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Marc-145细胞体系验证重组猪α干扰素(rPolFN-α)制剂的抑制病毒作用.结果表明:rPolFN-α稀释至1010可有效预防PRRSV感染Marc-145细胞;当rPolFN-α稀释至1010可有效抑制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研究结果在细胞水平上明确了rPoIFN-α对PRRSV的抑制作用,为进一步将rPoIFN-α应用于动物试验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批式培养方法研究了Marc-145细胞微载体悬浮培养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增殖工艺。结果表明,在3 g/L的微载体用量下,采用1 ml 3×105个细胞的初始接种密度及培养至第3 d进行换液操作工艺可以获得最佳的Marc-145细胞生长效能。采用感染复数为0.05的接毒比例及接毒后48 h收获毒液可获得最高的PRRSV增殖效价。在5 L反应器中重复验证上述工艺,获得较为稳定的试验结果,最大细胞密度均可高于1 ml 2×106个细胞,PRRSV的增殖效价均高于108.0TCID50/ml。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疫苗的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制备兔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血清,探索其对病毒复制影响,通过大量培养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XH-GD株病毒,高速离心后蔗糖梯度纯化浓缩并免疫新西兰大白兔,4免后采集抗血清,ELISA法测定效价。同时将抗血清与病毒共同孵育接种Marc-145细胞,荧光定量PCR和TCID50测定病毒复制情况。成功制备兔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血清,效价达1640,抗血清可以在m RNA水平和TCID50上降低病毒滴度。结果表明,兔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抗血清可以在Marc-145细胞上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4.
从猪场疑似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的病死仔猪肺脏和脾脏中分离到一株致Marc-145细胞病变的病毒,RT-PCR检测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PRRSV),按Reed-muench法计算TCID50结果显示该分离病毒株在Marc-145细胞上的增殖毒价为106.75TCID50/ml。  相似文献   

5.
将靶向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shRNA表达盒插入pEGFP-N1的EcoO109I酶切位点构建重组转基因载体pEGFP-G1,并在转基因Marc-145细胞验证其抑制PRRSV复制的功能.用pEGFP-G1转染Marc-145细胞24 h后感染欧洲型PRRSV,病毒感染后每天观察细胞病变(CPE)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获pEGFP-G1可明显抑制PRRSV复制.  相似文献   

6.
利用MTT法检测Marc-145细胞活力,通过药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感染的阻断、增殖抑制和直接杀灭3个试验,探讨甘草酸与苦参碱不同组方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效果,并探讨最优组方对PRRSV的复制及TCID50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增殖抑制和直接杀灭试验中各组方对PRRSV均有抑制作用,以苦参碱与甘草酸按质量比为1∶4,质量浓度为0.25 mg·m L-1时效果最好,在增殖抑制和直接杀灭试验的细胞病变抑制率分别是76.95%和83.25%,其治疗指数为12.696。最优组方药物能使病毒的TCID50下降,且与药物的质量浓度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采用组织半数感染(TCID_(50))法和免疫荧光检测技术(IFA)研究Mac-145、PAM和CRL-2843-CD163细胞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在Mac-145、PAM及CRL-2843-CD163细胞中,Mac-145细胞被HN07-1病毒感染最早,病毒增殖最快,荧光信号最强,TCID_(50)最大;PAM细胞其次;CRL-2843-CD163细胞最低。HN07-1病毒均能在Mac-145、PAM和CRL-2843-CD163细胞中增殖,且其对HN07-1病毒的敏感性依次为Mac-145PAMCRL-2843-CD163。  相似文献   

8.
为了检验芪板青颗粒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效果,降低养猪场因感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带来的损失,本试验通过调整芪板青颗粒溶液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液加到Marc-145细胞中的不同顺序,分别检验芪板青颗粒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抑制、杀灭和阻断作用。结果显示:芪板青颗粒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有一定的抑制、杀灭和阻断作用,在芪板青溶液浓度为24.4~3 125.0 mg/L时,有显著的抑制和杀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作用,在浓度195.3~3 125.0 mg/L时,有显著的阻断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作用。结果表明:芪板青颗粒可用于体外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本试验为芪板青颗粒的应用提供了依据,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防治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9.
从某一疑似发生无名“高热病”猪场的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病毒RT-PCR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病毒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序列分析及对不同日龄猪感染试验的结果表明:分离毒株为变异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该病毒具有高致病性,病毒能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病变,其结构蛋白ORF2-ORF...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Nsp2蛋白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复制的影响,采用体外克隆法构建表达高致病性PRRSV TJ株和其致弱毒TJM株Nsp2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TJ Nsp2和pEGFP-TJMNsp2,含有增强式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盒,瞬时转染重组质粒到Marc-145细胞系单层,利用G418抗性筛选建立细胞系,通过PCR和RT-PCR鉴定。PRRSV感染筛选的细胞系,检测病毒TCID50。结果建立稳定表达TJ株和TJM株Nsp2基因的猴肾细胞系Marc-145-TJ Nsp2和Marc-145-TJM Nsp2;在表达PRRSV TJ株和TJM株Nsp2蛋白的Marc-145细胞上感染PRRSV病毒,在复制早期病毒时增殖速度快,即Nsp2蛋白对PRRSV复制早期有正向调控作用,并且强毒的Nsp2此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采集闵行地区规模猪场疑似PRRS阳性病料,在Marc-145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采用RT-PCR扩增PRRSV高度保守的N基因并测序。结果表明,成功分离到6株PRRSV,为研究闵行地区PRRSV流行株分子变异和致病机理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素材。  相似文献   

12.
用水煮醇沉法从中药板蓝根中提取板蓝根多糖,作为试验药物,观察其在Marc-145单层细胞上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安全浓度范围内,板蓝根多糖体外对PRRSV具有较好的阻断和抑制作用,最小阻断浓度为2.094 μg/ml,最小抑制浓度为8.375 μg/ml.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上海分离株的病毒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上海分离株(SH1)的理化特性和结构蛋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H1分离株能致Marc-145细胞典型病变,TCID50为10^5.0mL^-1。对氯仿和乙醚、酸(pH5.5以下)、碱(pH8以上)、热(水浴56℃10min以上、37℃24h以上、28℃48h以上)均敏感。病毒负染可见以具囊膜的球形为主,囊膜上有纤突,大小为60-85nm。超薄切片可见病毒存在于细胞浆中。SH1分离株的病毒培养液经差速离心和非线性蔗糖密度梯度纯化,SDS-PAGE显示病毒结构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24000,19500,16000。免疫转印可见3条结构蛋白均能被PRRSV美洲株高免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14.
新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疆发病仔猪的肺脏和淋巴结内体内分离到1株PRRSV病毒.该病毒能直接在Marc-145细胞上生长,继代培养72 h后产生细胞病变(CPE).经特异性荧光抗体和ELISA检测均为阳性,RT-PCR方法能扩增出该病毒的400 bp的特异性片段.从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学、病原的生物学特征来看,该分离株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病毒的变异株.这一结果提示PRRSV毒株变异是引起新疆地区猪场母猪、仔猪大量发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必须引起各级兽医部门和猪场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波形蛋白在介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细胞过程中的作用,利用RT-PCR方法从PRRSV非易感细胞系猪肾细胞系PK-15细胞中扩增目的基因,克隆入pET-28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猪波形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和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病毒抑制试验检测重组猪波形蛋白及多克隆抗体在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成功扩增猪波形蛋白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载体,经诱导后得到高效表达,纯化后免疫兔子产生高价血清抗体(105)。病毒阻断结果表明,猪波形蛋白及多克隆抗体均能阻断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这为以波形蛋白为基础的PRRSV受体阻断抑制剂的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GeneBank中已经发表的PRRSV毒株的ORF6基因高度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用于检测PRRSV的RT-PCR诊断方法。从感染PRRSV-QD的Marc-145细胞中提取病毒RNA,然后经RT-PCR扩增,获得预期266 bp的目的片断,而猪伪狂犬病毒(PRV)、猪细小病毒(PPV)、猪圆环病毒(PCV)细胞培养物及Marc-145细胞进行同条件检测,结果为阴性;PRRSV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eBank中已发表的PRRSV毒株序列同源性达94.4%~97.4%且应用本研究检测方法对已知基因型的10株PRRSV盲检,检出率100%。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T-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进一步应用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通过驯化建立无血清悬浮培养型Marc-145细胞系,分析驯化传代对细胞特性的影响,为大规模生产疫苗用的宿主细胞提供基础。采用缓降培养液中血清浓度的方法,连续传代培养50代,并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悬浮培养驯化,对传代和驯化过程中的P10、P20、P30、P40和P50代细胞的形态、倍增时间、生长曲线、染色体和对蓝耳病病毒敏感性等特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传代过程中Marc-145细胞均呈扁平多边形上皮样生长,P10代细胞倍增时间为34.15 h,P50代细胞倍增时间为36.16 h,P50代细胞倍增时间稍有延长但差异不显著。P10、P20、P30、P40和P50代的Marc-145细胞生长曲线均呈“S”形;P10代和P50代细胞染色体众数都集中在88~90条。接种病毒后,P10、P20、P30、P40和P50细胞TCID50间无显著差异,表明细胞传50代后,细胞特性没有发生明显变化。P50细胞进行无血清悬浮培养48 h后,细胞密度可达到4.14×106 mL-1。  相似文献   

18.
为验证猪FcγRⅡb在抗体依赖增强(ADE)作用中的功能,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血清中提取IgG并制备F(ab′)2片段,将104 TCID50的PRRSV病毒与80μg/mL的F(ab′)2片段或抗PRRSV阳性血清(中和效价1/5.9,经128倍稀释)混合,共同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和Marc-145细胞,发现亚中和滴度的阳性血清能显著增强病毒对PAM的感染,但不能增强病毒对Marc-145细胞的感染;而F(ab′)2片断不能增强病毒感染;用兔抗猪FcγRⅡb多抗孵育PAM细胞,再用上述病毒与阳性血清复合物感染PAM,结果阳性血清对病毒感染的增强作用受到明显抑制。表明猪FcγRⅡb能够介导PRRSV ADE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