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云南省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自成立以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探索发展,在省农业厅的直接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抓培训,促交流,着力提升全省农村能源建设和管理水平。2014年6月,成功举办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清洁能源区域协作与利用技术交流会,在云南省着力发展农村清洁能源的关键节点,积极学习和推广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推动全省农村清洁能源工作上规模、上档次、规范发展,对云南省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农村清洁能源发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云南农村能源资源状况,分析了当前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以为云南省农村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云南省农村能源开发和使用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云南省在农村能源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优化云南省农村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云南中部高原干热河谷区农村能源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云南省中部高原及其干热河谷区(县)农村现状的基础上报道该区农村能源资源构成消耗组成、能源供需和差距矛盾,提出发展薪炭林的必要性和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农村人畜粪便资源沼气产气量及其效益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能源消费将不断增加,充分利用人畜粪便资源发展农村沼气,可以在不增加自然资源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能源供应,而且有助于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疾病传播.文章在对2010年云南省农村人口及其畜禽养殖业进行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评估了全省发展农村沼气的资源潜力及其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以期为云南省未来几年农村沼气产业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利用能源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能源的消费现状,结合相应的碳排放计算公式,估算了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源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在云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能源碳排放中,非商品性能源碳排放占主导地位,总占比为94%,其中秸秆的平均碳排量占27%,薪柴的平均碳排量占63%,沼气的平均碳排量占4%;商品性能源的碳排量占6%。因此,为了满足农村居民对能源消费的需求,并减少碳排放、改善农村环境,就需要转变农村能源的利用方式,改变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能源的消费格局一直以传统的生物质能源为主,近些年煤炭的使用量逐渐增加,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论文以云南省和山西省农村能源消费状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对比了2省农村能源消费差异,分析了2省农村能源利用现状对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基于此为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实现我国农村能源的可持续消费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2006年1月10日,云南省农村能源服务体系会议在云南省景东县召开,来自全省各州(市)、县农村能源站(办、科),农村能源统计员。以及思茅市、景东县有关领导230余人参加了会议。云南省林业厅副厅长冷华同志出席了会议,并作了《总结经验,巩固成效,再攀高峰》的重要讲话,景东、腾冲等县的能源站负责人在会上作了农村能源建设经验交流发言,云南省农村能源工作站胡向军站长作了《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的发言。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2010,(9):41-41
农村能源问题十分重要。目前,农村能源主要包括薪柴、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制沼气或直接燃烧)、小水电、小窑煤、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能源还包括国家供应给农村地区的煤炭、燃料油、电力等商品能源。农村能源是我国能源的一个特殊领域,与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直接相关。发展农村能源,对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优化农村环境、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们已不再习惯使用作物秸秆作燃料,大量作物秸秆被就地焚烧,造成了能源浪费和大气污染,甚至带来了许多安全隐患.为此,2004年笔者开展了作物秸秆还田试验.  相似文献   

11.
孙丽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12-15914
选取云南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作为分析的变量指标,采集《云南年鉴》和《云南统计年鉴》中1978~2007年的相关数据,采用RHL值和泰尔指数,对云南省城乡经济差异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经济增长对城乡差异收敛与发散的空间分析及城乡经济差异演变趋势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978~2007年,城市经济发展以向下收敛为主,农村经济发展以向下发散为主,导致城乡发展分离趋异,总体表现云南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地区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城镇的发展;城乡差异发展趋势显示库兹尼次曲线的倒“U”形特征。为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出以下建议:采取非均衡发展的战略,加速总体经济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小城市,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适当扶持贫困农村地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美丽乡村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云南省各州市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多角度的视角来分析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对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优势、建设重点、建设案例等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探索,总结了重点和难点,并提出了云南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愿景。  相似文献   

13.
 水稻是云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推进水稻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云南省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发展云南水稻生产机械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特征、质量特征,以及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总结了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构规模、培训内容、培训途径、培训对象、培训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中央一号文件指导下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强调应完善培训内容,拓宽培训途径,规划培训层次,并加强培训机构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机制。旨在促进云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提高职业农民培育在农业发展、农村进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BFB)是严重危害葫芦科作物的细菌病害。2009—2010年,通过田间调查,发现云南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部分地区的西瓜(Citrullus lanatus)和甜瓜(Cucumis melo)上出现疑似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病害发生。通过菌株分离纯化、菌体形态和菌落形态特征、革兰氏染色、致病性测定、微生物鉴定系统测定、分子鉴定等方法进行诊断鉴定,结果表明获得的yn2和yn3菌株与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 的特征一致。确定了云南省已有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分布,为云南省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农场(户)组织结构角度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特征,为政府决策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云南省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云南省、中国年鉴,采用列举对比法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云南省农业结构呈以下特征:(1)云南省大部分农业生产者仍采用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2)在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仅有少数农户加入合作组织;(3)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低,较少受过专业培训;(4)农户收入低,且大部分收入均用于生活必须开支;(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不健全;(6)生产率低,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者;(7)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处于分散状态。【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组织、加大农村金融贷款扶持力度、合理有序地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导向工作,切实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农场(户)组织结构角度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特征,为政府决策部门和有关职能部门制定云南省农业结构调整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云南省、中国年鉴,采用列举对比法分析云南省农业结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云南省农业结构呈以下特征:(1)云南省大部分农业生产者仍采用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2)在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建立了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但仅有少数农户加入合作组织;(3)农业生产者文化素质低,较少受过专业培训;(4)农户收入低,且大部分收入均用于生活必须开支;(5)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不健全;(6)生产率低,农村存在大量隐性失业者;(7)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处于分散状态。【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力素质、积极引导农户加入合作组织、加大农村金融贷款扶持力度、合理有序地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其他产业转移的导向工作,切实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民族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传承,然而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水平仍较低。以经济学供求理论为依据,探讨制约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因素;研究表明其关键制约因素是教师流动性高,因而,建立一支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郭安  赵祎 《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27(2):82-84,90
以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为例,阐述了云南生物质能十分丰富,而油气资源较为贫乏的能源特点,分析了云南发展生物质能源的比较优势,提出了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