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研究了影响诱导矮牵牛(Petunia hybrid)形成愈伤组织和分离、纯化其原生质体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矮牵牛无菌苗叶片可在含1.0 mg/L 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0.1 mg/L萘乙酸(NAA)的MS培养基上形成愈伤组织,用酶液(2%纤维素酶R-10 + 0.5%果胶酶Y-23 + 0.3%离析酶R-10,0.5 mol/L甘露醇)对继代培养10~15 d的愈伤组织在黑暗条件下静置酶解12 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性分别达到3.4×106个/g 和83%。 相似文献
3.
4.
适宜原生质体分离的美味猕猴桃愈伤组织的愈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美味猕猴桃东山峰79-09品种诱导产生的4种类型愈伤组织,其分离原生质体的效果不同;A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数量多,但活力较低;B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不仅数量较多,而且活力也高;C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数量少,但活力高;D型愈伤组织分离的原生质体数量较多,但活力低。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探究罗布麻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罗布麻无菌苗子叶与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MS培养基附加不同激素组合对原生质体分离培养的影响以及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不同浓度纤维素酶与离析酶组合、DPD和MS等4种培养基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结果]激素组合中以6-BA0.5mg/L+NAA0.5mg/L组合获得最高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00%;用固体培养基进行继代培齐的愈伤组织的原生质体产量高于液体培养基,尤其以从继代1次愈伤组织收集的原生质体最为适宜;纤维素酶0.30%+离析酶0.30%组合获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且细胞碎片较少;DPD培养基的原生质体较其他培养基的分裂得早,MS培养基的培幂效果最差,[结论]该研究为罗布麻遗传转化、突变体筛选及体细胞融合育种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
杂交榛愈伤组织诱导和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和原生质体分离技术研究极早熟杂交种榛子,为进一步创造新种质资源并应用于育种实践提供基础性研究材料。结果表明,对1年生茎段、叶片和当年生子叶3种外植体而言,当年生子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最适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0.5mg·mL-1+6-BA1.0mg·mL-1+KT2.0mg·mL-1;以花药为外植体时,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2,4-D1.0mg·mL-1+6-BA1.0mg·mL-1;体细胞愈伤组织和花药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酶组合分别是0.01g.mL-1纤维素酶+0.03g.mL-1果胶酶、0.01g.mL-1纤维素酶+0.02g.mL-1果胶酶,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6~7h、5h;与体细胞愈伤组织相比,花药愈伤组织很难分离出大量原生质体,不适合做原生质体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9.
以茶树花药为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探究适合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花药发育时期,不同光照时间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为建立茶树组织培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利于花药愈伤组织的形成的处于单核中期的花蕾直径在0.7~0.8 cm,黑暗条件下较12 h/d光照条件下茶树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高,茶树花药经过低温预处理24 h后,在培养基MS+6-BA0.5 mg/L+NAA0.4 mg/L+2,4-D1.0 mg/L上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84.6%,茶树花药愈伤组织增殖率最高的培养基为MS+NAA1.0 mg/L+6-BA0.5 mg/L+2,4-D0.2 mg/L。 相似文献
10.
以2种基因型小型西瓜为试材进行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西瓜花蕾横径、不同激素配比、低温预处理、热激处理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西瓜花蕾横径为4.6~5.0 mm时,诱导率最高,平均诱导率达到32.67%;2个西瓜品种的花药在MS+6-BA 1.5 mg/L+NAA 1.0 mg/L上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45.52%、30.50%;花蕾在4℃条件下低温预处理48 h可以提高西瓜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诱导率达40.67%;将接种的花药在33℃条件下进行1 h的热激处理后,愈伤组织褐化率较高,不易长出绿色致密的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11.
冬枣、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对冬枣和临猗梨枣果实发育期K、Ca、Fe、Zn含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进一步明确矿质元素对枣果实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枣树施肥和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发育期间果实内4种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Ca〉Fe〉Zn;K在整个枣果的发育过程中维持较高水平,在开花坐果期含量最高,之后缓慢下降;Ca、Fe、Zn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较高,随果实发育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冬枣的离体快繁体系。[方法]分别以休眠期一年生冬枣枝条茎段、生长季新梢茎段及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条幼芽为材料筛选最佳外植体,并对其进行增殖及生根培养,研究不同培养基对其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水培休眠期一年生枝条幼芽为冬枣组织培养的最佳外植体;继代培养30d后,MS+AC 0.3g/L+BA1.5mg/L+KT 0.5mg/L+CM 50ml/L增殖培养基中组培苗生长最快,苗高达到(4.55±0.40)cm,且组培苗生长健壮,叶色正常;1/2MS+IBA1.5mg/L培养基中组培苗产生的根系数量最多,且根最长,培养21d后根系数量达(5.90+0.73)条,培养42d后新生根长度达(4.50+0.31)cm。[结论]冬枣外植体的最佳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为MS+AC 0.3g/L+BA 1.5+KT 0.5+CM 50ml/L和0.5MS+IBA 1.5。 相似文献
14.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侵染循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ZiziphusjujubaMill.cv.Jinsixiaozao)的侵染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囊孢壳菌Physalosporaobtuse(Schw.)可在金丝小枣树体及病残体和枣园周围的杨树、榆树、刺槐树、桃树、苹果、梨树上越冬。5月下旬—9月中旬分生孢子器形成并散发分生孢子,8月中、下旬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同时散发。囊孢壳菌孢子随风、雨传播,通过伤口和气孔侵入。6月上旬囊孢壳菌开始侵染枣吊、果柄,7月上旬开始侵染枣果,8月下旬为囊孢壳菌对枣果的侵染高峰期。囊孢壳菌在当年发病枣果上只形成无性世代的分生孢子器,8月下旬—9月散发分生孢子,可在田间进行再侵染。 相似文献
15.
16.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症状、危害及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丝小枣浆烂果病严重危害我国北方枣树,并且逐年加重。本研究通过室内分离培养与田间调查,经多年多地试验,查明此病的症状、危害及病原菌。结果显示:金丝小枣浆烂果病在河北、山东、天津的产区普遍发生,以河北泊头市发病最重。该病在枣果进入白熟期(8月20日左右)开始发病,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近圆形软腐病斑。1998—2000年3年平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6.7%和26.9。依据柯赫氏法则对金丝小枣浆烂果病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病原菌有性阶段鉴定为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obtuse,(Schw.)),无性世代鉴定为梭壳孢菌(Fusicoccum sp.)。经黑光灯诱导后,囊孢壳菌在室内PDA培养基上可形成子座与分生孢子器。有性世代的子囊壳与子囊孢子只发现于越冬后的病枣果中。 相似文献
17.
枣愈伤途径诱导多倍体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二倍体冬枣和临猗梨枣为试材,在大田条件下以茎粗3.5 cm左右的枝条为处理对象,短截后滴加浓度为4.0 mg/L的TDZ(附加2.0 mg/L硝酸银)溶液于截面形成层上,用泥+黑袋法进行覆盖,处理4~5 d后,愈伤刚刚形成时用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结果表明:临猗梨枣和冬枣分别以0.05%秋水仙素处理24 h和18 h的诱变率最高,经形态观察和细胞学检测,二者由愈伤途径分别获得了13.3%和6.7%的四倍体芽(2n=4x=48)。与二倍体相比,四倍体表现为叶片变厚、革质化加重,叶色变深,叶长、叶宽增大,叶形指数变小,叶缘锯齿增大、锯齿数目减少,叶片气孔明显变大,气孔密度减小,叶绿体数目增多,染色体数由2n=4x=24变为2n=4x=48。 相似文献
18.
滨州市冬枣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SWOT分析方法,对滨州市冬枣产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滨州冬枣在区位、技术、品牌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农户素质和产业化水平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面临市场混乱和食品安全的威胁.应抓住市场需求空间较大和政策倾斜的机会。提出了促进冬枣健康发展的对策,包括建立冬枣产业化组织,促进冬枣协会的完善与发展;提高农户的整体素质,推进冬枣商品化处理和贮运技术;深化滨州沾化冬枣的品牌保护,实现滨州沾化冬枣绿色、休闲产业之路,最终实现冬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给冬枣的遗传改良提供依据,以冬枣组培苗叶片为试材,研究了影响其叶片再生不定芽的主要因素,包括基本培养基、pH值、激素种类和浓度配比以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适宜冬枣叶片分化的基本培养基为MS,适宜的pH值为5.8~6.0,TDZ为诱导冬枣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激素;冬枣叶片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TDZ 1.0 mg/L+IBA 0.1 mg/L,平均再生率达到92.52%,平均出芽数4.64个。接种后暗培养14 d有利于叶片分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