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传和土传的病原物可单一或联合导致棉花复合苗病。我们所谈的病原物绝大多数是指广布的真菌,它们和许多与棉花同地生长的其它寄主有联系。病原线虫常常与这些真菌相联合,这些病原物的复合作用能引起比单一真菌更严重的病害问题。每一种病原菌产生的影响变成了由几种病原物同时侵害棉种和幼苗而所致的复合症状。这种病害的复合症状包括各种比例的种子或幼芽出土前腐烂、出苗前后棉苗的褪绿和坏死、棉苗矮  相似文献   

2.
植物抗病性分子机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植物对病原物的反应有抗病和感病两大类。从寄主-病原物相互作用角度,抗病反应又叫非亲和性反应,这一系统以寄主抗病和病原物无毒性为特征,寄主植物对病原物有抑制、排斥或减毒作用,病害不发生或受到限制;感病反应又叫亲和性反应,其特征是寄主感病和病原物毒性,结果严重发病。  相似文献   

3.
田国忠 《植物保护》1986,12(3):45-46
一、研究种传植物病毒的意义 较早以前,人们认为病毒的种传问题远不及真菌、细菌等病原的种传普遍和重要,在植物病毒病的流行过程中不是主要因素。但隧着植物病毒学和种子病理学发展,及各种检测技术的改进和提高,已报道的种子传带病毒数量,和由种子带毒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大(见表)。种子传毒逐渐引起了植病、  相似文献   

4.
曾士迈 《植物保护》1982,8(6):38-40
三、抗病性的表现 是寄主抗病性和病原物致病性相互作用的结果 病原物与寄主相遇后,寄主表现抗病、感病,还是处于某种中间程度?并不决定于寄主单方面,要看寄主与病原物双方的相互作用。“抗病性”与植物的其他性状有所不同,是两者结合一起,才能表现出来的一种性状,它是寄主病原物“结合体”(或作  相似文献   

5.
Cive.  EL 张朝华 《植物检疫》1993,7(2):130-137
1 引言危害农作物的大多数病原物的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通过感染或污染有病原物的植物材料进行的,要严格执行检疫法,控制植物材料的调运和引进,进而预防或限制植物病原物的扩散和传播。植物检疫法的效能如同其他植物病害的控制策略一样,依赖于对植物病害的快速、准确检测或诊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南澳发展研究所(SARDI)针对大田小麦土传病害,研究开发出一套农作物主要土传病原物高通量定量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这一系统包括通过室内外试验,建立病原菌数量与危害程度风险评估分级标准;土样采集;自每份土样(500 g)中提取总DNA;设计异性引物和探针;实时定量PCR(Q-PCR)分析总DNA中各靶标病原物DNA数量。按照风险评估标准,分别做出各种病原物对下茬作物可能的危害程度,在播种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该系统已在南澳、威尔士等主要小麦生产区广泛应用,对小麦9种土传病原物进行定量监测和预警的有偿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血清学作为一门技术学科是植物病原生物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自从1918年首次应用于植物病原细菌研究以来,之后的几十年先后相继有不同特点的血清学方法和不同特异性的免疫源开始应用于植物病原细菌的研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原细菌的鉴定和分类,不同环境、植物材料和传病介体中病原细菌的检测。血清学技术对植病学的最大影响就是用于病原物的检测,其中尤以荧光抗体技术是最为推崇的方法,荷兰和英国的国家种子试验站  相似文献   

8.
吴中伟  朱友林  尚俊军  余潮  邹燕 《江西植保》2001,24(1):30-32,F003,11
植物在与病原微生物共同进化的过程中,发展了一系列拮抗病原物侵染的复杂的防御反应体系。在植物与病原互作中,有大量的基因诱导表达,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参与植物对病原物的防卫生反应,这类基因称之为防卫相关基因(defense related genes),或简称为防卫基因(defense genes)。根据防卫基因表达产物及其功能,可大致分为次生物质合成基因、水解酶和病程相关基因、细胞壁修饰有关基因和清除活性氧的细胞内防卫酶系统基因四大类。从1902年人们发现病原物侵染而引起植物过敏反应起,人们对防卫反应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到目前为止,防卫基因仍然是植保和遗传学家们研究的前沿和重点。  相似文献   

9.
鳄梨日斑类病毒是引起鳄梨日斑病害的病原物,可侵染樟科植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是我国规定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对该类病毒侵染寄主后的症状、地理分布、病原特性、检测方法和检疫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林何燕  王维华 《植物检疫》2006,20(6):388-388
可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中美洲、亚洲等地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台湾的嘉义、高雄等地也有种植。近年来,世界可可年总产量达210万t,亚洲最主要的生产国是马来西亚,年产可达17万t。可可豆、可可壳、可可粉等是无锡口岸进口植物产品的重要品种。2005年1月至2006年4月,无锡检验检疫局共检疫从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加纳等国家进口的可可豆及其制品379t,其中可可豆146t,可可荚(壳)、可可皮渣等135t,可可粉(膏)98t。现提出检疫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0年4月20和22日,南海某公司代理顺德一园艺场从南海口岸报检进口两批马来西亚种苗。每批各有9个品种和9240株。检验检疫人员在对种苗的生长介质进行线虫检验时,从其中的3个品种分离到检疫危险性剑线虫Xiphinemasp.和长针属线虫Longidorussp.,即从密叶蒲葵Livistonasp.和罗汉松Podocarpussp.检出剑线虫,从密叶蒲葵和圆扇椰子Licualasp.检获长针线虫。马来西亚是我国进口种苗的主要输出国之一,有必要加强对其入境种苗生长介质的线虫检验检疫从马来西亚种苗截获剑线虫和长针线虫$南…  相似文献   

12.
植物病理学的历史上曾记载了无数关于病原物一旦传进到它们从未发生过的新区里迅速传播蔓延造成流行对经济与社会有严重后果的事例。农业科学家们都承认构成世界主要食物供应的许多大宗作物的“遗传上的脆弱性”。玉米、大豆、小麦或其它作物的一直不变的种植,如一旦遇到致病性强的、侵袭性大的病原物  相似文献   

13.
自然环境中 ,植物与各种病原物如真菌、细菌、病毒等的接触无时无处不在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 ,植物并不患病而是正常生长。从这种意义上说 ,植物病害的发生率是很低的 ,这是因为植物体内存在着多种抗病途径。1 固有抗病性指病原物侵染植物前 ,植物体已存在的一些抗病因素 ,包括组织解剖结构和抗菌化合物两类 [1] 。1 .1 组织解剖结构植物表皮角质层、细胞壁是病原物入侵的天然屏障。一般认为 :角质层越厚、细胞壁强度越大的植物组织抗病性越强。另外 ,水孔、气孔的多少和构造及开闭的习性也与抗病性相关。如 Mclean,F·T (1 92 1 )比较了…  相似文献   

14.
试论病原物的致病基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致病基因(pathogenicity genes)是病原物中决定对植物致病性的有关基因。在侵染植物过程中,病原物致病基因决定了与植物建立寄生关系和破坏植物正常生理功能,调控了对植物趋性、吸附、侵入、定殖、扩展、破坏寄主和显症等病理学过程。  相似文献   

15.
大豆是我国进口最多的粮食产品。进口大豆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常常携带玉米、小麦等杂粮,且含量大。进口大豆携带杂粮不仅影响大豆的品质质量,而且可能携带大量的病原物,增加植物疫情的传入风险,同时许多杂粮也是转基因产品,为非法转基因产品流入我国提供了渠道。本文阐述了进口大豆中携带杂粮的种类、截获情况及可能携带的重要病原物,分析了这部分杂粮属于转基因作物的可能性,并提出加强杂粮检疫的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书刊评介     
本书揭示了传病介体获取并向寄主传播病毒等病原因子的机制。内容涉及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和病毒学,囊括了从蚊子到叶蝉直至线虫等传病介体以及从病毒到枝原体直至原生动物等病原体的相关知识。书中文章还提到了有关新兴的传病介体的生态学以及生命环境与非生命环境对病原物传播的影响;成为展现这一领域的现代思维的论坛,对从事研究和实际防治由传病介体所导致的动植物病害、人类疾病的学生、教师和科研、实际工作者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植物与病原物关系的综合特点是植物能以多种方式免除或减少病原物的灾难性为害。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植物在其长期进化过程中经常暴露于为数众多的病原物的侵袭之下。植物病害的种种自然防治方式也可以说是自然历史对人类的恩赐。植物病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寻找并利用这种恩賜。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们得到的知识大部分来自反面的教训。  相似文献   

18.
应用植物病原物进行杂草生物防治相对地说是一个新的领域。利用植物病原物所进行的经典生物防治和微生物除草剂这二个主要的策略已用于杂草的生物防治上;本文就其实践意义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植物受病原物诱导启动子是一类能对病原物的侵染作出响应的启动子,其活性主要局限于被侵染之时及被侵染的位点。植物受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的这一特性赋予其在抗病基因工程中潜在的应用价值。相比植物庞大的启动子组,已发现的植物受病原物诱导启动子仍是少数,关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仍有待加强和深入,而其调控的基因与植物抗病性关系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作者在对植物受病原物诱导启动子进行归类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了病原物诱导启动子调控基因的编码产物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对植物受病原物诱导启动子的顺式调控元件作了简要分析,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动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热带国家林木种质健康和病害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法余 《动植物检疫》1998,(A10):106-111
本文首先评述了不同类型林木种质表面和(或)内部病原物的传播情况,由精选的种子,花粉或组培物这类林木种质传播危险性病原的情况相对较少,而多数是由无性繁殖组织如插和格接穗传播。其平述了病原物检测和定量的传统的现代的方法,它形成了病害检测的基础。最后,本文摘述了种子健康检测和植物检疫与林木种质转移的关系,结论是即需要有快速便宜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以保证日益增长的种质转移能安全地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