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本届培训班学员中,有一位来自黑龙江佳木斯的学员赵学敏。她对中国花卉报记者说:"我就是喜欢花呀、盆景的,爱好这些绿色植物。此次来参加学习就是为了长见识,向一些老师、艺术家学习请教,准备回去后用所学的知识结合当地的树种搞个园子,投身盆景花卉事业,为发展中国盆景艺术做点贡献。"这位学员利用返家时在北京转车的机会,来到什刹海盆景奇石苑,又向协会副秘书长刘天明先生请教了盆景如何养护与经营之道,并选购几盆树桩盆景带回。其后她又托人在京购买了十几盆树桩盆景运往佳木斯。不久她在最繁华的百货大楼内休闲广场开了一个盆景花卉经营部,以盆景、水  相似文献   

2.
当今是变化的时代,一切都在变革之中。变的目的应当是求新求进,这叫"良变"。时代在发展,艺术在进步。中国古老的盆景艺术要得到延续和发展,必须要有现代意念。近年来,我一直在考虑盆景艺术如何来表现创新的问题。我在2005年完成盆景造型图稿。原想画成彩色的,但觉得这么多造型画彩色稿,工作量实在可观,于是就改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盆景的继承与发展问题,我们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科学的、艺术的、美学的研究,继承发展其精华,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下面,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探讨。一、突出民族文化特色民族风格是中国盆景得以生存的灵魂。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国盆景的发展导向,赋予了中国盆景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和纯朴自然的风貌。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美学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国盆景的发展。中国盆景正是借鉴了这些传统的理论,形成并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语言。盆景艺术创作基于中国绘画,自宋代绘画艺术空前发展至现代,画理、画论中描绘了许多关于盆景民族风格  相似文献   

4.
每当春天到来,树桩盆景大都要经历新一轮的修剪造型。对赤楠来说,修剪过后不久,枝头就会萌发一簇簇细小的嫩叶,釉红鲜亮,玉润晶莹,呈现出彩云出岫的风韵,生机勃勃,令人陶醉。除了这鲜活多彩的姿色,根、干的古朴多变,也使赤楠在中华盆景艺苑崭露头角,越来越受到盆景爱好者的青睐,在盆景市场上越来越走红。探其缘由,就是赤楠利于表现盆景艺术的特色,具有盆景材料的特质。但是有的艺友告诉我很多人虽喜欢赤楠,但又有些疑虑。我曾做过两次探讨,有的艺友说还没说透,这里我想再做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5.
盆景艺术与传统绘画、书法、诗词、戏曲等,都是以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活动。创造美是其劳动特征,也是构成艺术价值之所在。作为艺术的盆景,虽说与书画艺术同源,但其艺术品位、文化层次和社会价值,似还处于弱势地位,未入艺术主流。其实,盆景之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当我们对盆景美学有较普遍的深层的认识和运用时,也就是盆景艺术昂首走入主流艺术殿堂之日!这里介绍一些较有个性美的山水盆景佳作,以供同道鉴赏。  相似文献   

6.
盆景艺术与传统绘画、书法、诗词、戏曲等都是以形象思维进行创作的艺术活动。创造美是其劳动特征,也是构成艺术价值之所在。作为艺术的盆景,虽说与书画艺术同源,但其艺术品位、文化层次和社会价值,似还处于弱势地位。感到未人艺术主流。其实,盆景之美千姿百态,异彩纷呈。当我们对盆景美学有较普遍的深层的认识和运用时,也就是盆景艺术昂首走入主流艺术殿章之日!  相似文献   

7.
<正>许多盆景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他们对盆景艺术的兴趣,常常是由欣赏活动激发起来的;他们栽培技艺的提高,也常常是受到欣赏活动的推进。因此,提高盆景艺术的欣赏水平,不但有助于盆景艺术的广泛普及,还是学习和创作盆景的重要环节。艺术,总是以形象来反映生活的,这种反映不是机械的、直观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盆景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既然属于艺术范畴,就不能与一般盆栽花木等量齐观。正如不能把走路和舞蹈、讲话与歌唱混为一谈一样,而应该有它自身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盆景艺术不象中国文学、书画等艺术门类那样,有渊源.有理论体系……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研讨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探讨盆景艺术有别于其它艺术的个性特征.对盆景的创作与发展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9.
盆景是一种文人艺术,它是通过文人自身的艺术修养、个性追求以及审美情趣创造出来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它与同属于文人艺术的山水画、山水诗和山水园林,有着共同的哲学思想和基础艺术类似的功能。它从诞生起就具有诗与画的特点,同时盆景艺术也可以看作是,被高度浓缩的微型园林景观。"盆景"——就是取"盆中之景"的意境。它既不是未作整理的盆中树木,也不是随便放在盆中的完全自然的石头,而是经过艺术加工和技术处理,精心布置在盆中的自然景物。  相似文献   

10.
《中国花卉盆景》2010,(11):41-41
<正>尊敬的各位贵宾们,尊敬的曾安昌会长、苏义吉会长、郑惠莹女士、郑志民董事长、罗伯特先生、威利先生、保罗先生,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首先代表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对"第八届粤港澳台盆景艺术博览会暨2006中国陈村国际盆景赏石博览会回顾展"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500年前,一个叫哥伦布的意大利航海家从美洲大陆返航后对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汇报说,地球是圆的。500年后,《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书里却对全世界说:世界是平的。这句话我觉得应用在我们盆景  相似文献   

11.
盆景的随意性和刻意性,两者都给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损失。艺术作品都必须渗入人的思想,表现人的感情;不能集中典型地表现人的社会生活、自然景观的作品,就不能称作艺术作品。当然盆景艺术也不能例外。我与好几位盆景爱好者以及靠挖桩养家来糊口的山民常年相处。他们从山上挖来的或从市场买来的树桩,不加思索地随意锯截、修剪一下,就下地栽种。有的在花木市场只要有点看中,一次就买下几十个,数百斤的下山桩。有的不惜重金,千里之外购  相似文献   

12.
柽柳盆景造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盆景,盆景怎么玩,体现盆景作品的艺术价值是什么,这些简单的问题,想必笔者提出得有点幼雅。其实不然。现今盆景圈中人,未必个个都弄得清这些浅显的问题。他们中的部分人,在盆景选材上,盲目追求古、奇、大,在品种上求松柏,弃杂木;有的人为迎合市场,追逐名利,投机取巧,甚至弄虚作假,乐于在"盆外"下功夫,而忽视了在养护培育创作实践上的修炼,以及文化艺术知识上的积累。我认为他们是走入了误区。体量的大小,品种的贵贱,并不是决定盆景艺术价值的主要因素,创作者的思想认识及综合素质才是决定作品的艺术价值高低的关健所在。这里介绍杨积德的两件近作,它们或许让我们能够从中感悟到一些东西,得到某种启示。图1雀梅、图2榆树与大的树型特征很相似,均为斜曲干式,但局部及树种特有的质感,却各具神采。作品的原坯很小,高均在20厘米左右,干的最粗处也只在2厘米多一  相似文献   

13.
讲究意境美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一大特色。由于中国盆景受中国古代诗词、绘画、书法、造园等艺术的影响,很重视对意境美的追求。这一点也是中国盆景一个可贵的值得继承并发扬的好传统。吕坚以创作小型、微型盆景见长。尤其是他的小型盆景,很好地继承了中国传统盆景讲究意境的特色,创作了不少具有  相似文献   

14.
岭南盆景艺术造型讲究“功”。什么叫“功”?说来抽象,不好理解:其实所谓“功”就是功力、功底,丰富的艺术修养。没有功力的盆景失去韵味,平淡,不耐看,是不合格的,笔着理解如下,试述之。  相似文献   

15.
张华江先生是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山市盆景艺术协会会长。他陶醉于盆景的改造与创作,不断实践,使其收藏渐入佳境。他的"虫二居"盆景艺术园,园内古树婆娑,锦鲤畅跃,环境幽雅,既是培养盆  相似文献   

16.
严格地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盆景与国外盆景有质上的区别。中国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儒家思想深远的影响,是别的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这也就构成了中国盆景艺术及其理论的个性所在。这些年来,常有人提出中国盆景及中国盆景业应该向某某国学习,向世界看齐之类的观点和言辞,每当听到或看到这些,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不反对中国盆景走向世界,也没有固步自封、狂妄自大的念头。我认为,走向世界与否不是谁说了算的事,也不是想走就能走的这么简单。仅就一个源远源流  相似文献   

17.
艺术的理论是相通的。我年青时是学雕塑、素描的,到中年时学国画、盆景,现已和盆景结下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强行艺术化"是盆景界一句批评性用语。表意显而易见,真实地说出了有些盆景造型所存在的问题:"不自然"、"不合理"、"过度"、"严重偏差"……盆景艺术造型虽然具有"主观性"、"强行性",却是受制约的、有限度的,不是随心所欲的。盆景艺术造型重在自然合理,不在人工多少或强弱,不管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还是"七分人工,三分天成",都必须因材施艺,顺其自然,表现自然韵味。对于适宜适度的盆景艺术化造型,人们常夸赞为"巧夺  相似文献   

19.
作为盆景起源国的中国,学习日本盆栽艺术,是否会改变中国盆景的传统特色?怎样才能达到“洋为中用”,进一步提升中国盆景的艺术品位?值得我们思考和研讨。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也是很正常的现象。神枝舍利干是习文中的汉字名称,借助佛教语言来形容其亘古不化之骨意。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枯枝枯干。为了表现盆景枝、干苍古残缺的景象,一种是保留有修饰自然生成的枯枝枯干使其白骨化;另一种是通过人工制作,将部份活性枝、干进行雕刻,摹仿出自然式白骨化形态;或者两者合一,使其更加贴近自然,贴近野  相似文献   

20.
新野县花术盆景协会是南50多位热爱、支持并参与化木盆景艺术活动的人士倡议发起,自愿组建的非赢利性社团组织。协会的宗旨是发展新野花小盆景事业,宣传普及花小盆景艺术知识,为爱好者搭建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组织会员外出交流考察,提升新野花木盆景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