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低压配电网自动稳压设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低压配电网由于负荷波动大、供电半径长,使电压大幅波动。配电变压器自动有载调压是稳定农网电压的最有效方式。机械式有触点分接开关由于造价高、性能差不适合配电变压器。文章介绍了应用固态继电器作为无触点分接开关的自动有载调压配电变压器的构成,自动有载调压原理,变换分接头过程中环流的产生机理和限流措施以及限制谐波方法。经过理论分析和试验验证,得出了调高电压和调低电压具有不同的环流发展机理以及电力电子元件应用在有载调压中实际上不产生谐波的结论。实验样机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运行稳定,稳压效果好,是农村电网自动稳压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配电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自动调压功能,保证电力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及单片机控制技术,设计了以晶闸管反并联作为分接开关的执行机构,配以单片机AT89C5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来调节配电变压器分接头,进而实现有载分接开关自动稳压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IGBT作为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在我国有载调压执行机构的核心部件-分接开关仍采用有触点式,其调节速度、工作安全性能等都已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为无触点式的有载分接开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文章对应用IGBT作为配电变压器的有载分接开关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可控元件作为有载调压分接开关,投切过程中仍需要过渡电阻。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配电网现状及发展趋势出发,对电力线路升压改造进行了经济技术比较及可行性分析,并以本溪电业局南芬变电所的20kV供电线路为例进行效益分析。10kV线路升压至20kV后的运行状况表明,20kV这一电压等级作为配电网电压不仅适用于负荷密度较低的地区,而且对那些高度集中用电的农业地区也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5.
经技术改造,农网电压质量有所提高,但波动范围仍然超出国家规定允许值,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研究一种基于固态继电器的采用对农网配变电压器调压绕组正反串联,实现稳定农村电网电压目的的无触点有载调压分接开关的接线及其控制方式.理论分析与模拟实验表明,这种稳压技术具有调压范围大,元件实际承受电压低,结构简单的优点,适用于农村电网  相似文献   

6.
At present, an automatic-mechanic contact tap-changer is widely used in power system, but it can not frequently operate. In addition, arc will occur when the switch changes.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two problems,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automatic on-load voltage-regulating distributing transformer which employed non-contact solid-state relay as tap-changer, and mainly introduced its structure, basic principal, design method of each key link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Laboratory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formed that the scheme was feasible. It was a smooth and effective experiment device, which was practical in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7.
葫芦岛地区配电馈线自动化系统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辽宁省葫芦岛市配电网的特点,选择了集中智能与分布智能相结合的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并以该市某变电所为例分析了10kV架空线路上应用后台控制与就地控制相结合的实施方案,最终有效的实现了配电线路故障的定位、自动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等功能。  相似文献   

8.
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是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控制和保护的重要设备.以LZZBJ9-10B型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为例,通过ANSOFT Maxwell软件对互感器内部进行三维电场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互感器内部电场集中分布区域在一次绕组的4个端角和二次绕组的左右两端,对一、二次绕组电场进行局部二维分析,得到绕组电场强度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分布点的位置,提出通过改变绝缘挡板的厚度避免主绝缘材料因电场分布不均匀而发生局部放电的有效措施,并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进行电场分析得到验证.研究结果为10 kV浇注支柱式电流互感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安全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村电网合理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各种供电模式年费用数学模型,推论出合理的农村电网供电模式,并对现有供电模式改造的可行性进行经济论证,得出不同负荷密度下,应改造的现有农村电网的最小运行年限。建议在新建农村电网中,优先考虑110/10kV供电模式,适当控制35/10kV变电所的发展,并试点应用110/20kV供电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针对城镇配电网的特点,研究辐射状配电网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与算法,为农村中压配电网优化决策系统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概念和多目标规划理论,提出计入导线截面策略因子的最小投资费用和年网损费用的多目标函数优化模型,研究并利用实数编码并行优化处理方法、引入退火动态罚因子设计动态罚函数处理约束条件、基于遗传算法的电网路径与潮流的自识别解码方法、遗传算子的自适应调整方法等,并提高遗传算法在辐射状配电网拓扑约束中的自动识别能力,确保可行解的搜索方向和遗传寻优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陕西杨凌示范区新桥变电站10 kV配电网待建区域实例验证表明,随着选取种群数目的增多,综合费用逐渐趋向于1 230万元。与单目标优化方案的投资费用相比,多目标优化方案的建设投资费用约增加72万元,而年网损费用约减少323万元,综合费用约降低250万元,获得了该配电网的最优建设方案。【结论】提出了配电网络多目标经济性优化模型及其算法,实现了规划线路长度和导线截面策略因子并行优化,提高了解的搜索精度。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农村电网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在满足负荷需求及各项技术指标限制的条件下,以线路电压降和变电站最大负荷限制为控制条件,建立各种配电方式的单位供电面积年费用与线路供电半径、变电站数量、负荷密度等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对我国农村电网3种配电方式110/35/10kV、110/20kV、110/10kV的经济性进行研究和比较。结果表明:当负荷密度低于250kW/km2时,110/10kV配电方式的单位供电面积年费用相对较低,而负荷密度高于250kW/km2时,110/20kV的配电方式则更经济;而110/35/10kV配电方式因为使用广泛且经济性与另外2种配电方式接近,仍有很高的保留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基于嵌入式GIS技术的电力移动巡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硬件由掌上电脑和CF卡式GPS接收机组成,软件平台为WINCE,嵌入式GIS开发工具采用eSuperMap。所开发的系统支持配电网络电子地图导入和基本操作,可以基于GPS获取位置信息,实现杆塔快速定位,记录或查询缺陷信息。该系统利于提高农村配电网络的线路巡检效率,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以LabVIEW作为开发工具研制出了一个电流互感器的校验系统,能对在线运行的电流互感器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监测.可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软件进行比差、角差的计算,使之适用于模拟和数字信号的校验.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配电网网架规划的方法。通过计算供电范围内的路径数,将负荷点分配到路径上,较好地解决了使用遗传算法时难以进行编码的问题。在辐射状网架规划完成后,计算待规划区域的路径矩矩阵,该矩阵反应了配电网联络线的建设费用。在此基础上,进行配电网的联络线优化,实现中压配电网闭环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虚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实现电网的模拟运行和运行状态的分析,设计了一种虚拟电力网络系统.该系统以Visual C++6.0为开发平台,建立了电力元件的对象模型,构建了绘图和分析计算2个功能模块,实现了电网图形的绘制和运行状态的可视化分析,对电力网络的模拟运行和分析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组件式软件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工程技术,已经成为当今软件技术潮流之一。组件式GIS把GIS的功能适当抽象,以组件形式供开发者使用,具有传统GIS工具无法比拟的优点。以县级农电配电网管理为实例,利用组件式GIS软件—MapX 4.5,结合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VB6.0,完成了基于组件式GIS农网管理系统。实现了空间数据采集、管理、处理、分析、输出等功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广东某冶炼厂变电站的电网结构特点及实际需求设计了基于分层分布式结构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结合系统硬件设计特点和要求,针对该监控系统数据展现软件数据量大、刷新快、频繁读取的特点,提出采用文本文件存储方式和建立四维数组来解析数据,同时利用ActiveX数据对象技术和UDP网络通信协议分别实现系统数据访问与传输.该系统已经成功投运,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方案可行,工作稳定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董孙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3144-13146
通过借鉴其他连锁超市的成功经验,运用基于RFID的物流配送管理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农村连锁超市物流系统,总结当前农村连锁超市的物流配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建立稳定完善的供应商服务网络;大力提高配送效率,有效降低成本;勇于创新,探索网络式配送模式;通过培训提升配送人员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王涛  李艳龙  梁鹏  刘春亮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358-7360
为解决快速发展的农村电气化要求下,所带来的农村电网供应力不足、电压质量下降等严重的"低电压"问题,根据低压配电网实际发展的研究和现场应用现状,结合配电网的结构,针对造成配电网络低电压的原因是一系列的、综合性的问题,提出了高压延伸、单相变压器进入自然村,同时进行低压线路改造,在低压线路构建"手拉手"接线方式,将无功补偿后移,等优化治理方法。经过研究分析,可以有效提高电压质量水平,进而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incoPat数据库,采集2010年—2016年京津冀地区的专利权转让信息,在数据统计分析基础上,运用分词技术对转让专利标题进行技术关键词抽取,并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在网络结构分析基础上,通过社团划分识别京津冀区域热点需求技术,结果发现:第一,制造业类技术需求最为强烈;第二,基于技术关键词网络的6个社团,挖掘六大类热点需求技术,涉及通信类、药物类、工业制造工业类、电力类、电子元件类及检测类;第三,热点需求技术主要集中于各项生产工艺与信息技术产业。同传统的基于文献、专利申请数据挖掘技术热点相比,提出了基于专利技术交易数据的技术需求热点识别思路。研究将为关注技术市场,挖掘技术交易数据识别技术需求,引导技术研发方向,提高技术成果转化率提供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