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运动场 侯万文:加强运动是促进母猪发情,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重要措施。配种与妊娠母猪舍运动场的设计,又直接影响饲养人员的劳动强度,影响母猪的运动效果。因此,因地制宜,结合猪场规模和饲养管理实际,规划设计配种与妊娠母猪舍运动场,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正>1配种妊娠舍的作用1.1确保猪场较高的配种率和分娩率。1.2保证同窝内有较高的产仔率,同时保证母猪的高合格率。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要求,配种妊娠舍的管理务必要精细。要做到流程与制度推进的相辅相成,环环相扣,以提升猪舍的生产效率和成绩。2配种妊娠舍的精细化管理2.1执行严格的猪场生物安全防疫制度生物安全防疫体系,是预防各种猪病,减少病害对猪场影响力,提升猪场生产  相似文献   

3.
<正> 夏季气侯炎热,对妊娠母猪影响比较大,在这个季节如果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无名高烧症,中暑甚至死亡等病症。对非妊娠母猪及配种公猪可造成配种不孕或母猪返情、仔猪成活率及产仔率下降、公猪交配能力下降,或公猪精液稀薄少精、无精及精子死亡等病症。因此为了减少夏季高温对种猪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合理科学措施,方能减少养猪生产中的损失。1 搞好猪舍卫生消毒工作猪舍内的粪便应及时清除,严禁粪便在猪舍内腐败发酵,给呼吸系统疾病综合症、乳房炎的发生创造有利条件。每天除了作好清除粪便工作外,还要注  相似文献   

4.
正隧道式通风模式普遍应用于配种妊娠合和育肥猪舍,隧道式通风能否运行良好的核心是风速,除此之外,换气率、静压差、风量、能效和风量比等指标都需要重点关注。1隧道式通风的基本概念隧道式通风(Tunnel Ventilation)普遍应用于现在的配种妊娠猪舍和育肥猪舍,是一种很流行的通风方式。这种通风模式如图1所示是在猪舍一侧安装风机,另一侧开墙体进风口(很多畜禽舍会在进风口位置安装温帘),风  相似文献   

5.
不同猪舍在不同饲养阶段中的工作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猪的生理阶段,分别饲养于不同猪舍是规模化养猪流水式生产工艺的特点之一。猪只转入不同猪舍后,应立即按新的要求进行管理。1配种妊娠舍1.1适时配种采用2~3次配种法,可以提高母猪产仔数和配种受胎率,两次配种的间隔时间为出现压背反射的当天配第1次,第2d上午配第2次;配3次时,有压背反射当天上午配第1次,下午配第2次,第2d上午配第3次。对已配种的母猪,要注意检查,看是否从阴道流出异物,有无流产或其他疾患。在18~24d和38~44d要注意检查是否重发情,检查时可把母猪赶进公猪栏试情。配种是规模化养猪场的日常工作,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每天…  相似文献   

6.
<正>中小型猪场的种猪舍分二个功能区,即配种区和妊娠区,配种区由公猪栏、后备(空怀)母猪栏组成。以年出栏3 000头生猪的中型猪场为例,如图所示:左边为配种区,右边为妊娠区,全部采用双列式设计。1配种区  相似文献   

7.
小区的规模大小以年出栏商品猪头数表示。然后,在整体上划分出“养殖小区”功能区的3个部分,即①养猪生产区:配种猪舍(含种公猪),妊娠猪舍,分娩哺乳猪舍,培育猪舍,育成猪舍,育肥猪舍和装卸猪斜台;  相似文献   

8.
问题一、对妊娠舍、配种舍、公猪舍,考核指标应如何选择?为什么?与奖金如何挂钩?连瑞营:种猪段工作是全场的重点和基础,着重要考核母猪下床配种间隔、分娩率、产健仔头数,只有及时发情、仔猪多而且健壮,才能为提高出栏头数打好基础,具体可以根据本场现有水平设定最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该示范场占地800亩,投资1.2亿元,设计规模年出栏10万头,于2008年6月开始动工。目前,猪舍建设总面积52000平方米,共计30栋猪舍,包括1栋公猪舍、1栋母猪舍、2栋配种猪舍、4栋妊娠猪舍、4栋分娩猪舍、2栋保育舍和16栋育成猪舍。目前存栏PIC祖代种猪4000头,总存栏3.5万头。  相似文献   

10.
1基本要求现代化封闭式猪舍无论是风扇通风,还是自然通风,都需要保温性好,能控制通风。根据猪的生产周期分成不同的猪舍,重要的是根据每个生产周期预计的猪头数规划出猪舍和圈舍的大小。繁殖周期。在断奶时,通常将母猪移入配种妊娠猪舍的群组圈栏中,他们在这里通常于断奶5~7天  相似文献   

11.
1配种舍配种舍包括公猪栏和待配母猪栏,小规模猪场常分别建公猪舍和母猪舍,采用单列带运动场开放式。在集约化、工厂化猪场,为了管理方便,常将公猪栏和待配母猪栏设置在同一栋猪舍,叫配种舍。配种舍可设计成双列式和多列式,母猪可采用圈养,每圈4~10头,面积1.4~1.7m2;也可采用限位栏饲养,每栏长2.1m,宽0.6m。公猪采  相似文献   

12.
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妊娠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冬季要做好母猪繁殖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如下: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饲养中可通过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把胚胎死亡数降到最低限度。猪舍的温度应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3.
对妊娠母猪来说,紧闭栏饲养一般是指母猪配种一周以后转入妊娠舍,至临产前一周,在妊娠舍紧闭栏内饲养管理14周后转入产房的饲养方式。(如待配猪舍充足,可在配种后4周后转入妊娠舍紧闭栏)。1妊娠舍紧闭栏的设计与制作1.1妊娠舍的建造建设好妊娠舍将极大地方便妊娠母猪的日常饲管,提高生产效率。紧闭栏妊娠舍多采用双列式,其跨度一般8.25~8.50米即可。椽下高度2.20~2.50米,长度一般50~80米,隔热保温坡顶,一端建有值班室和贮料间。双列紧闭栏头对头排列,两列中间有1.0~1.2米宽走道,主要用于喂料和紧闭栏出猪;每列尾端有一个0.24米宽的平底…  相似文献   

14.
正1实行分群隔离饲养落实"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防止疫病交叉传播感染。后备猪舍、配种妊娠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种公猪舍,隔离舍做到"全进全出",每批猪只全部出舍后,要及时清扫、冲洗、消毒,空舍3天后  相似文献   

15.
工厂化养猪生产猪群管理参数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海深  齐志明 《养猪》2000,(1):36-37
种猪是养猪生产的核心,而种猪的繁殖又是种猪生产的基本内容。如何根据种猪繁殖规律确定种猪有效配种头数、合理种猪淘汰率,种猪生产中母猪配种→妊娠→产仔→断奶(哺乳)→育仔→育成→育肥→上市各环节紧凑而有序,健康向前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养猪生产效率和猪舍利用率,这是工厂化养猪生产猪群管理的重要内容。1 种猪繁殖周期一般认为母猪从出生到240日龄开始进入种群并配种,平均妊娠时间为114天(荷兰等欧洲国家按115天计算),哺乳4周,即28天,仔猪断奶,母猪返回配种舍,仔猪进入保育舍培育。母猪断奶后5~10天(平均7天)又发情配种,进入下一…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了羊秋季配种繁育管理技术要点,包括提高营养水平、科学配种、妊娠母羊管理及做好疫病防控等。  相似文献   

17.
孔德胜 《养猪》2008,(2):78-79
猪场提高母猪繁殖效率的关键在于母猪繁殖管理,核心是母猪配种及妊娠管理.母猪配种管理的目标是用符合配种要求的健康公猪与符合种用体况的母猪适时配种以提高受孕率和产仔数,妊娠管理的重点在于控制流产、死胎和木乃伊胎,并保持母猪的繁殖体况.  相似文献   

18.
<正>冬季气候寒冷,日照时间短,妊娠母猪常常出现流产、早产、死胎、成活率低等现象。为实现母猪高产高效、降低胚胎死亡数量,提高其产仔成活率,冬季要做好母猪繁殖管理工作。具体做法如下: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饲养中可通过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控制猪舍环境,把胚胎死亡数降到最低限度。猪舍的温度应保持在16~22℃,相对湿度70%~80%,配种后喂料量应降低到原来的较低水平,但应保证优质全价,保持圈舍清洁卫生,以便减少感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9.
正钱平(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监测猪场蓝耳病毒(PRRSV),要选择针对性疫苗,在后备猪舍进行两次免疫驯化;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感染的控制,可使用低代次的弱毒口服+灭活疫苗免疫的免疫驯化方案。此外,对于头胎母猪的饲养管理,其后备母猪培育过程强调初次配种一定要达到后备猪配种目标标准,对达到配种标准的后备猪进行日常查情,促进发情并进行适时配种。妊娠期的标准管理和饲喂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调控(温度适宜、妊娠限饲、新鲜饲料、充足饮水等),达到哺乳期的采食量最大化,使用  相似文献   

20.
综合式养猪生产线,是使母猪配种、妊娠、分娩、仔猪保育都在一个猪舍完成,猪舍两侧有和各区相连的工作通道,和别的猪舍不相连,猪群采用“全进”全出”制,有利于防疫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整体(一舍)建筑面积为932.7m~2,可容纳184头繁殖母猪正常生产和所产的仔猪保育。这种生产线(舍)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少。省投资,省劳力,同时可结合种植果树和沼气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