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蔓黑杂薯由美国航天育种中心培育而成,由于其多彩型(紫红、银青白交替)高产、营养丰富、口感较好,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已向世界推荐推广种植。此薯通过母本美国短蔓紫薯和父本豫薯十三选育而成,打破黑薯产量低、不适应种植的模式,是21世纪不可多得的鲜食保健主栽甘薯品种。  相似文献   

2.
为提早紫云红芯红薯收获上市期,延长市场供货期,满足市场需求,开展紫云红芯红薯周年生产试验。通过提早3个月移栽,设8个移栽期,分批采收。结果表明,紫云红芯薯在核心种植区白石岩乡种植,3月5日至6月20日移栽,均能正常生长、收获;不同移栽期对蔓长、分枝数、结薯性状产生影响,4月前移栽薯蔓徒长、分枝较多,结薯数呈随移栽期推迟而增多的趋势;提早移栽(3-5月)的大薯数比中薯数多,6月移栽的中薯数比大薯数多;在3月移栽的2个处理产量极显著低于4月、5月、6月移栽的处理,4月、5月、6月移栽处理间产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产量最高的是比常规栽培(CK)提早15d移栽,即在5月20日移栽。  相似文献   

3.
山川紫是日本 2 0世纪 90年代初育成的紫心甘薯品种 ,因其薯皮、薯肉均为紫红色 ,接近紫黑色又称黑甘薯。 1 993年我国引进后试种 ,产量很低或基本不结薯 ,在生产上无直接利用价值 ,仅作品种资源保存 ,不能推广应用。因近几年我国掀起黑色食品热 ,甘薯紫色素为一种无毒且有保健  相似文献   

4.
正黄玫瑰甘薯由中国农业大学选育,属食用型品种,母本为美国的Goldstar,父本为遗字138、徐薯18以及美国的Rose等15个品种,经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15年,黄玫瑰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2016—2019年在北京市大兴区低肥力沙壤土地种植,甘薯产量高、品质优良。一、种植表现1.特征特性种薯萌芽性较好,薯秧中长蔓,分枝数6~9个,茎粗中等,叶片心形,顶叶淡紫色,成叶绿色,叶脉紫色,茎蔓绿色带紫。  相似文献   

5.
研究通辽市气象因子对红薯种植产量的影响,旨在为通辽市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以红薯推广种植基地的种植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为基础数据,对气象因子与红薯产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温、日照时数与红薯产量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741和0.837,日平均气温和降水量与红薯产量未达到显著水平。除发根返青期外,其他发育期与全生育期的积温变化特征近似,相关系数均在0.788以上;日照时数年际变化与全生育期变化特征一致;仅薯块膨大期与全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平均气温的年际变化相关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33和0.936。热量和光照条件对产量影响相对较大,是红薯种植的限制因素,降水对产量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氮肥施用量对不同紫甘薯品种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紫甘薯品种浙紫1号、宁紫2号和紫菁2号,设置3个施氮处理,即0 (N0)、75 (N1)和150 (N2) kg hm–2纯氮,于2013-2014年2个生长季在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进行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氮肥用量对块根产量、干物质累积速率、氮素累积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浙紫1号和紫菁2号的薯块产量,其中,浙紫1号的N1、N2处理分别较N0处理降低12.64%和13.32%,紫菁2号分别降低3.94%和29.06%;宁紫2号N1处理产量略高于N0处理,两年分别较N0处理提高8.5%和3.4%,而N2处理块根产量显著低于N0处理。茎蔓生物量和氮素累积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收获指数、氮素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逐渐降低。第1年N1、N2处理的茎蔓干物质累积量分别较N0处理提高2.7%~20%和12.3%~36.4%,第2年分别提高12.6%~51.9%和28.7%~85.5%。相关分析表明,块根产量与氮素效率各指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茎蔓生物量与收获指数、氮素收获指数及氮肥利用效率均呈极显著负相关(r = –0.615**, –0.704**, –0.663**)。肥沃土壤上施用氮肥会造成浙紫1号和紫菁2号的茎蔓旺长,光合产物向薯块转运比例降低,导致源库比例不协调,块根产量下降。宁紫2号对氮肥的需求相对较高,施用氮肥75 kg hm–2时鲜薯产量提高,而施氮量过高时薯块产量降低。因此,紫甘薯在含氮量较高的肥沃土壤上种植时,对氮肥的需求量较低,茎蔓和薯块的协调生长是提高块根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清 《中国种业》2020,(3):51-53
为筛选适宜豫中南地区种植的紫色甘薯,采取2年2点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本地紫薯品种漯紫1号和漯紫5号为对照,引进5个外来紫薯品种,主要从农艺性状、鲜薯产量、干产及淀粉产量4个方面进行比较鉴定。结果表明:相同品种在唐河和舞钢的长势基本一致,产量因品种、地点及种植年份不同而存在差异,但供试品种与对照在鲜薯产量、干产以及淀粉产量方面差异均不显著,初步认定适宜引入本地的品种为商徐紫1号、绵紫9、烟紫3号和冀紫2号。  相似文献   

8.
红薯是粮食作物中产量较高的作物,在生产实践中采用科学种薯,产量每亩可达8000~10000斤,如用旧法种植,一般亩产2000~4000斤。为探讨红薯栽培技术与高产的关系,从一九七六年开始,进行了试验,初步掌握了高产栽培红薯的规律。现将有关试验的情况汇总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优质多用途紫心甘薯新品种,2013 年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绵紫 9 号为母本混合授粉,育成紫心新品种苏薯 37,可作蒸煮、加工和观赏用。该品种株型匍匐,中长蔓型,叶形缺刻,顶叶黄绿色,叶色褐色,叶脉紫色,茎蔓褐色,地上部观赏性佳。薯块纺锤形,薯皮紫色,薯肉紫色;熟食干面粉糯,食味品质和商品性好,薯块平均烘干率为 32.24%。中抗黑斑病和茎线虫病,感根腐病,高感薯瘟病和蔓割病。2023 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 甘薯(2023)320038,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江苏省春、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10.
《作物育种信息》2005,(11):19-19
紫甘薯又称黑薯,薯肉呈紫至深紫色,除具有普通甘薯的营养成分外,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近几年来,紫甘薯在国际、国内市场十分走俏,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相似文献   

11.
游春丽  刘玉 《种子世界》2021,(9):0099-0101
根据 2018、2019、2020 三年红薯新品种引进、区域试验,筛选出适合在米东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红薯新品种,在此基础上根据试验中红薯品质、食味性、产量综合评估,2021 从山东、广东湛江等红薯研究机构引进所筛选有推广价值的新品种10 个进行大田对比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普薯 32 为对照,通过农艺性状、生物性状、薯形、薯色、生吃熟烤等食味性、产量、贮藏效果等在多个方面进行对比,筛选出适合在米东区大面积推广的高产、优质、耐贮藏品种,同时对具有推广价值的高端红薯品种玛莎莉、花心如意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典型的甘肃中部旱区,以优质主食化马铃薯陇薯9号、陇薯10号和陇薯14号为材料,采用黑膜垄作旱作双行、黑膜垄作滴灌双行和黑膜垄作滴灌单行3种种植模式研究不同品种在不同栽培模式下成苗、产量及病薯情况,得出滴灌比旱作产量高,但病薯率也高的结论。试验发现,黑膜垄作滴灌双行栽培模式是甘肃中部旱区值得推行的高效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红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十分广泛。生产中,有些种植户为提高红薯的产量进行密植,使红薯易出现病害导致减产,其防治措施如下。一、黑斑病感染黑斑病后会在幼苗上出现梭形褐色斑点,逐渐发展成为椭圆形黑斑并凹陷,后期幼茎全部变黑,带病苗栽后难以成活,直接枯黄而死。块茎发病,会出现圆形黑色凹陷斑,并向薯块深处发展,在内部沿维管束传播扩展,导致红薯块茎出现苦味,不能食用。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能够从根源预防该病发生,采收后,在贮藏窖内利用锯末掺硫磺点燃熏蒸,可以抑制黑斑病孢子萌发,减少病害发生。在栽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不同药剂对紫甘薯茎线虫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于2013、2014年,采用大田试验种植‘济黑薯1号’和‘南紫薯014’,比较30%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5%涕灭威颗粒剂和5%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紫薯茎线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从病薯数、病薯率、病情指数和鲜薯产量等方面综合评价,施用30%的辛硫磷微胶囊悬浮剂7.5 mL/m~2,可以达到控制紫薯茎线虫病的最佳效果,且辛硫磷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引进的10个品种与当地常规种相比,均表现出增产效果。不同红薯品种产量以北京553最高,达2 076.2 kg/667 m2,其次为三康8号,产量为2 033.6 kg/667 m2,再次为豫薯王,产量为1 821.4 kg/667 m2。徐薯22产量为1 803.5 kg/667 m2,本地苕产量最低为1 525.7 kg/667 m2。11个品种产量高低顺序为:北京553>三康8号>豫薯王>徐薯22号>三康1号>浙金玉>徐薯18>徐薯23>徐薯55-2>紫心苕>本地苕,与当地常规种(对照)相比,各品种增产幅度达133.4~550.5 kg/667 m2,增产率达8.7%~36.1%。本试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三康8号、徐薯22、豫薯王等品种具有高产、高淀粉等特点,作为加工生产高淀粉型品种,适宜在我市大面积推广种植。紫心苕虽然产量不高,但蛋白质和总糖含量高,食味佳,营养价值高,作为一特色型品种,市场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16.
红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区域广,因产量高、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绿色健康而广受大众的喜爱。目前红薯繁殖方式普遍为育苗移栽,育苗环节多、难度大、技术性强,种薯、种苗的数量少,限制了其生产面积的扩大。为此,对红薯育苗技术进行总结,以期充分了解红薯育苗的难点与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红薯产能。  相似文献   

17.
以兼用型甘薯品种苏薯15号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栽插密度与氮、钾肥配施对甘薯产量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钾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对甘薯干物质积累和经济产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薯干产量与干物率、基部分枝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蔓薯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茎粗呈显著负相关;薯块干物率与最长蔓长、茎粗、基部分枝数都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茎粗呈极显著负相关。供试18种处理组合中低氮低钾低密度处理经济产量最高,蔓薯比最佳;在对块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效应中,施钾量>栽插密度>施氮量,且施钾量和栽插密度有显著的互作效应;施氮量和栽插密度是影响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主要因素。因此,生产中保持合理的栽插密度是获得高产的基本条件,欲通过增加栽插密度来获取超高产的可能性不大。从本试验来看,纯氮120 kg/hm2、K2O180 kg/hm2与栽插密度4.95×104株/hm2的肥密组合有利于苏薯15号发挥其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旨在探讨、验证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创制的最佳策略,为甘薯高效育种提供借鉴。以来自日本的优质紫肉型甘薯‘川山紫’为母本,以高产、高糖材料‘冀薯6-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获得优质食用型紫肉甘薯新品种‘榕紫薯5号’。该品种2011—2013进行多点选拔、品比及鉴定,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甘薯区试。对‘榕紫薯5号’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紫薯5号’为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35天,萌芽性好,分枝能力中等,全生育期群体长势强劲,结薯集中。2014—2015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30.24 t/hm2,平均干物率30.12%,平均出粉率19.84%,食味评分81.6分,比对照高1.6分。外观评分81.3分,比对照高1.3分。花青素含量26.95 mg/100 g FW。大中薯率68.7%。省区试综合鉴定结果为:株型中蔓半直立;鲜薯产量、薯干产量和淀粉产量比对照高;干物率和淀粉率与对照相当;食味品质、外观品质均优于对照;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达到食用型甘薯品种审定标准,可作为鲜食及特用薯在中国南方薯区广地域种植。  相似文献   

19.
主要特征描述‘红叶贝拉’是从美国引进的‘贝拉大玫瑰’的芽变种。花色深红,花瓣覆瓦状排列,完全重瓣,巨型花。‘红叶贝拉’的花瓣上洒紫黑色脉纹,幼叶红色有光泽,渐变为紫黑色。这是区分‘贝拉大玫瑰’的明显特征。专家点评:本品种从‘贝拉大玫瑰’芽变中选育,深浓紫红新叶,渐变紫黑色有光泽,花瓣洒紫黑色脉纹,极美丽,性状稳定,同意登录。(游慕贤)编号:(茶)0004名称:金华美女学名:Camellia‘JinhuaMeinv’命名者:王大庄登录者:傅兵忠登录者地址:浙江金华登录日期:2006年6月1日选育方式:芽变中国茶花登录委员会联系方式地址:云南省昆明市…  相似文献   

20.
北方区试中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了甘薯北方区试中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回归分析发现,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小薯率和单株结薯数与鲜薯和薯干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单株茎叶重和干率与淀粉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相关性分析发现,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通径分析发现,淀粉率和大中薯率对产量的直接作用较大,而单株茎叶重、蔓长、分枝数和干率对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作用大小和作用方向均存在差异。因此,在高产栽培中,应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较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若进行高干率和高淀粉品种选育,还需注重干率和淀粉率等指标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