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糖和酸变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甜高粱新高粱3号和4号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40 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水分含量、糖种类及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整秆金字塔型的不同贮藏方式.[结果]在0~40 d贮藏期间内,所有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和4号茎秆水分、总糖、蔗糖、可溶性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还原糖、总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同一种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茎秆的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总酸含量始终比新高粱4号高.在整个贮藏期茎秆水分、总糖、蔗糖、还原糖、可溶性糖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金字塔五层>金字塔四层>金字塔三层>金字塔二层>金字塔一层.而总酸含量在20~40 d,金字塔型贮藏茎秆总酸的升高速度比整秆型贮藏快.[结论]甜高粱秆贮藏期间糖含量的变化主要由总糖、还原糖、蔗糖等糖之间的合成与代谢决定,在40 d时,金字塔五层贮藏的茎秆总酸含量最高,整秆带叶平放茎秆的总酸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防腐剂对甜高梁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苯甲酸钠、漂白粉、尼泊金乙酯3种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腐剂后,茎秆汁液中总糖含量变化不大,茎秆汁液至少可贮存1个月.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的变化趋势为:pH值逐步下降,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漂白粉对延缓茎秆汁液中蔗糖转化还原糖的过程效果最好.在酒精发酵方面,漂白粉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酒精含量达到7.3%(V/V),残糖含量降到1.02%.其次是尼泊金乙酯,酒精含量为7.1%,残糖含量为1.34%.苯甲酸钠对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抑制作用最大,应采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3.
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探讨了苯甲酸钠、漂白粉、尼泊金乙酯3种防腐剂对甜高粱茎秆汁液贮存及酒精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防腐剂后,茎秆汁液中总糖含量变化不大,茎秆汁液至少可贮存1个月。随着贮存天数的增加,甜高粱茎秆汁液总的变化趋势为:pH值逐步下降,蔗糖含量逐渐下降,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其中漂白粉对延缓茎秆汁液中蔗糖转化还原糖的过程效果最好。在酒精发酵方面,漂白粉的效果最好,副作用最小,酒精含量达到7.3%(V/V),残糖含量降到1.02%。其次是尼泊金乙酯,酒精含量为7.1%,残糖含量为1.34%。苯甲酸钠对甜高粱茎秆汁液酒精发酵抑制作用最大,应采用固定化酵母进行发酵。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了解贮藏期甜高粱秸秆糖代谢、蔗糖降解酶活性的变化及其相关性,以新高粱3号(XT-2)和新高粱4号(XT-4)为试验材料,在去叶立放和带叶立放堆放下进行贮藏试验。结果表明:贮藏至第180天时,去叶立放贮存秸秆总糖含量高于带叶立放贮存,总糖含量大小顺序依次为:XT-2去叶立放>XT-4去叶立放>XT-4带叶立放>XT-2带叶立放贮存,总糖累计分别为5%、13%、11%、2%。两个品种在不同贮藏方式下秸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与蔗糖含量的相关性都不显著(P>0.05),XT-4在两个不同贮藏方式下蔗糖合成酶(SS)活性和蔗糖含量的相关性也不显著,而XT-2秸秆SS酶活性与蔗糖含量相关性显著。长期贮藏过程中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秸秆糖分含量有很大的影响,不同贮藏方式秸秆总糖含量差异明显,去叶立放贮存工序简单、成本低廉,有利于秸秆总糖含量的保持,适合于温度较低且干燥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明确甜高粱茎秆贮存过程中蔗糖降解的关键酶,以期通过对蔗糖降解关键酶的分子调控解决甜高粱茎秆贮存过程中蔗糖易降解的难题.[方法]以新高粱9号(T601)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井型去叶去穗、井型带叶去穗堆放贮藏方式下茎秆蔗糖含量与SS、SPS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在贮藏期间SPS、SS与蔗糖含量相关性都不显著,蔗糖含量当贮藏达到5个月时,急速下降至最低.[结论]带叶去穗井型贮藏较去叶去穗井型贮藏更有利于甜高粱秸秆蔗糖含量的保存,但是霉变腐烂成为带叶去穗型贮藏的限制性因素,贮藏堆放高度应控制在2m以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土壤盐分胁迫对甜高粱茎秆中糖分积累及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探明盐胁迫条件下甜高粱茎秆的糖分积累特征。【方法】以甜高粱杂交品种"辽甜1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酶学测定方法,对5种不同土壤盐分(分别为对照CK(0.102%)、T1(0.215%)、T2(0.250%)、T3(0.300%)、T4(0.459%),以上为质量分数)胁迫下,甜高粱各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茎秆中的糖分(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d)、中性转换酶(NI)、酸性转换酶(AI))活性进行测定。【结果】(1)甜高粱茎秆总糖在灌浆期积累最多,蔗糖是影响总糖含量的主要因素,土壤盐质量分数在0.215%~0.300%时,总糖、蔗糖含量随盐胁迫程度加深呈现增加的趋势。(2)低盐胁迫(0.215%~0.300%)可使甜高粱茎秆中SPS、SS-d、SS-s、AI活性增加,而对NI活性无显著影响。(3)甜高粱茎秆中总糖含量与蔗糖含量和A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其他酶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甜高粱茎秆糖分累积是各种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AI是调控甜高粱茎秆总糖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7.
对大蒜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总糖、还原糖、脂类物质、可溶性蛋白以及游离氨基酸等 各种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蒜在刚开始贮藏时总糖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之后迅速减少.还原糖含量开始有所增加,随着贮藏时间继续延长,还原糖含量逐渐减少.脂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8.
低温贮藏对黄藤笋主要营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黄藤笋分别置于3℃,7℃、11℃和25℃条件下进行贮藏,贮藏期间对其主要营养物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低温能有效抑制黄藤笋还原糖、总糖、可溶性蛋白和Vc等营养物质的下降,延缓纤维素含量上升,是一种可行的贮藏方式;但是,3℃和7℃条件下分别在贮藏第14 d和21 d发生冷害现象.综合以上几个指标及从节能的角度来看,7~11℃为黄藤笋最佳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9.
以12个品种的甜高粱为材料,测定其叶片和茎秆在4个主要生长时期的可溶性糖含量以及蔗糖合成酶(sucrose syhthase,简称SS)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ucrose phosphate synthase,简称SPS)的活性变化,对2种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以了解甜高粱体内蔗糖合成酶和蔗糖磷酸合成酶对糖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时期中,可溶性总糖含量不断提高,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同一时期,茎秆中的2种酶活力大于叶片中的酶活力,在前期,2种酶活力差异不明显,但在生长后期,相同部位的SS活性要大于SPS活性。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3,P0.01),与SPS活性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92,P0.01);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与SS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9,P0.01),与SPS活性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3,P0.01),说明SPS和SS是影响甜高粱糖积累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甜高粱茎秆采后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影响,为甜高粱茎秆的贮藏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高粱3号和4号甜高粱茎秆为试验材料,研究甜高粱茎秆采后220 d贮藏期内不同贮藏方式下(去叶立放、去叶平放、带叶立放、带叶平放、金字塔型)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变化.[结果]在0~220 d贮藏期间内,所有贮藏方式下,新高粱3号和4号甜高粱茎秆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均呈上升趋势.在0~130 d,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变化速率较慢,而130~220 d时,其变化速率加快.同一种贮藏方式下新高粱4号甜高粱茎秆的失重率和呼吸强度始终比新高粱3号茎秆高.在整个贮藏期茎秆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整秆去叶立放>整秆去叶平放>整秆带叶立放>整秆带叶平放,金字塔型为金字塔五层5>金字塔四层>金字塔三层>金字塔二层>金字塔一层.[结论]对于金字塔型贮藏方式而言,金字塔型贮藏的茎秆失重率和呼吸强度的升高速度比整秆型茎秆快.在220 d时,金字塔单层贮藏的茎秆呼吸强度最强,失重率最高;整秆去叶立放茎秆的呼吸强度最弱,失重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甜高粱秸秆在不同储藏方式中形状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不同品种甜高粱茎秆进行露天储藏,并研究两品种在不同储藏过程中糖分含量、重量、霉变和温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加工生产中原料的安全存贮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储藏过程中茎秆糖分变化和重量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重量的减少锤度上升.两个品种重量变化的趋势较为一致,立放堆放失重比平放堆放快.XT-4不同储藏方式失重减幅度和锤度累计都比XT-2相应的储藏方式大,XT-4茎秆内部空腔程度也比较严重.两个品种的病变情况一致,带叶平放堆放霉变比其他储藏方式快.两品种带叶平放堆放最合理的储藏时间为1个月,去叶平放堆放、去叶立放堆放和带叶立放堆放储存时间可以延长为5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12.
甜高粱秆自然贮存过程中水分和糖分的基准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甜高粱秆自然贮存过程中含水量和含糖量的不同表示单位(湿基、干基、非糖分干基)以及影响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湿基由于引入水分变化从而对含糖量的描述有不利影响,干基和非糖分干基都能反映糖分实际变化趋势;非糖分干基由于消除了水分散失和糖分消耗的影响,在糖分损失较大时也能够反映糖分的真实变化。另外基于所建立公式,对贮存试验数据(不同贮存时间的含水量和含糖量)进行转化计算,得到水分和糖分绝对变化量以及失重情况,能进一步反映甜高粱秆自然贮存过程组成的真实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甜高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不同水分条件对甜高粱和普通高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辽甜1号和辽杂1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人工控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处理甜高粱和普通高粱各渗透调节物质的动态变化,并探讨了这些指标与其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的加剧,甜高粱的叶片保水能力、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较普通高粱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盐碱地对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甜高粱在盐胁迫条件下各农艺性状的变化动态.[方法]以2种甜高粱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盐分含量对2种甜高粱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2品种耐盐能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不同盐分含量的试验地,2品种的出苗率、茎粗、株高和生物产量的变化情况来看,新高粱9号比新高粱3号具有比较强的耐盐能力.2品种在不同盐碱地含糖量差异不一致,新高粱3号含糖量高于新高粱9号.[结论]盐分含量对甜高粱各农艺性状都有影响.研究甜高粱耐盐能力对盐碱化地区甜高粱栽培与种植具有很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甜高粱生物产量高、茎秆多汁多糖、乙醇转化率高、抗逆性强,是最具优势的生物质能源作物之一,其含糖量高是主要性状之一。综述了与甜高粱茎秆含糖量有关的遗传变异、遗传力、遗传模型、遗传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茎秆含糖量育种选择的观点,以期为高产优质甜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甜高粱不同种质资源在新疆不同种植区的表现,为新疆地区甜高粱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辽甜15-1号、辽甜13号、辽甜1号、辽甜3号等不同甜高粱品种为材料,在新疆玛纳斯县和奇台县等地进行品比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区域对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 玛纳斯县种植的所有品种基本上比奇台县种植的生育期短,其中辽甜1号生育期最短,为138 d。辽甜15-1号在玛纳斯和奇台的生物产量均最高,分别为15.94和14.88 t/hm2。辽甜1号在两地的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9.15%、8.39%。不同甜高粱秸秆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不大,其中辽甜13号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为6.41%。不同区域对同一甜高粱品种的总糖、还原糖和粗纤维素含量有很大的影响,两地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 其不同品种的产量和营养成分在玛纳斯县高于奇台县。辽甜15-1号在两地的生物产量最高并且总糖、粗蛋白质含量等品质也比较好,该品种宜于在本地及周边地区种植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不同时期甜高粱茎秆含糖量的变化规律,以12个甜高粱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状态下进行风干贮存,采用还原糖测定法,分别对收获时、半干状态和全干状态进行茎秆糖分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甜高粱茎秆中可利用的糖分随着水分的减少而减少,达到半干和全干状态时,糖分含量仅为原来的40%左右;在收获至半干状态的时间内糖分含量下降较快,而半干状态至全干状态的时间内糖分下降缓慢,3个测定时期的糖分含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8.
自然生长状态下贮藏甜高粱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晋甜2号为材料,对自然生长状态下贮藏甜高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甜高粱茎杆重量、出汁率和总糖量逐步下降,茎汁含糖量逐步增加,气候因素对甜高粱田间自然贮藏的影响极大。在我国北方,如果秋末冬初,气温快速下降至枯霜冻,甜高粱茎秆可以在田间自然冷冻贮藏,直到来年2月上旬平均气温回升到0℃以上为止。在此期间,加工企业可随加工进度,到田间按需收割,从而减少贮藏空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播期对不同生育时期甜高粱(Sorghum dochna)品质性状的影响,为其以后的栽培管理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甜杂二号为试验材料,分别对不同播期(2009年4月10日,5月11日,6月10、27日)、不同生育时期(拔节期、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甜高粱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含量及含糖量进行测定,以了解它们的积累规律。[结果]同一播期下不同生育时期粗纤维含量在抽穗期之前呈先逐渐升高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蛋白含量的变化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呈现升高和下降2种变化趋势;含糖量大体上呈逐渐上升趋势,从第1播期(4月10日)的蜡熟期(9月10日)到第4播期(6月27日)的蜡熟期(11月16日),均能收获高含糖量的甜高粱茎秆,以此推算可以为生产酒精企业延长甜高粱的加工期60 d以上。[结论]作为饲用,甜高粱的最佳收获期是在抽穗期以前,此时生物产量也达到最高;作为生产酒精的原材料,甜高粱的最佳收获时期是在蜡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