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营养液水培对卡特兰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曦  方正  李英丽  赵斌  苏頔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029-12030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液配方对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清水培养为对照。[结果]配方C[0.614 0 mg/L Ca(NO3).24H2O+0.283 0 mg/L KNO3+0.240 0 mg/LNH4NO3+0.136 0 mg/L KH2PO4+0.154 0 mg/LMgSO4.7H2O+0.022 0 mg/L K2SO4+0.017 0 mg/L K2HPO4+0.012 0 mg/L NaC l+31.194 0 mg/L Na2Fe-EDTA+2.863 0 mg/LH3BO3+2.1190 mg/LMnSO4.4H2O+0.230 0 mg/L ZnSO4.7H2O+0.074 9 mg/L CuSO4.5H2O+0.024 7 mg/L(NH4)6MO7O2.4H2O]所处理植株的各项形态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配方,叶绿素含量也高于其他配方,但丙二醛(MDA)的含量与其他配方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卡特兰的无土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近年来洋兰在花卉市场上的兴起,卡特兰作为洋兰中观赏价值极高的种类,因拥有花型多变美丽,色彩丰富鲜艳,花期长,有花香等特点,素有洋兰之王的美誉,愈发受到业界关注,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该文从卡特兰的引种、建园栽种、生长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卡特兰的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卡特兰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卡特兰组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分别论述了不同外植体、基本培养基、激素及其他添加物对卡特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介绍了卡特兰外植体褐变的防治措施以及生根壮苗培养的方法,并分析了卡特兰组培快繁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卡特兰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卡特兰叶片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不同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的纤维素酶+0.3%的果胶酶为混合酶液,11%的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5±1℃的条件下,pH为5.8的酶液组合中酶解8 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8.9×10^6/g鲜重,存活率高达91.2%.  相似文献   

5.
卡特兰花芽分化与发育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研究卡特兰'Blc.Shinfong Princess'花芽分化、发育进程以及新芽生长的外部形态与花芽分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卡特兰花芽的分化进程可以分为花序原基分化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蕾原基分化期、花萼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合蕊柱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卡特兰花芽的分化顺序为从外到内.卡特兰新芽长至12 cm左右时,花芽开始分化,当新芽长至36 cm左右时,分化基本结束.  相似文献   

6.
卡特兰盆栽基质筛选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卡特兰(Cattleya hybrida)在不同基质培养下的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宜其生长的基质。初步试验结果表明30%椰纤维+70%碎砖屑是卡特兰理想的盆栽基质。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卡特兰叶片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不同因素对其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的纤维素酶+0.3%的果胶酶为混合酶液,11%的甘露醇为渗透压稳定剂,在25±1 ℃的条件下,pH为5.8的酶液组合中酶解8 h,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可达8.9×106/g鲜重,存活率高达91.2%.  相似文献   

8.
卡特兰的无菌播种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卡特兰的种子为试验材料,对3种播种培养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花宝1号培养基对种子出苗有利,也适宜用于种子苗的继代培养.以卡特兰交配种和平×白天母的种子苗原球茎为试验材料,对4种原球茎增殖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MS+ 4.4 mg/L 6-BA+ 1.0 mg/L NAA+ 3%蔗糖+6g琼脂培养基的诱导成活率最高,能够产生大量的绿色愈伤组织,培养10周后,在愈伤组织周边出现原球茎的分化,诱导成活率50%.以大新一号、将军、和平的新梢不同节位的芽点分生组织为试验材料,用配方为MS+4.4 mg/L 6-BA+ 1.0 mg/L NAA +3%蔗糖的液体培养基进行茎尖克隆培养,每个新梢可切取5个外植体,培养7周后,3个品种均有外植体获得了绿色愈伤组织,中下节位分生组织的诱导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卡特兰组培苗炼苗的最佳状态、最佳环境以及卡特兰组培苗的移栽技术,包括基质选择、定植方法和栽培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卡特兰盆花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容器与介质准备、分株繁殖、温度与通风管理、光照管理、肥水运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卡特兰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其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依据国际植物检疫实施标准,对我国进境卡特兰可能携带的有害生物进行风险评估,确定了8种检疫性有害生物,5种潜在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矮牵牛茎尖诱导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742-16743
[目的]推动矮牵牛组培的产业化,达到使其苗木生产快速、经济的目的。[方法]共配制5种MS培养基,选择无污染、生长健壮的矮牵牛茎尖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分化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对矮牵牛外植体诱导成活率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合矮牵牛诱导成活的最佳培养基。[结果]培养基中NAA浓度的差异对外植体成活率的影响较大。NAA浓度为0.5mg/L的培养基为最佳诱导成活培养基,NAA浓度为0.7及0.3mg/L的培养基对矮牵牛的作用仅次于NAA浓度为0.5mg/L的培养基,但NAA浓度为0.1及0.9mg/L的培养基处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筛选出矮牵牛组培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NAA0.5mg/L+6-BA0.3mg/L+琼脂8g/L+蔗糖30g/L。[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矮牵牛的组织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不同基质、不同配方的营养液和营养液的不同质量浓度对小苍兰无土栽培营养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小苍兰用河沙作基质,营养液配方以N213.84、P34.4、K218.54、Ca171.72、Mg27.44mgL-1及适量微量元素,质量浓度为1.8gL-1的营养液进行无土栽培,可提高植株存活率,减少病叶,提高切花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四季开花型卡特兰品种MC1原球茎为试材,探讨了基本培养基、激素和活性炭对原球茎成苗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以Kyoto培养基最适合;激素以NAA 0.5 mg/L最有利于MC1原球茎形成壮苗;而活性炭对MC1原球茎根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叶的形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实生苗适宜的水培体系,以毛竹实生苗为材料,通过比较不同处理下毛竹实生苗的叶面积、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以筛选Yoshida培养液为基础的水培营养条件。结果表明:1/2 Yoshi-da叶面积、增加生物量和光谱反射特征都优于其他Yoshida比例处理,其中生物量增加达到对照的97.9%。氮、磷、钾单因素试验表明氮素浓度3.0 mmol.L-1处理各指标优于1.0,2.0,4.0,5.0 mmol.L-1处理;磷素浓度1.0mmol.L-1处理优于0.5,1.5,2.0 mmol.L-1处理;钾素浓度1.5 mmol.L-1处理优于0.5,1.0,2.0,2.5 mmol.L-1处理。氮、磷、钾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L9(33)表明,氮素4.0 mmol.L-1,磷素0.5 mmol.L-1和钾素1.0 mmol.L-1为较适宜毛竹实生苗生长的浓度配比。图12表6参35  相似文献   

16.
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以矮牵牛(Petunia hybrida Vilm)的花瓣为培养材料,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不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BA)和生长素(NAA),进行矮牵牛快速繁殖技术研究。结果表明,MS+6-BA(2.0 mg.L-1)+NAA(0.1mg.L-1)培养基愈伤组织发生的较早,数量多,培养基为最佳分化培养基,不定芽发生早,粗壮,数量多,玻璃化程度很小;诱导不定根时,1/2 MS+NAA(0.5 mg.L-1)培养基诱导生根的时间较早,不定根发生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从唐山地区采集大花蕙兰根腐病病株样品50份,按照柯赫氏法则对其进行了病原物的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及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发病部位分离物中有2类病原菌,为镰孢属(Fusariumspp.)和枝顶孢属(Acremoni-um link=Cephalosporiumcorda).但主要优势菌群为镰孢属.分离物经致病性测定和复合接种试验发现,茄病镰刀菌(F.solani)及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致病性最强,接种后发病株率达85%以上,木贼镰刀菌(Fusariumequiseti)、串珠镰孢中间变种(F.moniliformevar.intermediumNeish et Leggetl)和占枝顶孢霉(A.strictum Gams.)致病性弱,潜伏期长,接种发病率为5%~18%.占枝顶孢霉与茄病镰刀菌和尖孢镰刀菌混合接种后的发病率均高于单独接种的发病率.证实大花蕙兰根腐病是以茄病镰刀菌及尖孢镰刀菌为主要病原菌,并由木贼镰刀菌、串珠镰孢中间变种和占枝顶孢霉复合侵染导致的一种病害.  相似文献   

18.
减少秋石斛在组织培养中的褐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秋石斛(Dendrobium hybrida)在不同激素配比的MS培养基中,其增殖率和褐化率几乎成正比例,在原球茎增殖、芽分化和生根的3个阶段,培养基中添加AC0.5~1g/L和胰蛋白胨0.5~1g/L,能够降低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秋石斛的原球茎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05mg/L+椰子水50ml/L+胰蛋白胨0.5g/L;芽分化培养基最佳为1/2MS+IBA0.5g/L+NAA1.0+AC0.5g/L+胰蛋白胨0.5g/L;生根培养最佳为改良1/2MS+IBA1.0mg/L+AC1.0g/L+胰蛋白胨1.0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