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孙林  耿其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793-3798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深入了解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对其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发展得到极大的推进.概述了研究珍稀濒危植物的常用标记方法,包含形态标记、染色体标记、生化标记及DNA分子标记.同时,归纳了影响珍稀濒危植物遗传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浙江遂昌珍稀濒危植物有23种,隶属于18科21属。其中二级珍稀濒危植物有8种,三级珍稀濒危植物有15种。分析得出该区系具有木本植物占优势、区系起源古老,孑遗种多、地理成分复杂、特有植物多和绝大部分种类分布在海拔700~1500m等特征;还探讨了它们与邻近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的关系。提出了遂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分布区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空间格局与热点区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物种丰富度格局和热点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手段和途径。本文基于珍稀濒危物种名录信息,结合遥感影像、文献信息和专家经验,研究了大熊猫分布区内珍稀濒危物种及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的丰富度空间格局,确定了物种丰富度热点区,分析了大熊猫保护区对热点区保护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大熊猫分布区内,与大熊猫同域分布的珍稀濒危物种有293种,包括哺乳动物109种、鸟类58种、爬行动物18种、两栖动物35种、高等植物73种;其中,IUCN极危物种11种、濒危物种48种、易危物种111种、近危物种74种,列入CITES附录Ⅱ2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36种;293种珍稀濒危物种中,133种为中国特有,19种为大熊猫分布区特有。大熊猫分布区中,岷山的文县和平武,邛崃山的汶川、宝兴和康定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最高,达到15~19种/km2,物种密集区呈块状或线状破碎化分布;秦岭山系、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为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最高的集中分布区,丰富度为5~6种/km2;海拔1400~1600m和1800~2000m,分别为珍稀濒危物种和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海拔区段,物种丰富度达186种和77种;800~2800m是珍稀濒危物种和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分布最密集的海拔范围,分别覆盖了88.4%的珍稀濒危物种和87.2%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分布区有6个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度热点区,占分布区总面积的10.5%,覆盖了分布区85%的珍稀濒危物种;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热点区,占分布区总面积的17.2%,覆盖了85%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大熊猫保护区,覆盖了27.6%的珍稀濒危物种热点区和21.4%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热点区,保护了71.7%的珍稀濒危物种和70.7%的中国特有珍稀濒危物种。本研究结果可为提高大熊猫保护区的有效性和维护大熊猫种群的持续生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样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共19科30属37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3种,其他濒危植物11种,海拔1 800~2 400 m范围是六盘山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的区域,应重点加强管护.  相似文献   

5.
头足类是重要的经济海生动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优质的动物蛋白,而且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头足类广泛分布在三大洋和极地海域,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及进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介绍了分子系统地理学的发展史,并阐述了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回顾了头足类分子系统地理学的研究进展,主要对头足类种群遗传结构、系统地理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并从系统进化的角度探讨头足类的分布格局,最后提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展望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加强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有利于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我国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现状,同时提出了加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方法,包括进一步加强对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的法制工作、强化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工作、强化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管理工作等。通过论述以上方法,来为研究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样地调查与样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野外调查、监测与繁育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六盘山境内天然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的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及其致濒原因.结果表明,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分布的珍稀濒危植物共有20科30属37种,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植物本身的繁殖特性、生境变化等,提出拯救保护措施,从而为宁夏合理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奠定理论基础,为生物多样性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立,应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珍稀濒危植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描述了西北地区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分布、濒危等级及保护级别,分析了该地区在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研究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的建议与对策:加强法制建设及宣传教育;加强科学研究;加强保护管理和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两次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龙池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科34种,分析了珍稀、濒危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生长现状,提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的看法。附珍稀、濒危植物调查表。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国家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经调查研究与统计,湖北省自然分布的国家珍稀濒危植物有58种。论述了该地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的属和种的区系地理分布特点,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调查统计表明,温州共有珍稀濒危植物34种,隶属22科30属,其中蕨类植物3种,裸子植物7种,被子植物24种 1级保护植物3种,2级保护植物31种 温州珍稀濒危植物区系具有种类丰富、过渡性强、成分特有及起源古老等特征 从种的地理分布和属的分布区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该区系与华南、华东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2.
为了克服珍稀濒危鸡种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存在的取样局限性,拓宽取样范围,对鸡的血液、精液、羽毛和死胎蛋的DNA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取样部位所提DNA浓度均适合于生物学实验要求。该研究中有关方法的应用将为珍稀濒危鸡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更广阔的DNA来源。  相似文献   

13.
观光木是南方著名的珍稀濒危树种,因其材性好、出材率高而广泛应用于高档家具、工艺品、乐器制造和建筑等行业。文章对珍贵树种观光木的生物学特性、育苗造林技术、生态学特性及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对观光木良种选育、优良无性系培育、林木经营管理及木材材性等方面的研究,以期更有效地保护该珍稀濒危树种。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小黑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概况和珍稀濒危植物特点,在分析濒危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并对未列入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提出了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首次将连续型Weibull分布用于珍稀淑危植物长苞铁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取得理想效果,长苞铁杉种群分布符合Weibull分布。并根据Weibull分布建立了长苞铁杉种群最知抽样式,为长苞铁杉种群抽样技术和取样数量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濒危植物矮沙冬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矮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Cheng f.)是国家Ⅱ级濒危保护植物,也是古老的第三纪孑遗种,本文就其生物学特性、分布区系及生境、生理生态特性、细胞学、胚胎学、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地评述,并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长江上游鱼类地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rcview GIS平台,对长江上游水域的重要经济鱼类、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学特性、地理分布以及理化因子、生物环境、沿江水工建筑等进行分析,发现水利工程、过度捕捞、水域污染等人为活动对长江上游的生态环境影响明显,致使与之高度相适应的各种鱼类资源衰退,地理分布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河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河南省现存的33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的地理分布、生长环境及其科学价值。在野外调查观测的基础上,分柝和总结了珍稀、濒危植物种群分布的生态特点及其濒危产生的原因。初步确定列入省内急需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2种,并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目录(第1批)》、《中国红皮书》(第1册)和《河南省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名录》,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种类、科属分布、区系特征、生活型及其与相邻自然保护区的相似度,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育恢复措施。结果表明,宝天曼自然保护区国家级和省级珍稀濒危植物达105种,隶属46科74属;区系特征呈现出明显的温带性质;生活型以落叶乔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与相邻保护区的相似度较低,有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