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分离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的有效药剂,本研究从番茄病株中分离病原菌,测定其致病性,同时评价9种市售药剂对该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并从中选择室内毒力大的药剂进行番茄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番茄茎基腐病的病原菌归属于细菌; 9种供试药剂中,50%琥铜·霜脲氰WP的毒力最大,EC50为432. 76 mg/L,高浓度下的抑制率可达10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茎基腐病的效果最好,能显著降低病株率,防效达85. 71%。因此,50%琥铜·霜脲氰WP对番茄茎基腐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田间防治该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2.
针对河北麦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程度上升的趋势,介绍了小麦茎基腐病的致病菌种类、侵染与危害特征,并从温度和土壤含水量2个角度分析了该病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旨在为小麦茎基腐病绿色防控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原因,探索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的控制效果,于2017—2018年在富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开展了不同农艺措施对小麦茎基腐病发生危害程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茬口的小麦田对小麦茎基腐病感病程度有明显差异,前茬小麦、玉米轮连作田,秸秆还田,菌源残留量大,有利于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病指数高,发病重;西瓜茬、秸秆清除田发病相对较轻,采取轮作倒茬、药剂拌种及清除秸秆等综合措施来控制田间致病菌基数,从根本上减轻该病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4.
沧州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沧州市小麦茎基腐病发生面积逐年增大,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已快速上升为沧州地区小麦的一种主要病害,给小麦的产量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策略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针对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控进行研究探讨,旨在有效控制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危害,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对我国小麦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为筛选出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较好的杀菌剂和用药组合,特进行了不同药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药效比较试验.结果 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供试药剂对小麦茎基腐病的防效均不理想,防效均在40%以下.其中,施用36%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1500 mL/...  相似文献   

6.
针对河北麦区小麦茎基腐病发生程度上升的趋势,本文以河北省为例,综述了小麦茎基腐病的致病菌种类、侵染与为害特征,并从温度和土壤含水量2个角度分析了该病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番茄茎基腐病的有效药剂,进行了室内抑菌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发现,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抑菌活性最强,恶霉灵和噻·恶·铜次之,3种制剂对终极腐霉(Pythium ultimum)的EC_(50)值分别为0.9181、1.7174、2.2363μg/mL;甲壳胺和甲基硫菌灵的EC_(50)值分别为2.4279μg/mL和4.3926μg/mL,二者1:1混合后的EC_(50)值为2.6062μg/mL。棉隆消毒土壤后再用40%双胍三辛烷基苯磺酸盐WP1 5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倍液+6%甲壳胺水剂1 000倍液灌根对番茄腐霉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79.18%,棉隆消毒土壤后用50%噻·恶·铜WP 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WP 1 000倍液+6%甲壳胺水剂1 000倍液灌根对番茄腐霉茎基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为76.08%。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小麦茎基腐病防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茎基腐病是小麦生产中一种典型的土传病害,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小麦药剂拌种是预防小麦土传种传病虫害的有效措施,通过不同拌种药剂筛选试验,探索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有效方法。试验结果表明:27%苯醚·咯·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常规剂量1.5倍灭菌唑悬浮种衣剂、常规剂量1.5倍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或常规剂量1.5倍5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拌种防治小麦茎基腐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小麦茎基腐病田间化学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有效的小麦茎基腐病化学防治药剂和使用方法,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和富平县进行田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50%甲基硫菌灵拌种处理及70%甲基硫菌灵、20%氰烯·己唑醇田间喷雾对小麦种子萌发和苗期生长无不良影响。在药效上,12%苯醚·咯·噻虫嗪、3%苯醚甲环唑和50%甲基硫菌灵3种药剂拌种均能有效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并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12%苯醚·咯·噻虫嗪的防治效果最好,也能有效地降低田间白穗率。此外,在药剂拌种的基础上,结合越冬期和返青期田间喷施杀菌剂对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更好,可大大降低田间白穗率,其中喷施20%氰烯·己唑醇的防效好于70%甲基硫菌灵。由此可见,在小麦茎基腐病的化学防治上,宜采取药剂拌种结合早期田间喷雾的防治方式,这对小麦茎基腐病的生产防控中减少用药次数而降低农药污染,同时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天津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情况,本试验分别在天津市蓟州区、宝坻区、武清区、静海区和北辰区5个小麦主栽区采集茎基腐病害样品33份,分离真菌菌株204个.经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及对rDNA-ITS的分子检测,最终确定为5类病原菌,分别为小麦根腐离蠕孢(Bipolaris sorkiniana)、假禾谷镰刀菌(紫红色、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