时,枯死苗上可见粉红色霉状物.茎基腐:幼苗出土到小麦成熟均可发病,发病株茎基部组织受害,变褐、腐烂,进而整株枯死.秆腐:一般在穗下第一、二节发病,叶鞘上初出现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病斑,病部以上枯黄,甚至不能正常抽穗.穗腐:病菌在小麦抽齐穗至扬花侵染发病,感病后小穗和颖壳上出现淡褐色水浸状病斑,后扩展至穗轴,造成局部小穗枯死或穗轴感病点以上部位枯死,籽粒干瘪,形成白穗,田间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出现粉红色霉层.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大蒜茎腐病为害逐年加重,已上升为大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和品质。 1 症状 大蒜茎腐病由子囊菌亚门核盘菌侵染所致。蒜株发病部位在大蒜假茎基部。初期发病病部水渍状,以后病斑变暗色或灰白色。湿度大时,病部变软、溃疡腐烂,表面长出白色绵毛状的菌丝,腐烂部位发生强烈的蒜臭味。叶鞘腐烂后,上部叶片逐渐黄化枯死,蒜根须、根盘腐烂,蒜头散瓣,一般在 5月上旬以后可见到散出的鼠粪状或三角形黑色菌核。  相似文献   

11.
正一、西瓜枯萎病1、症状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瓜蔓和根部。幼苗受害即腐烂而不能出土。出苗后发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和叶片萎垂,茎基部萎缩变褐猝倒。成株期病蔓发病,茎基部缢缩,出现褐色病斑,有时病部流出琥珀色胶状物,病茎维管束变褐色,有时出现纵向裂痕,茎叶凋萎,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粉红色霉状物。初发病时,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似缺水状,数日后  相似文献   

12.
正一、西瓜枯萎病1症状西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主要危害瓜蔓和根部。幼苗受害即腐烂而不能出土。出苗后发病,顶端呈失水状,子叶和叶片萎垂,茎基部萎缩变褐猝倒。成株期病蔓发病,茎基部缢缩,出现褐色病斑,有时病部流出琥珀色胶状物,病茎维管束变褐色,有时出现纵向裂痕,茎叶凋萎,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粉红色霉状物。初发病时,白天叶片萎蔫,早晚可恢复正常,似缺水状,数日后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秧田期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立枯病和青枯病①症状。多发生在立针至两叶期,病苗心叶枯苗,叶鞘有时有褐斑,根系变黄或变褐,茎的基部逐渐变成灰色腐烂。用手提时茎与根易拔断,在秧田中呈不规则簇生。黄枯则发生在三叶期以前,叶片呈淡黄色,并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病苗  相似文献   

14.
一、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 1、发病特点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后呈灰白色,茎中空皮层往往烂成麻丝状,病株外部菌核易脱落.荚上病斑褐色,迅速枯死不能结荚、最后全荚呈苍白色,轻病荚虽可结粒,但病粒腐烂或干缩皱瘪.  相似文献   

15.
一、番茄早疫病 1、症状:苗期和成株期均感染此病,苗期除可在基部叶片产生病斑外,还能危害地下根颈部和初生根.病斑黑褐色后腐烂,严重缢缩变细.成株期除感染根颈外,主要感染地上部分的叶片、叶柄、茎枝和果实.叶片上初为黑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近黑色或黑褐色并有同心环纹的病斑,其外缘有黄色晕圈、病斑多时,可见全叶发黄、脱落.  相似文献   

16.
一种以稻株基部叶鞘呈淡褐色水渍状不规则形病斑、茎基部变黑褐色腐烂、有恶臭等为主要特征的水稻新病害,近几年在浙江省普遍发生,为害较重,对生产造成比较严重的影响。本文报导1980—1982年对此病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接种工作,初步认为该病是由欧氏杆菌属细菌(Erwinia sp.)侵染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正>一、玉米纹枯病1、症状识别玉米纹枯病主要危害玉米叶鞘、叶片、茎秆和果穗,最初多由基部叶鞘发病,从下而上逐步扩展,典型症状为在叶片、叶鞘或苞叶上形成不规则的云纹状病斑,边缘呈深褐色,病斑逐渐扩大,包围叶片和叶鞘直至干枯。茎秆受害后期组织松软解体,植株极易倒伏,而果穗受害时常造成腐烂,使果穗秃顶,粒重下降,影响玉米品质和产量。环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见白色菌丝体,病部组织内或叶鞘与茎秆间常产生  相似文献   

18.
西瓜枯萎病的发病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症状识别 西瓜幼芽受害,在土壤中即可腐败死亡,不能出苗。出苗后发病,初期叶片白天萎蔫,晚上即能恢复,几天后,叶片早晚都呈现萎蔫状,茎蔓基部萎缩变褐猝倒。病蔓发病,基部变褐,茎皮纵裂,常伴有树脂状胶汁溢出,干后呈红黑色。横切病蔓,维管束变黄褐色并呈现胶汁粉红色霉状物。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仅见黄褐色纤维。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19.
1发病症状 大蒜白腐病又叫菌核病,主要危害叶片、叶鞘和鳞茎.初染病时外叶尖呈条状或叶尖向下发黄,后扩展到叶鞘及内叶,植株生长衰弱,整株变黄矮化或枯死,拔出时病株可见鳞茎表皮产生水渍状病斑,长有大量白色菌丝层,病部呈白色腐烂,菌丝层中生出大小为0.5~1毫米的黑色小菌核,茎基变软,鳞茎腐烂.田间成团枯死,形成一个个病窝,地下部多以接近须根部分开始发病,病部先呈湿润状,后逐渐向上扩展产生大量的白色菌丝.  相似文献   

20.
一、症状识别西瓜幼芽受害,在土壤中即可腐败死亡,不能出苗。出苗后发病,初期叶片白天萎蔫,晚上即能恢复,几天后,叶片早晚都呈现萎蔫状,茎蔓基部萎缩变褐猝倒。病蔓发病,基部变褐,茎皮纵裂,常伴有树脂状胶汁溢出,干后呈红黑色。横切病蔓,维管束变黄褐色并呈现胶汁粉红色霉状物。后期病株皮层剥离,木质部碎裂,根部腐烂仅见黄褐色纤维。天气潮湿时,病部常见到粉红色霉状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