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集某养鸡场病料进行细菌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初诊为大肠杆菌与新城疫病毒的混合感染,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该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111,对头孢西丁和呋喃妥因敏感,但对强力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有耐药性。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病毒的血凝特性能被抗新城疫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了新城疫病毒,鸡胚平均死亡时间测定显示该病毒为强毒株。  相似文献   

2.
解剖5只送检的临床发病鸡及病死鸡,发现4只剖检鸡均有腺胃乳头出血、直肠和泄殖腔出血,喉头有大量粘液等病变,2只鸡的气囊出现混浊.采集病料,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发现鸡胚在48h左右死亡,收集死亡鸡胚的尿囊液,用1%的鸡红细胞进行血凝试验(HA),结果HA效价为27左右,进一步用新城疫阳性标准血清进行血凝抑制试验(HI),实验表明HI为阳性;对肝脏病料中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结果 18h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长出红色的菌落群,经生化鉴定为埃希氏大肠杆菌.由此可断定,该鸡群混合感染了新城疫病毒和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2014年1月,建水某蛋鸡养殖场发生一起以呼吸困难、产蛋下降、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病例.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分离到的6株大肠杆菌,血清学试验结果显示,血清型为O78、O8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对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但对头孢氨苄、强力霉素、新霉素等药物有耐药性.分离到1株病毒,鸡胚尿囊液HA效价8log2~ 10log2,血凝抑制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病毒的血凝特性能被H9亚型禽流感标准阳性血清所抑制,表明从病料中分离出了H9亚型禽流感病毒,诊断为大肠杆菌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5,(10):112-114
为了查明浦东某鸡场三黄肉鸡发生疑似鸡传染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调查后采集相应病料,实验室研磨处理后备用。对病料进行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的PCR检测、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份病料接种鸡胚,收获的尿囊液PCR检测均为CIAV阳性,且细菌分离确定有大肠杆菌感染。药敏试验显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头孢噻呋、大观霉素敏感,对庆大霉素表现为中介,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等13种药物均表现耐药。因此表明本次疫情为CIAV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贵州省铜仁市某蛋鸡场11月龄蛋鸡发病死亡的原因,采集病死鸡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以及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鸡安卡拉病毒、鸡毒支原体的核酸检测.结果:病料中未分离出细菌;鸡安卡拉病毒和鸡毒支原体核酸检测均为阳性,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结论:鸡场病例存在鸡毒支原体与鸡安卡拉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山东、河南、河北等地肉鸡群中发生以肺水肿、出血为主要病变特征的传染病.为明确其病原,对采集的56份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与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49株细菌均为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结果显示078、02、026为优势血清型.分离的41株病毒均能凝集鸡的红细胞并能被禽流感病毒H9标准阳性血清抑制,采用RT-PCR方法对分离株M基因、HA基因、NA基因保守片段进行扩增,分别扩增出特异性目的片段,序列比对结果证实分离毒株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以上结果表明引起肉仔鸡肺水肿的原因为H9N2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7.
为确诊贵州省福泉市某养殖场鸡群死亡病因,采集病鸡的组织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同时采用普通PCR和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组织病料进行相关病原核酸检测。结果:病鸡组织中未分离出细菌;病原核酸检测显示,马立克氏病病毒阳性,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鸡滑液囊支原体均呈阴性。结论:确诊病例为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8.
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某鸽场鸽群出现呼吸困难,死亡增多现象,剖检病死鸽,呈现气囊炎、腹膜炎和皮下广泛性出血等病变。无菌采集脾脏、肺脏等脏器进行病毒分离,但未分离到病毒。选取健康鸽和病鸽各10只,测定新城疫抗体,其抗体水平均较高。同时,无菌采集病料分离到2株细菌,经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特性鉴定,确定为大肠杆菌,玻板凝集试验表明C株为O163型,D株为O138型。对分离到的细菌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C株对链霉素等8种药物产生了耐药性,对氟苯尼考等4种药物敏感;D株对庆大霉素等5种药物产生耐药性,对链霉素等7种药物敏感。分别设计引物对其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  相似文献   

9.
从新疆乌鲁木齐市郊区疑似新城疫的发病鸡场采集了2份病料,处理后接种鸡胚和非免疫鸡分离鉴定病毒,同时检测病毒血凝特性,观察病毒形态并测定病毒致病力。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均能致死鸡胚,非免疫鸡出现典型的鸡新城疫病病理变化;分离毒株均有血凝特性,而且可被新城疫阳性血清所抑制;病毒形态结构与鸡新城疫病毒一致;EID50分别为10-8.0/0.1mL、10-8.6/0.1mL,MDT分别为57.6h、52.8h,ICPI分别为1.875、1.925,IVPI分别为2.39、2.82,均有很强的致病力,符合NDV强毒株的毒力标准。所有结果显示,以上2个分离株均为新城疫强毒力毒株。病毒免疫原性结果显示,2株病毒均有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同源保护率分别为90%、80%。  相似文献   

10.
当前肉仔鸡容易发生的疾病主要是病毒病(新城疫)、免疫抑制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和细菌病(大肠杆菌病)等。如果是单一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死淘率均不会很高,但往往是大肠杆菌、支原体和新城疫或传染性支气管炎混合感染。如鸡只感染弱毒型禽流感后,因H9亚型禽流感病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某鸡场送检的9~16日龄商品肉鸡进行疾病诊断,试验进行了细菌分离、细菌生化鉴定、细菌16S r DNA序列分析、药敏试验和免疫抑制病检测。结果表明:该鸡群存在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和蜡样芽孢杆菌、肠炎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的混合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三种细菌均对诺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说明免疫抑制性病毒的感染易导致细菌继发感染,必须加强对免疫抑制病的防控,以及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2.
2014~2016年,湖北、安徽、山东、河北、四川、陕西、天津等地的数家信鸽公棚疑似暴发鸽新城疫,导致大部分信鸽死亡或运动功能障碍,经济损失巨大。通过对病料利用鸡胚病毒分离法进行病毒分离,并结合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初步确定病料中均含有新城疫病毒。进一步通过RT-PCR方法对病毒的F基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和序列分析,发现分离毒株裂解位点均具有强毒的序列特点。F基因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分离株基因型均为VIb型。研究结果与目前报道的导致信鸽新城疫的病原主要为VIb型一致。本研究将信鸽新城疫的有效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确定引起邢台地区某种鸡场饲养的父母代海兰褐、罗曼粉蛋种鸡腹泻、产蛋量下降、突然死亡的病原,对送检的病鸡剖检观察病变,同时无菌采集死亡种鸡的肛拭子、心血、肝脏等组织病料,通过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新城疫、禽流感(H5N7)、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抗原,通过禽白血病p27抗原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禽白血病p27(ALV-p27)抗原,用常规的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生化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剖检可见发病鸡肝脏、脾脏肿大并出血,肠腔有黏液,个别鸡出现卵黄性腹膜炎等。新城疫、禽流感(H5N7)、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抗原均为阴性,ALV-p27抗原为阳性,细菌分离及生化鉴定确定感染细菌为大肠杆菌,由此可知该种鸡为禽白血病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通过K-B药敏纸片法筛选出对大肠杆菌敏感的恩诺沙星、新霉素、阿米卡星等7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一种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本试验通过无菌采集疑似感染致病性大肠杆菌鸡的心、肝、脾、肾作为病料,经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和致病力试验,利用大肠杆菌16S rRNA通用引物对3株致病菌进行PCR扩增,均得到了特异性扩增产物。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酸测序和BLAST比对。结果显示,分离得到3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DZMG、DGCG1、DGCP3),扩增出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提示该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性高和简单快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病理学解剖、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对云南省某发病鸡场的3只病鸡进行病因诊断。病理学解剖发现病鸡鼻腔和支气管黏膜出血并有黏性渗出物,肝、肾和直肠上有白色尿酸盐沉着;细菌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发现致病菌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发现该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奈替米星、四环素和妥布霉素6种抗菌药物不敏感;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原为阳性,禽流感和新城疫病原为阴性。结果表明,鸡群发病原因为大肠杆菌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混合感染,且大肠杆菌已产生耐药性。建议该鸡场可选用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进行治疗且必须规范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群的滋生,同时做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的接种工作,使鸡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1株鸡新城疫强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 1 0月 ,福州郊县某鸡场的新城疫免疫鸡群发生以呼吸困难、拉黄绿色稀粪、气管出血、盲肠扁桃体出血、头颈歪曲为特征的疫病 ,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为 85%和 46 %左右 ,疑为鸡新城疫 ,但用ND I系疫苗紧急接种未能控制疫情 ,故采集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9~ 1 0日龄鸡胚、雏鸡均来自新城疫HI抗体阴性鸡 ;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标准强毒F4 8E8株和弱毒 La Sota株 ,均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1 .2 病毒分离1 .2 .1 病料处理 取病鸡的肝、脾、肾和气管 ,剪碎研磨 ,以 Hank' s液制成 1∶ …  相似文献   

17.
郑州郊区某养鸡户,笼养罗曼褐蛋鸡2600只,在230日龄时发病,一周后产蛋率由85%下降到36%,死亡鸡由原来的每天2-3只,逐渐增加到每天20—30只,经诊断为非典型新城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鸡群产蛋量下降,还可见软壳、畸形蛋,采食量下降,夜间可听到喘鸣声,部分鸡排黄色或绿色稀粪,死亡鸡逐渐增加。2病理变化有的病鸡肠段肿胀和出血,多数病鸡有卵黄性腹膜炎,腹腔积有大量的凝固性卵黄,部分鸡腺胃乳头有出血点,盲肠扁桃体出血,3实验室诊断3.1细菌的分离鉴定3.1.1细菌分离:无菌采取刚病死鸡的心血、肝、…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从普兰店地区部分养鸡场采集具有典型临诊特征的鸡大肠杆菌病的病、死鸡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离到17株鸡大肠杆菌。对此17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鉴定出血清型15株,分别属于O18、O15、O8、O78、O35,其中O35血清型共6株,占定型菌株的40%;O18血清型共5株,占定型菌株的33.3%。结果表明O35型和O18型鸡大肠杆菌为普兰店地区优势流行血清型。1病料采集鸡大肠杆菌病主要临诊表现有脐炎型、急性败血型、气囊炎型、全眼球炎型、卵黄性腹膜炎型。败血症型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纤维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近年来山东省鸡大肠杆菌与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的情况,对2012年1月份至2014年3月份期间山东省部分地区送检的1 816份病料进行研究,通过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试验,结果分离出大肠杆菌116例,占总病料的6.39%;检出H9亚型禽流感病毒495例,占总病料的27.26%;检出大肠杆菌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46例,占总病料的2.53%;且混合感染检出率在第一、四季度较高;青岛、聊城地区大肠杆菌与H9亚型禽流感混合感染检出率高于潍坊和烟台。调查结果表明临床鸡大肠杆菌和H9亚型禽流感病毒混合感染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威胁着山东地区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肠杆菌是养鸡场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病在广东养禽场的流行越来越严重,并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其血清型复杂,耐药菌株不断增加,给防治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本文从广东地区疑似患鸡大肠杆菌病的病料中分离到疑似细菌,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鉴定,证实为鸡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头孢他啶、环丙沙星、替米考星和氟苯尼考等药物敏感,对链霉素、阿莫西林和四环素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