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播前准备播前整地整地前要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平衡施肥,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kg,纯氮70~80kg,五氧化二磷150kg,氯化钾120kg,硼砂10kg.耕层深度应在20cm以上,打破犁底层,深耕细耙,达到土地平坦,上虚下实,增加耕作层土壤的通透性,有利于根系下扎,为培育壮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1做好播前准备 浇足水,施足底肥,精细整地,创造丰产棉田的基础条件.底肥一般施用农家肥45~75m3/hm2,纯氮67.5kg/hm2以上,五氧化二磷1 50kg/hm2,氧化钾7.5kg/hm2,以满足棉株的生育需要.要精细整地,达到"平、细、透、实"四字要求,以提高覆膜质量和播种质量.  相似文献   

3.
1播前准备 1.1 整地 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早深耕20cm,并剔除田间植株杂草残体,耙耱合墒,使土壤上虚下实无坷垃,播前平整疏松,墒情良好,以利出苗. 1.2 施足底肥 底肥要充足,施优质农家肥30~45kg/hm2,施尿素120~150kg/hm2、磷酸二铵150~225kg/hm2,翻地前均匀撒施于田间.  相似文献   

4.
试试看     
酱用番茄机械点播要点1播前准备1.1把好播前整地质量犁地深度28~30cm;翻垡平整、松散,无立垡、回垡现象;犁地到头、到边;播前整成待播状态。春季使用联合整地机适墒整地,整地达到“六字”标准。1.2残膜清理为减少残膜的负面影响,除播前使用搂膜耙认真清理田间地表残膜、残秆外  相似文献   

5.
1 做好播前准备工作。1.1 选地整地 应选择沙壤土或轻粘土,且土层较厚、杂草少、地势较平整,具有中上等肥力的地块。以伏耕或秋耕的冬灌地为佳。于来年播种前撒施尿素15kg磷酸二铵30kg/667m^2做底肥,切磨播种。整地质量力争达到“齐、平、松、碎、墒、净”六字标准。  相似文献   

6.
萝卜属十字花科异花授粉作物。其繁种工作要保持品种纯度 ,防止自然杂交而引起品种退化 ,不仅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而且要根据品种特性在相应的栽培条件下进行。笔者据广东萝卜品种特性 ,结合我区气候特点 ,研究提出萝卜繁种栽培技术规范 ,产量可达 12 5kg/6 6 7m2 ~ 2 50 kg/6 6 7m2 ,实现了南种北繁。1 播前准备1.1 渗浇 :在播前 10 d渗浇一次 ,以保证种子发芽需水。1.2 整地 :土壤墒情合适时及时耕作 ,达到地平土细。要求畦宽 2 m,每畦种 4行。1.3 培肥地力 :土壤肥力是增产的基础 ,应当注意多施有机肥 ,增施磷钾肥 ,施氮、磷、钾三元…  相似文献   

7.
1 制种基地的选择玉米杂交制种要求选择的制种田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土层肥沃,灌溉方便,无遮阳,有300m以上的隔离距离的地块。2 整地,施肥酒泉玉米为春播制种,冬前完成深耕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浅耕,深度25~30cm。2~3年轮作。播前浇水,15d后整地。制种玉米施肥应以底肥为主,冬前结合深耕整地施入有机肥4.5万~6.0万kg/hm2,  相似文献   

8.
1 土壤选择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在 1 .5 %以上 ,碱解氮在5 0 mg/ kg以上 ,速效磷在 1 5 mg/ kg以上 ,p H值 7.5~ 8.5 ,含盐量在 0 .4%以下的沙壤土、壤土、轻粘土。前茬作物以麦茬地、豆类地、休闲地、绿肥地、油葵茬地最好。切忌重茬 ,必须实行 3~ 5年以上的轮作制度。2 栽培技术2 .1 播前准备2 .1 .1 整地、开瓜沟要求秋翻、秋整地 ,且达到翻地五字标准 :“深、平、透、细、净”;整地六字标准 :“齐、平、松、碎、墒、净”。瓜沟沟深 5 0 cm,沟口宽 1 1 0 cm,沟距 3.6~4.0 m,病害较重的地区沟距以 4m为好。2 .1 .2 施足底肥  结…  相似文献   

9.
冯美臣  陈鹏  杨武德  王超 《作物杂志》2016,32(3):104-1623
为了阐明播期变化与施氮量对冬小麦氮代谢及蛋白质的影响,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播期和施氮量对冬小麦花后茎叶氮含量、积累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晚播可以提高冬小麦茎、叶的氮含量、氮素积累量和子粒蛋白质含量。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可以显著增加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地上部氮素累积量,且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茎、叶的氮积累量也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同一播期条件下,子粒蛋白质含量以施氮150和225kg/hm 2的处理最高,说明适宜的施氮量能改善子粒品质。分析播期与施氮量对子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程度可知,施氮量是引起冬小麦子粒蛋白质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作用程度占66.85%。在本试验条件下,兼顾冬小麦花后茎叶氮素代谢及产量,实现高子粒蛋白质含量的推荐播期是10月11日,施氮量为150kg/hm 2。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冬小麦调优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冯泽蔚  苏跃 《耕作与栽培》2007,(5):F0003-F0003
1用种与播期选用通过审定的杂交油菜良种,如油研9号、油研10号、黔油12、黔油17号、黔油18、贵杂5号等。播种期根据不同品种、不同海拔高度或积温,一般在9月10~20日左右为宜。2精细育苗按“三精三一”的要求育好苗、管好苗、栽好苗。2.1“三精”2.1.1精细整地选择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地势平坦的地块作苗床,播前10d整地2~3次。苗床施用有机肥100~150kg、普钙3~5kg、氯化钾1~2kg/66.7m2,泥肥相拌,碎土作厢,厢宽1.33m、沟宽0.33m、沟深16.67cm,反复碎土,厢面平整,呈“鱼脊背”型,土粒细匀,做到“三上三下”,即上细下粗、上紧下松、上…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与立体匀播相配套的氮肥运筹技术,在河北省赵县实验基地,以中筋小麦衡观35为供试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及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旗叶光合性能的影响。试验设立体匀播(C1)、常规条播(C2)2种播种方式和0(N0)、180(N1)、240(N2)、300kg/hm 2(N3)4个施氮量处理。结果表明:在N0、N1、N2、N3施氮处理下,立体匀播较常规条播处理的增产幅度分别为6.1%、12.7%、6.6%、8.4%,即在0~300kg/hm 2施氮量范围内,立体匀播的小麦子粒产量均高于常规条播。两种播种方式下,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则表现为N3>N1>N2>N0。立体匀播技术结合300kg/hm 2施氮量,小麦株高、穗长、小穗数均达到最大值。两种播种方式下,在灌浆后期,N0、N1旗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迅速下降,与N2、N3相比差异显著。综合考虑最终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在立体匀播条件下,240kg/hm 2施氮水平可以较好地满足小麦灌浆期对氮肥的需要,有利于实现小麦高产。  相似文献   

12.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增产作用   总被引:30,自引:3,他引:27  
研究了不同品种、不同播期、不同密度和不同施氮条件下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的产量效应。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提高了不同品种、播期、密度和施氮量下小麦的产量,以20 mg/kg的效果最好,烯效唑的平均增产效应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早、迟播时增产效应更大,适宜浓度的烯效唑(10~20 mg/kg)与较高密度的基本苗(180~270×10  相似文献   

13.
<正>1整地,做畦整地需要精细,深耕20~30cm,细耙几遍,确保土壤上松下实,通气性好。要根据土壤的肥力和养分状况确定施肥量,一般生产100kg花生,需要吸收纯氮6kg、五氧化二磷1kg、氧化钾3kg,其中约1/2氮来自根瘤菌固氮。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土杂肥15.0~22.5t/hm2,并与化肥相结合在整地时深施和匀施。结合整地做畦,畦高10~12cm,畦底深80~90cm,畦面平,采用打孔播种,选用优质液体地膜进行喷洒。  相似文献   

14.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1播前准备及播种质量 小麦播前准备及播种质量是小麦高产优质的基础。品种的选择、整地质量的好坏、底肥的质量和数量、播期、播量、播种方式等都是小麦高产、优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播种前科学整地是实现小麦一播全苗的基础,做到科学整地就是针对不同作物的茬口、土壤质地情况、当地生态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选择不同的整地方法,达到理想的播种状态。越冬期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在保苗的基础上,促根增蘖,使弱苗转壮。壮苗稳长,确保麦苗安全越冬,为来年穗多、穗大打下良好的基础。1小麦播前整地要点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其中70%集中在距地表10~30厘米的耕层内,播前做好精  相似文献   

16.
1 田间设计 参试品种8个,平均行距0.38m,株距0.105m,6行区,每个品种小区面积666.7m2,密度25.06万株/hm2,全试验净面积0.53hm2.初霜期:10月10日,终霜期:3月23日,无霜期200d. 2栽培管理 2.1 土壤和前作 土质为壤土,前作棉花. 2.2土壤处理和整地 播前用二甲戊灵3.75kg/hm2处理土壤,播前联合整地机耙地. 2.3播种期 播种期为4月13日. 2.4定苗期 定苗期为5月6日. 2.5中耕除草 中耕第1次5月6日,第2次5月20日;5月10~ 13日、5月30日至6月1日分别进行人工除草.  相似文献   

17.
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是当前小麦生产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本研究以光明麦1号为试验品种,利用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稻茬小麦的氮肥当季表观利用率(utilization rate of nitrogen fertilizer,NUR)受播期、密度、施氮量组合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对小麦NUR效应表现为氮肥播期密度。在试验条件下,实现高产和高NUR目标,三因素有多种组合模式,其中播期10月28日至11月2日+密度160~180万株hm–2+施氮量200 kg hm–2的组合,其产量为6800~7200 kg hm–2,NUR大于42.0%(最大值为44.8%),可靠度达到95%;播期10月21日至27日+密度120~150万株hm–2+施氮量190~225 kg hm–2组合,其产量为6200~7000 kg hm–2,NUR达41.0%以上;播期11月3日至11日+密度210~240万株hm–2+施氮量190~210 kg hm–2组合,其产量为5900~7250 kg hm–2,NUR达3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费玉3号是山东省费县种子公司新近选育的高产、高淀粉(75.54%)、超大穗、多抗、中早熟玉米杂交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夏播生育期100d左右。根据费玉3号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及生产实践经验,研究制定了单产900kg/667m2以上的栽培技术规程。1播前准备玉米播种前要做好整地、精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播期和氮、钾肥施用量对玉米品种沃玉3号产量形成的作用效应,建立回归模型并分析各因子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对沃玉3号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密度施氮量播期施钾量;沃玉3号产量大于11770.60kg/hm~2的农艺措施优化方案为:密度60084~61914株/hm~2、施氮量257.18~286.77kg/hm~2、播期6月16-18日、施钾量35.74~44.26kg/hm~2。  相似文献   

20.
苏中地区为稻麦两熟制地区,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和稻虾综合种养规模扩大的影响,水稻迟播迟栽现象较为普遍,使水稻品种的生长发育等与光、温资源不匹配,成为制约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在迟播迟栽(6月12日播种、6月30日移栽)条件下,采用毯苗机插方式,设置4个纯氮施氮量(N0:0 kg hm–2; N240:240 kg hm–2; N300:300 kg hm–2; N360:360 kg hm–2)、3个穴栽苗株数(D3:3株苗、D4:4株苗、D5:5株苗)处理,以适播适栽期(5月29日)常规施氮量和穴栽苗株数处理(N300D4)为对照(CK),探究氮肥水平与穴栽苗数对迟播迟栽粳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为提升苏中地区迟播迟栽粳稻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较CK相比,迟播迟栽条件下各处理产量均下降,主要原因是迟播迟栽处理群体颖花量显著降低, 2年最高群体颖花量分别较CK分别降低11.94%和8.12%;迟播迟栽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