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引言猪痢疾(SD)是造成养猪业经济损失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是由一种厌氧密螺旋体即猪痢疾密螺旋体所引起的。虽然某些抗菌素已用于SD的防治(Glock,1981;Taylor,1986),但该病仍存在于主要的生猪生产国。莫能菌素钠为一种离子载体型抗生素,常用于禽类及其它农畜球虫病的防制(Roberson,1982),也可作为肉牛(Wilkinson,1983),猪(Kyriakis,1985)及小反刍兽(Vassilopoulos等,1978)的生长促进剂。它  相似文献   

2.
猪血痢又叫猪密螺旋体痢疾,主要发生在生长和育肥阶段猪的一种肠道感染性疾病,因结肠和盲肠处感染了肠道厌氧性的短螺旋体而引起。临床上SD典型特征是严重的肠黏膜出血而致血痢。大量及无序地使用抗生素,对该病的控制虽然有一定效果(降低了死亡率),但导致猪只生长迟缓、饲料利用率降低和治疗费用增加,给养猪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临床案例,介绍该病的防治措施,以期为诊疗猪痢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猪黏膜出血性肠道疾病,对猪的生产影响很大,并应死亡率和生产性能降低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虽然猪痢疾短螺旋体在传统上认为是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的一种病原体,但在不同猪场间亚临床感染的动物引入未暴发过猪痢疾的畜群可造成潜在的传播威胁.本文对猪痢疾传播...  相似文献   

4.
猪痢疾是以出血性黏液样腹泻为特征的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该疾病是由短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最常见于生长育肥猪。易感猪主要以黏膜出血性盲肠结肠炎为主要临床特征,严重的可以引起死亡,即使恢复健康后也会降低生长性能,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猪痢疾的病因、发病机制和诊断知识,以期为该病的风险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猪痢疾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痛,俗称"血痢"或"黑痢".临床上以消瘦、腹泻、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不但可造成猪的死亡,同时可使猪病愈后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猪痢疾(SD)又称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粘液性、出血性腹泻疾病;急性型以出血下痢为主,慢性以粘液性腹泻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夏季以来,随着温度的升高,猪出血性痢疾进入高发期,尤其在生长育肥猪中表现多发。猪出血性痢疾临床上又称为"猪血痢"或"猪黑痢"。根据默克兽医手册记录,该病关键性的致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主要症状表现为猪尤其是生长育肥猪出现水样黏液性出血性腹泻。  相似文献   

8.
<正>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为血痢,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dysenteriae)引起的一种特殊的肠道传染病。我国1978年从美国进口种猪时发现该病,20世纪80年代后,疫情开始扩大,涉及全国20多个省市[1]。患病猪主要表现为消瘦、腹泻或黏液性出血性下痢。该病发病快,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虫引起的一种以贫血、  相似文献   

9.
猪痢疾的定性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猪痢疾(SD)又称血痢、粘液出血性下痢或弧菌性痢疾等,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性肠道传染病。近几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以诊断实例来介绍一下该病的定性诊断与防制。  相似文献   

10.
引进种猪发生猪痢疾的防控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痢疾(SD)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TH)引发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黏液性、渗出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猪群起初发生时以急性出血性下痢为主,随后为亚急性和慢性黏液性下痢.2000年3月,安龙县新安镇某猪场因引进种猪引发猪痢疾,笔者参与了对该病的净化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7,(2)
<正>猪痢疾(SD)是由猪痢疾蛇样螺旋体引起的以大肠黏膜发生黏液性、出血性及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猪,发生血样便、黑便或黏液性出血性腹泻。1921年Whiting等首次报道之后,一直到1971年才明确本病的病原为蛇形螺旋体属中的猪痢疾  相似文献   

12.
猪痢疾(SD)是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病原是猪痢疾蛇形螺旋体(sh),目前尚无疫苗。该病感染率高,流行期长,治疗不彻底的病猪长期带菌排菌而成为日后SD发生的传染源,如不采取严格、彻底的方法就难于根除。鉴于SD在我区已成为重要猪病之一,如何净化SD成为重要课题。笔者结合猪场的具体情况,采取以痢菌净为主的综合净化措施,对某SD猪场进行了初步的田间试验,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猪痢疾(SD)的防治可用药物净化来代替淘汰猪群的方法。喹乙醇和利高肥均为生长促进剂,前者为喹噁啉类化合物,后者内含林可霉素和壮观霉素,二者对某些细菌均有杀抑作用。本试验参照国内SD药  相似文献   

14.
吕惠序 《养猪》2012,(5):102-104
猪痢疾(SD)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曾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或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主要感染生长育成猪,以消瘦、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过去也被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血痢、黑痢或黏液出血性下痢等。病理学特征为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性或坏死性盲肠与结肠炎。它与称为猪结肠螺旋体病或猪肠道螺  相似文献   

15.
用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技术检测猪粪中的猪痢疾密螺旋体程国富,陈毓川,苏雄,徐珊(华中农业大学牧医系武汉430070)猪痢疾(SD)是生长育肥猪的一种严重的粘膜出血性腹泻病,其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T·h)。对该病的诊断常依据可疑猪的病史,临床症状和病理...  相似文献   

16.
猪痢疾(SD)几乎遍及世界上所有养猪地区。我国1978年10月在美国进口种猪中确诊了SD,接着证实本国猪中也确有此病存在。根据各地送检的病料和所能见到的资料,至今已有不少地区发生SD,造成很大经济损失。SD主要由病猪或无症状带猪痢疾密螺旋体(Th)猪而传播。据Windsor等报道,东英格兰25个SD猪群,有23个由于引进猪只而传入疾病,其余2个由饲养人员  相似文献   

17.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是由致病性猪痢疾蛇形螺旋体引起的猪特有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俗称“血痢”或“黑痢”。一临床上以消瘦、腹泻、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该病不但可造成猪的死亡,同时可使猪病愈后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从病原、流行病学、诊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猪痢疾是由小的蛇形菌——猪痢疾短螺旋体感染所引起的,是对生长猪经济影响最大的疾病之一。该病常见于12~75kg的猪,偶尔出现在母猪和仔猪。因摄入污染粪便或接触带菌猪而传播,带菌猪会长时间通过粪便排菌。可通过引入带菌猪或通过设备、靴子或鸟等将感染粪便机械地带入猪场。该病对饲料转化率和日增重有显著的影响,且在猪受到应激(会导致排菌量增加)时,如转群等,会间歇性地出现症状。粪浆中的病原可存活长达8周。持续性接触感染的粪便是该病在猪群内持续存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痢菌净对猪痢疾的净化试验和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 ( SD)是猪的一种危害严重的肠道传染病 ,病原是猪痢疾蛇形螺旋体 ( sh) ,目前尚无疫苗。该病感染率高 ,流行期长 ,治疗不彻底的病猪长期带菌排菌而成为日后 SD发生的传染源 ,如不采取严格、彻底的方法就难于根除。鉴于 SD在我区已成为重要猪病之一 ,如何净化 SD成为重要课题。笔者结合猪场的具体情况 ,采取以痢菌净为主的综合净化措施 ,对某 SD猪场进行了初步的田间试验 ,取得较好的净化效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SD猪场及试验猪群的选择 某猪场试验前曾发生以血痢为特征的肠道病 ,并呈断续散发状 ,经现场采取血粪…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猪痢疾(Swine Dysenter.SD)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Treponema hyodysenteriae.Th)引起的,是主要侵害育成猪的一种严重的肠道粘膜出血性腹泻疾病,也称为血痢、出血性痢疾、黑痢、粘膜出血性腹泻等。其主要特征是大肠粘膜卡他性、出血性、纤维素坏死性肠炎。本病自1921年Whiting首报以来,目前已遍及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