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和基于韩国经验的“九要素国家竞争力模型”实证研究了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中原经济区建设从战略上为河南省人力资源整体提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但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承接专业转移和产业升级也对中原经济区人力资源带来威胁;当然河南省原有的人力资源优势也可以很好的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但其劣势也不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因此,河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中重要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党和国家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战略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遏,农业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实现农业高等职业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农业职业院校应正确认识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所面临的困境,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战略理念,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特色发展战略、合作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和服务发展战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不断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3.
准确把握中原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释放中原农民的生产力,对提高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中原是中国之中,对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应放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应采取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第三产业;把人口集聚起来;重构区域经济利益机制;增加劳动力供给和农业比较效益;改革现行干部考核指标;实行城乡土地要素平等交换,城市农村一个环保标准;探索建立生态养老和休闲村建设的新路子;制定城乡区域统一合理的发展规划,推动经济规模经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家科技》2011,(10):6-7
国务院日前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指出,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地理位置重要,粮食优势突出,今后可发展成种粮大省。  相似文献   

5.
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靠人才,根基在教育,重点在高校。河南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是大势所趋,将保障中原经济区的高质量发展,为河南高等教育发展赢得新机遇。河南高校明确的战略定位有助于其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发挥优势。应乘势扬优,主动融入,注重提升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能力;强化保障,努力完善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机制模式;改革创新,全面推动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设农业物联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中原经济区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这就使得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的建设更为迫切。基于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发展的现状,研究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研究国内外农业物联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农业物联网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中原经济区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对高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阐述了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现状和调整目标,详细分析了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职教育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适应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乡村旅游带来的机遇,并从做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工作,探索合理的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和产品优化升级,研究和利用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市场研究和宣传几方面,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条件下的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下简称"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本文在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的基础上,认为河南农业现代化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促进力量。针对河南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必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土地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又是人类最早开始利用的生产资料.河南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作出了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的重要战略抉择,并强调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线是探索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