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俊冲  陈青 《食药用菌》2022,(4):316-319
秀珍菇栽培中易出现菌袋由于培养料中木屑戳破料袋形成微孔而导致杂菌污染率高,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插棒制袋法,以常规制袋为对照,考查秀珍菇发菌和出菇产量情况。试验结果为,与常规制袋法相比,插棒制袋法可缩短发菌时间22.4%,菌袋污染率降低79.3%,前3潮菇产量提高17.8%,总产量提高4.12%。  相似文献   

2.
在平菇栽培中,有时会因选种不当和栽培不慎,而造成培养料发菌期的大面积污染.笔者在实践中用下列方法多次处理污染料,收到良好效果.方法一:将培养料重新补加蔗糖1%、石膏1.5%、麸皮10%、过磷酸钙2%,料水比1∶1.35,装袋后常压灭菌,在100℃下保持60分钟,然后停火,在60℃以上闷24小时后再启锅,待袋温降至20℃以下进行接种培养,常规管理出菇.  相似文献   

3.
鲁林胜 《食用菌》2002,24(4):42-42
袋栽平菇接种后一般需 2 5~ 30天菌丝才能长满袋 ,发菌时间越长感染杂菌的机会就越多 ,生产周期也较长。为了缩短发菌时间 ,减少杂菌污染和加快出菇时间 ,提高经济效益 ,笔者试验成功了一种简易快速发菌法 ,现向菇友们介绍如下 :培养料 (熟料 )装袋后 ,采用两头接种。在料袋的两头先后用尖棒 (直径 2~ 3cm、长约 30 cm)从袋头的中心分别打洞 ,深度为料袋的一半以上 ,然后向棒孔中播入适量菌种 ,在袋头的料面也放少量菌种 ,套好颈圈并把袋口拉紧 ,用一层纸和橡皮筋封口 ,再将另一头以同样方法接好种 ,即可发菌。发菌要根据气温情况排袋。气…  相似文献   

4.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碰到培养料酸变问题.其表现为:在发菌期,pH值降至6以下,培养料出现酸味,菌丝稀疏,长势不旺,甚至消失,接种口大量吐水,随之出现臭味,最后栽培袋腐败变软,导致栽培失败.近年来,我们在生产中采取了以下三项措施,可有效地防止培养料酸变,栽培成功率达100%.(一)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以增加透气量食用菌一般是好气性真菌,需较多氧气,在培养料含水量偏高或通气不良时,中温型兼性和嫌性的酵母菌、乳酸细菌等得以孳生、产酸,导致料内pH值迅速下降,抑制杀死菌丝.我们栽培平菇、灵芝时,用木屑料控制含水量在55%,料水比1∶1,棉子壳料含水量60%,  相似文献   

5.
半地下室塑料大棚立体栽培平菇,能充分的利用自然光、温、湿条件,在有限的面积上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具体栽培方法如下: 一、培养料处理:配方:棉籽壳、麦草、豆杆、玉米芯等主培养料,辅加1%石膏、1%磷肥、0.3%尿素、0.15%多菌灵。棉籽壳拌料前曝晒两天或进行堆积发酵;麦草、豆杆、玉米芯经曝晒后粉碎。二、装袋接种:菌袋规格为23~26×40~45×0.03~0.06厘米,按以上配方配制好棉籽壳培养料、豆杆培养料、麦草培养料等,置于已消毒过的房间装袋接种,分层播菌,每袋播菌四层,接种量10%。三、排袋发菌:接好的菌袋置保温性好  相似文献   

6.
香菇熟料袋栽比段木栽生产周期短,产量高,因培养料灭菌消耗能源多,制作菌棒工序繁杂。目前已有报道用生料块式栽培,但是这种栽培方法菌种用量多,发菌温度条件要求较严。因此,探索一种菌种用量少,能在与熟料制袋接种同等气温条件下的生料栽培方法是必要的。我们经过多年试验,已形成了配套的生料袋式栽培工艺,现把1989年中间试验的结果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L_(11)和L_(12)引自本院地热研究所。培养料配方为蔗渣85%、麸皮12%、石膏2%、白糖1%。(二)菌棒制作蔗渣粉碎后配料,料水比为1:1.2。培养料中另加HBS 药物(即香菇培养料防腐剂,系由水杨酸、苯甲酸、柠檬酸等配制而成)适量。袋规格为15×54cm,装干料约0.6kg。开放定位接种10点。L_(11)于9月17~18日接种,L_(12)于20~21日接种,用种量3~4%。菌棒井字形叠放,自然室温发菌。菌丝55~65天长满袋。  相似文献   

7.
平菇袋栽由于成功率高、产量高、质量好、操作容易、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生产上仍是菇农采用的一种主要栽培方式。在生产上常因各种原因造成不发菌、发菌慢、烧菌、不出菇等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生产实践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防治对策。1 播种后菌丝不吃料、不发菌1 1 原  因 ①培养料含水量过多,已变质,产生了大量杂菌,抑制了平菇菌丝的生长;②菌种已老化,生活力差;③菌种用量过少;④培养料 pH不适宜。1 2 防治对策 ①选用新鲜未霉变的棉子壳,料的含水量控制在 60 %~ 65%;②…  相似文献   

8.
刘勤  王尚堃  王汝长 《蔬菜》2004,(1):28-28
一、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 cm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8 ℃,以22~24 ℃为宜。二、菌丝未满袋就出菇1.原因 秋季栽培偏晚,菌丝培养温度过低(低温刺激出菇)。2.对策 根据各地月平均温度适时栽培,确系低温栽培的,要加温培菌,发菌温…  相似文献   

9.
稻田套种平菇,是一项既能增产粮食,又可提高经济效益的立体栽培法。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一)适时制好菌种袋 为保证平菇栽培袋适时套放到稻田里,要及早制作培养好苗种袋。平菇的菌种,宜选用高温型、耐高湿、抗性强、发菌快的菌种,一般5月初购回原种,发菌需35~40天。培养料选用新鲜的棉子壳,不加磷肥,经前发酵处理,料含水量为65%,堆闷7天,装袋前拌入0.2%的多菌灵,每袋(规格37×17cm)装干料300~350g,扎紧袋口,高压灭菌3~4小时,菌袋出锅后冷却至30℃,恒温接种,接种量为干料重的5%,排放在阴凉暗处保持温度28℃左右发菌,20~25天菌丝可发好,适时放入稻田。  相似文献   

10.
以传统菇房发菌料为对照,从菌丝生长及培养料降解角度研究了隧道发菌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栽培的影响.结果表明:隧道发菌料的菌丝生长速度比菇房发菌料快13.6%,基因拷贝数是菇房发菌料的3.7倍;在菌丝生长阶段,隧道发菌料中的蛋白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滤纸酶、酸性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提高,是菇房发菌...  相似文献   

11.
香菇袋栽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栽培方法,现已完全代替以前的压块栽培。其生产过程可概括为:确定栽培季节→菌种制备→培养料选择→料的处理→拌料→调节pH值→装袋→扎口→装锅灭菌→出锅→打穴→接种→封口→发菌→脱袋排场→转色→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后期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平菇柱状立体栽培,在发菌期栽培袋内各菌种层发菌速度不一致,发菌期过长,污染率过高,在出菇期菌墙稍高易倒,采收二茬菇后出菇袋失水严重且补水困难等问题,我们和有关直属食用菌推广站一起,摸索出了平菇微孔发菌渗灌出菇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介绍如下: 一、微孔发菌培养料的选择、配料、拌料同常规。根据不同的栽培季节选用低温型晋平、539、广温型佛罗里达平菇菌株。栽培袋选用的薄膜筒规格同常规,不同点在于在薄膜筒上做  相似文献   

13.
对野生血红栓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提纯育成菌种,研究不同培养料对发菌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红栓菌为典型木腐型菌类,通过子实体分离易得到纯菌丝菌种,且容易进行驯化和人工代料栽培。以配方78%杂木屑、20%麸皮、1%白糖、1%石膏的培养料栽培,其发菌及产量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笔者于1987年从湖南食用菌研究所引进红平菇菌种,经三年来在盛夏期以稻草为原料室外栽培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1988年试验结果简介如下:(一)方法:培养料配方为稻草78%、米糠20%、磷肥和石膏粉各1%,含水量约62%,pH8.装入17×33厘米塑料袋,接种后置室内自然温度发菌,当菌丝满袋后,移入柑桔园畦地上出菇,以室内为对照。(二)结果:1988年5月2日接种800袋,折干料  相似文献   

15.
平菇是我国第三大食用菌,近年来栽培规模扩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存在液体菌种制作技术不完善、菌袋生产条件参差不齐、缺乏栽培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等问题,导致菌种质量差、菌袋污染率高、产量不稳定和品质不高。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平菇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两种模式的集约化制袋、标准化出菇技术,介绍各环节要点,包括菌袋集约化生产流水线布局,出菇场地选择,品种选择,固体、液体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栽培常用配方及培养料处理,培养料装袋、灭菌与接种,菌袋发菌管理与挑杂,出菇管理和采收等。  相似文献   

16.
袋栽毛木耳,往往因培养料水分和空气湿度不足而造成不出耳或出"拳耳"(指菌袋开洞后不能开片的耳蕾),严重影响产量.因此,在高温干旱的夏季栽培毛木耳比较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借鉴香菇袋栽菌简浸水催菇的办法,1990年夏季试种了900袋毛木耳,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一)培养料配方蔗渣40%,杂木屑36%,麸皮20%,白糖1.5%,石膏1%,碳酸钙1%,尿素  相似文献   

17.
袋栽黑木耳,往往开袋不出耳或只出一批耳,甚至出现耳基腐烂整袋报废。为此,我们选用了AUP 781菌株(引自三明真菌所)为试材,对影响耳芽发生的有关因子做了一些探索性试验观察,现将结果简报于下。 (一)培养料的影响培养料分三组:A棉籽壳 木屑;B细木屑;C粗木屑。各30袋,在同等条件下培养30天,发菌后于5月20日每袋开8个孔。观察结果是:A组因料富弹性,透气性好,菌丝生长丰满,抗杂菌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培养料拌料杀菌剂、菌袋接种后喷施杀菌剂及发菌上架后喷施杀菌剂3种方式,研究中生菌素、井冈霉素和咪鲜胺锰盐对毛木耳发菌污染率、感病率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拌种中生菌素和咪鲜胺锰盐能显著降低发菌期污染率,对毛木耳农艺性状无显著负面影响,接种后和发菌后喷施药剂对毛木耳生产均无显著正效应。  相似文献   

19.
木屑培养料不同含水量对香菇菌丝生长及品质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0%、55%、60%三种含水量木屑培养料栽培香菇,结果表明:含水量60%培养料,香菇菌丝不吃料或吃料很慢,发菌成功率只有20%;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增加,菌丝连穴天数、满袋天数以及转色时间均呈增加趋势,含水量50%、55%培养料,其产量无显著差异。生产上含水量50%至55%培养料较适宜,含水量60%培养料不适宜香菇栽培。  相似文献   

20.
针对豫西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从产地环境、栽培季节、菌种、土地整理、培养料选择、料袋制作、播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控与干制等方面系统介绍了羊肚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广大种植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