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氮含量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方法]从无氮到富氮考察了5种不同NaNO3浓度对扁藻生长及细胞内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在流加培养方式下,适合扁藻生长和细胞内蛋白质积累的NaNO3含量为100 mg/L。在无氮和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中,扁藻细胞内的可溶性总糖、总脂和淀粉分别在培养后期、培养前期和培养中期达到较高值,这可能与扁藻的代谢途径有关。[结论]从扁藻作为生物能源资源的角度考虑并兼顾扁藻生物量,应选择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培养扁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氮含量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生化组分的影响.[方法]从无氮到富氮考察了5种不同NaNO3浓度对扁藻生长及细胞内生化组分的影响.[结果]在流加培养方式下,适合扁藻生长和细胞内蛋白质积累的NaNO3含量为100 mg/L.在无氮和含50 mg/LNaNO3的培养液中,扁藻细胞内的可溶性总糖、总脂和淀粉分别在培养后期、培养前期和培养中期达到较高值,这可能与扁藻的代谢途径有关.[结论]从扁藻作为生物能源资源的角度考虑并兼顾扁藻生物量,应选择含50 mg/L NaNO3的培养液培养扁藻. 相似文献
3.
亚心形扁藻中叶绿素优化提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定亚心形扁藻中叶绿素的优化提取条件。[方法]在比较乙醇和丙酮提取亚心形扁藻细胞中叶绿素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设计试验确定提取亚心形扁藻中叶绿素的优化条件。[结果]乙醇比丙酮提取效果明显,乙醇提取亚心形扁藻中叶绿素的优化条件是乙醇浓度85%、提取时间9 min、提取温度35℃,在此优化提取条件下,总叶绿素的最高提取量为9.07 mg/g。[结论]利用乙醇作提取剂可以从亚心形扁藻中提取更多的叶绿素,该结果可为从其他海洋微藻中提取叶绿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含有重金属的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此类废水一旦流入天然水域,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藻类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污染水体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以往曾有不少关于重金属对藻类毒性方面的报道,但较多地集中在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等,对亚心形扁藻的报道很少。而亚心形扁藻因其生长周期短、适口性好、含有较高的动物必需氨基酸等特点,是生产中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优良海产饵料。本文详细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以及Cu~(2+)在扁藻体内的蓄积,所得结果可为养殖业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Cu2+对亚心形扁藻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含有重金属的废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多,此类废水一旦流入天然水域,将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与繁殖。藻类是水体的初级生产者,也是污染水体中首当其冲的受害者。以往曾有不少关于重金属对藻类毒性方面的报道,但较多地集中在三角褐指藻和小球藻等,对亚心形扁藻的报道很少。而亚心形扁藻因其生长周期短、适口性好、含有较高的动物必需氨基酸等特点,是生产中为人们广泛采用的优良海产饵料。本文详细研究了不同浓度Cu~(2+)对亚心形扁藻生长的影响以及Cu~(2+)在扁藻体内的蓄积,所得结果可为养殖业与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饱和CO_2对亚心形扁藻生长及细胞内、外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在每个光周期的光照阶段开始时通入CO_2至饱和,在每个光周期的黑暗阶段结束时取样测定亚心形扁藻细胞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碳酸酐酶比活性。[结果]与未通入CO_2的对照组相比,通入CO_2至饱和时亚心形扁藻的适应期缩短,进入生长期后生物量增加明显,至培养结束时的生物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细胞内外碳酸酐酶、总碳酸酐酶比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19、1.75、1.66、1.32、1.26、1.43倍。[结论]在培养体系中通入CO_2至饱和时,亚心形扁藻通过提高细胞内、外碳酸酐酶的活性来保持高光合作用效率,促进自身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7.
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和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为试验对象,测定了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抑制毒性。结果表明,在(20±1)℃条件下,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和亚心形扁藻的生长不产生抑制的最高浓度为5mg/L。聚六亚甲基胍对球等鞭金藻的48、961、44 hEC50为27.01、34.953、3.14 mg/L;对亚心形扁藻的48、961、44 hEC50为34.65、28.73、20.57 mg/L。聚六亚甲基胍在常规使用剂量下对养殖水体中的单胞藻不会造成直接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0.15、0.30、0.75、1.50 g/L 4种不同硝酸钠营养浓度条件对雨生红球藻生长状况的影响,同时探究了该试验条件对雨生红球藻中虾青素起始积累期和后期积累量的影响,以寻找既能使雨生红球藻在氮源用尽后细胞密度达到或接近最大,同时又能最快直接进入虾青素积累阶段的硝酸钠营养添加浓度。试验结果表明,硝酸钠浓度为0.15 g/L时雨生红球藻细胞生长状况最好,细胞浓度最高可以达到5.19×105个/ml。此条件下细胞尚未停止生长即已有细胞开始积累虾青素,变红(培养的第23天)。使用有机溶剂萃取法以丙酮提取虾青素,硝酸钠浓度为0.15 g/L时,最终虾青素浓度达到19.136 mg/L,是其他硝酸钠浓度下的虾青素含量最大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利用亚心形四爿藻对海水中重金属离子进行生态净化的可行性。[方法]以亚心形四爿藻为原料,在其培养液中加入Pb(NO_3)_2、HgCl_2、K_2Cr_2O_7、CdO 4种重金属离子,通过观察亚心形四爿藻的生长状况和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变化情况,研究最适宜的亚心形四爿藻净化浓度。[结果]当亚心形四爿藻浓度达到104个/mL时,藻体基本能够正常生长。在4种离子中,HgCl_2对亚心形四爿藻毒性最小,且其对HgCl_2的净化效果较为理想。[结论]该研究可为净化污染海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普通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方法】采用谷物种子性状遗传模型和统计方法,分析10个自交系及90个F1、F2杂交组合在两个种植地点的试验数据。【结果】蛋白质、淀粉、油分含量的遗传主效应方差(VG)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方差(VGE)分别占各性状总遗传方差(VG +VGE)的38.5%和61.5%、48.2 %和51.8%、48.2%和51.8%。在遗传主效应中,蛋白质、油分含量同时受控于种子和母体效应;淀粉含量以母体效应为主,种子(胚乳)效应次之;细胞质效应相对较小。在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中,3个品质性状均以种子、母体×环境互作为主,未发现细胞质×环境互作。蛋白质含量以互作遗传力(h2GE)为主;淀粉、油分含量以普通遗传力(h2G)为主。【结论】3个品质性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种子(胚乳或胚)、母体植株和细胞质等3套遗传体系的遗传主效应及基因型×环境互作。其中,蛋白质含量主要受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影响;淀粉、油分含量同时受遗传主效应和基因型×环境互作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同铵硝比对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对于菠菜有机酸和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营养液栽培菠菜的方法,营养液中的氮素形态设置硝态氮和铵态氮以一定比例(100﹕0、75﹕25、50﹕50、25﹕75 和 0﹕100)配合。【结果】随着铵硝比的下降,(1)菠菜茎叶丙酮酸、柠檬酸、α-酮戊二酸、琥珀酸、延胡索酸和苹果酸等6种有机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有机酸含量与营养液中初始硝态氮浓度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2)菠菜根系丙酮酸、柠檬酸、琥珀酸和苹果酸含量以及淀粉含量也呈上升趋势,但延胡索酸含量的变化不明显;(3)除了柠檬酸外,菠菜根系其它5种有机酸含量与其茎叶中相应有机酸含量的比值都呈现下降的趋势;在全硝营养条件下,根系中只有琥珀酸和延胡索酸的含量低于其在茎叶中的含量;而在全铵营养时,菠菜根系中上述5种有机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茎叶中的相应有机酸的含量。因此,与根系相比,菠菜茎叶中5种有机酸含量随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增加而增加的幅度更明显。而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根系柠檬酸含量与其茎叶柠檬酸含量的比值逐渐升高,则说明根系柠檬酸含量增加的幅度要大于茎叶柠檬酸含量;(4)菠菜的茎叶和根系中的淀粉含量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与营养液中硝态氮浓度之间均呈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随着营养液中硝态氮比例的增加,菠菜茎叶和根系有机酸代谢均表现为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在冬季温室条件下,分别对种子萌发期、幼苗期和快速生长期的芹菜(Apium graveolens L.)喷施0、20、50、100、200μmol/L的外源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溶液,测定种子萌发率、单株株高和重量、根系发育以及叶片中叶绿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喷施SNP 100μmol/L处理可促进芹菜种子萌发,加快幼苗期植株生长,提高幼苗生长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在快速生长期喷施SNP,除200μmol/L处理显著降低了植株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外,其他浓度处理对生长量和叶绿素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低浓度SNP增加了芹菜的侧根数目,改变了根系结构;利用HLPC法测定芹菜叶片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的结果显示,外源SNP不会对芹菜叶片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累积产生显著影响。NO对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具有阶段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适合于在其形态建成的早期应用;NO作为一种含氮的信号分子,不会改变芹菜与硝酸盐含量相关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荷兰212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比较叶片、匍匐茎及块茎内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研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碳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可以显著降低取样末期匍匐茎内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同时还能降低块茎内还原糖的含量,提高叶片内还原糖的积累量;烯效唑(S3307)可以极显著提高块茎内淀粉积累量并极显著促进取样末期匍匐茎内淀粉的转移,而且还可降低取样后期块茎内还原糖含量、极显著提高叶片内淀粉的积累量;SOD模拟物SODM与S3307的效果相似。[结论]该研究结果对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及促进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火棘果的进一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人工种植的火棘施纯氮0(N0)、23 g/株(N23),P2O5 0(P0)、23 g/株(P23),K2O0(K0)、23 g/株(K23),研究N、P、K对火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处理火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有差异。N0P23K0处理的淀粉含量最高,最低的是N23P23K0;N23P0K0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最低的是N23P23K23。N23P23K0、N0P23K23和N23P0K0处理的蛋白图谱中比其他处理多了一条分子量为51.766 kD的蛋白带。火棘可溶性蛋白的分子量集中在50~63 kD,属于低分子量蛋白。[结论]N、P、K相互作用对火棘淀粉的合成与积累有一定的作用,对蛋白的合成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还原糖及淀粉含量的影响。[方法]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荷兰212为材料,叶面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比较叶片、匍匐茎及块茎内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研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碳代谢的调控效应。[结果]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TA-6)可以显著降低取样末期匍匐茎内淀粉和还原糖的含量,同时还能降低块茎内还原糖的含量,提高叶片内还原糖的积累;烯效唑(S3307)可以极显著提高块茎内淀粉积累并极显著促进取样末期匍匐茎内淀粉的转移,而且还可降低取样后期块茎内还原糖的含量、极显著提高叶片内淀粉的积累;SOD模拟物SODM与S3307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