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随着免疫密度和免疫强度的逐渐增大,典型的鸡新城疫(ND)已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免疫的失败,致使非典型新城疫在一些中小型鸡场散发。本文对鸡新城疫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2.
昨与50-60年代相比,随着养禽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鸡新城疫(ND)在流行病学、临症表现、病理剖检、免疫预防保护效果等多方面均产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与过去有巨大差异的新特点,给ND的防控带来了技术难题。本文就此作一纵向浅析,希望能对我国ND的防控有所帮助,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一.历史回顾1.50-60年代的ND发生与免疫预防特点(1)发病与流行特点:发病率低、流行范围窄、传播速度相对较慢、典型发病、单病单发。(2)免疫预防特点:免疫预防效果确实,抗体产生快、保护率高、保护持…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和表现神经症状。近年来,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使得ND的发病向非典型化转变,呈散发性发生。尤其是非典型新城疫(ND),常在经过免疫接种的鸡群中出现,以呼吸道和下痢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为特征。鸡群感染ND病毒,抗病力低,极易并发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4.
鸡新城疫(ND)目前仍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疫病,尽管通过免疫预防接种与综合防制可以有效控制ND,但ND在一些养鸡场仍时有发生,但大多以非典型鸡新城疫形式发病。  相似文献   

5.
鸡新城疫(ND)是由副粘病毒属的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烈性传染病。鸡新城疫微量血清凝集抑制试验(微量HI试验)结果与鸡对NDV的抵抗力有正相关性,目前大都使用微量HI试验测定鸡血清中ND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6.
鸡新城疫(ND)是由鸡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主要侵害鸡和火鸡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致死性传染病。国际兽疫局(OIE)将其列为A类疫病,我国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世界各国对鸡新城疫(ND)的研究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广泛使用各种疫苗进行免疫也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我国于1955年发现鸡新城疫,现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并且是我国养鸡业危害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禽病之一。虽然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鸡新城疫各方面的问题,并采取了普遍预防接种和其他综合性防制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已大大减少该病所造成的损失,但是鸡新城疫仍然是我国家禽类的头号疫病之一。  相似文献   

7.
鸡新城疫(ND)和法氏囊炎(IBD)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病毒性传染病。接种疫苗,强化科学免疫技术,增强机体免疫力,是预防或控制其发生的有效手段。笔者现将几年来鸡新城疫和法氏囊病免疫体会总结如下:一、测定母源抗体水平,拟定免疫计划。仔鸡首免前,首先应测定一日龄鸡雏鸡母源抗体水平,根据其监测结果,制定有效的疫苗接种程序。1、鸡新城疫(ND)较理想的免疫程序,是当母源抗体(HI)效价降到2以下时,开始进行首兔。如果一日龄雏鸡母源抗体效价平均值不足/,则必须在一周龄内进行首免,平均值/以上的用公式推算首免回龄,…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业中,由于鸡新城疫病毒的出现,使鸡群发生鸡新城疫(ND),发病初期往往临床症状不典型,青年鸡会出现呼吸道症状和运动障碍,种鸡和蛋鸡以减蛋为特征,对养鸡业威胁很大,一旦发病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正确选择免疫途径和接种方法,进行合理免疫、及时进行免疫抗体监测是防制鸡新城疫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用鸡新城疫(ND)弱毒株接种鸡胚,用鸡产蛋下降综合征(EDS)B92毒株接种鸭胚,分别收获ND鸡胚尿囊液毒和EDS鸭胚尿囊液毒,用福尔马林灭活二者混合后,加入油相中,制成ND-EDS二联油乳灭活疫苗。经实验该疫苗稳定性、安全性良好,保存期较长(14个月),且免疫性好,在小区域试用中,很好的预防了鸡新城疫和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鸡新城疫(ND)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疾病,各品种、日龄的鸡均易感,是严重危害养鸡生产的主要疾病之一,也是所有鸡场重点防控的疾病。对于该病的控制,接种疫苗仍然是主要手段。但在密集的防疫措施情况下,新城疫仍然会在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防制养鸡生产中不断发生的鸡新城疫(ND)和传染性法氏囊炎(IBD),作者用自行研制的ND和IBD二联高免卵黄抗体液,对教学实习鸡场饲养的鸡只预防及对河南省内外各地确诊为ND和IBD单独感染发病或混合感染发病的100多万只鸡,分别采取皮下或肌肉注射以及饮喂法防治,临床统计结果表明,其预防保护率达98%以上,有效治愈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福清、仙游等鸡新城疫疫区37群鸡,共16.9万羽分别用3种具有代表性的免疫程序,以HI(红血球凝集抑制试验)法对大鸡群进行ND抗体追踪监测,结果表明,以弱毒苗做基础免疫时,21日龄注射ND灭活苗比10日龄注射效果更好,现报告如下:1材料Lasota-H_(120)(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I系(新城疫)苗由北京生药厂生产;Lasota-H_(52)(鸡新城疫—传支)二联苗由派斯德公司生产;ND-IB(鸡新城疫—传支)二联灭活苗和ND-IB-EDS(鸡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三联灭活苗,V_4苗由苏威公司提供。NDHI抗原由哈兽研提供。鸡…  相似文献   

13.
于霏  吴磊  王栋 《兽医导刊》2009,(9):30-32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黏病毒I型(APMV-1)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同时伴发神经症状、胃肠道病变和头部肿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1926年确认此病以来,诊断技术的发展对该病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霏  吴磊  王栋 《动物保健》2009,(9):30-32
鸡新城疫(ND)又称亚洲鸡瘟,是由副黏病毒科禽腮腺炎病毒属的禽副黏病毒I型(APMV-1)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禽类烈性传染病。以呼吸道症状为特征,同时伴发神经症状、胃肠道病变和头部肿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自1926年确认此病以来,诊断技术的发展对该病防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9):20-22
与50-60年代相比,随着养禽业的持续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鸡新城疫(ND)在流行病学、临症表现、病理剖检、免疫预防保护效果等多方面均产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与过去有巨大差异的新特点,给ND的防控带来了技术难题。本文就此作一纵向浅析,希望能对我国ND的防控有所帮助,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冻干(醛化)红细胞和新鲜红细胞与同一份鸡血清分别做鸡新城疫(ND)的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二者血凝抑制价基本符合率达98.72%,相关系数为0.9288,冻干红细胞完全可以代替新鲜红细胞做血凝抑制试验检测鸡新城疫抗体效价。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其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和表现神经症状。近年来,由于鸡群普遍进行了新城疫的免疫接种,使得鸡新城疫发生了新的变化,鸡群发病后.临诊症状表现不明显,病理变化不典型,常以呼吸道和下痢症状,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为特征。鸡群感染新城疫病毒后,抗病力降低,极易并发霉形体病。  相似文献   

18.
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又称亚洲鸡瘟、伪鸡瘟。分析了当前鸡新城疫的临床症状特点,就如何采取对症防控措施,提出了几点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浅谈鸡新城疫预防的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ND)又名亚洲鸡瘟,它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近年来,鸡新城疫在一些地区的流行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非典型鸡新城疫的发生更加普遍,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加强鸡新城疫的预防措施,控制疫病的发生,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是当前畜牧兽医工作者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20.
新城疫(ND)是危害七彩山鸡的严重疾病之一。在雏山鸡阶段控制该病发生,目前养殖户主要使用鸡新城疫Ⅱ、Ⅳ系苗,有的甚至使用Ⅰ系苗。为了验证采用不同系ND疫苗的免疫效果和Ⅰ系疫苗免疫的安全性,进行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