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耀辉 《农友》2001,(1):30-31
个体户李某与一家毛巾厂签定的购销合同的约定:“李某支付订金2万元”。此后,某按约交付了2万元,但毛巾厂未能履行合同。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毛巾厂双倍返还订金4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订金”与“定金”,虽然读音相同,但性质完全不同,“订金”属于预付款性质,不适用法律所规定的双倍返还的定金罚则。  相似文献   

2.
案情2003年10月份,个体户李某与一家毛巾厂签订毛巾购销合同。合同约定:李某支付“订金”2万元。此后,李某按约交付2万元,但毛巾厂未能履行合同。李某向法院起诉,要求毛巾厂双倍返还订金4万元。法院审理后认为:“订金”与“定金”,虽然读音相同,但性质完全不同。“订金”属于预付款性质,不适用法律所规定的双倍返还的定金罚则。李某因一字之差,损失2万元。评析定金是指在债权债务关系中,为证明债的成立和保证债的履行,一方当事人在债务未履行之前,先行交付另一方当事人一定数额的货币。定金罚则是指当事人以定金形式担保的债务不被履行时,对…  相似文献   

3.
辛祥 《新农村》2010,(2):39-39
我的朋友吴倩是某楼盘的“售楼小姐”。2006年12月份,李某从她手中订购了一套商品房,并交纳了2万元订金。过了3个月,李某又找到吴倩,说那套房不要了,请吴代他转卖出去。吴倩接受了李某的委托,于2007年5月,把李某退回的房屋卖给了另一购房人崔某,而当时每平方米的价格已上涨了好几百元。收到崔某交来的第一笔房款之后,吴倩将李某的2万元订金退还其本人,又在公司备案的预售合同中将李某的名字改成了崔某,吴倩因此获得29000元的差价款。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3,(24):54-54
【案例】李某以27万元购得一辆大巴车,陆某找到李某.要求购买该车及运营权。双方约定该车价款为69万元,合同履行后.令李某始料未及的是.陆某认为李某27万买的车以69万元卖给他.采用了诈骗手段。公安机关对李某进行了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5.
《农村百事通》2011,(7):81-81
2004年5月15日,何某与李某口头约定了购两瓜协议.李某支付了定金5000元。6月21日.李某去拉西瓜时,双方因质量发生争议.买卖协议没有得到履行.何某当场返还了李某的定金。2004年7月15日.李某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定金本金、加倍返还定金5000元及各项费用1387元.县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定金已返还  相似文献   

6.
案例一:辽宁省铁岭市的周先生在互联网上看到新洲区三店街的“特种野猪繁育研究中心”做的相关广告后.不远千里赶到新洲与卖方签订了《特种野猪购种预定协议书》,交纳了1.6万元订金,并在老家投资兴建猪场。可当他再次抵达提货时.却发现对方提供的种猪与当初看到的样猪大相径庭,当即要求解除合同并返还订金.遭到卖方拒绝。  相似文献   

7.
2006年3月,周某与武某签订了一份售房合同。合同约定:“武某以25万元的价格买下周某的一幢小二楼,预付订金伍千元,一周后进行交换”。此后,武某以钱不够为由,未能按时履行合同。周某无奈,只好重新寻找买主。时隔半年,再次交涉武某,依然不接受,另一买主以22万元的价格买下了此栋楼。手续交割半月之余,武某找到公安局报案,称周某以卖房为诱饵骗钱财。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位朋友告诉我:他在签订一份经济合同时,因一时马虎,误将“定金”写成“订金”。竟白白失掉了1万元应得的赔偿费。他谈及此事时后悔莫及。“定金”和“订金”在经济合同中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定金”是合同的一种担保形式,是当事人一方为证明合同的成立和保障合同的履行,在合同应该付给的数额内预先付给对方一定的金额。而“订金”则不同,它是一种单纯的预付款,不具有担保作用。收受“定金”的一方如违约不履行合同时,就应当双倍返还对方“定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去年我在与李某联手做牛羊肉贩运的生意中,李某欠我款14万元,多次催要不付 最近据说他要变卖财产迁往外地居住。为防止他有意赖账,我准备向人民法院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请问,我应该向何地法院申请?宁夏:李新  相似文献   

10.
【案情】山东省费县男青年何某与女青年李某于2006年12月订婚.按照习俗订亲当日何家父母给李某家“彩礼”1.1万元,何某为李某购买了订婚戒指和名贵服装3套,价值5000余元。2007年12月,两人因性格不合产生矛盾.何某主动要求解除婚约,中止恋爱关系,同时要求李某归还订婚彩礼1.1万元。李某则认为,解除婚约是何某先提出的,何某无权索回彩礼。在多次索要未果后.何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1.
湖北奥星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双管齐下”地推出了两种卓有成效的基本模式:一是“企业+农户”模式2009年度公司与农户签订订单合同1.36万户.订单面积0.4万hm2.收购油菜籽1万t.带动合同农户增收3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05,(8):55-56
“某某红豆杉经权威(部门或人士)检测.是紫杉醇含量最高的新优品种”:“干枝叶回收价一律90元/公斤”:“上门收购,并预付产品订金”:“种植10亩红豆杉.年利可达百万元”……一时间.种植红豆杉短期致富的迷雾笼罩京城,诱人的广告更是通过现代传媒飞向全国。  相似文献   

13.
华晓天 《农家顾问》2005,(10):64-64
2004年11月中旬,林某从好友李某手中购买了一批玉米,饲养生猪,仅付李某部分货款,余下2万元打了欠条。后李某多次索要欠款遭拒绝,于2005年5月9日到县人民法院起诉林某,并申请对林某养猪场里的生猪进行财产保全。根据李某的申请,法院人员来到林某的养猪场,按照当时生猪的市场价格,扣押了50头50千克以上的生猪,并规定:只准喂养,不准变卖。其后,法院判决林某以生猪抵付李某剩余货款。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5,(7):47-47
杨律师:1996年我与李某结婚.2002年.因购置房屋时,接受了我父母5万元资助款。后因李某有了外遇.我决定与他离婚,但我们就房屋分割产生了分歧,李某认为应将房屋折价后,由两人平分;我认为父母资助的5万元房款必须扣除后,再平分。此房该如何分割?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峡江县两村民因矛盾纠纷对骂.诱使其中一方导致偏瘫。近日,峡江县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宣判,判决骂人者李某赔偿受害人刘某医疗费、伤残补助费、护理费、误工费等的30%,合计1.5万元。  相似文献   

16.
刘柱 《河北农业》2006,(5):30-30
2004年1月,李某同本村通过公开投标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承包了村西3亩滦河河滩地,合同中约定:承包金每亩每年300元,承包期10年,承包地用途为植树造林。合同订立后,李某于当年春天即购买了杨树苗木,并雇人挖好了树坑,正准备栽树时,该县水务局的工作人员来到承包地现场,给他下达了书面通知书,阻止李某植树,并告知李某:你所承包的河滩地属省定河道的管理范围。在河道上种植树木妨碍河水泻洪,是违法行为。李某接到通知后,感到困惑不解,并申辩说:“河滩地是我从村里依法承包来的,我和村里订有合同,合同约定允许我植树造林,难道我和村里合同中的约定不合法、不具有法律效力吗?”那么李某与水务局所争执的问题即在承包的土地上种植树木的约定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依法订立的合同是否应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4,(19):55-55
江苏省东台市南沈灶镇读者丁某来电:我于今年4月从银行取3万元现金借给郑某,借款期限届满,还不见郑某还款.我多次催要未果。请问:我向法院起诉可以吗? 答: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如果双方的借贷关系是合法的.应受到法律保护。即使债务人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相似文献   

18.
案例:王某(住所地A县)与李某(住所地B县)签订饲料加工合同。一个月后,李某将该批饲料加工好,送至王某所在地。王某认为部分饲料不合格,要求退货.拒绝支付全部货款。王某起诉至A县法院。要求李某承担违约责任,李某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该合同实际上是加工定作的承揽合同.加工地B县为合同覆行地,A县法院无管辖权.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受聘于某建筑工程公司。5个月前.我在做工时不慎从三楼摔下.花去医疗费25万余元.落下2级伤残。当我去找公司要求按工伤处理时.公司表示已经将该工程承包给了李某.承包合同明确约定.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切安全事故都由李某承担,故我应该去找李某赔偿.可李某考虑到整个工程也赚不到20万元。早已逃之夭夭。请问:  相似文献   

20.
藁城市李某将8000元现金存入信用站信贷员崔某处,在办理手续时,崔某称储蓄存单用完了,来不及到信用社去取,便将加盖“某村信用站崔某”印章的:“现金收入传票”给李某代替存单。由于从前办理存款时也遇到过此种情况,李某并未在意。几天后,李某想把“现金收入传票”换成存单时才知道,崔某因涉嫌挪用资金罪,被判刑14年,罚款5万元。于是,李某找到信用社要求支取现金和利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