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皮南横交牛生产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皮南牛和南阳牛初情时间、初配时间、发情周期、妊娠期、产后配种时间、犊牛初生重、难产率、产犊率等指标。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皮南横交牛初情时间、初配时间均较南阳牛早3个月左右。虽然两群体间总体产犊率差异不显著,但皮南牛1岁半至2岁产犊率达57%,两群体差异极显著,也证明了皮南牛的性早熟特点。产犊后配种时间皮南横交牛比南...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6,(8):52-54
为了研究使用性控冷冻精液(以下简称性控冻精)进行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选择10名输精员和6头公牛性控冻精对1851头青年奶牛随机进行人工授精,第1次人工授精时全部使用性控冻精,返情的母牛分别使用常规精液和性控冻精人工授精,统计分析妊娠率、产犊数、母犊数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显著高于常规精液人工授精后代母犊率(P0.05);不同公牛性控冻精和不同输精人员的人工授精情期受胎率存在差异(P0.05);性控冻精人工授精对青年奶牛流产率、产犊率和犊牛初生重等没有显著影响(P0.05)。青年奶牛第1次人工授精配种适合选择性控冻精,能显著提高后代母犊率。  相似文献   

3.
性控冻精在克拉玛依地区后备奶牛上的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克拉玛依绿成公司奶牛二场从2006年开始对178头满18月龄后备牛进行配种,其中86头使用性控冻精,92头使用普通冻精,统计情期受胎率、母犊率、犊牛初生重、犊牛成活率和胎衣不下的情况,并对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后代的生产性能等进行了跟踪观察与对比。性控冻精配种的后备牛比普通冻精配种的后备牛的情期受胎率低8.4个百分点(P〉0.05),母犊率提高44.2个百分点(P〈0.01),犊牛初生重相差1.2kg(P〉0.05),犊牛成活率相差1.4个百分点(P〉0.05),胎衣不下率相差2.8个百分点(P〉0.05)。从后代的生产性能上比较,牛奶产量平均相差1.52kg,差异均不显著(P〉0.05);乳蛋白、乳脂率和非脂固形物比较,差异均不显著。通过性控冻精与普通冻精在后备牛上的运用效果表明,奶牛性控冻精在情期受胎率、母犊率及后代的生产性能方面具有良好的综合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8头采精夏南横交种公牛和18头本交夏南横交种公牛生产情况调查,夏南横交种公牛具有早熟性,无论是生产冻精还是本交,18月龄的种公牛均可投入生产,夏南横交种公牛生产性能良好,本交年均配种量可达264头,可制冻精细管20 175剂,配种数量、冻精产量、首配准胎率具有明显季节性,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  相似文献   

5.
影响荷斯坦牛犊牛初生重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索影响犊牛初生重的因素,收集了江苏省某奶牛场2014年度正常健康产犊的荷斯坦牛产犊记录共3 947条,分析不同公牛、出生季节、母牛胎次、是否采用性控精液、妊娠期长短对初生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公牛所产犊牛的初生重差异极显著(P0.01);夏季和冬季出生的犊牛初生重较大;第2胎出生犊牛初生重极显著高于第1胎和第3胎;是否采用性控精液对犊牛初生重无显著性影响;初生重与妊娠期长短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
准确把握奶牛预产期对实施精准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品种、不同地域的奶牛妊娠天数的长短是有差异的。为了解荷斯坦牛妊娠天数长短及其影响因素,本文收集了河南省某大型奶牛场2018年3月至2019年10月产犊的荷斯牛产犊记录5000条,就分娩季节、新生犊牛性别、使用普通冻精或性控冻精配种、新生犊牛初生体重、母牛胎次等因素对妊娠天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产犊季节、新生犊牛性别、不同冻精、不同胎次及犊牛初生体重对奶牛妊娠天数有极显著影响(P0.01)。  相似文献   

7.
为掌握性控冻精对荷斯坦牛配种效果、后代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及生产效益等的影响,应用同一头荷斯坦种公牛的性控冻精和常规冻精通过人工授精方法对青年母牛配种,记录母牛妊娠率、流产率、难产率及犊牛出生后性别比例、体质差异等参数,比较性控精液对荷斯坦牛繁殖性能及子代体征的影响。结果发现,性控精液母牛妊娠率有降低趋势,但后代雌性比例显著提升,对流产率、难产率、后代体质参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发现有些个体饲养的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过早,13~14个月龄就配种,这样不仅影响育成母牛的生长发育,也影响母牛产犊的初生重和头胎产奶量。为此,我们对富裕县奶牛场的中国荷斯坦牛进行调查,报告如下:1初配年龄对犊牛初生重的影响初配年龄不同的育成母牛所产犊的初生重不同,统计结果如表1。表1初配年龄不同产犊初生重比较从表1看出:18~20月龄配种的育成母牛,所产犊牛初生重较大。在生产实践中,初配年龄过早的育成母牛,由于身体还在生长发育,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很大部分用来满足自身的生长需要,造成胎儿的营养供应相对较少,因此过早…  相似文献   

9.
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品质的比较,结果显示:分选X精子的精液密度、活率、存活指数等各方面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冻精(P<0.05);使用4支分选X型冻精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结果对排卵数小于17枚的供体母牛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效果良好,大于17枚则部分未受精;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单胚移植进行比较,结果性控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单胚移植产犊率差异不大,双胚移植经济效益较高;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比较,结果性控胚胎移植所产犊牛初生和60日龄各项指标与常规冻精所产犊牛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全面了解弗莱维赫后代公牛在贵州喀斯特地区的繁殖性能,经过2年时间,对8头18月龄以上弗莱维赫×西门塔尔(弗×西)种公牛和6头18月龄以上法系西门塔尔与法系西门塔尔输配所生种公牛(西×西)冷冻精液(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冻精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表明:弗×西组平均初采月龄比西×西组早,且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次平均采精量、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和复苏率比西×西组高,且差异均不显著(P0.05);西×西组鲜精密度比弗×西组高,且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均表现出较强的冻精生产能力,冻精产量较高,质量好,精子耐性较强,复苏率高,冻精各项指标符合国家牛冷冻精液GB 4143—2008标准。弗×西组种公牛冻精质量比西×西组好,冻精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9.3%。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遵义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分别为80.00%、78.0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5.00%、71.83%,差异不显著(P0.05)。弗×西组和西×西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3.93%、81.82%,且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4.47%、74.4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用西门塔尔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州当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对二品种的杂交一代(西蒙F1)犊牛的生长性状与屠宰性状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西蒙F1初生重公犊比蒙古牛提高36.96%,母犊提高38.03%;断奶重公犊提高153.49%,母犊提高146.08%;同龄西蒙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13.03%、18%。平均每头西蒙F1比本地蒙古牛多产肉135kg,按每kg牛肉15元计,可增加收益2 025元。用细管冻精配种比饲养公牛配种可降低成本130元。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牛的冷冻精液剂型除颗粒冻精外,还有细管冻精。细管冻精有很多优点,冷冻时受温比较均匀,冷冻效果好,精液利用率高,特别值得推广的是细管在输精时非常方便,大大提高了受胎率,可以培育出体格健壮、遗传性能优越的犊牛。牛的细管冻精生产与使用技术要点如下。1.采精:用于采集细管冻精的种公牛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都应台乎本品种种公牛的特等或一等标准。种公牛必须体格健壮,新引进的公牛要经过严格检疫.没有传染疾病才允许使用。经过严格检疫挑选的成年种公牛每周可采精两次,每次可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连续排精两次。采精…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总结重庆市2006~2009年期间,在三个奶牛场使用1 300剂性控精液配种效果观察,分析并总结了奶牛性控精液在生产中的配种效果及经济效益,为奶牛性控精液能否在生产中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从重庆市几年的应用情况看,用奶牛性控冻精给母牛配种,一次情期受胎率平均为54.23%,比普通精液一次情期受胎率低3.2个百分点;性控冻精配种产母犊率为92.5%,显著高于普通精液配种的49.5%。性控冻精配种母牛受胎率虽低于普通冻精配种,但产母犊率显著高于普通冻精,产犊收益既高于普通精液,又能达到快速扩群和选育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性控冻精精子含量少,对配种技术要求高,可在有配种技术高的人工授精人员的大中型奶牛场推广应用,不宜在小规模场和散养户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皮南牛早熟性和肉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南牛是利用皮埃蒙特牛为父本,南阳牛为母本,通过级进杂交培育成的新类群,该品种具有早熟性和肉质好的特点。通过对新野县一定数量皮南母牛和南阳母牛初情期和初配年龄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皮南母牛在274.5d初次发情,在372.4d初次配种,两项指标均比南阳母牛提前3个多月,皮南牛比南阳牛较早性成熟;对皮南牛和南阳牛6~18月龄体尺体重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皮南公母牛12月龄体重已经超过了南阳公母牛18月龄体重。12月龄皮南牛个体的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60%以上,体尺达到成年体尺的80%以上,皮南牛比南阳牛较早达到体成熟。通过对规模肉牛场18月龄皮南牛和南阳牛屠宰和肉质鉴定,结果表明:皮南牛平均屠宰率65.6%,平均净肉率55.4%,比南阳牛分别提高9.5%、9%,皮南牛具有高蛋白质、高维生素A、高钙、高铁、高锌、高锰,低脂肪和低胆固醇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品质的比较,结果显示:分选X精子的精液密度、活率、存活指数等各方面指标均明显低于常规冻精(P〈0.05);使用4支分选X型冻精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结果对排卵数小于17枚的供体母牛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效果良好,大于17枚则部分未受精;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单胚移植进行比较,结果性控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单胚移植产犊率差异不大,双胚移植经济效益较高;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比较,结果性控胚胎移植所产犊牛初生和60日龄各项指标与常规冻精所产犊牛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事奶牛生产多年,知道过去为培育高产母牛强调育成母牛的初配年龄不易过早,但经笔者实践证明,初配年龄为17个月龄的母牛其第一胎泌乳性能和犊牛初生重同22~24月龄配种的母牛并无多大差异。近年来,在国内外为了提高牛群的繁殖力,通过各种手段来加快育成母牛的发育,及早地达到初配要求体况,使发育好的育成牛在15~16月龄配种,24~25月龄产犊,这样便缩短了母牛一生中不能生产的年限,增加了产犊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养殖效益。现就育成母奶牛早配快繁技术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选用83头14~15月龄的育成母牛,将其分成两组进行早期配种试验。试验1组选小型公牛冷冻精液配种。试验2组,对公牛不进行筛选,即用大、小型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对照组为46头18月龄的母牛,称其为晚配牛,所用公牛类型与试验2组相同。试验结果表明,与晚配牛相比,早配的试验1组每头母牛的投产月龄提前4.1个月/头,可使乳牛终生产奶量高,创造出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头可增收节支2373元,胎衣不下率减少2.3%,产活犊率提高3%,母牛的利用率提高6%左右。  相似文献   

18.
选择8头18月龄以上弗×西种公牛,用优化冻精生产工艺生产冷冻精液,与优化前3年86头次本站饲养的肉用种公牛冻精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并分别用其冷冻精液对母牛进行人工授精,观察其繁殖情况。结果显示: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平均初采月龄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提前,但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鲜精活力、冻精活力及复苏率3项指标弗×西种公牛比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有所提高,但2者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鲜精密度优化试验前肉用种公牛比弗×西种公牛有所提高,2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次均采精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4.85 mL,试验前为4.46 mL,弗×西种公牛提高8.74%,2者间差异显著(P0.05);头年均冻精生产量:优化冻精生产工艺后弗×西种公牛为15 736剂,试验前为14 272剂,弗×西种公牛年均冻精生产量提高10.26%,2者间差异显著(P0.05);优化冻精生产工艺使弗×西种公牛采精量和冻精生产量显著提高,冻精活力比试验前提高3.5%,其平均活力超过国家合格标准26.6%。2组种公牛冻精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均较高,分别为81.82%和77.68%,但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1.72%和70.11%,2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种公牛冻精在纳雍县进行人工授精输配试验,受胎率较高,分别为82.81%和76.92%,2组差异不显著(P0.05);产犊率分别为73.59%和71%,2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9.
引进皮埃蒙特牛胚胎,利用南阳牛作受体进行胚胎移植。不仅所生胚胎牛更适应当地环境条件,而且还节约外汇,减少疾病传播,充分发挥种公牛的遗传潜力。南阳牛作受体母牛体重在430~450kg,很少发生难产。皮埃蒙特牛种公牛年均采精次数72.1次,每次平均射精量5.11mL,一年四季均衡生产。同时,皮埃蒙特牛冻精的推广应用为皮南牛新品种培育提供优异的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对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扬州大学农牧场979头第1胎中国荷斯坦牛初配年龄及其繁殖性能数据,分析不同初配年龄对受胎情期数、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产犊间隔、妊娠期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初配年龄显著影响受胎情期数和妊娠期长短(P0.05),18月龄配种母牛受胎情期数和妊娠期均最低,初配年龄对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随着初配月龄的不断增加,奶牛产犊到受胎时间间隔和产犊间隔有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