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不仅有助于探讨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关系,而且对于建立区域生态廊道,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强景观的连续性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选取景观多样性、景观蔓延度等8个景观指数,分析了准东开发区景观格局演变情况。结果表明:15年间,研究区城镇动态变化度为48.43%,城镇化扩张明显,荒漠景观面积减少,主要转化为城镇、草地和农田等景观;研究区景观多样性指数上升、景观蔓延度指数下降,说明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生态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为给喀斯特地区城市发展中土地资源供需矛盾处理、政府决策等提供参考,在RS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1986年、1995年和2000年三期TM影像以及2006年CBERS-01影像,得到贵阳市4期土地利用/覆盖现状.选取分维度指数、斑块数、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土地利用优势度指数、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土地利用破碎度指数和景观分离度等具有典型生态意义的景观格局指数,对贵阳市景观格局变化进行分析,探索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景观格局指数变化趋势不同,有增-增-减型(景观分离度和土地利用破碎度指数)、减-增-减型(分维度指数、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和土地利用均匀度指数)和增-减-增型(土地利用优势度).2)各时段景观格局变化不同.1986-1995年,景观破碎化程度和团聚程度均增加;1995-2000年,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团聚程度减弱;2000-2006年,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弱,团聚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3.
朱泽民  张林琦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84-3986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用各项景观格局破碎化指数,对不同时期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破碎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番禺斑块数量、斑块密度、边界密度与斑块破碎化指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景观整体破碎化程度逐年加深,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破碎化程度加深趋势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4.
伍第政  王婧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521-15522
探讨东莞市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可促进东莞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用斑块数、斑块平均大小、破碎化指数、分维数、边界密度、斑块密度、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景观破碎度指数等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东莞市1988~2006年土地镶嵌结构对景观结构的影响,探讨东莞市土地景观格局破碎化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建设用地斑块不断入侵、同化耕地景观与自然景观斑块,研究区景观斑块数量不断增加,平均斑块面积迅速减小,表明东莞市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1995年以后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增速较慢,表明研究区在城市急剧扩张以后更注重城市的整体发展,景观破碎化的速度逐渐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5.
广州越秀公园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对越秀公园景观要素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选取了斑块形状指数、分维度及景观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破碎度、分离度、粒级度等多个指标对越秀公园的多样性、异质性以及破碎化程度等整体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越秀公园整体景观布局基本合理,景观结构较为稳定,需对部分景区景观布局作相应调整. 同时对越秀公园整体景观格局优化和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利用西咸新区2009年Landsat TM遥感影像、2013年与2017年2期Landsat OLI遥感影像,以ENVI5.2、ArcGIS10.0、Frastats4为数据处理平台,运用景观指数和生态风险强度指数对西咸新区2009-2017年景观格局演变和生态风险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7年,西咸新区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建设用地增长8.34%,林地增长6.60%,草地面积略有增加。耕地,水域面积均减少,耕地减少最为明显(16.12%),但仍是该区域的主导景观类型,其中绝大部分转化为建设用地与林地。除此之外,各景观斑块类型特征也产生了较大变化,耕地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优势度降低;建设用地开始趋于大型化、集中化,优势度不断增加;林地破碎化程度增加,优势度上升,其余景观斑块相对比较稳定。蔓延度指数和聚合度指数逐渐降低,香农多样性指数持续增大,西咸新区整体向均质化方向发展。2009-2017年西咸新区生态风险强度指数上升,区域生态安全风险增大。  相似文献   

7.
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破碎度、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最小距离指数、景观连接度指数和景观分维数等景观生态学指标对上海市建成区范围内的7个公园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总体上趋于随机分布,公园平均连接水平较低;公园绿地中平均林地景观面积最大,其次是林灌草综合体景观,草地面积最小;林灌草综合体破碎化程度最高;草地景观次之,林地斑块破碎化程度最低;公园中景观斑块分维数总体较低。  相似文献   

8.
贾鲁河郑州段植物多样性与景观格局梯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郑州市2009年航片与1990年郑州市地形图、2005年土地利用图,结合2007年郑州市绿地普查数据及2009年8月份的野外调查数据,选取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景观丰富度指数、景观距离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丰富度、pielou均匀度、优势度等指标对贾鲁河郑州段的景观格局及植物多样性梯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依赖于耕地、林地、河流等景观的生态系统的减少,景观多样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下游河流区、上游近郊区、上游远郊区、城市河流区;景观距离指数及破碎化指数顺序表明城市河流区与下游河流区的生境的景观破碎化程度与人类干扰的程度关系密切,明显高于郊区河流区;城市河流区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而上游远郊区的优势度最高。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贾鲁河郑州段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9.
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景观结构定量分析软件计算景观指数,采用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分维数、破碎化和均匀度等景观指数分析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结果表明,阔叶林、松林和竹林是保护区主要景观;各类景观的面积、周长、斑块数分布极不均衡;阔叶林景观的斑块形状最为复杂,破碎化程度和斑块分离度水平都较低,而非林地...  相似文献   

1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都市区的城市融合区域成为发展重点,其景观格局动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影像,应用景观指数、空间统计学、网格分析法等方法,分析了2007-2018年郑州白沙组团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空间自相关动态特征.研究表明:(1)整体景观破碎化加剧,多样性提升,连通性降低.斑块面积比中农用地虽然保持最大值,但减小幅度最大,建设用地增长较快,绿地和水体增幅不大;(2)总体上各指数的Global Moran's I都大于0,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及农用地、交通用地的空间正相关性随时间增强. 2018年1.5 km×1.5 km尺度上景观破碎化和多样性的空间正相关性较高,高值区聚集现象突出;0.5 km×0.5 km尺度上水体的空间正相关性最高,绿地的高值聚集区域较多;(3)聚集特征逐渐呈南北差异:南部建设用地的斑块面积比、交通用地的斑块面积比和绿地的斑块面积比(PLAND)、边缘密度(ED)、景观破碎度(SPLIT)和景观多样性(SHDI)指数高值区聚集,是景观整合与重构的主场地,北部逐渐成为农用地集约发展地,蔓延度(CONTAG)指数高值区聚集;(4)规划政策等人为因素驱动着景观格局的改变,研究区存在绿地、水体发展滞后、景观破碎化区域广等问题,建议南部要加强绿色网络体系的发展,北部要提高农用地保护水平,禁止建设用地无限制扩张.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玲  吕新  高秀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689-1691
以石河子市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基础。在GIS支持下编制了石河子土地利用景观图。在此基础上选取多种景观指数,从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空间构型指数、斑块特征指数等3个方面,定量地分析石河子荒漠绿洲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石河子垦区景观的主要斑块类型为耕地和水域,二者面积之和占全区的58%左右;此绿洲景观以耕地、园地、林地以及城镇工矿用地等形式镶嵌在景观中,他们由于受到绿洲内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分形指数大,破碎度高;耕地及城镇工矿用地的分布均比较分散,水域沼泽及未利用土地分布较集中。景观优势度较低,说明景观中没有明显的优势类型且各拼块类型在景观中均匀分布。各景观类型受干扰程度较大,景观处于不稳定状态。总体上看,石河子地区的景观较复杂,多样性指数较大,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异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福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GIS和Fragstats的软件技术支持下,以1988年和2008年福州市两期的土地利用图为数据源,对福州市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景观格局指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年来福州地区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耕地、林地和水体转化为建设用地。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多样性指数上升,优势度下降,景观格局趋于均质稳定化。斑块聚集度下降,向离散化方向发展,景观蔓延度也降低,进而反映了人为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德超  杜景龙  孙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58-16760,16817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研究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迁,深入理解变化的内在动力机制,是满足区域人地协调发展的需要。以苏州环太湖地区为例,采用1986、1998、2003年TM数据,通过解译获得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信息,进而对太湖生态保护岸线进行缓冲区分析,计算最大斑块所占面积比例(LPI)、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面积斑块分形指数(FRAC_M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香农均匀度指数(SHEI)、蔓延度指数(CONTAG)7种景观指数,分析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变迁,为区域规划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区内主要的用地类型,其面积比例普遍超过60%,建设用地在不断增加,并且1998年以后增加的幅度变大;景观总体格局遭到破坏,建设用地增加所导致的最大斑块面积比例不断上升,斑块数量减少,斑块密度下降,景观均匀度降低。  相似文献   

14.
基于ENVI技术下的蒙山风景区景观格局动态评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风景区景观结构随人类活动不断发生变化,过多人为干扰及不合理用地布局将影响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梳理风景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对于指导风景区合理规划及促进生态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山东省蒙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在ENVI技术支持下解译其2003、2008、2013、2015年遥感影像并借助景观格局指数分析软件Fragstats栅格版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基于2003—2015年蒙山风景区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结合景观现状评估显示:(1) 研究期间林地、耕地类型缩减与建筑用地扩张是该时期风景区发展的典型特征,林地向耕地转化、耕地向林地转化、耕地向建筑用地转化是风景区景观类型转移最主要的3种方式,转换面积分别为1 760.49、1 197.27和1 497.15 hm2,依次集中于边缘区、边缘区、外围区。(2) 风景区整体破碎化程度呈现波动性变化,其中2008年为风景区破碎度最低的一年,同时也是林地类型破碎度最低的一年。(3) 典型空间结构上,风景区各个分区破碎程度排序为边缘区 > 外围区 > 核心区,边缘区破碎化程度高,生态较为脆弱。(4) 景观各类型均呈波动式变化,其中建筑用地破碎化加剧最为显著。结论风景区研究始末对比破碎度加剧,林地、建筑用地是影响景观格局稳定的关键因子,特别是边缘区林地、建筑用地布局应引起重点关注,同时破碎化程度不是判定景区发展的唯一因子,应结合景观品质的判定综合考量。   相似文献   

15.
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基于RS和GIS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最大斑块指数、景观形状指数、边界密度、斑块分维数、破碎度指数、景观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等指标,分析了闽江口琅岐岛景观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该地区人类活动与景观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琅岐岛区域整体空间构架表现为环带组合形式;在景观要素上,农业景观共有5203.89 hm2,占总面积的78%,是该区的本底,在控制景观整体结构、功能和动态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林地具有最大的斑块面积,耕地景观要素边界密度最大,破碎化程度较高;景观多样性指数为1.5745,景观优势度和均匀度数据表明少数景观要素控制着整个景观;该区景观整体破碎度为0.0035,其景观整体较为完整,无明显破碎化现象.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7年黄龙山蔡家川林场1:50000林相图和卫星航片的解译,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头面积、斑块数、斑块周长、分形维数和邻近度指数等方面对该区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林地面积最大、最完整,其他景观类型多呈小面积零散分布;苗圃、采伐迹地、未成林地和预备造林地景观组分在景观中的周长比例及斑块边界周长较小,破碎化程度较高;各景观组分的分形维数均较低(接近于1),说明各景观组分斑块边界的褶皱程度较低,整个景观的边界形状较简单;林地的邻近度指数最大,破碎化程度最低,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land use change data obtained from me interpretauon of remote sensng images in 1985,1995,2005 and 2008,the research appli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Markov chain and ESDA method,and took cultivated land patch as the basic unit of landscape.A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the fragment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was made in Jiangsu counties and its temporal and spati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scape ecology were discussed.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①The overall fragment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Jiangsu Province presents that the eastern coastal areas are low,the interior of the west is high,the fragmentation of northern and southern Jiangsu is high,while the fragmentation of mid-Jiangsu is low.②The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most area of southern Jiangsu and midJiangsu showed an upward trend,while the fragment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 northern Jiangsu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from 1985 to 2008.The degree of agglomer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s weakened continuously,the area of high value agglomeration is decreasing and the trend of "polarization" is weakening.③Topographic condition is the decisive factor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difference pattern.The chang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cultivated land and the scale of urban land use plays a role on the cultivated land fragmentation index,among them,the change of rural residential land scale has the most significant effect on cultivated land fragm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森林景观动态监测是识别森林生态系统内部功能与结构变化驱动机制的基础。以典型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黄山市为例,以1988、1997、2006、2018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景观转移矩阵、核密度分析、景观指数等方法对黄山市森林景观时空动态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森林景观为黄山市主要景观类型,有林地为优势景观,1988-2018年,有林地面积占比逐渐上升;空间上形成林地亚类镶嵌分布格局;不同年份林地亚类转移以有林地与疏林地之间相互转移为主。2)不同年份海拔与森林覆盖率呈正相关;黄山市大多数乡镇森林覆盖率在75%以上,森林覆盖率<50%的乡镇聚集在以屯溪区、徽州区为核心的中部偏东南区域;1997-2006、2006-2018年林地变化核密度密集区分布广泛,而1988-1997、1988-2018年林地变化分布较为聚集。3)景观水平上,1997、2006年聚合指数呈下降趋势,景观分裂指数呈现升高趋势,景观破碎度增加。类型水平上,有林地1988-2006年破碎度增加,2018年有所下降;疏林地较有林地破碎度更高,且斑块边缘形状复杂化;灌木林地斑块密度较小,斑块凝聚度林地景观类型中最低,分离度最高,1997年后分布区域破碎化、零散化;近30 a非林地中建设用地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分布更加集聚。多期森林景观时空变化分析可为黄山市森林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针对超大型城市建设对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变化定量研究的应用需求,基于多时相遥感变化监测和格网划分方法,结合景观指数对北京景观空间格局及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探究城市化对城市景观影响的阈值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5年,由于北京城市化水平逐渐提高,导致建筑用地增加了56%,斑块破碎程度较低;而城市耕地及绿地景观有所减少、斑块分布不均,破碎程度上升;2)空间格局方面,由于建筑用地的覆盖及彼此间的高度连接,使城区景观破碎程度明显低于城郊,景观多样性水平呈下降趋势;3)回归分析表明城市化对城市景观破碎度有显著影响,相关系数达0.84,具体表现为倒U关系,即景观破碎度随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关系,城市化水平在51%~53%时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