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态文明的建设主要是为了缓解人类与自然的紧张关系,应该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关乎我们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的未来.林业生态文明是众多组成部分中的重点关注内容,也应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做好带头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力于科技手段来推动林业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本文对林业生态文明和科技创新的基本内涵以及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深入分析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科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指出:在原始社会,科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极小,远远没有超出自然的恢复能力,但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在加深。在农业社会,青铜器、铁器、陶器和文字等科技成就的出现使人类增加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自然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开始被破坏;另外,冶金术的发明使人类开始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这些必然影响农业社会的发展。在工业社会,3次工业革命均以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为代价,尤其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更是在广度和深度上加深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认为科技发展本身意味着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加速了资源的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科技及其发展是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从科技的本体论基础、认识论基础和方法论基础3个方面论证了科技是生态危机根源。在此基础上,认为应该从科技角度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改变传统的科技观,即扬弃传统科学所遵循的方法论意义上的简单性原则,代之以整体性原则;改变传统技术,即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采用多样化技术,使之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改变社会条件,即从环境保护的实践和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对传统技术创新的社会条件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有效地推进农林高校以科技服务助推"三农"发展的进程,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对农林科技服务的要求入手,结合国家高等教育"2011"计划实施方案,对农林高校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抓手服务"三农"工作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农林高校要紧紧抓住机遇,建立协同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浙江农林大学要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快研究中心建设进程,有效探索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农林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该文阐述了科技创新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意义以及两者的关系,同时分析了当前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说意义深远,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文明的题中之义,是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但要把这一文明理念真正付诸实践,则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在思想观念、生产方式、社会力量、政策制度等方面进行变革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土地整治是保障发展、保护耕地、统筹城乡土地配置、推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础性措施,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文明"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以夏津县为例,分析夏津县土地整治现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探索夏津县在生态型土地整治模式中的思路及方法,寻求适合夏津土地整治开展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意义非常重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之后,人类的生活必然要求生态文明,是顺应文明转型的要求。这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升。正确地理解把握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意义和现实要求,对于我们全面贯彻生态文明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具有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全面的教育意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措施,也是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在现代教育领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科学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达成更全面的教育培养目标,提高教育功效,促进教育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将"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突出表明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我们党对我国多年来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成果的总结,更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系认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特征。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上,以及科学和人文的相互融合上。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性则包括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人们价值理念的更新,实现生态文明的方法创新等。生态文明是在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创新性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赵建琪 《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634-8635,8638
通过对西宁地区林业科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围绕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的总要求,从推进全市林业跨越式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今后林业科技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生态文明理念的发展过程、内涵的阐述,指出生态文明所强调的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协同进化,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和前提,有着重要意义;并对四川省可持续发展具有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作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搞好环境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意义非常重大,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人类社会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之后,人类的生活必然要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4.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甘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现实需要。甘肃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紧扣国家的大战略、立足自身生态的脆弱性、采取有效措施,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全省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分析了我国农业的特殊性,说明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责任感;指出了阻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强调了生态农业建设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论述了建设生态农业的必然性;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林下经济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利用森林资源和林地空间资源发展的林下复合经济。发展林下经济能有效地提高林业生产力,促进资源增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化进步,加强林区和谐稳定,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下经济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要求,使人与自然更好地达到和谐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国发展林下经济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7.
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其馆舍、空间、人等物理生态要素,与氛围、需求、管理制度等人文生态要素共同影响图书馆生态系统的运行和发展。本文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图书馆建设,使各个要素相互作用又保持动态平衡,在传承和创新中,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有机融合,保证图书馆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推动有机农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十七大报告中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也为有机农业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发展有机农业,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加以推动和引导。文章阐述了有机农业与生态文明在自然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三方面的辩证统一,指出了应从七个方面重点突破,促进有机农业走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包括加强认证认可监管体系建设,推进有机农业模式的研究与突破,加快形成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产品消费模式,提高有机农民生态文明水平,制定促进有机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良性互动的经济激励政策,以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为突破口推动有机农业和加强对有机农业节能减排增加土壤碳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有机农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自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十八届三中全会又相继提出了要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化。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生态发展对我国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然途径。目前我国农村在生态发展方面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思想、经济、法律等多角度出发对农村人民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农村生态观,为建设美丽中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本质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经济、社会的全面"绿色转型",涉及到人类的观念、制度、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高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负有特殊使命。高校应制定清晰准确的生态化发展战略,从管理、教学、科研等高校的基础任务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逐步展开。高校在实现自身生态化的前提下,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