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青蒿素,大蒜素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青蒿素、大蒜素、四环素、新胂凡钠明,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对附红细胞患犬治疗效果比较,结果表明,青蒿素、大蒜素同四环素、新胂凡钠明均能有效地抑制和杀灭附红细胞体病原,具有显著的疗效,其治愈率分别 为00%、90%,、90%和80%,而青霉素、链霉素、磺胺嘧啶对附红细胞体病治疗无效。青蒿素、大蒜素应用于治疗犬附红细胞体病的成功,为发掘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避免和减少四环素,新胂凡钠明等药物毒副作  相似文献   

2.
天津地区首次发现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a,附红体)是人畜共患的以病原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和游离在血浆中引起附红细胞体病的病原体。通过涂片镜检可观察到附红体确诊。治疗用血虫净(贝尼尔)和四环素及新砷矾钠明(914)、得咪酰(土霉素和增效剂),治疗实验结果效率分别为100%、10.3%、90%。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对温氏附红细胞体体外杀灭具有最佳效果的药物。[方法]以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30%犊牛血清,选用盐酸土霉素、恩诺沙星、磺胺对甲氧嘧啶、硫酸庆大霉素、磷酸伯氨喹啉、盐酸咪唑苯脲、贝尼尔7种药物,在37℃、5%CO2的环境下,进行温氏附红细胞体体外药物杀灭试验。[结果]磷酸伯氨喹、盐酸咪唑苯脲对牛附红细胞体的体外杀灭效果最佳,当培养液药物浓度为2 000μg/ml,药物与附红细胞体作用6 h时,红细胞染虫率显著下降到30%以下。盐酸土霉素、恩诺沙星、贝尼尔和磺胺对甲氧嘧啶对附红细胞体均有一定作用。硫酸庆大霉素具有较强抗菌作用,但对牛附红细胞体病无效。[结论]该研究为临床选择抗附红细胞体病的合适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不同生长阶段猪附红细胞体感染强度调查及对比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血液镜检的方式对新疆阿克苏市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率高的某猪场不同生长阶段的猪进行感染强度鹊鞑?同时对感染强度不等的母猪及所产仔猪进行感染率调查,分析其所产仔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的原因;并选择感染强度高的哺乳母猪、架子猪用氟苯尼考、磺胺对甲氧嘧啶钠、土霉素、金霉素、甲硝唑、强力霉素、血虫净等药物进行对比治疗.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均有附红细胞体感染,但感染强度不等.有66.4%的猪感染强度在50%以上.感染率高的母猪所产仔猪附红细胞体病感染率明显高于感染率低的母猪所产仔猪的感染率.土霉素与金霉素配合使用、磺胺对甲氧嘧啶钠、血虫净疗效较好,使感染强度降低,但不能彻底根治附红体病.  相似文献   

5.
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病原不应属于立克次氏体,属于支原体属。多数认为猪附红细胞体应改名为猪嗜血支原体。猪附红细胞体无细胞壁,无鞭毛。对青霉素类、磺胺类药物不敏感,抗寄生虫药物治疗无效。  相似文献   

6.
兽用长效抗菌剂是用特殊溶剂,经特殊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新型氧四环素制剂。该药适用于治疗猪喘气病,猪丹毒、猪肺疫、细菌性肠炎以及产后感染等疾病。关于用该药治疗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尚未见报道.作者用该药对患有附红细胞体病的猪进行了治疗试验,本文将治疗结果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7.
猪附红细胞体病又叫红皮病,是由寄生于猪红细胞或血浆中的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附红细胞体病主要破坏猪体红细胞造成机体贫血,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 1 流行病学 附红细胞体病的出现在我国已经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惨重.附红细胞体对宿主的选择并不严格,人、牛、猪、羊等多种动物均可感染,且感染率比较高.有人做过调查,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人的感染阳性率可达86%;而鸡的阳性率更高,可达90%.但除了猪之外的其它动物发病率不高.该病可发生于各龄猪,但母猪和生长肥育猪一般为单一感染,而仔猪容易并发大肠杆菌感染.仔猪和长势好的架子猪死亡率较高,母猪的感染也比较严重.患病猪及隐性感染猪是重要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8.
1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1.1体内寄生虫病的药物防治1.1.1附红细胞体病一般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无效,可在饲料中每天添加0.05mg苯胺亚砷酸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金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有抑制立克次体的繁殖作用,对本病有治疗效果,如结合使用VB12、VB6、VC等辅助治疗效果会更好。用贝尼尔、多拉菌素、阿维菌素治疗也有效。  相似文献   

9.
针对附红细胞体耐药性问题,探索出一套体外附红细胞体药敏试验方法,对500余场次的动物进行药敏试验,应用其高敏药物进行紧急治疗,治愈率达90%以上。附红细胞体药敏试验方法的应用,给困扰养殖业的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狐狸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方法]以 RPMI-1640为基础培养液,加入30%犊牛血清,选用贝尼尔、土霉素、大蒜素、强力霉素、咪唑苯脲、氟苯尼考、附红绝杀、磷酸伯氨喹等药物原粉,在37.3℃、5% CO2条件下对狐狸附红细胞体进行体外药物筛选试验。[结果]附红绝杀效果最好;磷酸伯氨喹和贝尼尔药物次之;咪唑苯脲、大蒜素、氟苯尼考有效。[结论]该研究为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苦参注射液对五种临床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结果表明:对金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猪丹毒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5.63、>250、250、31.25、15.63mg/mL;;最低杀菌浓度为31.25、>250、250、62.50、31.25mg/mL。本文还研究了苦参注射液与青霉素、链霉素、复方氨基比林配伍后抗菌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苦参注射液不能增强青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但能增强链霉素的体外抗菌作用,苦参注射液与复方氨基比林配伍后,其体外抗菌作用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防治奶牛乳房炎,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自主研发了硫酸头孢喹肟乳膏剂,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了考察。对河北4个地区临床分离的乳房炎致病菌进行鉴定,而后使用自制的乳膏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和临床疗效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病原菌主要是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共占总菌株的95.11%;乳膏组对临床分离的致病菌抑菌效果优于青、链霉素对照组;乳膏在4个地区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较高,分别为93.68%和98.95%;而青、链霉素对照组则分别只有57.84%,84.31%。因此,自主研发的硫酸头孢喹肟乳膏剂用于治疗临床奶牛乳房炎效果理想,为下一步的推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防治烟草野火病的药剂筛选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较好地防治烟草野火病,选用6种药剂对烟草野火病菌进行抑菌试验,筛选出2种效果较好的药剂,即新植霉素和农用链霉素,同时,通过对不同地区来源的烟草野火病菌的抑菌试验,发现云南部分地区的烟草野火病菌对农用链霉素具有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三种常用鱼药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给宽体金钱蛭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大面积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生石灰3种常用鱼对宽体金线蛭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50)分别为1.55,2.68,108.74mg/L;安全质量浓度(Sc)分别为0.155,0.268,10.874mg/L。3种药物对宽体金线蛭的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敌百虫、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5:2)和生石灰。  相似文献   

15.
用麦康凯琼脂、改良艾德华琼脂等鉴别培养基对病原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药敏试验和治疗对比试验得出对母猪子宫内膜炎的最佳治疗方案。试验结果显示:该病病原菌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各占31.4%、31.4%、20.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清宫促孕灌注液和宫炎清抑菌效果最佳,其次为庆大霉素、多黏菌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青霉素G钾和氯霉素最差。治疗试验结果显示促孕灌注液和宫炎清治疗母猪子宫内膜炎有很好的效果,总有效率在85%以上,总治愈率在75%以上,均明显高于青、链霉素。  相似文献   

16.
六茜素的药效学和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测定六茜素的药效学及急性毒性。[方法]利用药敏试验、体内抑菌试验测定六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的药效学,灌胃法测定六茜素对动物模型的急性毒性。[结果]六茜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其抑菌效果优于青霉素、庆大霉素;六茜素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率均为100%,且优于环丙沙星对绿脓杆菌动物感染模型的疗效;六茜素对小白鼠的最小致死(MLD)剂量为400 mg/kg,半数致死(LD50)剂量为513.25 mg/kg。[结论]分析测定了六茜素的药效学和急性毒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六茜素治疗动物疾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剂对山西梨区梨树黑星病的田间防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比较不同药剂对梨树黑星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防治梨黑星病更为有效的药剂,2007年以酥梨为对象,对梨黑星病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复配制剂80%腈菌唑.锰锌可湿性粉剂的防效最好;7种治疗剂中除多菌灵防效较低外,其余6种药剂的防效均在85%以上,相比差异不显著;保护剂代森锰锌在及时合理的用药下,防效也在80%以上;10%世高水分散粒剂和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属相同产品的不同剂型,微乳剂的溶解性和黏着性优于水分散粒剂;多菌灵的防效最低,这可能与病原菌对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抗药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从健康朱鹮粪便中分离出1株双歧杆菌,经实验室鉴定为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双歧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等高度敏感,但对青霉素类及诺氟沙星有耐药性;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无致病性。利用此菌进行微胶囊研制,同时进行了包埋效率、包埋产率、贮存稳定性、耐胃酸性、肠溶性等多项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该微胶囊包埋效率达到83.4%,活菌数达到5.8×1011g-1,能抵抗胃酸,有较好的肠溶性和一定的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丛枝菌根真菌对大豆不同水分条件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沙培基质试验,以大豆(Glycine max(L.) Merr)为宿主植物研究了4个AM菌株(Glomus versiforme 1、Glomus mosseae 93、Glomus diaphanum和Glomus versiforme 2)在3个基质相对含水率处理(25%、50%、80%)下的适应性。结果表明:①Glomus mosseae 93、Glomus diaphanum和Glomus versiforme 2在50%基质相对含水率时的侵染率高于25%处理,80%时最低。而Glomus versiforme 1菌株侵染率则随着基质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②4个菌株菌丝量在50%时均高于25%水分处理,80%时略有下降,但下降程度不同;③Glomus mosseae 93在3个基质含水率处理下,侵染率和菌丝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说明该菌株能适应较大幅度的基质含水率变化;④接种4个AM菌株均可以降低大豆植株叶片的萎蔫系数和水势,改善植株的水分状况,提高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增加植株地上部干重;⑤试验还说明,除供试4个菌株之间的区别外,来自不同地域的菌株对基质水分的适应性也有很大差别。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期施药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烟草青枯病药剂防治最佳时期。方法:施药采用灌根法.定期用挖根调查法统计烟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施药防治时期以移栽后10d最好,移栽后30d次之。结论:用农用硫酸链霉素和生石灰防治烟草青枯病的最佳施药时期为移栽后1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