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给江西省新建茶园的绿色防草控草提供技术参考,对江西省井冈山新城镇黄夏村新植茶园基地中杂草的发生规律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和机械清草3种处理进行防除,比较不同防除技术对新植茶园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该基地中有杂草23科46种,菊科和禾本科杂草分别占杂草总的26.09%和19.57%;危害夏季茶树生长的杂草有45种,占总杂草的97.83%,危害茶树生长春、夏、秋季的杂草有13种,占调查茶园杂草总数的28.26%。不同除草方式均能有效抑制杂草的生长,除草效果依次为覆盖除草>绿肥控草>机械清草>对照。建议茶园杂草绿色防控采用覆盖除草、绿肥控草与机械清草相结合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2.
不同防寒措施对幼龄茶园冬季小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幼龄茶园为研究对象,设置行间铺草+防风障、搭建小拱棚、行间铺草3个处理,以裸地为对照,测定各处理下的土壤温湿度、空气温湿度及光照强度等指标。结果表明,各处理均可降低茶园土壤温度的变化、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散失,维持冬季茶园较高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其中以搭建小拱棚的防护措施对幼龄茶树的保护效果最好,试验期间其土壤含水量较对照提高6.28%,地表最高温较对照提高9.4℃,光照强度较对照降低14.63%,茶园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分别提高3.8℃和26.35%。防风障+行间铺草和行间铺草的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曹其会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7):189-189
文章根据皖江丘陵茶园现状、地区气候特征及茶树年生长周期特点,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从茶园耕作、行间铺草、病虫害防治、修剪、深秋施肥、茶园生态建设等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皖江丘陵茶园的夏秋季主要管理技术,以其为该地区茶叶生产提供一定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茶园行间铺草,是一项取材方便、行之有效、省工省本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山区茶园,草料资源十分丰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铺草能使茶树早发芽、多发芽、发壮芽,为名茶生产创造了条件,各地应大力提倡和切实推广。茶园铺草的好处:1.能保护表土不受冲刷。表土一般...  相似文献   

5.
研究茶园不同模式的保墒效果,不同间作物遮荫对茶树生长的影响,玉米不同播期对茶树生长的影响,玉米不同间作模式对茶树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直播茶园保墒模式以覆草+覆膜模式的效果最佳;间作遮荫作物效果最佳者是间作单行玉米和大豆同穴;茶园大行距间作玉米,玉米与大豆同穴于清明节时播种的效果最佳,其次为双行玉米,行距应小于25 cm。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茶树修剪物还田方式对茶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为茶园管理及施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种植茶树多年的土壤与茶树修剪物进行室内共培育,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土壤特性及细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结果]茶树修剪物还田120 d后,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茶园土壤pH和有机碳、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脱氢酶活性;相对于对照(CK)组,茶树修剪物深埋20~30 cm后可提高土壤pH 10.96%、有机碳含量43.51%、速效磷含量17.66%、脱氢酶活性59.89%及微生物生物量碳33.0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与有机碳、速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脱氢酶活性间存在交互影响.茶树修剪物还田能提高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显著提高土壤细菌多样性(P<0.05).同时,修剪物还田对土壤细菌属群落结构影响明显,对土壤中硝化细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以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为代表的纤维素分解性细菌为优势菌种.[结论]茶树修剪物采用深埋方式还田可有效改良茶园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其细菌多样性和菌落种类,提高其细菌群落活性,以深埋20~30 cm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
茶树修剪是茶园优质高效栽培管理中重要的农艺措施。概述了茶树修剪的生理效应和生理适期,简述了茶树不同修剪方式及其技术要点,提出了不同树龄、不同地形、不同采摘方式和采制不同茶类茶园宜采用的修剪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浅耕除草。浅耕除草对那些长年只用草甘磷除草从未深耕茶园更为重要,及时排除低洼茶园的积水,拨净茶行间的毛草、莨箕等杂草。 二、茶树修剪。对一至二龄的幼龄茶园的定型修剪必须在惊蛰前后进行,凡是去冬受冻危害的茶树,无论是幼龄茶树或成龄茶树都必须在这段时间把枯死的枝条和嫩梢剪掉,促进提早发芽,对树高超过50公分以上的包括移栽后达三龄的幼龄茶树的第三次定型修剪可以推迟春季采摘  相似文献   

9.
茶园杂草生态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一种新技术——生态控草技术。茶园草害,特别是新辟茶园和幼龄茶园草害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生物灾害。传统的人工除草耗工耗资,成效甚差,化学除草又污染环境。山地茶园无杂草使地面覆盖度下降,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山地茶园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生态控草技术的核心是在茶树空行间接一定的规范和密度种植豆科牧草,使牧草占据行问的空白生境,抑制杂草滋生,增加茶园覆盖度,降低雨水径流速度,防止水土流失。豆科牧草还为养畜提供饲料,每公顷茶园增加纯经济效益15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茶树修剪是茶园培肥管理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对高产优质茶树树冠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修剪可以抑制顶端优势的产生,促使幼龄茶树合轴分枝的发生,调控茶园树冠结构,控制茶树的生长高度,形成合理的树冠结构,从而达到增强树势、培养高产优质树冠的目标。本文根据盈江县茶叶生产的实际情况,谈谈盈江茶树修剪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覆盖方式对烟草光合速率及耕层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为材料,在大田环境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秸秆覆盖(JG)、塑料地膜覆盖(DM)、液体地膜覆盖(YM)和露地栽培(CK)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烟草光合速率、荧光特性、土壤含水量、土壤脲酶活性、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团棵期,植株叶片光合速率以地膜覆盖处理最...  相似文献   

12.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和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覆盖措施在干旱陡坡造林中对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覆盖措施,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布设试验,分析了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3种覆盖措施对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密度和孔隙度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初期连续蒸发20d后,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栽植穴土壤累积水分蒸发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1.50、5.64、20.96mm。不同覆盖处理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4—6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6—8月增加量: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对照;8—10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生长季结束后,对照、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土壤密度分别减少了0.79%、1.59%、3.17%、9.26%,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04%、0.31%、1.57%、3.58%。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3.52、4.11、4.44倍;当年新枝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50、1.65、1.90倍;当年造林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3%、6.8%、12.9%。可见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中,土中覆草是一种更有效的覆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地面覆盖对果园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旱地果园不同覆盖方式对土壤水热分布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测定分析了土壤水分、温度、棵间蒸发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覆膜、覆沙、覆草下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13%以上,可满足果树需水;覆沙、覆黑地膜能显著提高地温,覆草能明显降低地温;4-9月,覆沙、覆膜、覆草的日平均棵间蒸发量仅为CK的53.42%、24.01%、46.64%,有效缓解陇东果园旱季水分不足问题;不同覆盖下果实单果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地表覆盖对陇东旱地苹果园水分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甘肃陇东黄土高原旱地苹果园季节性干旱问题,以15年生长富2号为试材,测定分析覆黑地膜、覆草、覆沙对树体蒸腾、棵间蒸发和土壤水分及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物可以明显降低地面蒸发,并使树体维持较高的蒸腾,其中覆黑地膜的保水性最佳,相当于每年贮藏水61.52 m3/hm2,覆沙和覆草分别相当于每年贮藏水11.60 m3/hm2和38.40 m3/hm2。  相似文献   

15.
不同越冬措施对凉粉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稻草覆盖和薄膜覆盖两种越冬措施对凉粉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能显著提高凉粉草的株高、茎鲜重、地上部总鲜重和茎叶比,其增幅分别为19.5%、26.1%、15.0%和16.8%;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凉粉草的株高、单株叶长、单株叶宽、茎鲜重、叶鲜重和地上部总鲜重,其增幅分别为52.4%、46.7%、43.8%、42.2%、42.8%和42.6%。说明薄膜覆盖比稻草覆盖更能促进凉粉草的生长,是凉粉草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试验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渗水地膜覆盖(SS)、生物降解地膜覆盖(SW)和光降解地膜覆盖(G)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露地不铺膜覆盖(CK)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S、G、SW和P 4种覆膜处理下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在各个生育期内都较CK高,而覆膜之后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则较CK有所降低;大喇叭口期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不同处理间表现为CK > G > SW > SS > P;收获期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较CK增幅分别为16.17%、18.97%、16.34%和14.56%,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是收获期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分别较CK高68.57%、42.86%、42.86%和25.71%;土壤碱性磷酸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均与土壤呼吸率和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个生育期的土壤水热和施肥状况不同也会引起土壤酶活性的相应变化。其中,SW和SS处理在玉米生育前期的保温保墒作用最明显,产量最高,相应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最高。因此,生物降解地膜由于其降解特性能达到缓解农田残膜污染的效果,在未来可替代普通地膜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  相似文献   

17.
地膜机械化技术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梳理我国地膜机械化技术研究成果,以覆膜播种与残膜回收两大类典型机具为对象,分析对比其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总结剖析当前地膜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在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中,主要存在因苗膜错位、覆土不均、打孔成穴机构不可靠造成的空穴率高、出苗率低等问题。在机械收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膜厚度小、强度差,增加了机具作业难度;现有机具的适配性单一,核心工作部件的可靠性不高,并且机收成堆(条)的地膜转运困难,后续处理工艺不完善,降低了农户的积极性。针对现有问题提出如下解决措施:1)研究人员在设计覆膜机具和残膜回收机具时应当与农艺相结合,改善机具作业效果及自身可靠性;2)提高我国农用塑料地膜质量,加快可降解地膜的研制。综上,加快研发优质可靠的覆膜、收膜机械是拓宽覆膜种植技术应用领域、提高覆膜地区机械化水平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覆盖稻草和地膜对都匀毛尖茶原产地茶团山种老茶园杂草控制效果,开展了不同控草措施对都匀毛尖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春季茶芽密度、茶芽重、产量及茶叶色、香、味、形等外形感官评审分数均高于清耕对照,茶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黄酮类含量均高于清耕对照。稻草覆盖和地膜覆盖可有效控制杂草生长,提高茶叶产量和改善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19.
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采用野外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季节性冻融期土壤剖面含水率的变化特征,试验共设裸地(LD)、覆膜地(MD)和茬覆膜地(CMD)3种处理地块。结果表明,季节性冻融期土壤剖面含水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土壤剖面的不同深度出现了范围不等的含水率高值区和低值区,各处理地块含水率高值区变化的层位、形成时间以及含水率达到相对稳定的深度均不同,其中CMD的聚墒区最大,含水率最高达22%;LD的聚墒区最小,含水率最高达21%,土壤剖面含水率由上到下为增大-减小-保持稳定的动态变化特点。研究结果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季节性冻融土壤储水保墒及高效利用土壤水资源、确定冬春灌溉合理灌水技术参数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 地膜覆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 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