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融监管不力被认为是导致本轮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美国在危机后出台了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本文在对是国金融监管法案出台的省置和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善我国全融监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界开始反思金融监管体制的弊端,加强基于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维护金融稳定成为今后改革的方向。以2009年初美联储进行压力测试的美国18家大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风险波动率和系统性风险予以度量。实证研究表明,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起,美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从低谷走向高峰,至今虽有所缓释,但仍高于危机前的水平。因此,金融监管目标框架应该是:以控制系统性风险为中心,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保持微观审慎监管,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发生后,一些发达国家准备或正在改进其金融监管以防止危机对经济的进一步拖累.这些改进主要体现在组建超级监管机构、加强监管合作和重新重视规则监管,其实质是通过监管的改进来避免监管套利、监管本位主义和监管宽容.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改进是其对本国金融监管的深刺总结.对我国有着多重启示.不仅使我国认清了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不成熟一面,而且对我国的监管制度移植与本土化、监管分权和高度合作、以及规则监管在我国的实施都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宏观审慎监管应视所有金融机构为一有机整体。银行业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的核心是构建一个以宏观审慎监管为基点的银行业监管制度。在这一制度下,实行专业化监管和统一监管相结合。宏观审慎监管制度的设计需要运用系统科学方法从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两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5.
实践中金融监管法的体系结构越来越碎片化,进而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出现法律失灵。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梳理金融监管法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指出金融监管法陷入了“监管——危机——再监管”的治乱循环,其使命在于突破自身的局限。为了走出这一困境,因应部门法哲学化的趋势,针对金融监管法目前存在的研究不足,法哲学化将成为金融法领域新的理论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美国财政部于2008年3月推出了近80年来最广泛的金融监管改革计划,该计划引起了美国金融界各方的普遍关注和争议,正式实施该计划尚需时日,但一旦实施必将对美国金融监管和银行业运行产生深远的影响.次贷危机是促使推出金融监管改革计划的直接原因,也促使美国监管当局反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放松金融管制的实践和美国监管体系中存在的弊端.改革计划并非要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而是对伴随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实施更加有效的监管,促进多元化监管体系的有效衔接,建立一个更加灵活、更有效率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外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压力测试的研究已较为系统,全球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压力测试对于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作用。为加强银行的宏观审慎监管,增强金融稳健性,美国和欧盟相继开展了银行体系的压力测试工作,在压力测试范围、压力情景设置、测试方法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比我国商业银行体系压力测试情况,我国应从加强应用研究、完善银行体系宏观审慎监管数据库、提高压力测试效率和透明度、强化测试结果应用等方面改进压力测试工作。  相似文献   

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本轮金融危机是因美国金融衍生产品泛滥和金融监管缺位造成的。危机对我国的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我国坚持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确保了我国经济保持快速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9.
金融自由化中的金融监管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监管与自由化及其多边纪律的关系问题,二者有冲突的一面,但审慎监管措施不受CATS自由化条款的羁绊;WTO有关规则蕴涵着审慎措施标准,依此标准对政策进行分析有助于在实践中对审慎措施进行把握。  相似文献   

10.
原有的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指标体系对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均考虑不足,缺乏动态化的考虑,没有考虑经济资本的作用和逆周期管理的要求。通过引入经济资本约束和宏观审慎理念,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线性规划模型进行了改进。经过改进的管理模型适应了动态化的资本管理,使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能够满足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协调的新要求,在宏观审慎框架下实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对主要发达国家实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措施基础上,通过分析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得出量化宽松政策将会降低新兴经济体债券收益率、促使新兴经济体货币升值、加大新兴经济体流动性过剩压力、加大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压力等结论,认为这些不利影响必然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稳定。因此,我国应提高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监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中国可能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赵晨 《陕西农业科学》2011,57(4):170-171
信奉自由经济主义的美国由于对金融行业监管的过渡放松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滥用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并对全球金融产生了巨大影响,引起了学界对金融监管模式、体制等的多层面广泛研讨的热潮。笔者从分析美国在金融危机后监管方面的改革措施入手,联系我国实际,提出未来金融风险监管方面合理的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按照“制度-行为-绩效”范式构建商业银行多元化分析框架,采用中国上市银行2003~2013年的面板数据,就制度变迁、多元化行为与商业银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以利率市场化为主要特征的金融制度变迁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行为,利率市场化改革促使商业银行向多元化发展转型;在制度变迁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与多元化的交互作用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商业银行的多元化行为,从而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绩效。对此,金融监管部门在推动宏观金融调控从以数量为主向以价格为主转变的过程中,应注重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协调推进,对金融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允许商业银行适度开展多元化经营,而商业银行也应根据资本水平和业务实际,审慎选择多元化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不仅席卷了美国,而且波及全球。在危机冲击下,发达经济体身陷衰退,世界经济举步维艰。而产生金融危机的这些原因与美国式公司治理机制的缺陷密不可分。笔者通过对公司治理现有模式潜在隐忧的分析,进而提出我国企业在抗击金融危机过程中,应注重公司治理。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7日,俄罗斯开始实施反经济制裁措施,作为欧美对其实施经济制裁的反击,其措施之一就是实施部分农产品进口禁令。此次农产品进口禁令给欧盟奶制品市场带来了巨大危机。2013年欧盟新一轮共同农业政策(CAP)改革中强化了市场危机应对政策在构筑农产品市场"安全网"方面的作用,本文就欧盟应对此次市场危机所采取的具体政策内容、实施范围和细则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欧盟在CAP基础上快速启动临时特殊支持措施以应对禁令导致的市场危机,针对奶制品市场方面调整了私人存储计划、公共干预措施和"一揽子"计划等,政策调整的经济效果显著。欧盟重视农产品市场危机防范和应对,针对不同农产品特性而细化危机应对政策,政策实施设立有效期限,并根据市场反应及时调整相应政策等做法,对调整中国农产品市场危机应对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危机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具有产权公有性、使用共享性、价值凸显性、推广局限性和暴露季节性等特征,易滋生搭便车行为,引起品牌株连效应。同时由于运营过程中,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监管不力,加上消费者的预期与实际不符,可能造成品牌危机。应对其品牌危机开展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全程管理,防范和及时应对危机。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美国的次贷危机凸现了金融控股公司在抵御金融危机中的作用.但金融控股公司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也导致了对其风险防范的艰巨性.而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是风险防范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非常有必要立足我国目前金融监管实际,借鉴国际金融监管经验,建立和健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经济体普遍出现严重金融危机,经济发展也处于明显不景气状态。随之,我国对西方国家的出口增长也有比较大的回落,严重影响我国外向型工业的发展,东南沿海开放地区已经受到明显影响,这也是我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下滑的部分原因所在。如何看待这次世界性经济危机,我国如何应对这次危机,都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从宏观上改变并加速了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更从微观上改变了企业运作的市场环境. 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发达国家仍在争论如何面对衰退,各国央行连续减息并相继推出金额庞大的救市方案,另一方面中国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已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此次金融危机对企业带来的影响变化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全球供需关系发生变化,二是法规完善与政府监管的变化,三是金融危机带来中国与外资企业相对竞争位置的变化,四是消费者态度与可能的信念转变.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应对中,日本政府一改以前的作风.把经济救助对象转向弱势群体、中小企业和地方政府,制定并执行了拯救日本经济和社会的"综合政策应对三部曲"援助计划.在这些应急性政策措施实施后,日本政府又制订了当前、中期和长期经济规划,以此次危机治理为契机,全面进行国内经济结构改革,走低碳和环保的发展道路,以继续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