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湖北植保》2009,(5):49-50
除草剂混用,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两种除草剂的除草范围应有所不同。 第二,速效的药剂应与迟效的药剂相混合,长效的药剂应与短效的药剂相混合。 第三,在土壤中扩散性、移动性大的药剂应与扩散性、移动性小的药剂相混合。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原菌抗药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植物病原菌对杀菌剂的抗药性是由遗传基因控制的,抗药基因位于细胞质遗传因子或细胞核染色体基因上,细菌对许多药剂如铜制剂、链霉素等的抗药性和真菌对少数药剂如甲氧丙烯酸酯类药剂的抗性属于前一种情况,而真菌对大多数药剂的抗性则属于后一种情况。核基因控制的抗药性又可分为主效基因(major-gene)抗性和微效多基因(poly-gene)抗性,分别使病菌对药剂的抗性表现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药剂、春日霉素、羧基酰胺类药剂、苯酰胺类药剂、芳烃类药剂、二甲酰亚胺类药剂等的抗性通常为主效基因控制;使病菌表现微效多基因抗性的杀菌剂主要有多果定、羟基嘧啶类药剂、甾醇合成抑制剂(SBIs)等  相似文献   

3.
防治芒果炭疽病药剂筛选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防治芒果炭疽病药剂的筛选方法进行了改进 ,建立了芒果炭疽病药剂筛选叶片测定法。此法与果实采后药剂处理法以及抑菌圈法相比较 ,证明该方法具有准确可靠、简便、取材容易、不受季节限制的优点 ,适于大规模药剂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4.
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比较拜耳药剂与常规药剂在防治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螟虫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拜耳药剂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常规药剂,在科学合理用药的前提下,能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有效药剂,揭示化学防治的主要特征,采用单一药剂、单一药剂+助剂、混合药剂及触杀型+内吸型药剂4种药剂处理方式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环嗪酮可溶液剂7 500mL/hm~2、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6 000mL/hm~2+有机硅300g/hm~2、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mL/hm~2+20%草铵膦水剂8 740mL/hm~2、41%草甘膦异丙铵盐水剂6 000mL/hm~2+20%草铵膦水剂8 740mL/hm~2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效显著。施药35d后,株防效均达到100.00%,地上部分鲜重防效分别达到80.2%、90.4%、83.0%和88.9%。除25%环嗪酮可溶液剂致植株根腐效果不佳外,其余3种药剂组合地下部分鲜重防效均达到70%以上,可作为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的典型药剂进行推广。组合药剂喷施方式表明,内吸型和触杀型药剂喷施顺序不同,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以单一药剂最大剂量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效果显示,喷施大剂量单一药剂不一定能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种子处理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达到从种子源头控制病害流行危害的目的,本文通过应用药剂消毒、干热处理、干热处理结合药剂消毒、温汤浸种、温汤浸种结合药剂消毒等5种方法,对感染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种子进行种子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干热处理结合药剂消毒最好,相对防效为100%,增产12.36%,其次是干热处理,防效为93.46%,增产11.33%;温汤浸种结合药剂消毒,防效为80.47%,增产11.00%;药剂消毒,防效为73.93%,增产9.27%;温汤浸种,防效为58.2%,增产7.21%。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开展小麦全程解决方案试验研究,验证参试药剂对小麦纹枯病、小麦茎基腐病、小麦蚜虫、麦田杂草等防效优异,明显优于当地常规药剂,增产效果显著,远高于常规对照药剂,每667m2纯收益较空白对照区增加514.5元,是农药减量控害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8.
王君 《湖北植保》2003,(4):27-27
药剂浸种是种子消毒处理中最常用的技术 ,方法简便 ,节省农药 ,效果明显。但部分农户由于操作方法不当 ,技术效果甚微 ,药害现象也时有发生。针对此 ,我们提出生产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注意选择药剂的剂型药剂浸种用的是药剂的稀释液 ,所用药剂一定要溶于水。目前溶于水的药剂加工剂型有可湿性粉剂、水剂、乳剂和悬胶剂。不能用粉剂浸种 ,因为粉剂不溶于水 ,药粉浮于水面或下沉 ,种子粘药不匀 ,达不到浸种灭菌效果。2 准确配制药液浸种所用的药剂浓度不是根据种子重量计算的 ,一般是按照药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计算。浸种的药剂浓度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研究出对重茬地山药线虫病防治效果好的药剂.[方法]以选育的'大和长芋'为试材,用不同药剂处理山药种薯和喷沟施用,以不用药剂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药剂处理对重茬地山药的出苗和生长情况、地下块茎形态指标、产量及线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结果]不同药剂处理对重茬地山药的出苗、生长及周围其他生物未见明显异常影响.对山药...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现状及化学防治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就草地贪夜蛾抗药性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如何进行化学防治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针对国内外草地贪夜蛾发生的现状,从抗药性程度及交互抗性、种群遗传、抗药性机制以及化学防治的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化学防治要尽量做到药剂品种、时间和空间的配合;掌握好药剂防治的两个窗口期,一是害虫本身敏感的窗口期即从孵化到3龄初,二是孵化后到钻蛀前;分阶段选择适宜药剂类型用于化学防治。除了考虑杀虫剂作用机制类别外,作用方式也要考虑。卵高峰期施用具有触杀活性的药剂配合具有杀卵活性的药剂添加具有渗透功能的助剂,孵化高峰期施用触杀药剂配合胃毒药剂,后期大龄幼虫可以考虑胃毒药剂为主的化学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春梅  曹毅 《昆虫天敌》2000,22(3):123-127
小菜蛾已成为目前“化学杀虫剂防治困难”的典型害虫之一。面对此困境,利用丰富的小菜蛾天敌资源并取得持续的控制作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小菜蛾寄生性天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来自5个地区的田间小菜蛾种群对8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5个地区小菜蛾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均产生了中等水平以上的抗性,江苏无锡和广东增城种群的抗性达1428.16倍和6642.12倍,为极高抗性水平;对丁醚脲均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水平。5个地区的小菜蛾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虫螨腈、S-茚虫威、虫酰肼和唑虫酰胺等5种药剂的敏感性各异,大多处于敏感或敏感性降低水平,但也有些地区产生了中等水平的抗性。本研究结果明确了我国部分地区对小菜蛾抗药性情况,可为小菜蛾的抗性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拉菌素5%乳油防治甘蓝小菜蛾,按推荐剂量5~15mL/667m2试验,结果表明,对1~3龄幼虫效果较明显,最佳施药时期为小菜蛾1~3龄期。防治效果最高可达95.22%。  相似文献   

14.
昆虫的寄主定位、产卵选择、聚集、求偶等行为受到来自昆虫周围环境的挥发性气味化合物的影响和调控。研究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作用主要采用Y形嗅觉仪等行为检测装置,而研究挥发物对鳞翅目幼虫的影响作用却缺乏专业、高效的装置。本研究设计制作了研究鳞翅目幼虫行为的高效选择装置,适用于高效筛选对鳞翅目幼虫具有引诱、驱避等作用的挥发物。小菜蛾3龄幼虫的行为选择测试结果表明,对小菜蛾幼虫引诱最强的植物为大白菜,其次是油菜和甘蓝;花生叶片对小菜蛾幼虫没有作用;而番茄叶片对小菜蛾幼虫则具有驱避作用。由此说明该装置可以有效测定小菜蛾幼虫对不同挥发物的反应,将为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研究、进而筛选新的化合物来控制虫害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小菜蛾是我国蔬菜上的重要害虫。由于小菜蛾的抗性日益严重,使传统的防治方法,如化学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难以有效地控制小菜蛾的为害。植物性杀虫剂含有多种对害虫有活性的成分,且作用靶标多,作用方式复杂,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印楝、苦楝、黄杜鹃、胜红蓟等80多种植物对小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是防治抗性小菜蛾的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杀虫剂。  相似文献   

16.
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L.)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 ,对其抗性机理和治理策略的研究也较为广泛 ,但用淀粉电泳的试验方法从群体遗传学的角度研究小菜蛾的抗性发生、发展及进化规律的报道 ,国内尚不多见。为此作者用淀粉电泳结合 Genepop ( V 3.1 6 )软件同时分析了小菜蛾群体中酯酶 ( EST)、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 GPT)、苹果酸脱氢酶 ( MDH)和苹果酸酶 ( ME)的特征 ,旨在为抗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小菜蛾及药品北京种群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吴奎华教授惠赠 ,采自北京郊区菜地 ;武汉、河北和云南种群由中国农业…  相似文献   

17.
玫烟色拟青霉亚致死浓度对小菜蛾取食和成虫生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了玫烟色拟青霉菌株SCAU-PFCF01的亚致死剂量对小菜蛾幼虫取食量、蛹重、化蛹、羽化、成虫寿命和雌蛾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玫烟色拟青霉1×102和1×103孢子/ml处理小菜蛾2龄幼虫后,其幼虫期的总取食量较对照相比分别降低29.3%和54.1%。处理4龄幼虫后,玫烟色拟青霉导致其化蛹率、蛹重、羽化率、成虫寿命及成虫产卵量显著下降,1×103孢子/ml处理4龄幼虫后小菜蛾的平均蛹重、雌成虫寿命、雄成虫寿命、成虫的产卵量分别为4.3mg、15.3d、17.2d和135.1粒/雌,显著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8.
李辉  缪勇  马鑫  黄凯  李宾宾 《植物保护》2015,41(6):88-91
在田间系统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春甘蓝田小菜蛾及主要捕食性天敌的时空生态位。结果表明,小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较小而空间生态位宽度相对较大,说明小菜蛾种群的发生有高峰期明显和全株为害的特点。小菜蛾的时间动态、空间生态位宽度与种群密度无显著相关性,说明小菜蛾对甘蓝的为害情况比较复杂。田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3种,主要优势种依次为草间钻头蛛、七星瓢虫、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四点高亮腹蛛和三突花蛛。主要捕食性天敌中,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与小菜蛾的时空二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其次为四点高亮腹蛛和血色高亮腹蛛,八斑鞘腹蛛和草间钻头蛛最小。这表明七星瓢虫和三突花蛛对小菜蛾有较好的跟随和潜在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亚致死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3龄幼虫的亚致死效应,为氯虫苯甲酰胺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采用药膜法确定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2龄和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LC25、LC40),以试虫死亡率、取食量、化蛹时间、蛹重、羽化率为指标研究其对小菜蛾的亚致死效应。与对照相比,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处理的小菜蛾除死亡率显著增高外,幼虫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幼虫至化蛹平均历期显著延长,取食量、蛹重和化蛹率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氯虫苯甲酰胺对小菜蛾种群增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菜蛾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南小菜蛾田间种群消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菜蛾的发生量除了受到食料、各类天敌联合作用的影响外,明显受到温度、降水因素的影响。在海南岛每年5-10月,旬平均气温27℃以上,旬降水量50 mm以上,小菜蛾发生受到抑制,田间发生量小;在11-12月至次年1-4月,旬平均气温18~25℃,旬降水量30 mm以下,适宜小菜蛾生长发育,田间发生量大。显而易见,随着旱季和雨季的交替变化,小菜蛾的田间发生量也随着增加或降低。年度间,旱季或雨季提早或推迟,是决定当年小菜蛾幼虫盛发期提早或延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