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日本甜柿引进以来,适应性较强,在济南表现良好,“富有”、“次郎”成为甜柿主栽品种。文章从甜柿的育苗、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栽培管理方面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日本甜柿引种表现及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甜柿风味独特,其果肉甜脆爽口.纤维少,营养价值高,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消费的主要水果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临猗县七级镇山东庄村邢永刚2000年秋引进日本完全甜柿次郎、富有、阳丰,栽植0.4hm^2,由于采用综合丰产栽培措施,精心管理,比当地其他同期栽植的日本甜柿园提前结果,提早进入盛果期,获得较高收益。2005年,我们对该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进行调查,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樊庆忠 《果农之友》2009,(6):18-18,35
次郎甜柿营养价值高于苹果、梨、葡萄等,而且含有锌、铁、硒等微量元素,且好栽易管。为了改变菏泽柿子品种以涩柿为主销售困难,经济效益较低局面,菏泽市近几年开始少量种植次郎甜柿,在菏泽市次郎甜柿表现自然脱涩好,果大耐贮运,货架期长的优点。但在栽培上许多次郎柿园存在落花落果严重,产量低效益差问题,打击了果农种植的积极性,如东明县陆圈镇王官屯村次郎甜柿园,10年生甜柿开花时坐果128个/株,成熟时仅6个/株;  相似文献   

4.
‘次郎’甜柿在树上自然脱涩,品质优,栽培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收益早,用工少,效益高;通过多年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次郎’甜柿生产管理技术,以提高‘次郎’甜柿的栽培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日本甜柿阳丰在陕西户县的栽培表现阳丰原产日本,是富有与次郎杂交育成的完全甜柿品种,1999年引入国家柿种质资源圃(陕西眉县),2005年通过陕西省林木审定委员会认定,2006年陕西户县余下镇吴家堡村引种80余亩,2007年开花40%,2008年开始大量挂果,目前栽植面积300余亩,亩产一般2 500~3 000 kg,最高4 000 kg,地头批发价1.5~2元。现就阳丰生长特征特性简要作以介绍:  相似文献   

6.
1997年引入次郎等7个日本甜柿品种,经系统观察比较,筛选出适宜本地区栽培的2个甜柿品种——次郎和伊豆,表现出与原品种相一致的综合适应性和早熟丰产性。甜柿花期喷布赤霉素和主干环剥均可提高坐果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甜柿产量仅占柿总产量的2%.200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从台湾引进"次郎"甜柿品种,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表现适应性强、病虫害少、收益早、用工少,效益高,已在仙游县台湾农民创业园推广近0.2万hm2.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一套次郎甜柿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嫁接苗种植后第2年株产2 kg,3年生株产8kg,4年生株产13 kg,5年生株产25 kg,6年后进入丰产期,株产30 kg以上,产地批发价达16元/kg.  相似文献   

8.
富有甜柿是自然脱涩的优良甜柿品种,东平县于2000年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经栽培观察,表现结果早、成熟期早、丰产性强、品质优,适宜青石山区栽植.定植后第3年结果,第3-7年每667 m2产量为400 kg、1 480 kg、2 207 kg、3 010 kg和3 708 kg.现将其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砧木对甜柿光合效能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油柿、栽培柿、野柿和君迁子作砧木嫁接旱生富有及次郎甜柿,研究表明,君迁子砧旱生富有甜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及反应生理指标的水溶性糖、还原性糖含量较高,光合产物输出率和植株生长量则较低,叶片中P,B、Mn、Ca、Mg有积累趋势;而次郎4种砧木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除君迁子旱生富有组合不亲和外,其他砧穗组合亲和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1994~ 2 0 0 0年在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甜柿试验园 (运城 )对阳丰、前川次郎和富有 3个品种进行了观察。当地年均降水量 5 43 .1mm ,年平均气温 1 3 .6℃ ,无霜期 2 0 7.8天。试验地为粘壤土 ,肥力中等。试验树 1 995年定植 ,均为嫁接苗 ,砧木为君迁子 ,1 997年开始结果。成熟期评价果实的外观品质 ,统计产量 ,1 999年 1 0月 2 6日取 3个品种的果实样品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了营养成分含量。1 果实发育期和单株产量富有果实发育期 1 70天左右 ,阳丰和前川次郎约1 5 0天。 3个品种均为完全甜柿 ,可在树上自然脱…  相似文献   

11.
次郎是从日本引进的一个甜柿新品种,其主要特点是无涩味,果个大,色泽橙黄,口感脆甜,耐贮运,畅销国内外市场。是一个有发展前景的特色树种。我镇自1993年引进以次郎系列为代表的甜柿品种,目前已发展到30hm2。现将其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建园1.1园址选择日本甜柿建园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有充足水浇条件的地块栽植,不宜在旱薄贫水地域栽植;否则产量低,质量差,生理落果严重,效益低下。1.2品种选择栽植日本甜柿宜选择大果次郎系列、无籽无核品种、自花授粉坐果率高、在年积温2200℃自然脱涩的品种。实践中,“富有”在多数年份不能…  相似文献   

12.
在青石山地引种试栽新次郎甜柿,栽后第3年结果,第4~7年每666.7m2产量分别达1481、2207、3009和3706kg;果实9月下旬成熟,品质极上.主要栽培措施:深挖定植沟,掺肥改土;壮苗精栽;增施有机肥,适时追肥;加强花果管理;采用主干疏层形整枝,合理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等.  相似文献   

13.
甜柿新品种“夕红”1970年,农水省果树试验场安芸津支场,用中生完全甜柿的松本早生富有品种与果个大、糖度高、中晚生的F-2(次郎×晚御所)杂交培育而成。以柿农林8号登录,1997年8月命名为“夕红”。该品种为完全甜柿。果实扁平,比富有稍小,平均单果重...  相似文献   

14.
日本甜柿(如次郎、西村早生、富有等)果实颜色鲜艳,肉质细腻、味甜多汁,深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前景广阔.日本甜柿生长快、早果丰产、投资少、见效快,密植园(667平方米栽222株)定植后第2年挂果,第3年就有一定产量,第4~5年进入盛果期,667平方米产量在3000千克以上.  相似文献   

15.
甜柿品种在甘肃省天水地区的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 年引进甜柿品种7个,在甘肃省天水地区对其物候期、生长量和产量、抗寒性、果实品质等方面进行了连续7 a的观察和对比试验,得出富有、次郎、禅寺丸、西村早生、阳丰这5个品种在幼龄阶段,生长正常,抗旱、寒能力强,在天水市原柿树主产区的范围内可以栽培,新秋、兴津等2个品种不宜在天水发展或限制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仙游县种柿历史悠久,但品种多为涩柿,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常出现“量多果贱”现象,经济效益低下。2001年11月,从我国台湾地区引进了“台湾摩天岭甜柿”(以下简称台湾甜柿)4 000株,在仙游县社硎乡综合农场试种。该品种系台湾地区农业专家从日本引进次郎甜柿进行品种改良而成,除保持次郎的优良种性外,还克服了次郎易裂果的弊病,且果实大于次郎,最大果重超过500 g,成熟期比次郎早10~15天。在仙游县试种表现为早果性强,极丰产,无明显大小年,抗旱等优良特性。栽种后第二年试产,株产2~3 kg,3年投产,株产8~10kg,5年进入盛产,株产20~25 kg。1…  相似文献   

17.
‘川甜柿1号’系从日本引进品种‘次郎’优选单株培育出的优质大果型甜柿新品种.在四川盆地多点栽培表现良好。该品种树体长势较旺盛.与君迁子嫁接亲和力强,单性结实能力强,丰产,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山地和丘陵种植的优良树种,200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柿树栽培品种多为涩柿,甜柿因需要的温热条件较高,仅在陇南等地有商业栽培。20世纪末,天水市清水县曾进行甜柿引种观察试验,但幼树枝条、花芽极易受冻,栽培时必须采取防冻措施。为进一步明确天水地区发展甜柿栽培的可行性,2003年春季,我们从河南省引进富有、次郎、禅寺丸3个甜柿品种,在气温较高的天水市麦积区伯阳乡进行引种栽培试验,经5年观察,3个品种在当地生长结果良好,无冻害发生,果实能自然完全脱涩。初步认为,在天水市麦积区及以南的地区可适当推广甜柿栽培。  相似文献   

19.
甜柿在树上能脱涩,摘下就可食,经济价值高。在世界上栽培不多,主要分布于日本。富有柿是当前的主栽品种,但近几年来在日本栽培面积略有减少,而西村早生等早熟品种有所发展。我国甜柿栽培正在兴起,仍应以发展富有、次郎两个品种为宜。温量指数(一年中大于5℃月份的温度减去5℃,各月所得值之和)在100~150的地区可作为经济栽培的地域,100以下的地区栽培可能脱涩不完全,150以上的地区栽培果肉粗硬。区别品种的方法,在结果前以叶姿为据,结果后以果形区别。  相似文献   

20.
1 引进优良品种 目前日本甜柿品种比较好的有“次郎”系列和“阳丰”等。“次郎”系列中又以“前川次郎”优于“次郎”。“次郎”系列适应性较好,产量和品质比较稳定,是目前比较可靠的甜柿品种之一,引种较易成功。“阳丰”是以“次郎”和“骏河”为亲本杂交选育的后代,结合了两个亲本的优点,是目前比较看好的优良品种。“禅寺丸”主要是作为中间砧品种和授粉品种,“伊豆”和“晚御”等品质很好,但产量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