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麻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更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安全保存和优异种质的评价利用现状,讨论了黄麻、红麻、亚麻、大麻种质资源的繁种更新技术关键和经验, 并对麻类种质资源工作的发展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  相似文献   

3.
4.
5.
辽宁省铁岭本立研究所在1986—1996年问,先后对全省保存的916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系统鉴定与评价。从中鉴定出优异抗旱资源39份,优异抗病资源77份,优异抗虫资源175份,耐瘠资源40份。  相似文献   

6.
辽宁省栽培大豆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豆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辽宁省以抗旱优异种质材料利用较多,其原因与辽宁是一个比较干旱的地区相关;其次是抗病优异种质材料的利用;第三为耐瘠优异种质材料的利用。但在辽宁丹东年降雨量900mm以上的地区,以抗涝优异种质材料利用率高。很明显品种的选育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5,(4):26-29,37
通过对107份甜菜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和品质分析,鉴定筛选出一批甜菜优异种质资源.再经两年多点的异地鉴定试验,对其参试种质的丰产性、高糖性和抗病性进行综合的评价及稳定性分析,从中选出9份产质量性状非常稳定的优异种质材料,其中优异种质79018具有丰产性、抗褐斑病及适应性好等特点,达到了国家甜菜优异种质一级标准,目前已被国内主要甜菜育种单位配制杂交组合,并参加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DNA导入,Co60-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提供给育种家,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 DNA导入 ,Co6 0— 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 ,提供给育种家 ,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 ,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 ,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亚麻优异种质创新利用及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路颖 《中国麻作》2000,22(3):21-24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DNA导入,Co60-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提供给育种家,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对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是对麻类资源全面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同工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四个方面综述了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为麻类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评价,是对麻类资源全面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本文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同工酶标记和DNA分子标记技术四个方面综述了麻类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研究进展,为麻类种质资源评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麻类作物多用途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全面的介绍了到目前为止麻类作物多用途的总体研究现状,并具体展示了开发麻类多用途取得的成果,提出了麻类作物的发展趋势,期望麻类产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国内近十多年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的基础研究(种类调查、鉴定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和麻类作物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苎麻、黄麻、红麻、亚麻、剑麻等麻类机械的发展现状,分析了麻类机械研发与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麻类作物的特殊要求及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需求,提出了麻类作物机械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国内近十多年麻类作物虫害防治的基础研究(种类调查、鉴定分类、生物学和生态学研究)和麻类作物虫害防治方法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全国麻类生产调查报告(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省(区)是我国剑麻主要生产基地,其种植面积占全国总种植面积的80%以上。广东省剑麻主要分布在湛江、佛山等市的各县农场,以广东省湛江市东方红农场种植面积最大;广西主要分布在玉林、南宁、百色地区的各县;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从1987年起,由于苎麻原麻供过于求,导致卖麻难,种植面积下降较快,1988年下降到78000hm2,1989年下降到42387hm2,1991年下降到11153hm2,1992年开始回升,面积为12953hm2,1997年恢复到21000hm2,1998年23307hm2.从1999年起,由于苎麻国际市场看好,湖南省苎麻种植面积稳步回升,当年达到29267hm2,此时湖南省苎麻栽培品种开始大面积更新,产量上升较快,产量达到6.00万t.调查表明,至2002年底,湖南省的苎麻种植面积已恢复到66060hm2,总产14.63万吨,且种植面积和产量基本趋于稳定,最近5年来没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表8).  相似文献   

19.
(续上期) 第二部分红麻 1分布及栽培品种 红麻原产热带地区的印度、孟加拉等国,是喜温喜湿的短日照作物,生长期间的平均温度要求在20℃以上,年降雨量在500mm以上.红麻作物耐盐碱、抗旱、耐涝、耐贫瘠性较强,在我国北纬18-45度区域内,南起海南省,北至黑龙江,西到新疆广大地区都有栽培.我国红麻作物主要分布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的黄淮海以南地区,以河南、安徽、四川、湖北面积最多,其次为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