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弯囊苔草和石菖蒲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漂浮栽植弯囊苔草和石菖蒲,分别研究了它们在单独种植和混合种植方式下对低,中、高3种浓度生活污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其净化效果.结果表明:2种种植方式下供试植物都能在3种浓度中正常生长,且在中、高浓度污水中的生长状况均优于低浓度中;综合各指标,2种种植方式间,石菖蒲的根数差异显著,弯囊苔草的分蘖数和最长根长均差异显著.种植20 d后,单独种植弯囊苔草对3种浓度污水中NH3-N的去除率为中浓度(86.64)>高浓度(83.95)>低浓度(70.84);对TN的去除率为高浓度(87.04)>中浓度(85.53)>低浓度(73.48);对TP的去除率为中浓度(91.77)>高浓度(81.84)>低浓度(78.22);对CODcr的去除率为高浓度(70.261>中浓度(67.74)>4g浓度(66.72).单独种植石菖蒲对NH3-N的去除率为高浓度(93.73)>中浓度(85.43)>低浓度(73.22),对TN的去除率为高浓度(93.15)>中浓度(89.27)>低浓度(88.30),对,TP的去除率为中浓度(92.08)>高浓度(91.04)>低浓度(90.42),对CODcr的去除率为高浓度(80.17)>中浓度(73.64)>低浓度(72.05).混合种植对NH,一N的去除率为中浓度(85.09)>高浓度(84.80)>低浓度(77.17);对TN的去除率高浓度(89.12)>中浓度(86.43)>低浓度(81.97),对TP去除率为中浓度(92.43)>高浓度(92.27)>低浓度(88.56),对CODcr的去除率为高浓度(73.56)>中浓度(72.69)>低浓度(69.65).综合各个指标,3种植方式下2种植物都能有效净化污水,其中对TN、CODcr的去除率以单独种植石菖蒲的去除效果最好;对TP去除率效果为混合种植的最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浮萍和金鱼藻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构建小型水培污水净化系统,以浮萍和金鱼藻2种水生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在不同水培时间下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并设置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28 d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浮萍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80.8%、92.4%、89.7%、85.3%,金鱼藻系统对生活污水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79.5%、92.1%、88.6%、86.9%,对照组中COD、NH3-N、TN、TP的最终去除率分别为71.8%、76.5%、75.4%、59.8%。[结论]浮萍和金鱼藻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良好,在水培污水净化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潘淙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245+249
根据采用污水与自来水的不同体积配比,设3个浓度处理,通过水培试验研究陌上菅在不同浓度生活污水中的生长特性及对生活污水中NH3-N、TP、CODCr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陌上菅在污水∶自来水=1∶1处理中生长最好,其生物量显著高于污水∶自来水=1∶3,略高于污水∶自来水=1∶0。在1∶3、1∶1、1∶0处理的污水中,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94.4%、98.8%、93.9%;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87.5%、93.7%、77.8%;对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73.8%、91.8%、82.1%。陌上菅对污水∶自来水=1∶1处理中NH3-N、TP、CODCr的净化效率显著高于污水∶自来水=1∶3、污水∶自来水=1∶0处理。可见,陌上菅对生活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能力,可以作为水体生态修复工程中的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4.
不同植物人工湿地净化模拟生活污水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鸢尾、吊兰、马蹄莲3种不同植物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3种植物湿地系统对模拟生活污水中COD、NH+4-N、TP去除效果均较好,其中鸢尾湿地系统对模拟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复合人工湿地对新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建设复合垂直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其对接收新农村生活污水及雨污的池塘废水的净化效果。[结果]在春、夏、秋三季,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废水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去除效果稳定。在整个运行期内,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CODCr、TP、TN、NH4+-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64.71%、64.81%、40.21%、54.26%以上,且出水平均浓度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水质标准。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二级湿地单元出水水质明显优于一级湿地单元,但第一级的处理效果高于第二级。[结论]该研究可为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几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水葫芦、美人蕉、花叶芋、剑兰和万寿菊5种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5种植物对污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水葫芦和万寿菊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人工土柱运行试验中,水葫芦对COD、BOD,、NHi—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7%、10.9%、II.5%、4.1%和15.7%;万寿菊对COD、BOD5、NH;-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2%、8.9%、9.2%、7.4%和11.7%。在种植植物的人工土柱中,选择干湿比为1:5,配水周期为2d的运行方式更经济,更符合对水污染的处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控制水体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几种湿地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水葫芦、美人蕉、花叶芋、剑兰和万寿菊5种植物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5种植物对污水都有一定的处理效果,其中水葫芦和万寿菊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人工土柱运行试验中,水葫芦对COD、BOD5、NH+4-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2.7%、10.9%、11.5%、4.1%和15.7%;万寿菊对COD、BOD5、NH+4-N、TN、TP的去除率比对照分别提高了16.2%、8.9%、9.2%、7.4%和11.7%。在种植植物的人工土柱中,选择干湿比为1∶5,配水周期为2 d的运行方式更经济,更符合对水污染的处理要求。[结论]该研究可为控制水体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军  程卫锦 《农技服务》2007,24(5):23-25
介绍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池型结构、工艺流程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9.
10.
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是运用沼气技术分散处理居民生活污水和粪便污水,具有投资小、建造简单、不占用土地、耗能少和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等特点。分析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原理、结构以及污水分流制和合流制两种工艺流程,重点介绍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用水培方法研究了弯囊苔草在不同Cu2+浓度(1、5、25mg·L-1)胁迫下的生长特性和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Cu2+浓度胁迫下,弯囊苔草正常生长,但其生长特性表现出高浓度抑制的相关性,高浓度下没有新生根。弯囊苔草叶片3种抗氧化酶活性都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再下降趋势。SOD在处理的第4d达到峰值,且活性一直显著高于对照(P<0.05),3种Cu2+浓度处理下的峰值大小顺序为5mg·L-1>25mg·L-1>1mg·L-1。POD和CAT活性在处理第7d达到峰值,POD活性峰值大小顺序为5mg·L-1>1mg·L-1>25mg·L-1;CAT活性峰值大小顺序为25mg·L-1>5mg·L-1>1mg·L-1。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都是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处理结束时的丙二醛(MDA)(r=0.9880)和可溶性糖含量(r=0.9512)与Cu2+浓度表现出正相关性。脯氨酸(Pro)含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1mg·L-1和5mg·L-1Cu2+浓度处理下脯氨酸(Pro)含量在处理第4d达到最大值,25mg·L-1高浓度处理下脯氨酸(Pro)含量在处理第7d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2.
为辽河流域河岸缓冲带生态建设和面源污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模拟法,以蛭石为基质,研究了紫花苜蓿、白三叶、黑麦草、高羊茅和早熟禾等草本植物对污水中 TN、TP 和 COD 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草本植物对 TN、TP 和 COD 等污染物均表现出较好的净化效果,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对其净化率呈下降趋势。不同草本植物,对 TN 的净化效果依次为紫花苜蓿>白三叶>高羊茅>黑麦草>早熟禾,对 TP 的净化效果依次为白三叶>高羊茅>黑麦草>紫花苜蓿>早熟禾,对 COD 的净化效果依次为高羊茅>白三叶>黑麦草>紫花苜蓿>早熟禾。第35天时,紫花苜蓿和白三叶对 TN 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分别为26.80%和24.99%;白三叶和高羊茅对 TP 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分别为66.28%和65.48%;高羊茅和白三叶对 COD 的净化效果较好,净化率分别为36.85%和34.46%。  相似文献   

13.
以异鳞苔草种子为材料,用无菌培养的方式进行快速繁殖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诱导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 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适宜幼苗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 1.0 mg/L+NAA 0.1 mg/L;最适宜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MS+NAA 0.2 mg/L。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对4种薹草植物生理生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桃  朱小楼  沈波  徐召丹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69-17472
[目的]了解4种薹草植物在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的变化情况。[方法]以条穗薹草、仲氏薹草、栗褐薹草和三穗薹草为试材,吉祥草作对照,探讨不同植物在5种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及抗寒性。[结果]随低温胁迫的加强,5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呈上升的趋势,其中粟褐薹草L%的温度最低,为-20.87℃;仲氏薹草和吉祥草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小幅度上升后迅速下降,条穗薹草和三穗薹草的则一直下降,栗褐薹草在0—15℃温度处理内下降程度没有差异;条穗薹草、仲氏薹草和栗褐薹草SOD活性逐渐升高,三穗薹草和吉祥草的则先升高后下降;栗褐薹草的POD活性上升,而仲氏苔草和三穗薹草的则下降,条穗薹草和吉祥草的POD活性无显著变化。[结论]5种植物的抗寒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栗褐薹草〉条穗薹草〉吉祥草=仲氏薹草〉三穗薹草。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涝峪苔草不同生长季节的微量元素变化,对涝峪苔草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的Mn、Zn、Fe、Cu、Mg等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样品干重在不同季节由高到低表现为,秋季>春季>冬季。季节的变化对涝峪苔草体内微量元素有着一定影响,从不同季节几种元素的含量来看,Mn的含量冬季高于春季和秋季,差异极显著(p<0.01);Zn的含量冬季高于秋季和春季,差异不显著(p>0.05);Fe的含量冬季高于春季和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Cu的含量春季高于秋季和冬季,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冬季高于秋季和春季,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模式的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生长良好的凤眼莲和水鳖作为供试材料,探讨了由凤眼莲单植、水鳖单植和凤眼莲-水鳖混植等种植模式构建的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SS、TN、TP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凤眼莲单植的湿地对污水中COD、TN的去除率最高,其次为凤眼莲-水鳖混植的湿地;而水鳖单植的湿地对污水TP的去除率最高,其次为凤眼莲-水鳖混植的湿地;凤眼莲和水鳖对污水中SS均有较好的去除效果;试验后期,因水鳖叶片的死亡,富集于植株叶片内的氮磷元素随死亡残体重新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TP、TN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7.
袁少雄  陈文音  陈章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362-13366,13368
[目的]利用浮水植物制作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方法]经过3个中试池试验,研究一种由漂浮植物凤眼莲、软性填料无纺布及PVC管围隔框组成的富营养化水体净化装置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PoolA(加入完整装置)和PoolB(加入仅有植物和围隔框而无软性填料的装置)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总氮43.28%、49.02%,氨氯54.98%、51.38%,硝氯74:78%、78.74%,总磷65.02%、56.52%,可溶磷74.82%、67.83%,化学需氧量(COD)38.63%、34,34%,5d生化需氧量(BOD,)70.42%、63.64%,两者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无显著性差异。除总氮和硝氮外,PoolA和leoolB对其他测定的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好于对照PoolC(未加任何装置)。PoolA和PoolB水体中叶绿素a的含量多在40mg/m3以下,而PoolC的则多在40~120mg/m3。,PoolA和PoolB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两个池与PoolC之间差异极显著,叶绿素a含量与水体pH值、COD和BOD;的浓度之间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结论]凤眼莲能有效抑制藻类的生长。,藻类的大量繁殖可能是造成水体pH值升高的主要因素,藻类丰富的水体不利于COD和BOD,的降解。在适时适量收获植物的情况下,装置围隔框的围隔效果良好;处理2d后,水体的色泽变得澄清,案观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8.
模拟增温效应对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生长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典型矮蒿草草甸上,按大小梯度设置温棚(由小到大依次为A、B、C、D、E)进行模拟增温效应对黑褐苔草(Carex alrofusca)的分蘖数、叶片数和高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地表温度和地温)随温室的减小而升高,其中,温室A内地表温度和地温最高,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35℃和2.13℃.温室D的分蘖数增幅最大,温室D与温室A间分蘖数变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温室A至D中黑褐苔草的分蘖数变异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P地表<0.05;P地温<0.01);叶片数的变化趋势与分蘖数基本一致;黑褐苔草平均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升高,温室A与对照间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各处理黑褐苔草高度与温度呈正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9.
对北京山区野生地被植物涝峪苔草栽培技术(繁殖方法、播种时期、分株繁殖时期、移植密度、每(栽植株数、耐践踏性及修剪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涝峪苔草能够通过播种及分株方法繁殖,播种时期以秋播为好,分株繁殖在3—8月份进行。(2)栽植密度为30cm×30cm,每(栽植株数为3株。(3)涝峪苔草不耐践踏,适于作观赏性地被植物,不适于作运动性地被植物,涝峪苔草不需要修剪,是一个适于护坡绿化的野生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