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湛江拥有中国最大的红树林保护区,部分学者对其境内红树林重金属污染进行研究。然而,大多数研究只关注重金属含量、重金属形态分析、重金属污染评价几个方面,对红树林湿地重金属污染来源仅做小篇幅的讨论,缺少对红树林湿地重金属多方面来源的考虑。对广东湛江红树林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的可能来源进行综述,将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结合探讨,结果表明,大气沉降作用将人为活动产生的重金属污染物沉降至地面或水体,是造成红树林湿地土壤中Pb、Cd和Zn等重金属元素污染的主要自然源,同时也是红树林湿地局部气候环境中Hg元素的主要来源;水动力条件对重金属来源及分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水流对污染物进行运移和沉降;其余人为因素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工业活动、农业活动和交通活动。  相似文献   

2.
红树林生态系统是沿海生态系统中独特且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然而,微塑料作为新型环境污染物通过不同方式进入红树林系统中,已经成为红树林面临的一项严重挑战。分析了微塑料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总结了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塑料分布特征、微塑料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塑料分布影响因素、微塑料在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归宿,最后对红树林生态系统中微塑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确立微塑料监测方法和检测标准、评估红树林中微塑料生态风险、建立微塑料污染治理和管理措施、微塑料模型预测、探索修复与去除策略和研究微塑料与海洋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相互作用6个研究,可为未来红树林微塑料领域研究重点和污染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秋茄是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品种,红树林湿地的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影响秋茄正常生长的重要因素。许多学者在重金属对秋茄的萌发、幼苗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系统、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本文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就重金属对秋茄生物效应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宏林  王玺  何振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260-13262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的木本植物群落,具有很强的抗逆特性。综述了红树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红树植物对盐和重金属的抗性研究。目前,红树植物抗盐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其耐重金属分子生物学研究也有所突破。这些研究成果可以从分子水平为可持续利用红树林资源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对保护沿海及海洋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综合评价钦州沿海海水、沉积物及牡蛎重金属污染情况,为钦州沿海海域环境保护、牡蛎产业发展及其食用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近年钦州沿海海水、沉积物及牡蛎重金属污染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2009—2016年钦州沿海海水中Cu、Cd和As均未超标,而Pb和Hg超标较严重.沉积物中仅2010年的Cd和Hg处于中污染程度,其余重金属元素均为低污染程度,各年份沉积物综合污染程度低;2010年Cd和Hg处于较高潜在生态风险,2014年Cd处于中潜在生态风险,沉积物综合潜在生态风险除2010年处于中风险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低风险.根据《海洋生物质量标准》评价,钦州沿海牡蛎在2008、2010、2015和2016年受Cu和Cd重度污染;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评价,牡蛎在2008年受Cd和As及2010年受Cd重度污染.[结论]近来钦州沿海海水主要重金属污染元素是Pb和Hg;沉积物综合污染水平和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值低;牡蛎出现重金属污染现象,但污染程度呈下降趋势.今后应加强对钦州沿海海域环境的监测和管理,避免影响海域水产养殖和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ICPMS)测定东寨港红树林15个表层沉积物样点中8种重金属元素(Cr、Co、Ni、Cu、Zn、As、Cd、Pb)的浓度,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异规律及近几年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对该地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寨港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Cr>Zn>Ni>Cu>Pb>Co>As>Cd;随着沉积物深度的增加,Cu、Zn、As、Pb的浓度逐渐减小,Cr的表层浓度略低于中层和下层,Ni、Cd的中层浓度略高于上层和下层。地质累积指数评价中,QT-1-01、QT-1-02、QT-2、GN-1、GN-2、GN-3这6个采样点污染程度较严重,产生污染的重金属是Cd和As,污染程度分别是偏重度和轻度-偏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7.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东寨港红树林15个表层沉积物样点中8种重金属元素(Cr、Co、Ni、Cu、Zn、As、Cd、Pb)的浓度,分析重金属元素的垂向分异规律及近几年东寨港红树林沉积物的重金属含量变化情况,并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对该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寨港表层沉积物中8种重金属浓度由高到低依次是CrZnNiCuPbCoAsCd;随着沉积物深度增加,Cu、Zn、As、Pb的浓度逐渐减小,Cr的表层浓度略低于中层和下层,Ni、Cd的中层浓度略高于上层和下层。地质累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QT-1-01、QT-1-02、QT-2、GN-1、GN-2、GN-3这6个采样点污染程度较严重,产生污染的重金属是Cd和As,污染程度分别为偏重度和轻度-偏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8.
张苏玮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61-163,179
红树林在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多年来,由于过度的不合理开发滩涂,严重破坏了红树林资源,盲目引种互花米草大量又占据了红树林的生存空间,使漳浦县的沿海生态环境质量严重下降,在短时间内恢复滨海红树林是漳浦县沿海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该文从漳浦县沿海滩涂的现状实际出发,提出了恢复红树林生态的技术措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利用桐花树对重金属污染的红树林系统进行植物修复是生态恢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特殊生境下的重金属元素沉积、固定、毒害及耐性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综述了桐花树在重金属胁迫下的吸收、积累及其机理响应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基础上,得出桐花树具有很强的重金属耐性。  相似文献   

10.
重金属污染与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金属在环境中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属于持久性污染物。其不仅对环境中的生物个体造成直接伤害,还能沿食物链进行富集,危害生态系统。重金属污染、生态危害以及修复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鉴于此,在讨论了重金属的来源、分布、存在形态与迁移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危害与当前常用的修复技术和方法,并对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氮营养对两种红树植物根际去除柴油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温室沙培试验4个月,研究了在不同氮营养水平下红树植物秋茄(Kandelia candle)和桐花树(Aegiceras corniculatum)对柴油污染的修复作用,并探讨了氮营养对秋茄和桐花树在柴油污染暴露情况下的生长影响,以及对柴油污染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柴油污染对红树植物秋茄和桐花树的生长具抑制作用,柴油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且对根部的抑制作用比对地上部显著,增加氮营养水平可以促进红树植物对高浓度柴油污染的耐受性.在各种污染水平下,柴油中总石油烃在秋茄和桐花树的非根际区去除率为72%~80%,在根际区则高达90%以上.相同污染水平下,增加氮营养水平可有效促进秋茄和桐花树根际对柴油的生物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12.
红树林湿地地处生态环境脆弱的海岸带,因此,将天然林用作污水排放地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并且红树林人工湿地用作净化污水的方法还不够成熟。通过对红树林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历史与机理的综述,提出红树林人工湿地用于净化污水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来研究应予以重视的方向,以期为红树林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设想运用到实践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红树林湿地在近海水体营养控制和营养盐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沉积物、水体和植被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其生态功能的运转,了解虾塘养殖对林下沉积物和间隙水养分特征影响对评价红树林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受虾塘养殖废水排放不同影响程度的红树林(无排放区、直排区、修复区)为研究样地,通过不同生境下沉积物与间隙水养分特征的分析,探讨虾塘养殖对他们的影响。结果如下:1)受虾塘养殖废水排放影响区中(直排区、修复区)红树林下沉积物TN与OM、TP呈正相关关系,虾塘养殖废水直排对林下沉积物具有明显酸化作用;2)NH4+-N是红树林下间隙水可溶性无机氮(DIN)的主要组成形式,无排放区沉积物还原性较强,更利于NH4+-N累积在间隙水中;NO3--N与DIN呈极显著相关,虾塘养殖废水排放增强了NO3--N、NO2--N和DIN的累积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和间隙水的理化性质可作为评价虾塘养殖区边邻红树林生境变化规律的定量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目前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状况,对三角洲湿地、盐沼湿地、溪流河岸、潮间地湿地、沿海湿地和水稻田的土壤线虫群落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湿地线虫群落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浙南红树林现状分析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温度是制约红树植物生长的主要因子,在全球变暖的今天,将有利于红树林的分布向北扩移。浙南红树林开发前景广阔,浙南沿海地区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拥有丰富的滩涂资源,宜林地面积达4280.4hm^2,通过人工引种红树或半红树,在浙南建立具有防护功能、净化功能以及观赏功能等海岸防护林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以浙南作为中国红树林人工引种北界的温州西门岛为例,历史上红树林面积超过10.0hm^2,但受堤塘改建、围塘养殖和海岸工程建设等因素的影响,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仅剩0.2hm^2。近年来,浙南各级政府都在加大红树林移植投入,但都还未成林。通过分析这些年浙南红树林引种试验结果,发现除了温度之外,种植红树林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因子还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近岸海域水质污染严重;②人为的损害;③海洋生物的危害;④滩涂养殖的影响;⑤近岸海域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提出加强浙南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一些建议,即加强红树林宣传教育,制定保护条例,注重浙江红树林科研人才培养与保护队伍建设,加速红树林湿地的生态修复进程,开展红树林保护研究,旨在为引种造林及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分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异规律,基于格网尺度对盐城海岸带1997,2007和2014年3个时期的ESV进行了估算,并结合空间自相关分析探讨研究区ESV时空分异规律。结果表明:近20 a来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不断减少的趋势,由1997年的134.33亿元减少至2014年的97.13亿元,自然湿地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沼泽、碱蓬Suaeda salsa沼泽、河流面积的减少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期间ESV在空间上发生了显著变化。ESV高区(ESV指数VESK > 7 463.04万元)的面积和空间分布显著减少,ESV较低区(796.67万元 ESK≤3 014.78万元)的面积和空间分布表现出逐渐扩大的格局。自相关分析表明:ESV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呈集聚分布特征且总体上呈不断下降趋势。研究区1997-2014年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表明研究结果具有可信性。在未来生态系统修复和管理中要权衡与协同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大对芦苇沼泽、碱蓬沼泽、河流等天然湿地的保护,合理规划滩涂湿地的利用方式,实现沿海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相似文献   

17.
大型底栖动物是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红树林与其周边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比较,以及生境变化对动物群落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红树林植被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从物种数量上看,软体动物和甲壳类动物构成了红树林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部分.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海水盐度、潮位和土壤特性等,但在小范围区域,林内动物的分布更多地与红树林植被特性和潮位有关.因此,由于红树林植被破坏或者恢复引起的生境变化,将导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和常见物种种群的变化,尤其对底上动物影响明显;随着人工恢复红树林的发育,林内底栖动物的多样性相应增加,优势种也发生变化.相比位于相同潮位的无植被滩涂,红树林可促进潮间带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红树林系统中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对微生物的生态效应,以及微生物在红树林持续退化中发挥的作用,以海南省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以正常和退化的红树林为研究对象,以红树林区普遍存在的聚乙烯(Polyethylene,PE)为目标MPs,采用野外原位暴露试验,借助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分析短期和长期暴露后PE-MPs表面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功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暴露时间会显著影响红树林区PE-MPs表面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而红树林退化对其没有显著影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和绿弯菌门是定殖在PE-MPs表面的主要菌门,其相对丰度介于(0.87%±0.04%)~(91.98%±4.60%)之间。PE-MPs表面定殖的主要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功能与暴露时间和暴露位点紧密相关。短期暴露时,退化和正常红树林区PE-MPs表面的主要功能群为碳代谢相关功能群[相对丰度为(27.37%±1.37%)~(29.02%±1.45%)],而长期暴露后正常和退化红树林区PE-MPs表面的主要菌属及功能群呈现出明显的差异。长期暴露后正常红树林区PE-MPs表面拥有丰度更高的碳代谢相关功能群(47.24%±2.36%),其中化合物降解功能群(17.87%±0.89%)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可能与其表面高丰度的食烷菌属(14.76%±0.74%)等烃类降解菌有关。而退化红树林区PE-MPs表面与硫循环相关的功能群丰度(39.78%±1.99%)显著提高,可能与其表面更丰富的硫氧化菌和硫酸盐还原菌(32.80%±1.64%)有关。研究表明,时间效应下红树林退化影响着PE-MPs表面定殖的细菌群落的结构,进而改变了其表面菌落对生态功能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