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农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包括工业等相关产业)所付出的"生态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今后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即"可持续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之路、"循环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棉花产业发展报告——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曙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509-4517,4521
从产区分布、发展历程、生产现状、生产成本与效益、棉纺及其棉花消费、产业政策、科技进步等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来(1978~2008)安徽省棉花产业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对存在的问题、发展潜力、发展方向及对策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业发展研究Ⅰ——成就与代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经历了传统农业发展阶段(1949~1957年)、农业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7年)、农业快速发展阶段(1978年至今)3大发展阶段,每一阶段均取得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巨大成就。但也必须看到,在农业发展取得成就的同时,我国各地农业资源、生态、环境也付出了"代价",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30年来,农业(包括工业等相关产业)所付出的"生态代价"是沉重的。为了今后我国农业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走出一条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道路,即"可持续农业"之路、"生态农业"之路、"循环农业"之路。  相似文献   

4.
浙江农业农村改革的30年,是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开放30年发展成就的代表,也是国家改革开放30年成就的缩影。 自1978年以来,我省农村改革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扩大和保障农民物质权益与民主权利为核心,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改革开放后历史与现实背景,将我国家庭农场发展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为家庭农场产生阶段(1978—1985年),这一时期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户籍制度放松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家庭农场得以产生。第二阶段为家庭农场有限发展阶段(1986—2007年),这一时期受政策、市场环境以及税费的影响,家庭农场发展受阻。第三阶段为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至今),随着城镇化水平提高、政策支持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逐步完善,家庭农场得以快速发展。最后基于家庭农场发展历程的思考,得出进一步加强财税支持政策、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土地流转服务、提高农场主综合素质、加强数字技术应用等政策启示,以期促进家庭农场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第一,中国民营经济30年发展历程回顾 在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不断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民营经济起步于个体经济,成长于私营经济,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过程以及由此带来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国民营经济30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年~1992年.民营经济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力量.  相似文献   

7.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1):63-80,89,125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所庆祝建所30周年金秋送爽,盈园飘香。2008年11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在喜庆的气氛中举行建所30周年庆典。所长王克林研究员首先致辞。他说,亚热带农业生态所成立于1978年6月,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沐浴着"科学的春天"的第一缕阳光,经历了初建、调整、创新发展的不同阶段,完成了从任务建所到学科建所,从区域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到亚热带农业生态建设研究的转变。特别是2002  相似文献   

8.
从1978年至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在这风风雨雨的30年时间里,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笔者从产量上升、品质改善、结构优化、产值增加、农民增收、消除贫困、转移劳力、模式多种、功能多样、科技进步、农民素质提升、保障体系建设、公共事业发展、国际竞争力增强等14个方面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对促进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向前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前言     
《云南农业》2008,(12):I0001-I0001
1978~2007年,普洱市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锐意改革,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30年来,普洱市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0.
1978——1979年,我国农业、教育和科技界就农业现代化问题进行了一场讨论。讨论针对我国农业的若干基本层面问题,破除了极"左"思想的束缚,为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对今天中国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仍然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农业科技通讯》杂志为例,以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经济的改革发展为阶段线索,尝试性地分析了在改革开放30年中不同阶段农业科技期刊受众情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1978~2010年的统计资料,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哈密地区耕地数量变化趋势区域差异及驱动力。结果显示:从改革开放以来哈密耕地变化过程分3个阶段:①1978~1986年,全哈密地区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②1986~2006年,全哈密地区耕地面积变化波动比较多,总体增长趋势;③2008年达到了最高值87 090 hm2,2008年以来耕地面积变化不大。哈密地区耕地空间变化区域差异显著,哈密市耕地面积不断增加,1978~1994、1995~2010年2个阶段耕地动态度K2>K1。哈密耕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有社会经济因素、人口因素以及农业生产条件等。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这表明既要建设现代化繁华城市也要建设现代化繁荣乡村,促进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一)起步阶段(1978-1992)改革开放后,农村地区积极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1978~2007年30年影响农作物(冬小麦、玉米为例)生产的干旱、春季低温冻(冷)害、春夏连阴雨、暴雨、冰雹5种农业气象灾害成灾变异率和相应的影响权重,进行了天水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灾情综合评价与年景评估。并采用统计学原理逐步回归和多因子回归的方法建立了影响天水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农业气象灾害量化评估模型,进行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量化评估,为有效防御农业气象灾害,最大限度减轻或减免农业损失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一、发展状况 (一)发展阶段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省是我国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较早的地坛之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6.
从国内来看,经过30年改革开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充分显现。但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种种原因,农业的基础地位还远未达到应有的战略高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了解福建省粮食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预测福建省粮食产量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部门制定粮食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978~2012年福建省粮食产量的相关统计资料为基础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粮食产量的影响因素;并以2007~2012年的粮食产量数据为样本,建立GM(1,1)预测模型对福建省未来5年(2013~2017年)的粮食产量进行预测.[结果]1978~2012年福建省粮食产量呈波动增长、快速下降和平稳发展的阶段特征,粮食生产主要集中在南平、龙岩和三明市一带;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在确保信息量的基础上,提取了农业现代化水平因素和价格政策因素两个主成分;灰色GM(1,1)模型预测结果显示,在政策扶持下2013~2017年福建省粮食产量将呈现小幅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模型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为0.87%,预测精度较高.[建议]应增加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加大粮食扶持政策实施力度,以保持福建省粮食生产能力及提高粮食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本文在全面考察我国30年来农业发展的基础上,从10个方面总结和概括了其重要经验,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全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活动的30年.这30年,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15年来,农民获益匪浅。 农民收入增加 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迅速发展,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15年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跃上200元、400元、600元和800元四个台阶。1978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14.56元,到1980年就增加到210.23元,年均递增在30%以上。从200元增加到400元,用了5年的时间(1980~1985年)。从400元增加到6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