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了椰糠、东北泥炭、淮阴有机活性基质对大岩桐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淮阴有机活性基质中含有较多的速效养分,最有利于大岩桐的生长发育,其叶片数量、株高、冠径等指标均高于椰糠和东北泥炭,根系的生长发育及分布也最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对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情况及生长健壮度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为试材,用草炭土、蛭石,珍珠岩为基质原料,将其进行7种不同处理。【结果】本身富含有机质的草炭土加珍珠岩混合的基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好,是最适宜于康佳德澳百合成活的基质,成活率可达100%;草炭土次之,成活率98%;最差为蛭石,成活率30%。【结论】康佳德澳百合组培苗移栽时用草炭土和珍珠岩各50%混合做基质,组培苗成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将密闭培养的栀子组培苗移栽到不同基质中,观察其成活率和长势,以期筛选适合于栀子组培苗移栽的基质。结果显示:在珍珠岩、锯末、腐殖叶、有机土体积比为1∶1∶2∶2的基质中,栀子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最高,为80%,且幼苗叶色油绿,长势较健壮,株高、叶片数、根长、根数均优于其他的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4.
环境条件及基质对试管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不同基质对淮山组培苗移植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淮山组培苗的移植基质设置了五个处理和一个对照,将炼好苗的淮山组培苗各100株分别移植到相应的基质上,35天后观察各自的成活情况,结果发现:五个处理和一个对照中,成活率最高的是处理5,为92%,其次为处理1和处理4,均为85%,处理2最差,仅有72%;从生长势来看则处理1为最好,其次为处理4,处理2为最差;而对照组不论是成活率还是生长势都不及以上的五种处理。  相似文献   

6.
大岩桐的试管生根诱导与移栽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大岩桐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无菌苗大岩桐的分化芽为试材,用IBA浓度分别为0 mg/L、0.2 mg/L0、.4 mg/L0、.6 mg/L的1/2 MS培养基进行生根诱导比较。生根苗经过炼苗处理后,栽植于6种不同的混合基质中,比较生根苗的成活率。结果显示:当IBA浓度为0.4 mg/L时,大岩桐的生根率达100%,且根系健康粗壮;混合基质按腐质土∶椰糠∶珍珠岩=1∶1∶2进行配比,生根苗有98%的成活率,移栽苗的生长状况最好,是大岩桐试管苗移栽的合适基质。  相似文献   

7.
不同基质配比对马铃薯组培苗移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马铃薯生根质量以及土壤的成分(珍珠岩和山土的比例)对移栽效果的影响.以1/2MS+NAA0.4 mg·L-1为生根培养基诱导3个马铃薯品种Bora、Guj、Winter生根,生根后移栽到珍珠岩与山土比例为0:1、1.1、1:2、1:3的基质中进行培养.结果表明,3个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马铃薯移栽前的生根质量对移栽后的成活率、地上部分生长、微型薯形成有直接的影响;在珍珠岩与山土比例为1:2的基质中各品种成活率最高,生长最好,微型薯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以"神马"菊花组培苗为试材,蛭石、珍珠岩、草炭土以不同的比例配成7种栽培基质,分别为蛭石、珍珠岩、草炭土、蛭石∶珍珠岩=1∶1、蛭石∶草炭土=1∶1、珍珠岩∶草炭土=1∶1、蛭石∶珍珠岩∶草炭土=1∶1∶1,通过对"神马"菊花组培苗移栽成活率、株高、长势、叶片颜色的统计分析,筛选出适合"神马"菊花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基质配比为草炭土∶珍珠岩∶蛭石=1∶1∶1。  相似文献   

9.
对在河沙、蛭石、海绵和琼脂4种不同生根基质上生根的菜用大黄组培苗进行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观察研究,发现不同基质对不定芽生根及生根植株移栽成活率有很大影响,同时组培苗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也有显著性差异。其中,以河沙为生根基质获得的植株较小,根系活力、干湿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获得的小植株移栽成活率也最高,成活率达79.4%;在琼脂和海绵上栽培的植株较大,根系活力、干湿重比、叶片叶绿素含量较低,成活率也较低(琼脂仅25.9%)。成活率与叶绿素含量、干湿重比、根系活力呈正相关,与苗高增量、平均根长、平均根数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对非洲菊新品种\"明卉傲阳\"组培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方法]以\"明卉傲阳\"为供试材料,选用泥炭土、蛭石、菇渣、珍珠岩和黄土为育苗基质,研究10种不同基质配比对非洲菊组培苗生长和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当基质配比为泥炭土∶珍珠岩∶黄土=2∶1∶1时,基质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且非洲菊组培苗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根数、根长、成活率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结论]泥炭土∶珍珠岩∶黄土=2∶1∶1为非洲菊新品种\"明卉傲阳\"最佳育苗基质配方。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适宜海南省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和生长的栽培基质,为文心兰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文心兰切花品种南茜(Oncidium Gower ramsey)组培苗为试材,探讨椰纤、椰糠、树皮、河沙、泥炭、珍珠岩、椰糠∶泥炭∶河沙(2∶2∶1)及水苔对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适合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的基质.[结果]文心兰组培苗在椰糠∶泥炭∶河沙(2∶2∶1)、泥炭、水苔及椰纤中移栽成活率较高,分别为93.0%、93.0%、92.0%和90.9%,四者的移栽成活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文心兰组培苗在椰糠∶泥炭∶河沙(2∶2∶1)及椰纤基质中生长发育最好,其叶长、叶宽、叶片SPAD及假球茎的长、高、厚、平均假球茎数等综合生长指标最优.[结论]椰纤栽培基质来源方便,使用前处理省时,成本低,移栽人工效率高,易于苗期管理和大田移栽缓苗,适合在海南省文心兰产业化育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薄壳山核桃硬枝扦插成活率,利用5种配比(基质1,泥炭;基质2,蛭石;基质3,泥炭:蛭石:珍珠岩=3:4:3;基质4,泥炭:蛭石:珍珠岩=3:5:2;基质5,泥炭:蛭石:珍珠岩=2:3:5)的薄壳山核桃基质探究其对薄壳山核桃2年生硬枝扦插成活率和扦插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显示:(1)5种配比的山核桃基质中,成活率最好的是基质5,成活率达到88.9%,成活率最差的是基质1,只有63.3%,碱解氮与扦插苗成活率相关性最高。(2)5组美国山核桃扦插苗叶绿素含量最高的是基质1,到达5.0 mg·g-1,最差的是基质2,为3.26 mg·g-1,叶绿素与碱解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3)5组扦插苗的净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升高而升高,最后趋于稳定,光抑制现象不明显;各组扦插苗最大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相比于6月份,9月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有明显下降,蒸腾速率有所提高。研究认为,基质5为薄壳山核桃最适硬枝扦插基质,薄壳山核桃扦插苗生长过程中要注意土壤的透气性和氮肥的施用,薄壳山核桃扦插苗光合作用有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下的麻栎扦插成活率和内含物含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麻栎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插穗材料和处理方法对扦插成活率和内源激素等内含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麻栎枝条扦插具有明显的部位效应,插条中部的扦插成活率最高,而梢部成活率最低。在硬枝扦插试验中,以1年生的苗木萌条作为插穗,其效果明显好于大树伐桩萌条,且经过200 mg.L-1的ABT-1号生根粉处理2 h的扦插成活率高达40%。在嫩枝扦插试验中,大树伐桩萌条的扦插效果普遍较差,而苗木萌条扦插效果较好;在3个时期的扦插试验中,6月份的效果最好,且经过200 mg.L-1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2 h的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56.7%。麻栎扦插成活率与内源激素iPA、IAA、ZR及GA浓度呈正相关,与ABA浓度呈负相关。插穗中的ABA浓度明显高于其他种类激素,这可能是导致麻栎扦插生根困难的重要原因。还讨论了麻栎扦插成活率与C、N、P以及多酚氧化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不同嫁接技术对含笑高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黄兰为砧木,含笑为接穗,研究不同的嫁接技术对含笑高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留3~5侧枝剪砧法嫁接成活率高达93%、侧枝切接法嫁接成活率达92%.采用留3~5侧枝剪砧法及切接法对含笑进行高枝嫁接,成活率最高,嫁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分和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覆盖措施在干旱陡坡造林中对土壤水分蒸发量、土壤含水量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并筛选出效果最佳的覆盖措施,在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布设试验,分析了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3种覆盖措施对土壤蒸发量、含水量、密度和孔隙度及当年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初期连续蒸发20d后,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栽植穴土壤累积水分蒸发量分别比对照减少11.50、5.64、20.96mm。不同覆盖处理的栽植穴土壤含水量,4—6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6—8月增加量:土中覆草>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对照;8—10月减少量:对照>地表覆草>地表覆膜>土中覆草。生长季结束后,对照、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土壤密度分别减少了0.79%、1.59%、3.17%、9.26%,总孔隙度分别增加了0.04%、0.31%、1.57%、3.58%。地表覆膜、地表覆草、土中覆草处理的苗高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3.52、4.11、4.44倍;当年新枝生长量分别是对照的1.50、1.65、1.90倍;当年造林成活率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0.3%、6.8%、12.9%。可见在晋西黄土区干旱陡坡造林中,土中覆草是一种更有效的覆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激素和育苗基质对苗木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激素种类、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方式和育苗基质对苗木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运用IBA和NAA可以显著提高苗木扦插成活率,两者的应用效果均优于市售生根粉,且IBA的效果比NAA好:IBA和NAA的使用浓度以50~100 mg/L为宜,处理时间IBA为4~8 h、NAA为1~4 h;以泥沾方式沾取激素以及采用泥炭土与蛭石的比例为1:1的混合基质更有利于插条的成活.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饵料对舟山牙鲆仔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生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投喂15日龄牙鲆仔鱼,经30d培育,测定其生长、白化率、变态率和存活率。结果表明:野生桡足类和人工配合饲料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牛长率、变态率和存活率均最高,白化率最低;营养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较高,白化率较低;未强化试验组的牙鲆仔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最低,白化率最高。据此可认为: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是牙鲆仔鱼的优质活饵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萘乙酸(NAA)和吲哚丁酸(IBA)对月季扦插成活效果的影响,为月季规模化扦插育苗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速蘸法(2~3 s),以不同浓度的NAA、IBA及NAA和IBA等量混合液处理月季品种“卡罗拉”插穗,统计其成活率、平均生根条数、原叶保留率,比较其根系及植株生长情况,分析不同组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月季扦插成活的效应.[结果]不同浓度的NAA、IBA及等量NAA和IBA混合液对月季扦插效果影响不同,均以250 mg/L处理的成活率最高.当NAA浓度为250 mg/L时,月季扦插成活率达83.33%,根系发达,根短粗,植株生长最好;当IBA浓度为250 mg/L时,成活率为93.33%,植株长势最好,根系发达,根细而长,须根多;当等量NAA和IBA混合配制成250 mg/L时,月季扦插成活率均高于单独使用NAA、IBA的成活率,达95.33%,植株健壮,根系发达且须根多.[结论]使用适宜浓度的IBA和NAA处理月季插穗,有利于提高月季扦插成活率.在生产上,以浓度为250 mg/L的等量NAA和IBA混合液速蘸月季插穗2~3 s,可以明显提高月季扦插成活率,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rmorata)幼鱼在3种不同放养密度下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进行了对比试验.培育60 d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密度为每667 m~2水体放养30 000尾比放养10 000尾或50000尾更为合适,幼鱼成活率分别为91.3%、88.9%和85.7%.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几种生态因子对成体偏顶蛤Modiolus modiolus存活的影响,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室内控制条件下进行了海水盐度、温度、p H、干露和淡水浸泡对体质量为(108.8±18.9)g的偏顶蛤存活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偏顶蛤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较广,其生存盐度范围为20~45,适宜盐度为25~35;其适宜温度范围为5~23℃,27℃可能是其高温耐受能力上限;其生存p H范围为4~10,适宜p H为6~9;干露和淡水浸泡对偏顶蛤存活有显著影响(P0.05);在空气湿度为85%~90%的条件下,其存活率与干露时长和高温均呈负相关,15℃组和20℃组偏顶蛤开始死亡的时间均为48 h,25℃组在36 h开始出现死亡;淡水浸泡过程中投饵将显著增加偏顶蛤的死亡率,偏顶蛤100%存活的时长为24 h。本研究结果可为确定偏顶蛤最佳储运时间和耐淡水浸泡能力,以及偏顶蛤的增养殖及其种质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