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耕作习惯及降水对蚕豆根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宏观调查方法,研究了玉溪市传统耕作习惯及秋末降水对蚕豆根病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沟质量越高,蚕豆根病的发生程度越轻:江川龙街的病田率仅为16.4%,1级指数区比4级指数区病田率平均下降57.7%;实行窄墒深沟,取土碎垡盖墒的开沟方法,有利于形成适宜蚕豆生长发育的土壤水分环境,对预防蚕豆苗期根病有明显的作用;澄江坝子蚕豆根病发生严重,除与开沟质量密切相关外,与澄江坝子蚕豆早播也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蚕豆疱疱病发生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蚕豆茎基腐病的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及发病条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蚕豆油壶菌火肿病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蚕豆火肿病在四川的地理分布、病害循环及影响发病的因素,从而掌握该病的发生规律。【方法】通过病害普查,确定蚕豆火肿病的地理分布。采用室内测定研究温度和越冬对休眠孢子囊萌发的影响。进行田间试验,调查病害发生情况,研究病害循环和影响病害发生的因素。【结果】蚕豆火肿病在四川的地理分布局限在川西北阿坝州海拔2 400m以上的春播蚕豆区。病害的循环和发病特点是:病菌以病残体中的休眠孢子囊,在土壤中休眠(越夏和越冬),作为初侵染源。次年春播蚕豆后,休眠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侵染蚕豆苗。田间发病后,病菌不断产生游动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作为再侵染源,病菌的再侵染频繁。游动孢子藉风雨在田间短距离传播。病害的发生流行曲线呈"S"型。连作和施用带病残体的厩肥有利发病。尚无对火肿病的抗病品种。【结论】这些结果揭示了蚕豆火肿病的发生规律,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蚕豆枯萎病菌毒素液对蚕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用蚕豆枯萎病菌毒素液进行对蚕豆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毒害作用的研究。病菌毒素液用枯萎病菌培养液经多层纱布过滤,在60 ℃水浴锅中加热10 min,再用6 000 r/min离心20 min获得。测试结果,病菌毒素液对蚕豆种子发芽率和幼苗根生长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在同一浓度下,感病品种受到的毒害比抗病品种强。对不同种植物幼苗的毒害作用研究结果,一定浓度的病菌毒素液对各种植物幼苗都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表明蚕豆枯萎病菌毒素属于非专化性毒素。  相似文献   

6.
蚕豆疱疱病发生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李玉静  甄洁  李文文 《农技服务》2011,28(8):1174-1174
介绍了大蒜叶枯病的发病症状、影响因素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发生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苹果斑点落叶病在甘肃省7个地区30多个县市果园均有分布,以天水、兰州地区部分发生较重。苹果斑点落叶病菌以菌丝在落地叶片,芽鳞等部位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兰州地区分别在7月下旬和10月上旬出现两次病发生孢子分散高峰分别在7月中旬和9月下旬。叶龄,降雨量等与该病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架膜时间、播期和密度三因素对鲜食蚕豆品种通鲜2号群体结构消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单因素:随架膜时间的推迟,单株分枝数增加;随播期的推迟,单株分枝数减少;随密度的增加,单株总分枝数和一、二级分枝数减少,三级分枝和无效分枝数则相应增加。(2)双因素互作:同一架膜时间,随密度的增加,单株总分枝数及一、二级分枝数减少,无效分枝增加;随播期的推迟,单株各类分枝数均减少。同一播期,随架膜时间的推迟,一级分枝数减少,其他分枝数均增加;随密度的增加,单株各类分枝数均减少。同一密度,随架膜时间的推迟,单株一级分枝数减少,其他分枝数均增加;随播期的推迟,各类分枝数均递减。(3)三因素互作:在相同架膜时间、相同密度下,随播期的推迟,单株分枝减少;在相同架膜时间、相同播期条件下,随密度的增加,单株分枝数减少;在相同播期、相同密度下,随架膜时间的推迟,单株分枝数减少。  相似文献   

11.
蚕豆赤斑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平 《云南农业》2002,(12):13-13
近年来,我省蚕豆赤斑病呈逐年加重发生的趋势,特别是早蚕豆发生更为严重,给蚕豆生产造成较大损失。……  相似文献   

12.
石瑞琛 《福建农业》2006,(10):28-28
近年,随着市场的需求,蚕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全市种植面积约达5000亩,其中大部分作为西瓜后茬种植,但枯萎病发生相当严重,给蚕豆造成明显减产,重者绝收,为此必须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丝核菌Rhizoctonia sp.引起的蚕豆立枯病危害加重,冬春田间死苗发生普遍,一些重病田块因立枯死苗造成的缺苗断垅高达一成以上,对蚕豆绿肥和籽粒产量有明显的影响.1978~1980年,我们观察调查了蚕豆立枯病的为害症状及损失,分析了有关发病因素,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蚕豆是我县主要夏粮之一,也是重要的绿肥作物.特别是我县地处苏北沿海,土壤有机质较少,且含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发展蚕豆作为冬绿肥,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增产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近几年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病害对蚕豆高产稳产威胁很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自1973年以来,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长江流域蚕豆病毒病的发生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3年至1985年的三年间,先后对长江流域蚕豆的主要产地(四川、湖北、浙江、上海和江苏五个省市)的蚕豆病毒病进行了现场调查和采样测定。从各地共采集有病毒病症状的标样339份。根据它们在田间的症状、寄主范围、传毒介体、病毒粒体形态和大小以及血清学反应等测定结果,已经鉴定出蚕豆萎蔫病毒(BBWV)、芜菁花叶病毒(TuMV)、大豆花叶病毒(SMV)、蚕豆染色病毒(BBS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黄化卷叶病毒(BLRV?)等六种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的分布最广,危害也重。芜菁花叶病毒主要发生在江苏、浙江一带。黄化卷叶病毒则主要在湖北和江苏发生,危害大,损失重。蚕豆染色病毒都只是在国际蚕豆试验圃中发生,据调查,这些种子都是由国际旱地农业研究中心于1984年提供的。大豆花叶病毒的样本虽然不多,但作为一个越冬的桥梁寄主,其重要性不可忽视。 BBSV在中国是首次发生。TuMV和SMV能侵染蚕豆,这是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施不同土壤肥力条件、施硼与否以及不同施硼方式、不同栽培品种和采收时期等田间试验处理,研究了这些因素对青花菜(Brassica oleracea L.vat.italica Plench)花球黑茎病发生的影响,结果提示该病可能属病理性病害,在生产中应注意保持土壤较高肥力,将有助于降低黑茎病发生和危害,此时不做施硼推荐;而在较低土壤肥力条件下,追施硼肥可降低此病危害。此病对不同品种间的危害不同,可考虑进一步鉴定筛选品种间的抗、耐病差异,选用抗、耐病品种。另外,适当推迟播种期,相应延长采收期可能有利于降低黑茎病危害。  相似文献   

17.
蚕豆生理性缺钾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叶茎枯死症,是近年来我省蚕豆生产中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据1985年的不完全统计,全省发病面积不少于20万亩。各蚕豆产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中以玉溪、通海、澂江、弥渡、江川、大理、晋宁等县市发生最普遍。由该病造成的损失,一股都在60%以上,相当大面积的田块毁产。主要症状表现为,簇顶、矮化、叶节距缩短、中上部叶片叶缘首先表现枯死状,最后叶茎完全枯死。 蚕豆叶茎枯死症,在我省由来已久;群众称为“柿花叶病”、“矮缩病”、“莴笋豆”、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报道不同蚜量密度对蚕豆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单株蚜量从10-2000头逐级增加时,蚕豆株高,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及是粒重分别降低7.84-65.94%、7.68-85.74%、6.69-77.82%、7.82-43.17%,均呈现显著负相关,近绝产的“龙头蛛”蚜量在2000头以上。而蚜量与蚕豆分枝之间无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